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齿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31118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义齿收纳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器具,尤其涉及一种义齿收纳器。



背景技术:

义齿就是人们常说的“假牙”,医学上是对上、下颌牙部分或全部牙齿缺失后制作的修复体的总称。义齿分为可摘与固定两种,固定义齿是不能由患者自己取戴的,而可摘义齿可以由患者方便地取戴。

可摘义齿的使用者通常在晚上睡觉前将取下,并将其放置在床边或浴室中的玻璃或其他容器中,很显然,这样随意放置可摘义齿,是不卫生的,容易对可摘义齿造成污染,滋生细菌等,同时,也容易遗失等。当可摘义齿再次佩戴至口中时,则会对口腔环境造成污染,进而可能引发疾病。相关技术中,可以利用义齿清洁剂对可摘义齿进行清洁,但是,这些利用清洁剂进行清洁时没有专用的器具,清洁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义齿收纳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义齿收纳器,包括:

底盒,所述底盒具有一适于收容义齿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的顶部敞开形成敞口,且所述收容腔内设有放置水溶性的义齿清洁片的储槽;

面盖,所述面盖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底盒上,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面盖密封所述敞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盖打开所述敞口以便取放所述义齿。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收纳器,可以用于收纳可摘义齿,同时,其内部设置有放置水溶性的义齿清洁片的储槽,在使用之前,直接将向底盒内倒入溶剂,使得义齿清洁片溶解,进而对可摘义齿进行浸泡消毒清洁。此外,面盖打开和关闭方便,便于取放可摘义齿,而且,关闭时面盖密封敞口,使得可摘义齿完全密封在其内部,进而对可摘义齿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避免污染及滋生细菌。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义齿收纳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盖的一侧与底盒的一侧可枢转连接,所述面盖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盒的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扣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盒包括:

底壁,所述底壁具有第一直边及第一弧形边,所述储槽形成于所述底壁的中央;

第一直壁,所述第一直壁自所述第一直边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一直壁的上沿与所述面盖的所述一侧可枢转连接;

第一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自所述第一弧形边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一弧形壁、所述第一直壁与底壁共同限定出所述收容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盖包括:

顶壁,所述顶壁具有第二直边及第二弧形边;

第二直壁,所述第二直壁自所述第二直边向下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二直壁的下沿与所述第一直壁的所述上沿可枢转连接;

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二弧形壁自所述第二弧形边向下凸出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直壁沿水平方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一直唇沿,所述第一弧形壁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一弧形唇边,所述第一弧形唇边与所述第一直唇边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第二直壁沿水平方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直唇沿,所述第二弧形壁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弧形唇边,所述第二弧形唇边与所述第二直唇边连接形成一体;

所述第二直唇边与所述第一直唇边之间一体成型有挠性连接部,以使所述面盖与底盒可枢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挠性扣及凸舌,所述挠性扣自所述第二弧形唇边向下凸出形成,所述挠性扣具有向内敞开的卡口;所述第一弧形唇边设有一缺口,所述凸舌自所述缺口内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所述凸舌适于与所述卡口卡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粘贴于所述第二弧形唇边和第二直唇边且环绕所述敞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面盖和/或底盒为透明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义齿收纳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义齿收纳器(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底盒10;

底壁101;

第一直壁102;

第一直唇边1021;

第一弧形壁103;

第一弧形唇边1031;

凸舌1032;

收容腔P01;

储槽P02;

面盖20;

顶壁201;

第二直壁202;

第二直唇边2021;

第二弧形壁203;

第二弧形唇边2031;

挠性扣2032;

卡口H01;

挠性连接部2033。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义齿收纳器。

参照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收纳器,包括底盒10及面盖20。

具体的,底盒10具有一适于收容义齿的收容腔P01,所述收容腔P01的顶部敞开形成敞口,且所述收容腔P01内设有放置水溶性的义齿清洁片的储槽P02。

面盖2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底盒10上,在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面盖20密封所述敞口,在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面盖20打开所述敞口以便取放所述义齿。

可以理解的是,收容腔P01的形状与可摘义齿相适配,例如可摘义齿一般称弯弧形,则对应的,收容腔P01至少部分呈弧形状,以便于能够与可摘义齿吻合,确保可摘义齿被完全收纳于收容腔P01中,且不至于大幅度晃动。

换言之,该义齿收纳器主要由底盒10和面盖20组成,底盒10和面盖20之间形成有封闭的收容腔P01,利用该收容腔P01可以收纳密封可摘义齿,同时,收容腔P01内设有储槽P02,利用该储槽P02可以存放义齿清洁片。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义齿收纳器,可以用于收纳可摘义齿,同时,其内部设置有放置水溶性的义齿清洁片的储槽P02,在使用之前,直接将向底盒10内倒入溶剂,使得义齿清洁片溶解,进而对可摘义齿进行浸泡消毒清洁。此外,面盖20打开和关闭方便,便于取放可摘义齿,而且,关闭时面盖20密封敞口,使得可摘义齿完全密封在其内部,进而对可摘义齿起到隔离保护作用,避免污染及滋生细菌。

