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29777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鞋垫。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对于足底保健越来越重视。中医认为,足是人之根,人体十二经脉之中有六条经脉系于足部,这些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 表里、贯穿上下的通路。同时,根据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足弓的形态是决定人体健康程度的 重要因素之一,因为足弓决定人体整体骨骼形态,人体的骨骼形态决定人体微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健康程度。此外,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书中的足心篇早有叙述 :“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是说 :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在人体养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个方面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大,人们逐渐处于亚健康状态,特别是忽视了我们的足部。而鞋垫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将鞋垫和足部保健作用结合能够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兼具有透气、减震、磁疗按摩、保暖等多种保健功效于一体的多功能鞋垫。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功能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对应脚部足弓部的位置向上拱起形成包覆足弓部的足弓支撑部,所述鞋垫本体的底部上设有多个贴片凹槽,所述贴片凹槽上设有贯穿鞋垫本体的透气孔;各所述贴片凹槽上还分别贴覆设有贴片,所述贴片上嵌设有磁性球,所述贴片凹槽对应磁性球的位置上设有供所述磁性球凸出于鞋垫本体的面部上的通孔;位于鞋垫本体的脚跟部上的贴片凹槽内还设有供热电源模块,所述供热电源模块分别通过连接线与各磁性球电连接,所述供热电源模块的控制开关由鞋垫本体的侧边透出供人为控制操作,所述供热电源模块的USB充电接口由鞋垫本体的另一侧边透出供人为充电操作;所述鞋垫本体的底部还包覆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上对应贴片凹槽的位置设有镂空孔;所述鞋垫本体的面部上设有多个减震球。

进一步的是,所述贴片的表面上设有波浪条纹。

进一步的是,所述鞋垫本体的底部上还设有标示各鞋码大小的鞋码裁剪线。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如上所述设计的多功能鞋垫,鞋垫本体对应脚部的足弓部拱起形成包覆足弓部的足弓支撑部,能够对脚部的足弓起到支撑矫正作用,能够有效达到扁平足矫正的效果;磁性球凸出于鞋垫本体的面部上,磁性球能够对脚部起到磁疗按摩作用;鞋垫本体的面部上还设有减震球,减震球能够对脚部起到减震缓冲作用,提升鞋垫的穿着舒适性;鞋垫本体的底部还设有供热电源模块,通过控制供热电源模块可以控制磁性球发热,提升磁疗效果的同时还能够具有保暖效用;支撑件包覆所述鞋垫本体的底部,支撑件具有结构稳定性,能够为鞋垫本体起到支撑定型作用,使得鞋垫本体具有结构稳固性,进而使得鞋垫本体对于人体脚部实现包覆支撑定型效果,能够有效的实现拇外翻矫正的效果;而鞋垫本体的底部采用贴片凹槽、贴片、支撑件的结构进行组合组成,供热电源模块置于贴片凹槽内,便于供热电源模块与磁性球之间的连接线排布,便于供热电源模块的安装隐蔽,结构简单稳固,制作便利;且贴片凹槽上设有透气孔,具有透气性;因此,所述多功能鞋垫结构简单,兼具有透气、减震、磁疗按摩、保暖等多种保健功效于一体,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底部的结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面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垫侧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揭示的是,一种多功能鞋垫,一种多功能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所述鞋垫本体1对应脚部足弓部的位置向上拱起形成包覆足弓部的足弓支撑部11,所述鞋垫本体1的底部上设有多个贴片凹槽12,所述贴片凹槽12上设有贯穿鞋垫本体的透气孔13;各所述贴片凹槽12上还分别贴覆设有贴片2,所述贴片2的表面上设有波浪条纹,所述贴片2上嵌设有磁性球21,所述贴片凹槽12对应磁性球21的位置上设有供所述磁性球凸出于鞋垫本体的面部上的通孔14;位于鞋垫本体的脚跟部上的贴片凹槽内还设有供热电源模块3,所述供热电源模块3分别通过连接线与各磁性球21电连接,所述供热电源模块3的控制开关31由鞋垫本体的侧边透出供人为控制操作,所述供热电源模块3的USB充电接口(图中未示出)由鞋垫本体的另一侧边透出供人为充电操作;所述鞋垫本体1的底部还包覆设有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上对应贴片凹槽的位置设有镂空孔41;所述鞋垫本体1的面部上设有多个减震球15,所述鞋垫本体1的底部上还设有标示各鞋码大小的鞋码裁剪线16。

综上所述设计的多功能鞋垫,结构简单,兼具有透气、减震、磁疗按摩、保暖等多种保健功效于一体,实用性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