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88569阅读:658来源:国知局
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造机械,尤其是涉及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



背景技术:

一次性袖套已经普遍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目前市场上的袖套大多是通过袖套制造机来完成,而现有的袖套制造机生产完成品袖套后,由工人将成品袖套展平折叠整齐整理到一定数量后装入小包装,再将一定数量的小包装转入中包装,接着转入大包装进行封箱,然后一整箱整齐的摆放。因此,一次性袖套制品的生产进度与包装进度严重脱节,很多工厂不得不招聘大量的工人来进行袖套包装。人工包装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质量也无法保证,同时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以解决现有的袖套制造机结构不甚合理,与袖套制造机生产进度脱节,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包括机台,膜材辊、输送辊,自膜材辊起,各加工部按膜材的加工程序设置在机台上相应的工序位上,所述机台的端部设置有两个膜材辊、膜材辊之后的工序位上设有两套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在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后的工序位设有将两套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输送的膜材进行叠合的叠合输送辊,叠合输送辊之后的工序位设有两套用于固定袖套口两端橡筋的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后的工序位设有超声波焊接轮,超声波焊接轮之后的工序位设有封切部,所述封切部之后的工序位设有打包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上下或前后布置在机台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包括橡筋定位器、卷边器、分置于膜材两边的卷边热合轮和随动轮,卷边热合轮与随动轮上下布置并接触,卷边器位于卷边热合轮前部工序位,橡筋定位器位于卷边器前部工序位。

作为优选,所述卷边热合轮的轮廓处绕设有发热环,所述发热环电热丝的两极分别与套置在卷边热合轮轴上环形电极电连接,该环形电极各自与碳刷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封切部包括输送辊、张力调节辊、封切辊、橡筋切辊,其中封切辊、橡筋切辊下方设有承切辊,橡筋切辊中部绕设有袖套传送带;所述打包装置包括喂料辊、折叠装置,所述袖套传送带之后设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端面设置有入料口、出料口、插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插料口各自与插板对应,所述折叠装置内设有与入料口、出料口连通的折叠模型腔,所述折叠装置侧部或底部设有打包传送带,所述折叠装置的入料口与喂料带的输送面对接,所述折叠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打包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打包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放置折叠袖套的夹槽,夹槽为“u”型;所述袖套传送带与喂料带之间设有喂料辊,喂料辊径向设置有多组翻料叉,翻料叉与喂料带左侧的卸料区交叉。

作为优选,所述喂料带有两组,两组喂料带分别从入料口的两侧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打包传送带一侧边设置有与夹槽平行的推杆装置,推杆装置与气缸的推杆连接,打包传送带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推杆装置对应的折叠袖套包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推杆装置由多个推杆并联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竖立模型腔;所述第一竖立模型腔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料口,其相对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水平模型腔;所述第一水平模型腔一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三插料口,其相对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竖立模型腔;所述第二竖立模型腔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插料口,其相对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水平模型腔;所述第二水平模型腔的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方对应设有第五插料口,该出料口下方对应设有夹槽,所述入料口、第三插料口、第五插料口上方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插板、第三插板、第五插板;所述第二插料口、第四插料口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二插板、第四插板;所述插板分别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因此,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效率高,动作可靠,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一次性塑料薄膜袖套的大规模全自动生产。其生产的一次性塑料薄膜袖套质量可靠,简单结实,防水性能好,并且生产成本低,可以满足人们对一次性塑料薄膜袖套的大量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2所示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所示膜材进入封切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中b处的打包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图。

图8是图7所示折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袖套进入第一竖立模型腔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a-a袖套进入第一水平模型腔的工作侧视图。

图11是图10所示袖套进入第二竖立模型腔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袖套进入第二水平模型腔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中成品袖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可知,该袖套生产打包一体机包括机台25,在机台25设有两个供给膜材运行的膜材辊1、100,两膜材运行线全部零部件设在机台25上,(当然,机台25可以是一个,但不限于一个),膜材辊1、100之后的两膜材运行线上各设有一套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上下或前后布置。

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包括分置于膜材两边的橡筋定位器9、卷边器7、压膜辊6、卷边热合轮5和随动轮4,卷边器7位于卷边热合轮5前部,橡筋定位器9位于卷边器7前部。

卷边热合轮5与随动轮4上下布置并接触,压膜辊6压制在随动轮4后,卷边热合轮5的轮廓处绕设有发热环3,发热环3电热丝的两极分别与套置在卷边热合轮5轴上环形电极电连接,该环形电极各自与碳刷连接。

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上设有将两膜材进行层叠的叠合输送辊13。由图4、图5可知,叠合输送辊13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上设有两套用于固定袖套口两端橡筋11的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折两套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分置于膜材12两边,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后设有超声波焊接轮18,超声波焊接轮18之后设有封切装置22。

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其主要由无纺布条辊14,输送轮15,送筋装置17等组成。由图2、3进一步可知,送筋装置17由前、后间歇传递轮29、32及与其接触的压轮28、280,输送轮34及与其接触的压轮35、切辊31等构成;其中前间歇传递轮29及其压轮28设置在布条导向器27的两边,后间歇传递轮32及其压轮280设置在布条折边定型器33的前面,前间歇传递轮29可通过一中间齿轮36传动后间歇传递轮32,使两者能同步同向转动;在前、后间歇传递轮29、32之间设置有切辊31和与切辊31相邻的承压板30,切辊31的刀刃可在间歇传递轮29、32转动的间歇将无纺布条26在承压板30上切断;输送轮34及其压轮35设置于布条折边器33的两边,以便将切好的无纺布条141输送到膜边沿。

