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0281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



背景技术:

水瓶可随身携带,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用品。普通饮水瓶仅仅用于盛装饮用水而不具有其他功能。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饮水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加,人们对饮水瓶的功能也提出了更多要求。为了便于喝到净化水,带有过滤装置的的水瓶被设计出来。

带滤芯的净污分离装置是净水水瓶中的核心部件,主要用来将水中的浮游生物、微小颗粒、细菌等除去,以确保饮用水的质量。目前市场上的水瓶和水壶滤芯仅靠重力使水通过滤芯进行过滤,主要存在两大问题:一个是限制了滤材的使用,仅靠重力不足以使水流过精密滤材,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另一个是限制了滤芯的结构,使得水通过滤芯流速过慢,且只能使用简单结构。上述问题使得产品无法达到即饮即滤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结构设计合理、高效可靠、紧凑小巧、过滤顺畅的一种带有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包括瓶盖、瓶身和底座,底座可相对瓶身转动,瓶身内设有净污分离装置,净污分离装置与瓶身的内壁密封连接,净污分离装置包括一中轴,中轴与底座连接,中轴与净污分离装置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与净污分离装置的内壁及中轴密封连接,第一页板或第二页板为可活动的,通过旋转使得净污分离装置的内腔形成容积反向变化的一净水腔和一污水腔,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至少有一个为过滤板。

优选的,第一页板的一边的边沿与中轴在中轴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的一边的边沿与净污分离装置的内壁平行于中轴的轴线方向连接。

优选的,净污分离装置还包括一联动装置,设于底座与中轴之间。

优选的,底座在转动过程中通过联动装置带动中轴或净污分离装置的外壳旋转。

优选的,净污分离装置的外壳与瓶身的内壁通过硅胶密封连接。

优选的,净污分离装置设有一上盖,在使用状态下,上盖的内表面与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密封连接。

优选的,净污分离装置为可拆卸的。

优选的,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可拆卸。

优选的,过滤板包含可替换滤芯。

优选的,滤芯的材料包含碳纤维、离子交换纤维和纳米纤维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使用时旋转底座,带动页板转动,污水被挤压通过过滤板后完成净化。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加压的方式过滤,达到即饮即滤的使用效果;

2.合理利用水瓶内部空间,增加净污分离装置,且拆装方便;

3.通过对滤芯内部滤材的设计,科学分级选用不同过滤材料,可除去农药、氯、药物、石油、重金属、细菌和孢囊等,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瓶盖;2、瓶身;3、底座;4、净污分离装置;41、中轴;42、挡板;43、过滤模块;44、密封硅胶;45、联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包括瓶盖1、瓶身2和底座3,底座3可相对瓶身2转动,瓶身2内设有净污分离装置4,净污分离装置4与瓶身2的内壁密封连接,净污分离装置4包括一中轴41,中轴41与底座3连接,中轴41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及中轴41密封连接,第一页板42的一边的边沿与中轴41在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的一边的边沿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平行于所述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一页板42为可活动的,通过旋转使得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腔形成两个容积反向变化的腔体,第二页板43为过滤板,净污分离装置4还包括一联动装置45,联动装置45设于底座3与中轴41之间。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时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污水被挤压通过第二页板43后完成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前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至与第二页板43面接触,压紧,注入污水,反方向旋转底座3,再次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至再次与第二页板43面接触,压紧,污水全部被挤压通过第二页板后43完成净化,以上过程可反复多次。

实施例2

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包括瓶盖1、瓶身2和底座3,底座3可相对瓶身2转动,瓶身2内设有净污分离装置4,净污分离装置4与瓶身2的内壁密封连接,净污分离装置4包括一中轴41,中轴41与底座3连接,中轴41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及中轴41密封连接,第一页板42的一边的边沿与中轴41在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的一边的边沿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平行于所述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一页板42为可活动的,通过旋转使得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腔形成两个容积反向变化的腔体,第一页板42为过滤板,净污分离装置4还包括一联动装置45,联动装置45设于底座3与中轴41之间。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时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污水被挤压通过第一页板42后完成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前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至与第二页板43面接触,压紧,注入污水,反方向旋转底座3,再次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至再次与第二页板43面接触,压紧,污水全部被挤压通过第一页板42后完成净化,以上过程可反复多次。

实施例3

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包括瓶盖1、瓶身2和底座3,底座3可相对瓶身2转动,瓶身2内设有净污分离装置4,净污分离装置4与瓶身2的内壁密封连接,净污分离装置4包括一中轴41,中轴41与底座3连接,中轴41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及中轴41密封连接,第一页板42的一边的边沿与中轴41在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的一边的边沿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平行于所述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为可活动的,通过旋转使得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腔形成两个容积反向变化的腔体,第二页板43为过滤板,净污分离装置4还包括一联动装置45,联动装置45设于底座3与中轴41之间。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时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污水被挤压通过第二页板43后完成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前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至与第一页板42面接触,压紧,注入污水,反方向旋转底座3,再次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至再次与第一页板42面接触,压紧,污水全部被挤压通过第二页板后43完成净化,以上过程可反复多次。

实施例4

一种内置净污分离装置的水瓶,包括瓶盖1、瓶身2和底座3,底座3可相对瓶身2转动,瓶身2内设有净污分离装置4,净污分离装置4与瓶身2的内壁密封连接,净污分离装置4包括一中轴41,中轴41与底座3连接,中轴41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之间设有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及中轴41密封连接,第一页板42的一边的边沿与中轴41在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的一边的边沿与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壁平行于所述中轴(41)的轴线方向连接,第二页板43为可活动的,通过旋转使得净污分离装置4的内腔形成两个容积反向变化的腔体,第一页板42为过滤板,净污分离装置4还包括一联动装置45,联动装置45设于底座3与中轴41之间。

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时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污水被挤压通过第一页板42后完成净化。

更具体地说,本实施例提供的水瓶,使用前旋转底座3,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至与第一页板42面接触,压紧,注入污水,反方向旋转底座3,再次通过联动装置45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至再次与第一页板42面接触,压紧,污水全部被挤压通过第一页板42后完成净化,以上过程可反复多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底座3旋转时,直接带动中轴41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页板42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底座3旋转时,直接带动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页板43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均为过滤板。

具体地说,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水瓶,使用时污水可通过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同时过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净污分离装置设有一上盖,在使用状态下,上盖的内表面与第一页板和第二页板密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净污分离装置4为可拆卸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为可拆卸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页板43为可拆卸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均为可拆卸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分别由形状和结构相同的多块页板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的边沿与中轴41的轴线不平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为螺旋片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形状,只要这种形状的结构可以使第一页板42和第二页板43在正反两个方向完整面接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页板42和/或第二页板43为过滤板时,过滤板包含可替换滤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滤芯的材料包含碳纤维、离子交换纤维和纳米纤维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净污分离装置4的外壳与瓶身2的内壁通过硅胶44密封连接。

上述实施方式所述的水瓶,合理利用水瓶内部空间,增加净污分离装置,通过加压的方式过滤,达到即饮即滤的使用效果,且拆装方便,通过对过滤板和滤芯内部滤材的设计,科学分级选用不同过滤材料,可有效除去农药、氯、药物、石油、重金属、细菌和孢囊等,过滤效果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