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物件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5074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小物件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办公室等处使用的小物件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在办公室等处使用的小物件中,例如笔记本等那样主要以放倒在顶板等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有各种各样的。这类小物件多在不使用的状态下整体上形成为大致板状、无法自行站立。

能收纳这些小物件的以往的小物件收纳容器,仅凭其自身无法将小物件保持为立起姿势。换言之,以往的小物件收纳容器常态下只能将小物件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收纳于该收纳容器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若是这样的小物件收纳容器,则例如在办公中上述的收纳有小物件的小物件收纳容器会占据顶板上的比较大的区域,其结果,会发生顶板上的自由区域过度减少这一不良情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2601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以上那样的情况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至少能将主要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以立起姿势收置的小物件收纳容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即,本发明形成为以下的构成。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小物件收纳容器,在成对的壁体的内表面间形成有收纳空间,能将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以立起姿势收置于所述收纳空间,其中,所述两壁体能取得能使所述收纳空间至少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打开状态,所述各壁体具备:下壁部,其具有能自行站立在朝上的面上的刚度;和上壁部,其连续于该下壁部的上边缘而设置,所述各壁体构成为能将所述上壁部以所述下壁部的上边缘附近为界向所述下壁部的外表面侧翻折,所述各壁体的下壁部具备:前侧支撑区域,其能支撑以立起姿势被收纳于所述收纳空间的所述小物件的前边缘侧;和后侧支撑区域,其支撑所述小物件的后边缘侧。

在此,所谓“朝上的面”为朝向上侧的面之意,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家具的顶板的载置面、搁板的上表面、地板面、其他构造物中的能载置物品的面等。此外,所谓朝上的面不限于水平的面。

另外,所谓“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是指在主要的使用形态下能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换言之,“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在其使用形态中即使有不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情况也没有关系。所谓“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是在不使用状态下难以独立地自行站立的小物件,整体上形成为大致板状或片状的形态。如果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则可以举出笔记本、文件夹(folder)、用纸、垫板、杂志等书籍、大型的规尺、文件(file)、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等。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下壁部的上边缘部构成为朝向前方逐渐或阶段性地变低。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前侧支撑区域的上边缘部配设于比所述后侧支撑区域的上边缘部低的位置。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2或3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前侧支撑区域中的前端部的高度尺寸设定为所述壁体的高度尺寸的一半以上的尺寸。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3或4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两壁体的后边缘彼此经由背壁体而连结,并且所述两壁体的前边缘下部彼此经由能挠性变形的防掉落用的衬料而连结,构成为所述两壁体能在基本接近平行的闭合状态到所述打开状态之间进行开闭动作。

技术方案6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3、4或5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打开状态下的收纳空间的进深尺寸设定为形成于两壁体的前边缘之间的开口的宽度尺寸的2~3倍。

技术方案7所记载的发明,是根据技术方案1、2、3、4、5或6所记载的小物件收纳容器,所述壁体在下壁部的外表面具备向上方开放的口袋,构成为所述壁体能将向所述下壁部的外表面侧翻折了的上壁部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口袋。

发明效果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根据本发明,能提供至少能将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以立起姿势收置的小物件收纳容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是图2中的x-x线概略剖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打开状态的与图4对应的概略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r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的q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31…壁体

a…小物件收纳容器

j…下壁部

j1…前侧支撑区域

j2…后侧支撑区域

k…上壁部

m…朝上的面

n…笔记本(小物件)

sp…收纳空间

(o)…打开状态

(c)…闭合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该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小物件收纳容器a的实施方式,该小物件收纳容器a在成对的左右的壁体3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sp,能将笔记本n以立起的姿势收置于收纳空间sp,笔记本n是以放倒(倒卧)在朝上的面m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以下简称为“小物件”)。

小物件收纳容器a设定为能在收纳空间sp收纳a4大小的小物件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的尺寸。此外,在图1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小物件收纳容器a的收纳空间sp收纳了作为小物件的b5大小的笔记本n的形态,在图3的例子中示出了在小物件收纳容器a的收纳空间sp收纳了作为小物件的a4大小的笔记本n的形态。

