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7410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穿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纸和布等片材上形成规定起模图样的穿孔器,尤其涉及 可容易地形成方向不同的图样的穿孔器。
背景技术
工艺用的穿孔器通过在具有一边与穿孔器刀滑动接触一边对其进行引导 的引导路径和与该引导路径正交的狭缝的基座上以朝着上方对刀尖朝下的穿 孔器刀施力的状态安装穿孔器刀而构成,通过将穿孔器刀压下,该穿孔器刀与 引导路径和狭缝交叉的角部互动,从而在片材上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参 照专利文献l)。
在这种穿孔器中,通过在狭缝内插入片材并使片材的边缘部与狭缝的内壁 抵接,可进行位置对齐,以在从片材的边缘部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上形成起模 图样。另外,为了在片材的角部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还提出了安装有角
部用定位部件的穿孔器(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l:日本专利特开2006-25587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外观设计第1039915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2所揭示的穿孔器无法在片材的角部以外的部位形成图样 时进行位置对齐。
另外,任一种穿孔器都只能形成单一的起模图样,尤其是在用专利文献1 的穿孔器来连续形成起模图样时,只能连续形成朝向同一方向的形状,而无法 扩大创作的宽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规定起模图样的穿孔器,该
穿孔器可形成方向不同的图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穿孔器中,在具有一边与穿孔器刀滑动 接触一边对其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和与该引导路径正交的狭缝的基座上以朝 着上方对刀尖朝下的所述穿孔器刀施力的状态安装穿孔器刀,通过将该穿孔器 刀压下,在被插入所述狭缝内的片材上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片材抵接的壁部包括从所述穿孔器的正面中央部向一侧部延伸的内壁 部、以及与该内壁部的延长线成45度的角度而向另一端部背面侧延伸的斜壁 部。
这种情况下,也可将具有在初始位置上与所述内壁部成45度的角度而向
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的第一定位部件以及具有在初始位置上与所述内
壁部的延长线成45度的角度而向另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的第二定位部 件以利用各个限制部来夹持所述穿孔器刀的形态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狭缝内。
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包括载放所述片 材的平面部和从该平面部竖起的所述限制部,在所述平面部上设置环部,并将 该环部呈环状地安装在包围所述穿孔器刀的穿孔范围的筒部上。
另外,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也可以形成为在使各个平面部相 互抵接时使各个所述限制部成90度的角度。
另外,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限位部,在使片 材的边缘部与所述狭缝的内壁部抵接时,所述限位部在该片材的边缘部与各个 限制部抵接的位置上固定所述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
在技术方案1的穿孔器中,在具有一边与穿孔器刀滑动接触一边对其进行 引导的引导路径和与该引导路径正交的狭缝的基座上以朝着上方对刀尖朝下 的穿孔器刀施力的状态安装穿孔器刀,通过将该穿孔器刀压下而在被插入狭缝 内的片材上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与片材抵接的壁部包括从穿孔器的正 面中央部向一侧部延伸的内壁部、以及与该内壁部的延长线成45度的角度而 向另一端部背面侧延伸的斜壁部,因此,在使片材边缘部与内壁部抵接而进行 了位置对齐时以及在使片材边缘部与斜壁部抵接而进行了位置对齐时,可形成 不同的起模图样。
由此,可形成多种多样的图样,扩大创作的宽度。
在技术方案2的穿孔器中,具有在初始位置上与内壁部成45度的角度而 向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的第一定位部件以及具有向另一侧部前方侧延 伸的限制部的第二定位部件以利用各个限制部来夹持所述穿孔器刀的形态可 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狭缝内,因此,通过使定位部件对应片材的角部转动,可进 行具有各种角度的片材角部的位置对齐。
