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756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本发明公开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包括新型中底、换跟机构、鞋跟。新型中底中设置有可调节中底弧度的活动中轴,并设有多个空腔用于安置换跟机构的扳扣、叉板、卡合主体等部件;其中换跟机构主要由扳扣机构和卡合机构组成,前者包括扳扣、滑片以及腰部零件下盖板;后者包括卡合主体、卡合叉板以及后跟下盖板;鞋跟上设有与卡合叉板相契合的卡槽、卡台固定槽及与主体活动齿相匹配的固定卡齿。通过鞋跟上的叉板卡槽与中底上卡合叉板相契合使两者主要固定,位于鞋跟的固定卡齿和卡合主体相契合进行辅助固定,防止鞋跟脱落。本发明实现一双鞋子在更换不同高度鞋跟时,鞋子中底弧度和前跷随之变化,从而满足不同跟高时穿着的舒适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中轴的形状为“S”形,其中段位于中底的中轴通道内,活动中轴任意一端受力,便会在中轴通道内转动。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中轴受力转动时,两端同时转动并发生位移。活动中轴前端位于中底的中轴活动腔内,受力后在腔内发生位移活动。当中底处于高跟状态时,活动中轴位于中底底部的一端进入轴端定位槽中,从而支撑中底后跟的形状;处于低跟状态时,此端位于轴端定位槽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中底,在中底底弧发生变化时,位于中底前掌弯折处的调节伸缩槽可容纳中底底弧变化的伸缩量,从而辅助中底完成底弧的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端挡片通过螺钉固定于中底的中轴活动腔内,起到控制“S”形活动中轴轴端活动范围的作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扣结构,其滑片顶端的活动齿拉杆与卡合主体内部的主体活动齿相钩挂连接,扳动扳扣后,扳扣以扳扣固定轴为圆心进行运动,带动滑片,滑片的活动齿拉杆牵引主体活动齿,使主体活动齿发生形变,使鞋跟脱离中底,实现了初步换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扳扣机构,扳扣顶端的扳扣卡齿与滑片底部的滑动卡齿紧密契合,使滑片可随扳扣的转动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叉板,其凸出鞋底部分的结构与位于鞋跟的叉板卡槽契合,且位于卡合叉板顶端的卡台与位于鞋跟的卡台固定槽契合,从而达到固定鞋跟与中底的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叉板前端固定于中底上的卡合叉板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位于鞋跟的固定卡齿,其卡齿与位于卡合主体上的主体活动齿契合,从而使鞋跟与中底完全紧密契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合主体与卡合叉板,是通过主体固定轴相连接固定于中底的主体固定腔内,且卡合主体顶端的凸出部分与主体固定槽平整契合。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后跟上压板、腰部上压板、轴端上压板以及轴端挡板,作用为隐藏换跟鞋内部零件结构保持鞋中底平整不磨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中底弧度的换跟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鞋跟与中底契合固定后,中底底弧随跟高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保证了本发明穿着时的舒适度,且鞋后跟的外观与常规高跟鞋无任何差异。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