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穿式皮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4542阅读:1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穿式皮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穿式皮带。



背景技术:

皮带作为服饰用品,因其有调节裤头松紧作用又有装饰作用而深受人们的喜爱。现有的皮带扣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平扣、针孔扣和自动扣,自动扣的皮带与扣头有连接是由扣头本体和皮带固定体通过连接销连接组成,皮带与固定体通过一组反牙压入皮带,长时间使用反牙牙尖磨损后就很难压紧皮带造成松脱,另外是反牙结构当使用者把皮带正方向推动皮带时皮带扣也会脱落,整体美观性也欠佳,再者有些自动扣的皮带在扣头部有开关扣,皮带穿戴或者取下时都需要按压或者上提开关扣,很不方便;

平扣和针孔扣在长时间的使用拉扯时,容易使皮带孔变形,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卡牙板损伤小,美观,不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导致皮带扣脱落的内穿式皮带。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穿式皮带,包括皮带扣本体和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扣本体包括扣头部、锁定部件以及固定连接件,所述皮带包括连接端及穿引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皮带扣连接;

所述扣头部包括扣头前盖和扣头后盖,所述扣头前盖由前板及侧板构成槽型结构,所述前板与所述扣头后盖通过侧板连为一体,在前板与所述扣头后盖形成皮带容腔;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连接板及卡牙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扣头后盖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接件铰接连接,所述卡牙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向皮带穿引方向翘起;

所述皮带上设有与所述卡牙板相适配的卡牙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没有开关扣,对卡牙板的损伤减小,美观,不会因长时间的磨损而导致皮带扣脱落,并且在卡牙板的作用下,皮带向外的张力越大,皮带扣本体的扣合越紧,不会因为张力过大而导致松脱。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扣头前盖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定部件长为2~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凸起的凹形槽使皮带上的卡牙槽和锁定部件上的卡牙板更加紧密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件上还设有内穿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穿环起到固紧皮带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含有内穿环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部件名称列表如下:1、扣头前盖;2、锁定部件;3、固定连接件;4、扣头后盖;5、侧板;6、卡牙板;7、卡牙槽;8、凹形槽;9、皮带;10、内穿环;11、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包括皮带扣本体和皮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扣本体包括扣头部、锁定部件2以及固定连接件3,所述皮带包括连接端及穿引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皮带扣连接;

所述扣头部包括扣头前盖1和扣头后盖4,所述扣头前盖1由前板及侧板5构成槽型结构,所述前板与所述扣头后盖4通过侧板5连为一体,在前板与所述扣头后盖4形成皮带容腔;

所述锁定部件2包括连接板11及卡牙板6,所述连接板11一端与所述扣头后盖4铰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连接件3铰接连接,所述卡牙板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一体连接,另一端向皮带穿引方向翘起;

所述皮带9上设有与所述卡牙板相适配的卡牙槽7。

扣头前盖1内设有向上凸起的凹形槽8。

所述锁定部件2长为2~5㎝。

如图3所示,所述固定连接件3上还设有内穿环1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佩戴皮带使,所述皮带穿引端从所述皮带容腔中穿出,所述锁定部件上的卡牙板与所述皮带上的卡牙槽紧密结合,由于卡牙板的存在皮带向外的张力越大,皮带扣本体的扣合越紧,不会因为张力过大而导致松脱,既美观,也不会因为张力过大而导致皮带受损断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