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7591发布日期:2019-09-17 19:5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水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壶。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汽车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驾驶汽车也逐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汽车上能随时喝上开水也正成为人们的需要。

自行携带水壶不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但目前的水壶大都采用居家使用的方式而进行设计,其整体体积较大,并不具有便携性。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便携式水壶,包括水壶主体,水壶主体包括壶盖、第一壶体、第二壶体以及第三壶体,壶盖可拆卸地设在第一壶体上,第二壶体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壶体外,第三壶体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二壶体外。

由此,第一壶体可缩至第二壶体内,第二壶体可缩至第三壶体内,通过该种伸缩的折叠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壶主体可伸缩地进行折叠,方便人们长期在外出差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保证个人卫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壶体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一凸环,第一凸环外固定有第一密封圈。

由此,第一密封圈将第一壶体和第二壶体间的间隙封闭,保证了第一壶体和第二壶体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壶体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二凸环,第二壶体的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卡环,第二凸环与第一卡环配合。

由此,第二凸环与第一卡环配合对第一壶体的伸出行程作限位功能,阻止第一壶体脱离第二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壶体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三凸环,第三凸环外固定有第二密封圈。

由此,第二密封圈将第二壶体和第三壶体间的间隙封闭,保证了第二壶体和第三壶体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壶体的外壁下端设有第四凸环,第三壶体的内壁上端设有第二卡环,第四凸环与第二卡环配合。

由此,第四凸环与第二卡环配合对第二壶体的伸出行程作限位功能,防止第二壶体脱离第三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壶体的内壁下端设有第五凸环,第五凸环与第一壶体下端配合。

由此,第五凸环与第一壶体配合对第一壶体缩回时的行程作限位功能,防止第一壶体缩回过度,导致日后使用时难以将其抽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三壶体包括壶身和壶底,壶身和壶底扣合连接。

由此,壶身和壶底通过卷边工艺扣合连接,保证了第三壶体的密封性,防止漏水;可拆卸性,则减轻了水壶主体作水杯使用时的重量,增加了其使用的方便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提手,提手固定在第一壶体的外壁,提手包括固定架、转动块以及提臂,转动块通过销钉设在固定架上,提臂可旋转地设在转动块上,提手能够作支撑作用。

由此,在水壶主体折叠状态下,通过固定架、转动块以及提臂之间的可活动连接结构,可以将提手旋转地进行折叠,致使水壶主体的整体折叠效果更佳,更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壶主体外壁圆形,提臂内壁为半圆形,提臂的内壁弧度与水壶主体的外壁弧度相同。

由此,在在水壶主体折叠状态下,提臂的内壁可以紧贴水壶主体的外壁,使得提手的折叠效果更佳,使其占用空间更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动块和提臂均设有两个,两个提臂内对应设有磁铁。

由此,两个提臂通过磁铁的可以合为一体,方便使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便携式水壶还包括加热装置,水壶主体可拆卸地设在加热装置上。

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水壶主体可伸缩地进行折叠,方便人们长期在外出差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保证个人卫生;而且,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较佳,防止其漏水;再且,本实用新型的提手可以旋转地进行折叠,致使水壶主体的整体折叠效果更佳,更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最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的形式,使得其具有节能、环保、耐用以及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水壶的立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便携式水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及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便携式水壶的B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便携式水壶的C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便携式水壶的D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便携式水壶的E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便携式水壶的折叠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加热装置、2-水壶主体、21-壶盖、22-第一壶体、221-第一凸环、222-第一密封圈、223-第二凸环、224-第三卡环、22a-第一金属片圈、23-第二壶体、231-第三凸环、232-第二密封圈、233-第四凸环、234-第五凸环、235-第一卡环、23a-第二金属片圈、24-第三壶体、241-第二卡环、242-壶身、243-壶底、3-提手、31-固定架、32-转动块、33-提臂、34-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水壶,包括水壶主体2,水壶主体2包括壶盖21、第一壶体22、第二壶体23以及第三壶体24,壶盖21可拆卸地设在第一壶体22上,第二壶体23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一壶体22外,第三壶体24可滑动地套设在第二壶体23外。

本实用新型中,以设置三层壶体伸缩结构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说明。同理地,在保证其伸缩功能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亦可设置两层、四层、五层甚至是N层壶体,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伸缩结构。

由此,第一壶体22可缩至第二壶体23内,第二壶体23可缩至第三壶体24内,通过该种伸缩的折叠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壶主体2可伸缩地进行折叠,方便人们长期在外出差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保证个人卫生。

结合图3-4,第一壶体22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一凸环221,第一凸环221为第一金属片圈22a贴合第一壶体22内壁后通过卷边工艺制成,第一凸环221外固定有第一密封圈222,第一密封圈222套设在第一凸环221外。

