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霾防治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1832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霾防治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人防护用品,尤其是涉及一种雾霾防治口罩。



背景技术:

环境污染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几年中国的雾霾已经延及了大部分的国土,不但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也危机着民众的身心健康。对于个人雾霾防护用品,最为方便、实用的当属口罩。

现有口罩通常以防霾、防尘、杀菌和抗病毒等方式设计和生产,即以多层无纺布生产加工,以防尘过滤层、吸附纤维层、防毒防臭层、杀菌或抗菌层等通用功能为主,或以中药粉末和中药物包预防治疗感冒、鼻炎、哮喘及呼吸道等保健功能为辅。例如,公告号为CN2055124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呼吸道疾病的药物口罩”,其口罩内置药物层,通过鼻腔的呼吸功能,把中药颗粒中能消炎杀菌的药物成分吸入鼻腔,有效的杀灭附着在鼻腔和呼吸道的细菌病毒,以此保护鼻腔和呼吸道,并且有利于人体的健康。又例如,公告号为CN20364654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分体式多功能药物口罩”,当置入中药粉袋后,该口罩即为药物口罩,佩戴者通过呼吸吸入挥发的中药药剂即可达到防治某些疾病效果。又如公告号为CN20321995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防感冒药物口罩”,口罩纱袋内内置紫苏、薄荷、金银花、桑叶和霍香药物粉末,可有效地杀灭病菌,堵截病菌进入人的口鼻腔,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目的。

公布号CN103932430A的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口罩用芯片,芯片中加入含有中药提取物的配液,配液通常为无纺布的4-5倍,这样的口罩不但过于厚重给佩戴者不舒适的感觉,还会由于配液的加入使呼吸不畅,影响了口罩的使用效果。

综上,现有口罩的设计和生产中,均采用药物包的方式在口罩的内芯夹层中添加药物,这样的不利之处在于药物颗粒吸入肺部,同时会影响口罩的透气性和轻便性,给佩戴者带来不舒适的感觉。同时药物包中的药物大多属于清咽利喉类,没有特异针对雾霾和粉尘对人体组织的毒害修复和损伤保健等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轻便、具有防治雾霾的保健口罩,该口罩含有一药膜层。药膜含有多种特色的中藏药活性成分,可置于防霾口罩之中,或黏附于口罩的内膜层。在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药膜中药物成分轻度散发,对人体的鼻、咽喉和肺器官等呼吸道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物药理和保健作用,对雾霾地区的人群起到生物保健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雾霾防治口罩,其特点在于:由口罩本体1、药膜层2、单向阀一3、单向阀二4组成,所述药膜层2黏附于口罩本体1内侧,单向阀一3置于药膜层2内侧,单向阀一3在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单向阀二4置于口罩本体非药膜层附着区,其在呼气时打开,在吸气时关闭。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所述药膜层2是可更换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点是:所述药膜层2的一侧黏附于口罩本体1内侧,药膜层2的另一侧黏附于单向阀一3的非半膜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供一种口罩的内膜层,该内膜层是由药液浸泡后的载体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称之为药膜层,该药膜层置于口罩内的夹层中,或黏附于口罩的内膜层。通过该药膜中释放的药物吸入人体来减缓和修复由雾霾颗粒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伤。

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药物为中藏药配方,其中:冬虫夏草20~40份、草红花10-20份、地骨皮20~40份、百合15~30份、麦冬15~30份、桑白皮15~30份、鱼腥草10~15份、丹参10~15份、太子参10~15份、薄荷5~10份、鹅不食草5~10份、苍耳子5~10份和玫瑰1~5份。

在所述配方中,各成分的功效如下:

冬虫夏草:对于呼吸系统,冬虫夏草可明显增强肾上腺素的扩张支气管作用,调节支气管平滑肌,减轻支气管炎症、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症状,延缓发病时间。同时对引起肺部感染的病菌有强烈抑制和杀灭作用,且虫草酸和虫草多糖能修复已受损的肺泡细胞。

草红花:性味辛温,归入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内热消渴。

百合:性味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用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

麦冬:具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的功效。

桑白皮:具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具有抗菌、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和利尿的作用。

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作用。

太子参:味甘、微苦、性甘;归脾、肺经,能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薄荷:是辛凉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状。

鹅不食草: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的作用,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苍耳子:味苦、甘、辛、性温,归肺、肝经,具有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作用,用于风寒感冒、鼻渊、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等症。

玫瑰:具有疏气活血,宣通窒滞的作用。

将上述配方药材经煎煮后,取滤液浸泡药膜层载体,制得药膜层。将该药膜层置于口罩本体内,制备为本实用新型的雾霾防治口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口罩含有一层具有多种特色的中藏药活性成分的药膜层,在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药膜中药物成分轻度散发,对人体的鼻、咽喉和肺器官等呼吸道系统具有一定的生物药理和保健作用,对雾霾地区的人群起到生物保健作用。