小物件收纳容器a具备:容器主体1,其具有以能在内表面之间形成能收置笔记本n的大小的收纳空间sp的方式成对配设的左右的壁体31,在该左右的壁体31的边缘部之间即在前边缘部31a之间和上边缘部31b之间形成有用于使收纳空间sp向外部开放的开口部1s;和拉链2,其用于使该容器主体1的开口部1s成为打开状态(o)或闭合状态(c)。

容器主体1具备:周壁3,其以成对的左右的壁体31为主体而构成;防掉落用的衬料(まち)4,其用于将左右的壁体31中的下部的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前边缘彼此连结,设于左右的壁体31之间且能挠性变形;以及底衬料5,其配置于左右的壁体31中的下边缘部之间且能挠性变形。

周壁3具备:成对的左右的壁体31;和背壁体32,其用于将该左右的壁体31的后边缘彼此连结,设于两壁体31之间且能挠性变形。

周壁3具备:下区域3a,其通过使板状的芯材36内置于左右的壁体31中的下部而具备一定的刚度;和上区域3b,其连续于该下区域3a的上边缘而设置在该下区域3a之上且具有柔性。上区域3b与下区域3a相比柔性优异。在图2中,为了便于说明,用阴影来表示芯材36。

此外,下区域3a以左右的壁体31中的下壁部j和将该下壁部j的后边缘部之间相连的背壁体32的下部部分为主体而构成。上区域3b以左右的壁体31中的上壁部k和将该上壁部k的后端部之间相连的背壁体32的上部部分为主体而构成。而且,上区域3b能主要在左右的壁体31中的刚度不同的下壁部j与上壁部k的边界部分g向下区域3a的外表面侧翻折。换言之,左右的壁体31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分具备边界部分g,该边界部分g是能使得上区域3b向下区域3a的外表面侧翻折的翻折部。

左右的壁体31成对,在该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在纵向上长的大致长方形的外形。左右的壁体31构成为,能在该左右的壁体31基本接近平行的闭合状态(c)到能使收纳空间sp至少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打开状态(o)之间进行开闭动作。即,左右的壁体31能与拉链2协同动作,取得收纳空间sp不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闭合状态(c)和使收纳空间sp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打开状态(c)。

关于小物件收纳容器a,打开状态(o)下的收纳空间sp的进深尺寸w设定为形成在两壁体31的前边缘之间的开口的宽度尺寸y的2~3倍。小物件收纳容器a在打开状态(o)下取得有一定的刚度的左壁体31与右壁体31的分离距离朝向前方逐渐变长的姿势,使得能在朝上的面m上自行站立。换言之,小物件收纳容器a在打开状态(o)下通过左壁体31和右壁体31俯视形成为v字状或八字状的形态,该左右的壁体31通过背壁体32来连结,因此能取得在相对于朝上的面m大致正交的方向上立起的状态。

左右的壁体31具备:下壁部j,其具有能自行站立于朝上的面m的刚度;和上壁部k,其连续于该下壁部j的上边缘地设置在该下壁部j之上。上壁部k与下壁部j相比具有柔性。上壁部k构成为,通过以作为下壁部j的上边缘附近的边界部分g为界向下壁部j的外表面侧翻折,从而能位于该下壁部j的外侧。

下壁部j具备:前侧支撑区域j1,其能支撑以立起姿势被收纳于收纳空间sp的笔记本n的前边缘侧;和后侧支撑区域j2,其支撑笔记本n的后边缘侧。即,下壁部j具备:前侧支撑区域j1,以立起姿势被收纳的笔记本n的前边缘侧局部抵接于前侧支撑区域j1,从而该笔记本n被支撑为立起状态;和后侧支撑区域j2,以立起姿势被收纳的笔记本n的后边缘侧局部抵接于后侧支撑区域j2,从而该笔记本n被支撑为立起状态。

下壁部j在其外表面具备向上方开放的口袋p。在该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能将作为向下壁部j的外表面侧翻折了的上壁部k的一部分的前角部分k1插入口袋p。口袋p通过在周壁3的外表面缝缀口袋用片ps从而设置于成对的左右的壁体31的各外表面。

