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钩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0531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扣带,特别涉及一种无钩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市场上流通的粘扣带全为有钩粘扣带,有钩粘扣带的优点是强度高,缺点是剥离力大,噪音大,粘扣带表面损伤大,使用寿命较短。在不需要较大强度,且要求噪音小,配套织物表面易破损,使用寿命长的条件下,有钩粘扣带缺点明显。专利文献1:cn2764201y记载了一种粘扣带,该粘扣带包括具有钩环的粘扣带及具有绒毛面的被粘扣带,其上表面设有若干相互交错排列、具有钩环的扣合区块及无钩环的隔离区块,被粘扣带的绒毛面在隔离区块的区隔下仅能与扣合区块相互粘扣,其粘扣面积小,撕离更为迅速、省力轻松,且撕离噪音小。上述专利文献1虽然通过减少粘扣面积的方式起到了撕离迅速,噪音小的效果,但其实质上粘扣带还是采用了钩环与绒毛面钩连的方式粘扣,绒毛面容易破损,粘扣带使用一段时间后粘扣效果大大降低。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剥离力和剪切力小,无刺扎粗燥感,柔软舒适,毛绒面不会因有钩产生剧烈剥离和剪切快速破损,噪音微小的无钩粘扣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无钩粘扣带,包括粘扣带及被粘扣带,所述粘扣带表面为毛绒织物,所述被粘扣带表面为毛圈剪毛织物,所述毛绒织物与毛圈剪毛织物相互粘扣。本案组合织物一个织物表面为相反朝向的单丝(较粗纤维集合体),另一个表面为朝向无序毛绒。优选的,所述毛圈剪毛织物采用将毛圈的圈弧剪去后制成。另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上述无钩粘扣带的制造方法。本发明无钩粘扣带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1根涤纶毛圈纱,4-5根涤纶地经;涤纶毛圈纱细度为0.05-0.08mm,涤纶地经细度为0.10-0.16mm,涤纶纬纱细度为0.10-0.16mm,涤纶毛圈纱高度为1.6-2.0mm。优选的,所述涤纶毛圈纱、涤纶地经、涤纶纬纱均为涤纶单丝;所述毛圈不经加热,从而保持毛圈内应力。优选的,所述无钩粘扣带制备涂层胶涂层时,涂层胶配方为:树脂∶丁酮∶胶联剂的重量比采用1∶0.8-1∶0.5-0.8,涂层胶在无钩粘扣带上的用量为100-150g/m2;上胶后的无钩粘扣带在95-105℃烘干。优选的,无钩粘扣带切毛时,沿长度方向,正向切一道,将毛圈在一边圈柱处切开,反向切一道,将毛圈在另一边圈柱处切掉,剪掉毛圈的圈弧后剩余的圈干高度为0.8-1.2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无钩粘扣带表面无钩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钩环造成绒毛面损坏的技术问题。并且无钩粘扣带由毛绒织物和毛圈剪毛织物组合而成,利用毛绒与圈干(剪掉毛圈的圈弧后剩余部分)产生纠缠形成钩挂力,将两个织物粘扣在一起,形成无钩粘扣带组合件,剥离力和剪切力小,无刺扎粗燥感,柔软舒适,毛绒面不会因有钩产生剧烈剥离和剪切快速破损,噪音微小,可广泛应用于儿童服装、装饰、医疗器械、实验室仪器设备紧固件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无钩粘扣带组织结构附图标记说明:毛圈圈干1、粘扣带地组织2。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发明无钩粘扣带的被粘扣带部分,被粘扣带的粘扣带地组织2表面均匀分布有毛圈圈干1,所述毛圈圈干1采用将毛圈的圈弧剪去后制成。无钩粘扣带的粘扣带表面为毛绒织物,通过毛绒织物与毛圈圈干1产生纠缠形成钩挂力,从而使粘扣带与被粘扣带相互粘扣。所述无钩粘扣带在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1根涤纶毛圈纱,4根涤纶地经。涤纶毛圈纱细度0.05mm,涤纶地经细度0.10mm,涤纶纬纱细度0.10mm,涤纶毛圈纱高度1.6mm,所有原料均为涤纶单丝。同时,紫外线灯管不必加热毛圈,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所述无钩粘扣带制备涂层胶涂层时,涂层胶配方为:树脂∶丁酮∶胶联剂的重量比采用1∶0.8∶0.5,胶在粘扣带上的用量为100g/m2,将上胶后的粘扣带在95℃烘干。所述树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x-6950d树脂,所述胶联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a-861胶联剂。所述无钩粘扣带切毛时,沿长度方向,正向切一道,将毛圈在一边圈柱处切开,反向切一道,将毛圈在另一边圈柱处切掉,剪掉毛圈的圈弧后剩余的圈干高度为0.8mm。同时,不用对无钩粘扣带进行预热,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以便切钩顺利。实施例2:所述无钩粘扣带在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1根涤纶毛圈纱,4根涤纶地经。涤纶毛圈纱细度0.06mm,涤纶地经细度0.13mm,涤纶纬纱细度0.13mm,涤纶毛圈纱高度1.8mm,所有原料均为涤纶单丝。同时,紫外线灯管不必加热毛圈,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所述无钩粘扣带制备涂层胶涂层时,涂层胶配方为:树脂∶丁酮∶胶联剂的重量比采用1∶0.9∶0.7,胶在粘扣带上的用量为130g/m2,将上胶后的粘扣带在100℃烘干。所述树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x-6950d树脂,所述胶联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a-861胶联剂。所述无钩粘扣带切毛时,沿长度方向,正向切一道,将毛圈在一边圈柱处切开,反向切一道,将毛圈在另一边圈柱处切掉,剪掉毛圈的圈弧后剩余的圈干高度为0.9mm。同时,不用对无钩粘扣带进行预热,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以便切钩顺利。实施例3:所述无钩粘扣带在织造时,经纱排列方式为:1根涤纶毛圈纱,4根涤纶地经。涤纶毛圈纱细度0.08mm,涤纶地经细度0.16mm,涤纶纬纱细度0.16mm,涤纶毛圈纱高度2.0mm,所有原料均为涤纶单丝。同时,紫外线灯管不必加热毛圈,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所述无钩粘扣带制备涂层胶涂层时,涂层胶配方为:树脂∶丁酮∶胶联剂的重量比采用1∶1∶0.8,胶在粘扣带上的用量为150g/m2,将上胶后的粘扣带在105℃烘干。所述树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x-6950d树脂,所述胶联剂采用高鼎精细化工(昆山)有限公司生产的ca-861胶联剂。所述无钩粘扣带切毛时,沿长度方向,正向切一道,将毛圈在一边圈柱处切开,反向切一道,将毛圈在另一边圈柱处切掉,剪掉毛圈的圈弧后剩余的圈干高度为1.2mm。同时,不用对无钩粘扣带进行预热,不用消除毛圈内应力,以便切钩顺利。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无钩粘扣带与毛绒织物组合和现有的钩面粘扣带与毛绒织物组合性能对比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代号试样剥离强度织物破损速率1现有的钩面粘扣带和毛绒织物组合大快2实施例1的无钩粘扣带组合极小非常慢3实施例2的无钩粘扣带组合极小非常慢4实施例3的无钩粘扣带组合极小非常慢从表1可以看出,用本发明制得的无钩粘扣带组合剥离力极小,织物破损非常慢。以上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