(2)本实用新型口罩设计有单向阀二,该单向阀二通向外界,在吸气时关闭,在呼气时开放,以使佩戴者能够顺畅的呼吸,没有憋闷的感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口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口罩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口罩单向阀打开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口罩单向阀闭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1为口罩本体、2为药膜层、3为单向阀一、4为单向阀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药膜层载体为水刺无纺布、热合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编制无纺布或亲水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复合无纺布,进一步优选是水刺无纺布,网状水刺无纺布。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按配方重量称取原料药,水溶解,然后煎煮0.5-2小时,滤液浸泡药膜层载体以此制备药膜层,浸泡时间为0.5-3小时。

进一步原料可经粉粹机研磨呈粉状后溶解煎煮。进一步中药滤液高温灭菌后浸泡药膜层载体,制备药膜层,进一步药膜层载体也可与药液一同煎煮制备药膜层,以充分吸收药液。

药膜层可根据口罩的形状进行裁减,如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其他形状,紫外光灭菌消毒处理后干燥处理,然后装入密封袋,低温避光储存,用于防霾口罩生产加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是将药膜层置于现有口罩的本体夹层中,在原有口罩防尘基础上,进一步具有减缓和修复由雾霾颗粒对人体呼吸系统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是将药膜层黏附于现有口罩的内膜层,所述内膜层内侧设置于单向阀一,所述单向阀一在吸气时打开,可使药膜层的药物充分吸入鼻腔,在呼气时该呼吸阀关闭,以免药物的不必要向外流失,根据口罩的大小,以及使用者的年龄可以在口罩内设置一个或两个及以上这样的包含单向阀的药膜层。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在口罩的其他部位设计一个或两个单向阀二,该单向阀二通向外界,在吸气时关闭,在呼气时开放,以使佩戴者能够顺畅的呼吸,没有憋闷的感觉。

进一步用于本实用新型的药膜层也可粘合于口罩本体内侧,该药膜层的内侧设置单向阀一,在使用者吸气时打开,呼气时关闭,且该药膜层结构设置为可更换部件。如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口罩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口罩由口罩本体1、药膜层2、单向阀一3和单向阀二4组成,所述药膜层2吸附于口罩本体1内侧,单向阀一3置于药膜层2内侧,单项阀一3在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单向阀二4置于口罩本体非药膜层附着区,其在呼气时打开,在吸气时关闭,以保证口罩佩戴者呼吸舒畅。

所述本体可以是现有技术任何口罩的本体。

实施例

实施例1:口罩药膜的制备

按照如下配方称取原料药:

冬虫夏草20~40克、草红花10-20克、地骨皮20~40克、百合15~30克、麦冬15~30克、桑白皮15~30克、鱼腥草10~15克、丹参10~15克、太子参10~15克、薄荷5~10克、鹅不食草5~10克、苍耳子5~10克和玫瑰1~5克,粉粹机研磨呈粉状,无菌去离子水溶解,定容至1升,然后煮沸1小时,以此制备中药浸液。

将上述中药浸液采用水刺无纺布(100~150克/平方米,紧密型亲水无纺布)过滤处理,除去药渣,滤液高温(100~121℃)灭菌30~60分钟,备用。

选择水刺无纺布,网孔状,裁减为圆形,规格半径为6.50厘米,浸泡在上述过滤处理的中药浸液中30分钟,取出后自然干燥,紫外光灭菌消毒处理15~30分钟。

干燥的黄色成品药膜,装入密封袋,低温4℃避光储存,用于防霾口罩生产加工使用。

实施例2:防霾口罩的制备

制备口罩本体如图1。

如图1和2,在口罩本体内侧(靠近面部的一侧)粘合药膜层2,该药膜层2的内表面(靠近鼻腔的一侧)设置单向阀一3,该单向阀一3通向药膜层2,在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在口罩本体1其它合适位置设置单向阀二4,该单向阀二4通向外界,吸气时关闭,呼气时打开。

实施例3:药膜的可更换部件

在药膜层内侧设置单向阀一,该单向阀在使用者吸气时打开,在呼气时关闭,在单向阀一的另一侧设置黏合膜,能够方便的黏合于口罩本体内侧。

实施例4:人群使用实验

为了验证本实用新型雾霾防治口罩的效果,我们随机选取40人,其中男20人,女20人,年龄35-45岁之间的健康群体,分为两组,每组20人,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口罩佩戴者为实验组,将实施例2所用口罩中的药膜层去掉,佩戴该口罩的对象为对照组,在2016年11月13日晚6-8时青海西宁雾霾指数预报为178的时间作为检测时间,实验人员在户外集体活动2小时,双盲实验结束后,进行感官判断,佩戴口罩本体者没有过多的感受,但是本实用新型实验组人员均感觉呼吸通畅,咽喉清爽,呼吸道甚至较平日不带口罩的非雾霾天都要呼吸顺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