另外,在使被插入狭缝内的片材与内壁部或斜壁部抵接了时,通过使片材 的边缘部与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的限制部抵接,可更准确地进行位置 对齐。
在技术方案3的穿孔器中,由于在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 载放片材的平面部,因此可在平面部上稳定地载放片材。
另外,由于在平面部上设置有环部,该环部呈环状地安装在包围穿孔器刀 的穿孔范围的筒部上,因此,利用简单且紧凑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 能以用各个限制部来夹持穿孔器刀的形态使该穿孔器刀转动。
在技术方案4的穿孔器中,由于将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形成为在 使各个平面部的一端部相互抵接时各个限制部成90度的角度,因此,通过使 各个平面部的一端部抵接,可在长方形的片材的角部形成起模图样时进行位置 对齐。
在技术方案5的穿孔器中,在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上设置有限位 部,在使片材的边缘部与狭缝的内壁部抵接时,限位部在该片材的边缘部与各 个限制部抵接的位置上固定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因此,可使处于已 定位的状态的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不容易被转动。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穿孔器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穿孔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上述穿孔器的穿孔器刀的起模图样的一例。 图4是沿上述穿孔器的狭缝部分剖切的剖视图。 图5是下部壳体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可转动地安装了上述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后的状态 的俯视图,图7 (a)表示初始位置,图7 (b)表示使片材与内壁部抵接时的 状态,图7 (c)表示使片材与斜壁部抵接时的状态。
图8表示用上述穿孔器制作的起模图样的例子,图8 (a)是使用图7 (a) 的定位部件在角部形成了图样的例子,图8 (b)是使用图7 (b)的定位部件 在片材边缘部形成了图样的例子,图8 (c)是使用图7 (a)和图7 (c)的定 位部件形成了图样的例子。 (符号说明)
1穿孔器
10穿孔器刀
12按压部
20穿孔器基座
21引导路径
22狭缝
24弹簧
25内壁部
26斜壁部
27凸缘部
30壳体
31上部壳体
32下部壳体
33开口部
34开口部
35枢轴支撑部
36抵接壁
37筒部
38凹陷部(制动件)
39标记
40手柄
41突出部
42手柄操作部
43抵接部
50第一定位部件
51限制部
52环部
53平面部
54突起部
55台阶部
60第二定位部件
61限制部
62环部
63平面部
64突起部
65台阶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另外,实施形态并不局 限于下面的形态,只要能解决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即可,也可采用其它形态。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的穿孔器1的立体图。 本发明的该穿孔器是用于在纸、布、玻璃纸、皮等片材上形成规定起
模图样的起模穿孔器,如图2所示,包括穿孔器刀IO、穿孔器基座20、 收容它们的装配体的壳体30、枢轴支持在壳体30上的手柄40、以及第一 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
穿孔器刀10具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星形等图形、数字或记号、 字母等字符、或如图3所示的图形组所构成的图样等规定的截面形状,在 下端部设置有刀尖,该刀尖用于通过与穿孔器基座20互动来对片材进行穿 孔。
在该穿孔器刀10的上端部设置有与手柄40抵接的按压部12。该穿孔 器刀10以刀尖朝下的状态插入穿孔器基座20的引导路径21内。
穿孔器基座20由锌等金属构成,具有 一边与穿孔器刀IO滑动接触 一边对其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21、以及与该引导路径21正交的狭缝22。 在片材被插入该狭缝22内的状态下,通过使穿孔器刀IO下降,穿孔器刀 10的刀尖与狭缝22和引导路径21交叉的角部(即作为下刀发挥作用的部 分)互动,对插入狭缝22内的片材进行穿孔。
如图4所示,在该穿孔器基座20的狭缝22的内侧形成有从穿孔器 1的正面中央部朝一侧部延伸的内壁部25、以及与该内壁部25的延长线成 45度的角度A而朝另一端部背面侧延伸的斜壁部26。
