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哺乳内衣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389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哺乳内衣及其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哺乳内衣及其制作工艺,属于服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哺乳内衣,是指女性在哺乳期间所穿着的内衣。哺乳内衣的核心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方便产妇喂奶的穿脱;二是可调整哺乳过程中胸部产生的相应变化。

目前,市面上的哺乳内衣一类是在胸前采用开口设计,开口处通常采用明扣或暗扣,如中国专利CN200910186757.3、CN201120426906.1、CN201220622885.5中所公开的开口式哺乳衣,这种开口式设计存在的弊端是开口的明扣或暗扣在哺乳期间有可能会伤及宝宝;第二类是宽松类哺乳内衣,这类服装胸部无合体设计,宽松的内衣对胸部没有塑形与保护作用,产妇需要额外穿加内衣以防止漏奶,以致给哺乳增添了麻烦。因此,本领域亟需研究一种既能对胸部具有一定的塑形和支撑作用又方便哺乳的哺乳内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对胸部具有一定的塑形和支撑作用又方便哺乳的哺乳内衣及其制作工艺,以满足哺乳期产妇的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哺乳内衣,为背心式结构,包括前片和后片,所述前片包括左上前片、右上前片和下前片,所述左上前片与右上前片的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均包括领口线、肩线、袖笼线、侧缝线、胸下分割线和前中心线,所述下前片包括左胸下分割线、右胸下分割线、左侧缝线、右侧缝线和底边,所述左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与下前片的左胸下分割线相连接,所述右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与下前片的右胸下分割线相连接,所述左上前片的侧缝线与下前片的左侧缝线相连接,所述右上前片的侧缝线与下前片的右侧缝线相连接,且在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的前中心线处均设有横向延伸的系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均包括下凹的弧线A和水平的直线A,所述下前片的左胸下分割线和右胸下分割线均包括上凸的弧线B和水平的直线B,其中:弧线A与弧线B的长度相同,直线B比直线A长。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直线B比直线A长2~4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系带的宽度与前中心线的长度相同。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后片包括领口线、左肩线、右肩线、左袖笼线、右袖笼线、左侧缝线和右侧缝线,后片的左肩线与左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右肩线与右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左侧缝线与左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左侧缝线同时相连接,后片的右侧缝线与右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右侧缝线同时相连接,从而形成后片长度与前片长度相同的背心式哺乳内衣。

一种制作上述哺乳内衣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制作左上前片、右上前片和下前片,所述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均包括领口线、肩线、袖笼线、侧缝线、胸下分割线和前中心线,所述下前片包括左胸下分割线、右胸下分割线、左侧缝线、右侧缝线和底边;

b)使左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与下前片的左胸下分割线相连接,右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与下前片的右胸下分割线相连接,左上前片的侧缝线与下前片的左侧缝线相连接,右上前片的侧缝线与下前片的右侧缝线相连接,且在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的前中心线处均连接一横向延伸的系带。

一种实施方案,所述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c)制作后片,所述后片包括领口线、左肩线、右肩线、左袖笼线、右袖笼线、左侧缝线和右侧缝线;

