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572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穿戴以及传统电子手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腕表用户在表带损坏会更换一条新的表带,然后继续佩戴。另外,很多穿戴用户热衷于个性化,往往想要给腕表更换一条自己喜欢的颜色和款式的表带。但是,传统的腕表的表带连接方式是用生耳来固定的,这种连接方式在安装、拆卸过程中需要借助专业的工具,工序繁琐,而且操作人员专业要求高。因此,用户不能够很轻松地自由拆卸、安装表带,而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用户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自由拆卸和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包括表壳主体、表带以及一简易锁,该简易锁包括一柱体,所述柱体一端连接一帽体,另一端连接一卡块。所述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正面形成一腔室,所述腔室内设置有骨位以及可供所述简易锁的卡块通过的锁孔,所述骨位与腔室内壁形成卡槽。所述表带的连接端设置有卡子、凹槽以及与锁孔对应的锁孔扣位。装配时,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骨位对应表带的连接端的凹槽,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卡槽对应表带的连接端的卡子,形成扣接,简易锁的卡块从所述锁孔插入,旋转简易锁使得卡块与锁孔扣位相互错位。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或正三角形。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柱体与卡块偏心连接。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横截面为圆形。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沟槽,所述沟槽为一字槽。。

优选地,所述柱体为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帽体的横截面大于所述锁孔的横截面;装配后,所述帽体完全遮盖所述锁孔。

优选地,所述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反面与所述锁孔对应处设置有一与所述帽体适配的凹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上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表壳主体的连接端与表带的连接端相互扣接,再使用简易锁将所述表壳主体与表带锁住,保持相互扣接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简易,用户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自由拆卸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0、表壳主体;11、腔室;12、骨位;13、卡槽;14、锁孔;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5、凹位;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表带的连接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0、表带;21、卡子;22、锁孔扣位;23、凹槽;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30、简易锁;31、帽体;311、沟槽;32、柱体;33、卡块;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锁的旋转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包括表壳柱体10、表带20及简易锁30。

如图4所示,简易锁30包括一帽体31、一柱体32及一卡块33。其中,所述帽体31的横截面为圆形,其上表面设置有沟槽311,该沟槽311为一字槽,。所述柱体32为圆柱体,卡块33的横截面为长方形。所述柱体32一端与帽体3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卡块33。

如图1所示,在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正面形成一腔室11,所述腔室11内设置有骨位12以及可供所述简易锁30的卡块33通过的方形锁孔14,所述骨位12与腔室11内壁形成卡槽13。其中,所述锁孔14的横截面小于所述帽体31的横截面,所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装配后,所述帽体31完全遮盖所述锁孔14,避免了锁孔14外露影响所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外观。

如图2所示,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反面与所述锁孔14对应处设置有一与所述帽体31适配的凹位15。该凹位15为一圆形凹位,所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装配后,该凹位15刚好容纳所述所述帽体31,避免了所述帽体31外凸,影响所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外观。

如图3所示,表带20的连接端对应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卡槽13、骨位12处分别设置有卡子21、凹槽23,对应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锁孔14位置设置有一锁孔扣位22,该锁孔扣位22为一方形开口,装配时可供所述简易锁30的卡块33通过。

如图5、图6所示,装配时,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骨位12对应表带20的连接端的凹槽23,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的卡槽13对应表带的连接端的卡子21,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与表带30的连接端相互扣接;简易锁30的卡块33从所述锁孔14插入,卡块33通过锁孔扣位22,再将简易锁30向右旋转90度,使得卡块33与锁孔扣位22相互错位,所述锁孔扣位22扣住卡块33,避免了所述简易锁30脱落。拆卸时,将简易锁30向左旋转90度,卡块33与锁孔扣位22相互解扣,然后拆下简易锁30,再将表壳主体10的连接端与表带30的连接端拆开。

上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表壳主体的连接端与表带的连接端相互扣接,再使用简易锁将所述表壳主体与表带锁住,保持相互扣接的状态。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结构简单、装配简易,用户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自由拆卸和安装。另外,简易锁的上表面设置一字槽,可借用钥匙、硬币或其他扁平物来使旋转简易锁,工具简单、常见,更加方便腕表带简易连接结构的装配与拆卸。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帽体的横截面可以为正六边形、正十二边形。所述帽体上表面的沟槽可以是十字槽。所述柱体可以是横截面为正三角形、矩形的柱体。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可以是椭圆形、正三角形、圆形。当所述卡块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所述柱体与卡块偏心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柱体与卡块偏心指的是,所述柱体的轴心偏离所述卡块的横截面的圆心。

相应地,所述简易锁的锁孔也要相应地设置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正三角形、圆形,供所述简易锁的卡块通过。表带的连接端的锁孔扣位也要相应设置为椭圆形、正三角形、圆形开口。表壳主体的连接端的反面与所述锁孔对应处的凹位也可以是方形凹位。装配时,旋转简易锁的角度可以是60度,120度,只要能够使得卡块与锁孔扣位相互错位就可以了。简易锁旋转的方向也可以设定向左旋转为锁紧,向右旋转为解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施以各种等同的更改和改进,凡在权利要求范围内所做的等同变化或修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