通过将片材插入狭缝22内并使其与该内壁部25或斜壁部26抵接,可 设定距离片材边缘部的图样形成位置。
在穿孔器基座20的下端设置有外径与后述的定位部件50、 60的环部 52、 62对应的凸缘部27。在该凸缘部27上设置有与后述的下部壳体32卡
合的未图示的卡合部。
如图2所示,在上述穿孔器刀10与穿孔器基座20之间夹有弹簧24, 以朝上方对穿孔器刀10施力的状态将它们的装配体收容在壳体30内。
壳体30通过用螺钉等将上部壳体31和下部壳体32结合而构成,在上 部壳体31上设置有供穿孔器刀IO的按压部12露出的开口部33,在下部壳 体32上形成有供穿孔后的片材片排出的开口部34。
在下部壳体32的背面侧,在从穿孔器基座20的斜壁部26延长的位置 上形成有与后述的第二定位部件60抵接的抵接壁36 (参照图4)。
另外,如图5所示,在下部壳体32的开口部34的周围形成有与穿孔 器基座20的凸缘部27的外径对应的筒部37。该筒部37是供第一定位部件 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可转动地安装的部位,在外周面上形成有滑动路径,
在环状安装了各个定位部件50、 60的后述的环部52、 62时,设在其内侧 的突起部54、 64可沿所述滑动路径移动。该滑动路径呈与定位部件50、 60 的转动范围对应的凹凸状,在规定位置上设置有凹陷部38a、 38b、 38c、 38d、 38e。
如图1所示,在上部壳体31上设置有用于表示形成有斜壁部26的一 侧的标记39a和表示正面中央部的标记39b。
上部壳体31与下部壳体32以在穿孔器基座20的狭缝22的位置上安 装了定位部件50、 60的状态结合,在设于其上方的枢轴支撑部35上可摆 动地安装着手柄40的一端部。
在手柄40的一端部附近的下表面上形成有突出部41 (参照图2),该 突出部41用于通过上部壳体31的开口部33将穿孔器刀10的按压部12压 下。另外,在另一端部形成有手柄操作部42,在其下表面上形成有用于限 制手柄40的压下量的抵接部43。
下面对夹在上部壳体31与下部壳体32之间的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 定位部件60进行说明。
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是用于与片材的角部或边缘部抵 接来进行位置对齐的部件,如图6所示,由两个大致呈对称形状的部件构 成。
用于支撑片材的一个(即穿孔器1的内壁部25侧的)边缘部的第一定 位部件由环部52和平面部53构成,在平面部53的一端部竖立着用于与片 材的边缘部抵接的限制部51。环部52具有内径与下部壳体32的筒部37 对应的开口部,在开口部的内侧形成有突起部54。
用于支撑片材的另一个(即穿孔器1的斜壁部26侧的)边缘部的第二 定位部件60同样由环部62和平面部63构成,在平面部63的与第一定位 部件50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限制部61,在环部62的开口部设置有突 起部64。
艮口,在图1和图4所示的初始位置上,呈第一定位部件50的限制部 51与内壁部25成45度的角度B而朝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第二定位部件60
的限制部61成45度的角度C朝另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状态。
这些定位部件50、 60被设计成在依次呈环状地安装在下部壳体32的
筒状突起部37上而使边缘部相互抵接时各个平面部53、 63成为同一平面,
各个限制部51、 61成90度的角度D (参照图7 (a))。
通过这样构成,在上述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安装在下
部壳体32的筒部上时,各个限制部51、 61能以夹持穿孔器刀10的形态转动。
下面对使用上述结构的穿孔器在片材上形成起模图样的方法进行说明。
如图8 (a)所示,在片材的角部形成图样时,使定位部件转动而设定 成图7 (a)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一定位部件50的突起部54与凹陷部38a 嵌合,第二定位部件60的突起部64与凹陷部38b嵌合,从而使各个定位 部件50、 60的位置固定。
在处于该状态的定位部件50、 60的平面部53、 63上载放片材,使与 角部相邻的各个边缘部与限制部51、 61抵接,进行穿孔操作。
在片材的边缘部形成图8 (b)所示的图样时,将定位部件50、 60固 定成图7 (b)所示的状态。此时,突起部54与凹陷部38c嵌合,突起部 64与凹陷部38d嵌合。此时,各个限制部的基端部51a、 61a位于穿孔器基 座20的内壁部25的延长线上。由此,片材的边缘部可在沿着穿孔器基座 20的内壁部25的状态下得到支撑,从而可形成图8 (b)所示的起模图样。 另外,通过使片材的边缘部与设置在平面部53、 63上的台阶部55、 65对 齐,还可确认与内壁部25之间的平行性。
在片材的边缘部形成图8 (c)所示的图样时,首先利用处于图7 (a) 的状态的定位部件50、 60在角部形成图样X,之后,将定位部件50、 60 固定成图7 (c)所示的状态。此时,使第二定位部件60的限制部61与下 部壳体32的斜壁部37抵接,第一定位部件的突起部54与凹陷部38e嵌合。 通过在此状态下进行穿孔,在片材的一个边缘部形成图样Y。之后,将片材 翻转,在另一个边缘部形成图样Z。