d)使后片的左肩线与左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右肩线与右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左侧缝线与左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左侧缝线同时相连接,后片的右侧缝线与右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右侧缝线同时相连接,从而形成后片长度与前片长度相同的背心式哺乳内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均包括下凹的弧线A和水平的直线A,所述下前片的左胸下分割线和右胸下分割线均包括上凸的弧线B和水平的直线B,其中:弧线A与弧线B的长度相同,直线B比直线A长。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直线B比直线A长2~4cm。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系带的宽度与前中心线的长度相同。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哺乳内衣,通过在左上前片和右上前片的前中心线处分别设置系带,通过两系带打结连接,可以产生一种类似文胸的束缚作用,使在不进行哺乳时能对胸部具有一定的塑形与支撑作用;当需要哺乳时,只需解开系带,即可轻松方便的对婴儿实施哺乳,当哺乳结束后再系上系带即可,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调节系带的松紧程度,以满足哺乳过程中胸部所产生的变化;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喂乳的宝宝没有伤害等优点,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哺乳内衣的前片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左上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右上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下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后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哺乳内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1、上前片;11、左上前片;111、左上前片的领口线;112、左上前片的肩线;113、左上前片的袖笼线;114、左上前片的侧缝线;115、左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1151、左上前片的弧线A;1152、左上前片的直线A;116、左上前片的前中心线;12、右上前片;121、右上前片的领口线;122、右上前片的肩线;123、右上前片的袖笼线;124、右上前片的侧缝线;125、右上前片的胸下分割线;1251、右上前片的弧线A;1252、右上前片的直线A;126、右上前片的前中心线;13、下前片;131、下前片的左胸下分割线;132、下前片的右胸下分割线;133、下前片的左侧缝线;134、下前片的右侧缝线;135、下前片的底边;14、系带;141、左系带;142、右系带;2、后片;21、后片的领口线;22、后片的左肩线;23、后片的右肩线;24、后片的左袖笼线;25、后片的右袖笼线;26、后片的左侧缝线;27、后片的右侧缝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哺乳内衣,为背心式结构,包括前片1和后片2,所述前片1包括左上前片11、右上前片12和下前片13,所述左上前片11与右上前片12的形状相同且左右对称,所述左上前片11和右上前片12均包括领口线111/121、肩线112/122、袖笼线113/123、侧缝线114/124、胸下分割线115/125和前中心线116/126,所述下前片13包括左胸下分割线131、右胸下分割线132、左侧缝线133、右侧缝线134和底边135,所述左上前片11的胸下分割线115与下前片13的左胸下分割线131相连接,所述右上前片12的胸下分割线125与下前片13的右胸下分割线132相连接,所述左上前片11的侧缝线114与下前片13的左侧缝线133相连接,所述右上前片12的侧缝线124与下前片13的右侧缝线134相连接,且在左上前片11的前中心线116处设有横向延伸的左系带141,在右上前片12的前中心线126处设有横向延伸的右系带1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后片2包括领口线21、左肩线22、右肩线23、左袖笼线24、右袖笼线25、左侧缝线26和右侧缝线27,后片的左肩线与左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右肩线与右上前片的肩线相连接,后片的左侧缝线与左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左侧缝线同时相连接,后片的右侧缝线与右上前片的侧缝线和下前片的右侧缝线同时相连接。

一种制作上述哺乳内衣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分别制作左上前片11、右上前片12和下前片13,所述左上前片11包括领口线111、肩线112、袖笼线113、侧缝线114、胸下分割线115和前中心线116,所述右上前片12包括领口线121、肩线122、袖笼线123、侧缝线124、胸下分割线125和前中心线126,所述下前片13包括左胸下分割线131、右胸下分割线132、左侧缝线133、右侧缝线134和底边135(如图2至图4所示);

b)使左上前片11的胸下分割线115与下前片13的左胸下分割线131相连接,右上前片12的胸下分割线125与下前片13的右胸下分割线132相连接,左上前片11的侧缝线114与下前片13的左侧缝线133相连接,右上前片12的侧缝线124与下前片13的右侧缝线134相连接,且在左上前片11的前中心线116处设有横向延伸的左系带141,在右上前片12的前中心线126处设有横向延伸的右系带142,即得到图1所示的前片1;

c)制作后片2,所述后片2包括领口线21、左肩线22、右肩线23、左袖笼线24、右袖笼线25、左侧缝线26和右侧缝线27(如图5所示);

d)使后片2的左肩线22与左上前片11的肩线112相连接,后片2的右肩线23与右上前片12的肩线122相连接,后片2的左侧缝线26与左上前片11的侧缝线114和下前片13的左侧缝线133同时相连接,后片2的右侧缝线27与右上前片12的侧缝线124和下前片13的右侧缝线134同时相连接,从而形成后片长度与前片长度相同的背心式哺乳内衣,即得到图6所示的哺乳内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上前片11和右上前片12的胸下分割线115/125均包括下凹的弧线A 1151/1251和水平的直线A 1152/1252,所述下前片13的左胸下分割线131和右胸下分割线132均包括上凸的弧线B 1311/1321和水平的直线B 1312/1322,其中:弧线A 1151/1251与弧线B 1311/1321的长度相同,直线B 1312/1322比直线A 1152/1252长2~4cm,这样可使下前片13与左上前片11和右上前片12的连接处留有空间,以方便对左系带141与右系带142进行打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左系带141的宽度与左上前片11的前中心线116的长度相同,所述右系带142的宽度与右上前片12的前中心线126的长度相同,以增强左系带141与右系带142在打结后能对胸部的塑形与保护作用。

当不进行哺乳时,使用者将左系带141与右系带142进行打结连接(如图6所示),形成类似文胸的束缚作用,使其对胸部具有一定的塑形与支撑作用;当需要哺乳时,只需解开系带14,即可轻松方便的对婴儿实施哺乳,当哺乳结束后再系上系带即可,同时还可以根据个人需求,自由调节系带的松紧程度,以满足哺乳过程中胸部所产生的变化;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对喂乳的宝宝没有伤害等优点,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另外,本发明中的后片2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其它常规设计,没有特殊限定。

最后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