封切部22主要包括输送辊19、张力调节辊20、封切辊21、橡筋切辊23,其中封切辊21、橡筋切辊23下方设有承切辊211、231,封切辊21与橡筋切辊23之间用过齿轮传动,使两者能同步同向转动。图4是图1所示a处局部放大图,结合图4可知,橡筋切辊23外表面包裹有橡胶套38,橡胶切辊23的橡筋切刀37刀刃没入橡胶套38表面或与橡胶套38表面持平,橡筋切辊23中部绕设有袖套传送带51。

由图7、图8可知,袖套传送带51与喂料带59之间设有喂料辊521,喂料辊521径向设置有多组翻料叉522,翻料叉522与喂料带59左侧的卸料区交叉。折叠装置53外面设置有入料口551、出料口575,折叠装置53内设有与入料口551、出料口575连通的折叠模型腔,折叠装置53侧部或底部设有打包传送带54。

折叠装置外端面的入料口551下方设置有第一竖立模型腔571,第一竖立模型腔571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料口561,其相对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水平模型腔572;第一水平模型腔572一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三插料口553,其相对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竖立模型腔573;第二竖立模型腔573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插料口563,另一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水平模型腔574;第二水平模型腔574的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75,该出料口575上方对应设有第五插料口555。

入料口551、第三插料口553、第五插料口555上方垂直设置有第一插板552、第三插板554、第五插板556;第二插料口561、第四插料口563侧边平行设置有第二插板562、第四插板564,每个插板分别与气缸57的推杆连接。

喂料带9的输送面折叠装置53的入料口551对接,折叠装置53的出料口575位于打包传送带54的正上方,打包传送带54上设有多个放置折叠袖套的夹槽541,夹槽541为“u”型。

夹槽541侧边轴向设置有活塞推杆装置55,推杆装置55由多个推杆582并联组成。打包传送带54一侧边设置有与夹槽541平行的推杆装置55,推杆装置55与气缸的推杆连接,打包传送带54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推杆装置55对应的折叠折叠袖套包装槽58。

工作时,膜材辊1、100将模材12分别送入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内。由于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结构相同,现以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为例说明其加工过程: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内将模材12送入到卷边器7中,同时橡筋辊10上的橡筋11通过橡筋定位器9定位后,随即进入卷边器7,在卷边器7的作用下,膜材12两边立即卷边并将橡筋11包裹在其中。当包裹橡筋11的模材12从卷边器7内出来后,这时设置在卷边器7出口处的压膜辊6将对模材12进行调整,让模材12与橡筋11更紧密地贴合在一起。然后,包裹橡筋11的模材12在随动轮4的带动下,进入随动轮4与卷边热合轮5之间,此时设置在卷边热合轮5轮廓处的发热环3产生一定高温,将卷边焊合在膜材12上,同时将橡筋11封合在卷边内。

在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8、81对膜材12及橡筋11进行结合后,这两套装置输送出来并卷有橡筋11的模材12同时被送入到叠合输送辊13,对转的叠合输送辊13将两膜材12进行叠合整理后,送入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的工序位。

在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16的工序位中,无纺布条辊14上的无纺布条141通过输送轮15的传动进入送筋装置17的布条导向器27内,同时经过叠合整理的膜材12也被传送到布条导向器27内,并一起随着前间歇传递轮29及其压轮28运动,接着进入后间歇传递轮32及其压轮280内。切辊31的刀刃在间歇传递轮29、32转动的间歇将无纺布条141在承压板30上切断。切断后的无纺布条141接着进入布条折边器33,此时布条折边器33将切好的段无纺布条141包裹在两层膜材12的边沿。通过压轮35进一步紧压后,在输送轮34的作用下,膜材12继续前进,进入超声波焊接轮18的工序位。

超声波焊接轮18立即将无纺布条141包裹处的橡筋11牢牢地焊合在膜材12上,形成橡筋固定区39(参见图5)。接着焊合有无纺布条141的膜材12送入封切部22的工序位。当膜材12的无纺布条141运行到封切辊21下后,封切辊21上的热封刀立即对橡筋固定区39中间位置的膜材12进行热封并予以切断,形成袖套24的封切边40。此时,橡筋切辊23及其下面的承切棍231继续夹送橡筋11,当橡筋压棍将橡筋固定区39的中间点压住时,由于此时橡筋压棍胶面受压收缩(参见图4),位于此处的橡筋切刀37的刀刃顺势露出橡胶套38表面,于是将橡筋11切断,最后抛出即成为成品袖套24。成品袖套24通过袖套传送带51由翻料叉522传送至喂料带59上,当成品袖套24叠加到一定数量时,喂料带59开始工作。

由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可知,成品袖套24经过折叠装置53顶端面板上方形的入料口51处时,第一插板552由成品袖套24中心处插入第一竖立模型腔571内;成品袖套24被挤压折叠在u型第一竖立模型腔571内。第一竖立模型腔571侧边中心处设置有第二插料口561,其另一边设置有第一水平模型腔572,第二插板562由第二插料口561将成品袖套24水平插入第一水平模型腔572内,完成对成品袖套24的二次折叠。

第一水平模型腔572的上方设置有第三插料口553,其下方设置有第二竖立模型腔573,第三插板554由第三插料口553将二次折叠的袖套插入第二竖立模型腔573内。第二竖立模型腔573侧边设置有第四插料口563,其相对侧设置有第二水平模型腔574,第四插板564横向插入第四插料口563,将四次折叠的袖套插入第二水平模型腔574。第二水平模型腔574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575,当“u”型夹槽541中心经过第五插料口555中心处时,第五插板556由第五插料口555将袖套带入“u”型夹槽541内进行第五道折叠并最终定型;折叠袖套包装槽58内设有包装袋,最后折叠定型好的成品袖套24由推杆装置55的推杆582轴向推入折叠袖套包装槽58的包装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