这样,通过将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呈环状地安装在下 部壳体32的筒部37上,可使抵接部51、 61以夹持穿孔器刀10的形态转 动,因此,可进行片材角部的位置对齐,并可在准确的位置上形成各种朝 向的图样。
另外,在本发明中,定位部件50、 60并非是必须的。这种情况下,可 通过使片材的边缘部与穿孔器基座20的内壁部25或斜壁部26抵接来进行 定位。
另外,本发明的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至少具有限制部 51、 61即可进行定位,因此,平面部53、 63并非是必须的。
另外,并非一定要设置作为固定第一定位部件和第二定位部件的制动 件的突起部54、 64和凹陷部38。既能以规定角度间隔设置制动件,也可在 各种角度位置上设置制动件。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工艺和手艺等领域,还可应用于在事务或工业领域 中使用的穿孔器。
权利要求
1.一种穿孔器(1),在具有一边与穿孔器刀(10)滑动接触一边对该穿孔器刀(10)进行引导的引导路径(21)和与该引导路径(21)正交的狭缝(22)的基座(20)上以朝着上方对刀尖朝下的所述穿孔器刀(10)施力的状态安装穿孔器刀(10),通过将该穿孔器刀(10)压下而在被插入所述狭缝(22)内的片材上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片材抵接的壁部包括从所述穿孔器(1)的正面中央部向一侧部延伸的内壁部(25)、以及与该内壁部(25)的延长线成45度的角度(A)地向另一端部背面侧延伸的斜壁部(26)。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孔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狭缝(22)内 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定位部件(50)以及第二定位部件(60),所述第一定位 部件(50)具有在初始位置上与所述内壁部(25)成45度的角度(B)地向一 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51),所述第二定位部件(60)具有在初始位置上 与所述内壁部(25)成45度的角度(C)地向另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61), 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0)以及第二定位部件(60)利用各自的限制部(51、 61) 来夹持所述穿孔器刀(10)。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0) 和第二定位部件(60)包括载放所述片材的平面部(53、 63)和从该平面部(53、 63)竖起的所述限制部(51、 61),在所述平面部(53、 63)上设置有环部(52、 62),该环部(52、 62)呈环状地安装在包围所述穿孔器刀的穿孔范围的筒部(37)上。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孔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件(50) 和第二定位部件(60)形成为在使各自的平面部(53、 63)相互抵接时使各自 的所述限制部(51、 61)成90度的角度(D)。
5. 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穿孔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第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上设置有限位部(54、 64、 38), 在使片材的边缘部与所述狭缝(22)的内壁部(25)抵接时,所述限位部(54、 38)在该片材的边缘部与各个限制部(51、 61)抵接的位置上固定所述第 一定位部件(50)和第二定位部件(60)。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在片材上形成规定起模图样的穿孔器,可形成方向不同的图样。在被插入狭缝(22)内的片材上形成规定形状的起模图样的穿孔器(1)中,与片材抵接的壁部(25)包括从穿孔器的正面中央部向一侧部延伸的内壁部(25)、以及与内壁部的延长线成45度的角度而向另一端部背面侧延伸的斜壁部(26)。具有与内壁部成45度的角度而向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的第一定位部件以及具有向另一侧部前方侧延伸的限制部的第二定位部件以利用各个限制部来夹持所述穿孔器刀的形态可转动地设置在狭缝内。
文档编号B26F1/14GK101372109SQ20081021240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0日
发明者大泽惠美子, 小泽直树, 山下綾乃, 浦边弘幸 申请人:卡路事务器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