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038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鞋底结构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鞋底结构;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具有足钉的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鞋子可提供使用者足部的保护,以运动用途的鞋子来说,除了要能提供足部保护,还要能稳定足部、以及提供与地面较佳的接触效果。以足球鞋为例,由于使用者长时间的奔跑,鞋底容易产生磨损,须要有耐磨的鞋底结构。另外,为减少使用者的疲惫感,鞋子的重量也需要轻量化。此外,现有的足球鞋的鞋底结构,足钉是直接套入鞋底结构中,在踩踏地面时,特别是奔跑状态下,对足部的冲击较多,造成使用者容易有受伤的风险。因此现有的鞋底结构仍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鞋底结构及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可提高整体的弹性与耐用性。

鞋底结构包含第一鞋底层、第二鞋底层、以及足钉。第一鞋底层具有上表面及下表面,且具有多个开口贯穿上表面。足钉是设置接近下表面的一侧且对应于开口。足钉与对应的开口之间具有间隙。第二鞋底层是包覆第一鞋底层。其中,部分第二鞋底层贴附于上表面,且部分第二鞋底层是贴附于下表面,位于下表面一侧的第二鞋底层是填充开口且与足钉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鞋底层具有多个管壁分别围绕该些开口周缘,并朝该下表面的一侧延伸,该管壁远离下表面的一端朝该开口中心收束,该第二鞋底层是包覆该管壁。

于一实施例中,该间隙是位于该管壁远离下表面的一端与足钉之间。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鞋底层为硬质纤维鞋底层,该第二鞋底层为热塑性弹性鞋底层。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鞋底层与足钉为相同材质。

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鞋底层为碳纤维鞋底层,该第二鞋底层为热塑性聚氨酯鞋底层。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及所附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的第一鞋底层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A为鞋底结构的实施例剖面图;

图2B为鞋底结构于足钉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鞋底结构制作流程图;

图4及图5为鞋底结构制作过程示意图;

图6A为分布第二鞋底层的示意图;

图6B为第二鞋底层与足钉连接完成的示意图;

图7为足钉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鞋底结构

20 模具

21 上模块

22 下模块

24,24a,24b 流道

110 第一鞋底层

111 管壁

111a 第一端

111b 第二端

112 上表面

114 下表面

116 开口

118 周缘

120 第二鞋底层

130 足钉

132 基部

134 凸部

r1、r11、r12、r21、r22 路径

d 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鞋底结构,具弹性设计,可提高对足部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可运用于运动鞋,例如足球鞋,但不限于此。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鞋底结构10的第一鞋底层110的实施例示意图。如图1所示,鞋底结构10包含第一鞋底层110。第一鞋底层110具有上表面112,且具有多个开口116贯穿上表面112。请参考图2A的剖面图。如图2A所示,第一鞋底层110具有上表面112及下表面114,第一鞋底层110上的开口116是贯穿上表面112与下表面114。

此外,鞋底结构10包含第二鞋底层120以及足钉130。足钉130是设置接近下表面114的一侧且对应于开口116。举例而言,每一开口116设置对应一个足钉130。第二鞋底层120是包覆第一鞋底层110,其中,部分第二鞋底层120是贴附于上表面112,且部分第二鞋底层120是贴附于下表面114。如图2A所示,在下表面114的一侧,第二鞋底层120是穿过足钉130与下表面114之间并贴附于下表面114。

请参考图2B。图2B为鞋底结构10于足钉130位置的局部放大图。为方便说明,图2B中仅画出足钉130与第一鞋底层110开口116附近的部分,未画出第二鞋底层。如前所述,第一鞋底层110具有开口116。参考图1及图2B,开口116具有周缘118,其中每一开口116具有一管壁111围绕开口116周缘118,并朝下表面114的一侧延伸。详言之,管壁111具有第一端111a及第二端111b。第一端111a是连接第一鞋底层110,第二端111b是位于管壁111相反于第一端111a的位置。如图2B所示,管壁111自第一端111a朝下表面114的一侧延伸而出,管壁111远离下表面114的一端(即第二端111b)朝开口116中心收束。换言之,开口116随管壁111远离下表面114逐渐缩小,而形成倾斜状的管壁。

于一实施例,管壁是环绕形成封闭的型态,例如图2B中左侧的管壁111以足钉-开口的连线为转轴旋转至右侧而形成封闭锥状(下方仍具有通向足钉的开口)。在其它实施例,管壁可为半封闭的型态,例如两片横切剖面呈半圆形的管壁,在两片管壁之间夹有空隙。需补充的是,开口116的形状不限于圆形,在其他实施例,开口形状可为三角状,或是依设计需求在第一鞋底层的不同位置而有不同的造型。