在该实施方式中,下壁部j中的前端部的高度尺寸x(即前侧支撑区域j1中的前端部的高度尺寸x)设定为左右的壁体31的高度尺寸z的一半以上即二分之一以上的尺寸。

下壁部j的上边缘部j3构成为,朝向前方逐渐变低。换言之,前侧支撑区域j1中的上边缘部j3的对应部分设定于比后侧支撑区域j2中的上边缘部j3的对应部分低的位置。

下壁部j具备:在外方露出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外装件33;能直接接触作为小物件的笔记本n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内装件34;配置于该外装件33与内装件34之间的海绵片状的发泡部件35;以及配置于外装件33与发泡部件35之间的合成树脂(例如聚丙烯)制的形成为板状的芯材36。而且,外装件33、内装件34、发泡部件35以及芯材36的周缘部缝合在一起。

上壁部k具备:在外方露出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外装件33;能直接接触作为小物件的笔记本n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内装件34;以及配置于该外装件33与内装件34之间的未图示的海绵片状的发泡部件。而且,外装件33、内装件34以及发泡部件的周缘部缝合在一起。

此外,如图1所示,在左壁体31的内侧面设置有内口袋u。内口袋u通过将内口袋形成用的口袋用片us缝缀于左壁体31的内侧面从而设置。内口袋u例如设定为能收纳橡皮、便签、智能手机等比较小的物品的大小。此外,在图4和图5中,省略了对内口袋u的图示。

背壁体32能挠性变形并承担将左右的壁体31彼此相连的作用。背壁体32具备:在外方露出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外装件33;能直接接触作为小物件的笔记本n的以合成纤维原料为主体的布制的内装件34;和配置于该外装件33与内装件34之间的海绵片状的发泡部件35。此外,在背壁体32中的下部的外表面被覆有口袋用片ps。打开状态(o)下的背壁体32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比打开状态(o)下的防掉落用的衬料4的宽度尺寸短。

防掉落用的衬料4张设置于两壁体31中的前边缘部的下侧部分之间。防掉落用的衬料4是配置于壁体31的下壁部j间的柔性的部件。防掉落用的衬料4的两侧边缘部配置有加强带t。防掉落用的衬料4和附加设置的加强带t一起缝合于外装件33、内装件34、发泡部件35以及芯材36。防掉落用的衬料4的下边缘连续于底衬料5的前边缘。即,防掉落用的衬料4和底衬料5通过共用的片材而构成为一体。防掉落用的衬料4至少在收纳空间sp内未收置小物件的状态下,在闭合状态(c)下形成为以朝向后方凸的方式弯曲的形态,而在打开状态(o)下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地延伸的形态。

底衬料5能与左右的壁体31、背壁体32以及防掉落用的衬料4协同作用而形成能收纳作为小物件的笔记本n的收纳空间sp。底衬料5的两侧边缘连接于左右的壁体31的下边缘部。底衬料5的后边缘连续于背壁体32的下边缘部。底衬料5在打开状态(o)形成为大致等腰三角形状。底衬料5至少在收纳空间sp内未收置小物件的状态下,在闭合状态(c)下形成为以向上方凸的方式弯曲的形态。另一方面,底衬料5在打开状态(o)下通过底衬料5自身的要恢复到平板状的弹性变形力或由于承受被收置于收纳空间sp的小物件的载荷、形成为大致平板状地延伸的形态。

拉链2位于防掉落用的衬料4的外侧并设置于左右的壁体31的边缘部。拉链2遍及左右的壁体31的前边缘部31a和上边缘部31b的大致整个区域而配置。

拉链2具备:基端侧直接缝合于左右的壁体31的带构件2a;设置于该带2a的顶端侧且能相互接合分离的链牙2b;以及用于通过滑动动作而对该链牙2b的接合分离进行操作的拉头2c。

在该实施方式中,带构件2a和链牙2b的下端以进入左右的壁体31内的状态缝合,成为拉头2c的下侧的动作端。另一方面,带构件2a和链牙2b的上端缝合于未图示的带状的拉链尾部(fastenerend),成为拉头2c的上侧的动作端。在拉链尾部设置有未图示的摁扣(ホック)部件,使得能与设置于背壁体32的内表面侧的未图示的摁扣部件连结。带构件2a的基端部以位于外装件33与内装件34之前的状态缝缀。此外,拉链2的构成可以适当使用已有的构成,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小物件收纳容器a,在成对的左右的壁体3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收纳空间sp,能将作为以放倒在顶板等朝上的面m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的笔记本n以立起姿势收置于收纳空间sp。而且,作为两壁体的左右的壁体31能取得使收纳空间sp至少向前方和上方开放的打开状态。

