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粉笔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4176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教学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粉笔盒。



背景技术:

目前粉笔还是教学中老师的主要的板书书写工具,大多数粉笔盒还是纸质盒,在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纸盒易破碎,粉笔杂乱的摆放在讲台上影响老师教学,使用后的较短的粉笔存放在盒内,不方便拿取,老师便会拿取更为方便的粉笔,造成粉笔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粉笔盒,解决粉笔不方便拿取、存放杂乱、纸盒易破碎、粉笔头浪费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粉笔盒,包括盒体1和盒体1上端设置的盒盖2,盒体1内开设储笔腔3,还包括推杆4、推杆通道5、出笔通道6和笔套7,盒体1下端左侧中部设置推杆通道5,推杆4右端设置在推杆通道5内,盒体1下端右侧中部设置出笔通道6,笔套7设置在出笔通道6内,所述储笔腔3下端开设笔槽12,笔槽12位于推杆通道5与出笔通道6之间。

所述的储笔腔3下端的腔壁与水平面呈1-89度的夹角,方便粉笔下滑,不易粉碎。

所述的推杆4通过弹性部件8设置在推杆通道5内。

所述的弹性部件8为弹簧。

所述的笔套7包括第一夹片9、第二夹片10和复位弹簧11,第一夹片9右端与第二夹片10右端铰接,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的铰接处设置复位弹簧11。

所述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的夹片,第一夹片9与第二夹片10相对设置,方便拿取粉笔。

所述的出笔通道6下侧内表面略低于笔槽12内表面,方便粉笔插入笔套内。

所述的笔槽12的截面为圆弧状截面。

所述的笔槽12的直径为1-2cm,方便单个粉笔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纸盒装粉笔拆开装入储笔腔内,盖上盒盖;使用时,按压推杆,打开笔套,笔槽内的粉笔进入笔套内,闭合笔套,拿出粉笔,推杆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恢复;未使用完的粉笔可再放入出笔通道,下次可继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推杆方便将粉笔推出,方便拿取;3、结构结实,可重复使用;4、笔套方便粉笔取出和拿握;5、出笔通道可暂存未使用完的粉笔,不浪费,且保持桌面整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盒体、2-盒盖、3-储笔腔、4-推杆、5-推杆通道、6-出笔通道、7-笔套、8-弹性部件、9-第一夹片、10-第二夹片、11-复位弹簧、12-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新型粉笔盒,包括盒体1和盒体1上端设置的盒盖2,盒体1内开设储笔腔3,还包括推杆4、推杆通道5、出笔通道6和笔套7,盒体1下端左侧中部设置推杆通道5,推杆4右端设置在推杆通道5内,盒体1下端右侧中部设置出笔通道6,笔套7设置在出笔通道6内,所述储笔腔3下端开设笔槽12,笔槽12位于推杆通道5与出笔通道6之间。

所述的储笔腔3下端前侧和后侧的腔壁与水平面呈30度的夹角,储笔腔3下端左侧和右侧的腔壁与水平面呈60度的夹角,方便粉笔下滑,不易粉碎。

所述的推杆4通过弹性部件8设置在推杆通道5内。

所述的弹性部件8为弹簧。

所述的笔套7包括第一夹片9、第二夹片10和复位弹簧11,第一夹片9右端与第二夹片10右端铰接,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的铰接处设置复位弹簧11。

所述第一夹片9和第二夹片10的截面均为圆弧形的夹片,第一夹片9与第二夹片10相对设置,方便拿取粉笔。

所述的出笔通道6下侧内表面略低于笔槽12内表面,方便粉笔插入笔套内。

所述的笔槽12的截面为圆弧状截面。

所述的笔槽12的直径为1.2cm,方便单个粉笔取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将纸盒装粉笔拆开装入储笔腔内,盖上盒盖;使用时,按压推杆,打开笔套,笔槽内的粉笔进入笔套内,闭合笔套,拿出粉笔,推杆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恢复;未使用完的粉笔可再放入出笔通道,下次可继续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推杆方便将粉笔推出,方便拿取;3、结构结实,可重复使用;4、笔套方便粉笔取出和拿握;5、出笔通道可暂存未使用完的粉笔,不浪费,且保持桌面整洁。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