另外,如图2B所示,足钉130与对应的开口116之间具有间隙d。间隙d是位于管壁111远离下表面114的一端与足钉130之间,亦即,位于第二端111b与足钉130之间。参考图2A及图2B,第二鞋底层120是穿过间隙d并贴附于下表面114。此外,位于下表面114一侧的第二鞋底层120是填充开口116且与足钉130连接。由此,第二鞋底层120可包覆第一鞋底层110并且以填充第一鞋底层110开口的方式经由间隙d而连接足钉130。另一方面,第二鞋底层120是包覆管壁111,亦即,通过贴附上下表面及填充开口的方式达成对管壁的包覆。

图3为鞋底结构制作流程图。如图3所示,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包含步骤S10:形成多个足钉。于模具内先形成多个足钉。在步骤S20:设置第一鞋底层,且第一鞋底层与足钉之间保持间隙。

请参考图4为鞋底结构的制作过程。如图4所示,鞋底结构可利用模具成型。模具20包含上模块21与下模块22。上模块21具有供射出成型的多个流道24。制作过程是先在模具20中形成足钉130,接着将第一鞋底层110置入模具20中。第一鞋底层110具有开口116,且足钉130与对应的开口116之间保持间隙。

如图3所示,在步骤S30:于第一鞋底层分布第二鞋底层。于模具内分布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将其分布于第一鞋底层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如图5所示的制作过程,自流道注入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将其分布于第一鞋底层110的上表面112与下表面114。例如,自对应开口116的流道24(或24a)注入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分布于第一鞋底层110的上表面112,亦可经由开口116流动到下表面114的一侧而分布于第一鞋底层110的下表面114。待第二鞋底层120固化成型后,部分第二鞋底层120贴附于上表面112,且部分第二鞋底层120是贴附于下表面114。位于下表面114一侧的第二鞋底层120是填充开口且与足钉130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可提高整体的弹性与耐用性。

在不同实施例,亦可增设对应开口以外的不同位置的流道(例如24b)注入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以调节注入速度。在其他实施例,可在第一鞋底层110上开设贯穿上下表面的小孔,例如,设置对应流道24b的位置,由此使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可经由开口与第一鞋底层边缘以外的位置流动至下表面,以调整注入分布的均匀性。

图6A为分布第二鞋底层的示意图。如图6A所示,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自路径r1到达第一鞋底层110,并经由路径r11及路径r12分布于上表面112。另外,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可自路径r1经开口到达下表面114。如图6A所示,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经由路径r21及路径r22穿过足钉130与第一鞋底层110之间的间隙d而分布于下表面114。此外,通过倾斜状的管壁111,可引导部分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朝下表面114的一侧流动,并且避免阻挡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在间隙d附近的流动,以提供未固化的第二鞋底层经由间隙而分布于下表面时具有较佳的流动性。

待第二鞋底层固化成型后,即完成鞋底结构的制作。图6B为第二鞋底层与足钉连接完成的示意图。如图6B所示,第二鞋底层120除了贴附上表面112与下表面114,在对应开口的位置亦填充有第二鞋底层120。填充于开口的第二鞋底层120沿管壁111经间隙而与足钉130连接。

于一实施例,第一鞋底层为硬质纤维鞋底层,第二鞋底层为热塑性弹性鞋底层。由此,整体具有较佳弹性,使用者脚底的一侧因热塑性弹性鞋底层包覆硬质纤维鞋底层的设计而不易疲劳。由此,第二鞋底层自下表面沿管壁延伸到足钉的部分可提供弹性,除此之外,第二鞋底层填充于开口的部分将贴附下表面的一侧与贴附上表面的一侧连接成一整体,以提供弹性及耐用性,并且可减少踩踏地面时的撞击力,提高保护效果。此外,足钉可与第二鞋底层采用相同材质,使第二鞋底层与足钉间具有相近的变形量,确保结构稳定,但足钉的材质并不以此为限。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鞋底层可为碳纤维鞋底层,第二鞋底层可为热塑性聚氨酯(TPU)鞋底层。采用碳纤维鞋底层作为第一鞋底层可使整体重量较轻。以热塑性聚氨酯鞋底层作为包覆第一鞋底层的第二鞋底层,可提高鞋底结构的耐磨性,对于跑动使用亦可提供良好的耐曲折效果。如图7所示足钉130的另一实施例,可在鞋底结构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的足钉130。例如图7所示,足钉130除了如前述实施例中的基部132外,还具有突出于基部132且朝上表面一侧伸出的凸部134。由凸部134与第二鞋底层120填充于开口的部分互相结合,提高足钉130与第一鞋底层110、第二鞋底层120的结合效果。整体而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鞋底结构,对于跑动时足钉回传来自地面的作用力一方面可通过第二鞋底层(热塑性聚氨酯鞋底层)提供回弹性及吸震效果,另一方面可通过碳纤维鞋底层(第一鞋底层)提供支撑力,维持鞋底结构不易变形。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实用新型所欲申请的专利范围的范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