左右的壁体31具备:有能自行站立在朝上的面m上的刚度的下壁部j;和连续于该下壁部j的上边缘而设置的上壁部k。而且,构成为,能将上壁部k以下壁部j的上边缘附近为界向下壁部j的外表面侧翻折。左右的壁体31的下壁部j具备:前侧支撑区域j1,其能支撑以立起姿势被收纳于收纳空间sp的笔记本n的前边缘侧;和后侧支撑区域j2,其支撑笔记本n的后边缘侧。因此,能提供能将作为主要以放倒在朝上的面m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的笔记本n以立起姿势收置的小物件收纳容器a。也就是,左右的壁体31的下壁部j具备:前侧支撑区域j1,其能支撑以立起姿势被收纳于收纳空间sp的笔记本n的前边缘侧n1;和后侧支撑区域j2,其支撑笔记本n的后边缘侧n2,因此,能将作为主要形成为板状的小物件的笔记本n保持为立起姿势同时将其收纳于收纳空间sp内。如果是该小物件收纳容器a,则即使在载置在例如顶板等朝上的面m上而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占用该朝上的面m上的比较大的区域,能适当确保办公所要求的顶板上的自由区域。

小物件收纳容器a能将重叠薄型片而形成的文件夹以立起姿势收纳多个。在该情况下,与以平放形态整理文件夹的情况相比,不仅检索性变得优异、而且与前述同样地能适当确保顶板上的自由区域。

下壁部j的上边缘部j3构成为,朝向前方逐渐变低。换言之,前侧支撑区域j1中的上边缘部j3配设于比后侧支撑区域j2中的上边缘部j3低的位置。因此,容易将作为小物件的笔记本n放入收纳空间sp内、而且、容易将收纳空间sp内所收置的笔记本n取出到外部。当在收纳空间sp内收置有多个文件夹的情况下,该文件夹中的上部前侧的角部周边能在外部露出,所以在进行检索时容易翻阅。

前侧支撑区域j1中的前端部的高度尺寸x设定为壁体31的高度尺寸z的一半以上的尺寸。因此,以立起状态被收纳的笔记本n难以倾倒。即使在收纳空间sp内收置有形成为比较薄的片状的文件夹的情况下,也适当抑制了该文件夹在上下方向中间部分在厚度方向上扭动而倾倒那样的情形。因此,如果是该小物件收纳容器a,则即使在收纳了形成为薄型片状的文件夹的情况下,也能使其保持大致平板片状的姿势。

左右的壁体31的后边缘彼此经由背壁体32而连结,并且左右的壁体31的前边缘下部彼此经由能挠性变形的防掉落用的衬料4而连结,构成为两壁体31能在基本接近平行的闭合状态(c)到打开状态(o)之间进行开闭动作。因此,通过左右的壁体31、背壁体32以及防掉落用的衬料4能提供能适当形成收纳空间sp并且使得小物件收纳容器a能稳定地自行站立的构成。

打开状态(o)下的收纳空间sp的进深尺寸w设定为形成于两壁体31的前边缘之间的开口的宽度尺寸y的2~3倍。因此,小物件收纳容器a能在顶板的载置面等朝上的面m上取得抑制占用过大空间的、相对于该朝上的面m立起的姿势。

左右的壁体31在下壁部j的外表面具备向上方开放的口袋p。而且,构成为,能将向下壁部j的外表面侧翻折了的上壁部k的一部分插入口袋p。因此,口袋p不仅具备能在内部收置各种物品的基本功能、还兼备能适当保持上壁部k位于下壁部j的外表面侧的状态的功能。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详述了的实施方式。

小物件收纳容器的大小可以适当地设定。也就是,也可以是放不进去上述的实施方式那样的a4大小的小物件的大小。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以放倒在朝上的面上的姿势使用的小物件例示了笔记本,但是笔记本以外的小物件也符合条件。如果要举出其他具体的例子,则可以举出笔记本、文件夹、用纸、垫板、杂志等书籍、大型的规尺、文件、个人计算机、平板型终端等。

小物件收纳容器,当然也可以在其收纳空间内也收置小物件以外的物品。

构成左右的壁体的下壁部的上边缘部也可以不倾斜而是大致水平。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上边缘部构成为朝向前方逐渐变低,但是也可以设为阶段性地变低。

此外,关于各部分的具体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