可以理解的是,底盒10及面盖20可以采用塑料制成,例如聚氯乙烯,聚烯烃,如聚乙烯,苯乙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养老院和医疗机构在对病人和老年人进行护理时,可摘义齿的放置及清洁问题更加严峻,由于病人及老年人无法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可摘义齿通常坐在床边,桌子或玻璃上。此外,护理人员或其他人员也极不愿意帮其清洁这些可摘义齿,因此,对于这些群体而言,可拆义齿的放置及清洁问题更为严峻。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该义齿收纳器,能够应用于这些养老院和医疗机构,以能够更好地帮助病人和老年人解决可摘义齿的放置及清洁问题,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适应这些病人及老年人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面盖20的一侧与底盒10的一侧可枢转连接,所述面盖20的另一侧与所述底盒10的另一侧通过卡扣结构扣合。如此,面盖20可以翻转一定角度,例如180度,进而实现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同时,利用卡扣结构实现面盖20与底盒10闭合锁紧,一方面,可以使得面盖20与底盒10打开和关闭方便,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得面盖20和底盒10盖合密封更加紧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底盒10包括底壁101、第一直壁102及第一弧形壁103,其中,底壁101具有第一直边及第一弧形边,所述储槽P02形成于所述底壁101的中央;第一直壁102自所述第一直边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一直壁102的上沿与所述面盖20的所述一侧可枢转连接;第一弧形壁103自所述第一弧形边向上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一弧形壁103、所述第一直壁102与底壁101共同限定出所述收容腔P01。

也就是说,第一直壁102及第一弧形壁103形成于底壁101上,且围合形成收容腔P01,同时,利用第一弧形壁103可以使得收容腔P01的部分呈弧形,进而与可摘义齿的形状相适配。此外,利用第一直壁102与面盖20的一侧可枢转连接,使得该面盖20能够更加方便的打开和关闭收容腔P01,其使用更加方便。

有利的,第一直壁102、第一弧形壁103及底壁101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加工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面盖20包括顶壁201、第二直壁202及第二弧形壁203,其中,顶壁201具有第二直边及第二弧形边;第二直壁202自所述第二直边向下凸出形成,且所述第二直壁202的下沿与所述第一直壁102的所述上沿可枢转连接;第二弧形壁203自所述第二弧形边向下凸出形成。

也就是说,第二直壁202及第二弧形壁203形成于顶壁201上,当面盖20与底盒10盖合时,第二直壁202、第二弧形壁203与第一直壁102及第二弧形壁203共同限定密封状态的收容腔P01,如此,可以使得收容腔P01的空间更大。同时,第二弧形壁203与第一弧形壁103的形状相同,可以使得收容腔P01的部分保持弧形,进而与可摘义齿的形状相适配。此外,第二直壁202与第一直壁102的形状相同,如此,便于第二直壁202与第一直壁102可枢转连接,进行实现面盖20更加方便的打开和关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直壁102沿水平方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一直唇沿,所述第一弧形壁103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一弧形唇边1031,所述第一弧形唇边1031与所述第一直唇边1021连接形成一体。第二直壁202沿水平方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直唇沿,所述第二弧形壁203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第二弧形唇边2031,所述第二弧形唇边2031与所述第二直唇边2021连接形成一体。第二直唇边2021与所述第一直唇边1021之间一体成型有挠性连接部2033,以使所述面盖20与底盒10可枢转。

由此,当面盖20关闭时,面盖20上的第一直唇边1021、第一弧形唇边1031与底盒10上的第二直唇边2021、第二弧形唇边2031对应贴合,进而提高面盖20与底盒10关闭时密封效果。同时,也确保面盖20与底盒10能够准确地盖合,而不易出现错位等问题。

有利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卡扣结构包括挠性扣2032及凸舌1032,所述挠性扣2032自所述第二弧形唇边2031向下凸出形成,所述挠性扣2032具有向内敞开的卡口H01;所述第一弧形唇边1031设有一缺口,所述凸舌1032自所述缺口内沿水平方向向外侧凸出形成,所述凸舌1032适于与所述卡口H01卡合。如此,当面盖20与底盒10盖合时,稍用力向下压面盖20,使得挠性扣2032略微变形口与底盒10上凸舌1032卡合,也即是,凸舌1032卡入至挠性扣2032中的卡口H01内,如此,实现面盖20与底盒10之间的卡扣连接,其结构简单,卡扣牢固可靠,操作方便。

更为有利的,还包括密封环,所述密封环粘贴于所述第二弧形唇边2031和第二直唇边2021且环绕所述敞口。如此,当面盖20与底盒10扣合时,密封环位于第一直唇边1021、第一弧形唇边1031、第二直唇边2021和第二弧形唇边2031之间,且处于被挤压状态,由此,可以起到提高面盖20与底盒10的密封效果的作用。

可选地,面盖20和/或底盒10为透明材质,如此,便于观察内部是否装有可摘义齿,使用更加方便。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