由此,第一密封圈222将第一壶体22和第二壶体23间的间隙封闭,保证了第一壶体22和第二壶体23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结合图3-4,第一壶体22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二凸环223,第二壶体23的内壁上端设有第一卡环235,第一卡环235为内翻边工艺制成,第二凸环223与第一卡环235配合。

由此,第二凸环223与第一卡环235配合对第一壶体22的伸出行程作限位功能,阻止第一壶体22脱离第二壶体23。

结合图3和图5,第二壶体23的外壁下端设有第三凸环231,第三凸环231为第二金属片圈23a贴合第二壶体23内壁后通过卷边工艺制成,第三凸环231外固定有第二密封圈232,第二密封圈232套设在第三凸环231外。

由此,第二密封圈232将第二壶体23和第三壶体24间的间隙封闭,保证了第二壶体23和第三壶体24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

结合图3和图5,第二壶体23的外壁下端设有第四凸环233,第三壶体24的内壁上端设有第二卡环241,第四凸环233与第二卡环241配合,第二卡环241为内翻边工艺制成。

由此,第四凸环233与第二卡环241配合,可以对第二壶体23的伸出行程作限位功能,防止第二壶体23脱离第三壶体24。

结合图3和图5,第二壶体23的内壁下端设有第五凸环234,第五凸环234由卷边工艺后的第二铁片进行内翻边工艺制成,第五凸环234与第一壶体22的下端配合。

由此,第五凸环234与第一壶体22的下端配合,可以对第一壶体22缩回时的行程作限位功能,第五凸环234防止第一壶体22缩回过度,导致以后使用时难以将其抽出。

结合图3和图6,第三壶体24包括壶身242和壶底243,壶身242和壶底243扣合连接。

由此,壶身242和壶底243通过卷边工艺扣合连接,保证了第三壶体24的密封性,防止漏水;可拆卸性,则减轻了水壶主体2作水杯使用时的重量,增加了其使用的方便性。

结合图3和图7,第一壶体22的上端设有第三卡环224,第三卡环224为内翻边工艺制成,且第三卡环224侧面呈“U”型,具有一定弹性。第三卡环224与壶盖21配合,第三卡环224能够给壶盖21进行限位,且具有弹性的第三卡环224能有效保证壶盖21与第一壶体22之间的密封性。

结合图1-2和图8,还包括提手3,提手3固定在第一壶体22的外壁,提手3包括固定架31、转动块32以及提臂33,转动块32通过销钉34设在固定架31上,转动块32可以绕着销钉34的中心轴进行旋转,提臂33可旋转地设在转动块32上,提臂33的旋转轴与转动块32的旋转轴呈垂直状态。本实施例优选地,设有两个转动块32和两个提臂33,两个提臂33内分别设有对应的磁铁,两个提臂33通过磁铁的可以合为一体,方便使用。提臂33的下端为平面,在水壶主体2使用状态时,提臂33下端平面接触第三壶体24中第二卡环241的上端面,提手3能够作支撑作用,使得第一壶体22和第二壶体23不会因自身重力缩回。

由此,在水壶主体2折叠状态下,通过固定架31、转动块32以及提臂33之间的可活动连接结构,可以将提手3旋转地进行折叠,致使水壶主体2的整体折叠效果更佳,更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

结合图1-2和图8,水壶主体2外壁圆形,提臂33内壁为半圆形,提臂33的内壁弧度与水壶主体2的外壁弧度相同。

由此,在在水壶主体2折叠状态下,提臂33的内壁可以紧贴水壶主体2的外壁,使得提手3的折叠效果更佳,使其占用空间更少。

结合图1-3,还包括加热装置1,水壶主体2可拆卸地设在加热装置1上,加热装置1可以是发热管、ptc、厚膜方式等加热方式.

由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具有加热功能。

结合图1-7,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方式进行说明,

使用时:首先,将第二壶体23从第三壶体24中抽出、将第一壶体22从第二壶体23中抽出;然后,通过旋转转动块32以及提臂33,使得两提臂33贴合成一体,并且提臂33下端第三壶体24的第五凸环234的上端面,使得提手3给第一壶体22和第二壶体23作支撑作用;最后,在第一壶体22、第二壶体23和第三壶体24形成的空腔中加入水体,接入电路即可。

携带时:首先,将第二壶体23压回第三壶体24中;然后,通过旋转转动块32以及提臂33,使得两提臂33分离,且提臂33的内壁紧贴水壶主体2的外壁;最后,将第一壶体22压回第二壶体23中,并且将水壶主体2置于加热装置1上,拔走电源,即完成收纳。

本实用新型设有多种插头,包括车载插头以及家用插头,根据使用场合可以随时更换插头,使得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场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水壶主体2可伸缩地进行折叠,方便人们长期在外出差或户外活动时随身携带、保证个人卫生;而且,本实用新型密封性能较佳,防止其漏水;再且,本实用新型的提手3可以旋转地进行折叠,致使水壶主体2的整体折叠效果更佳,更能体现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功能;最后,本实用新型采用电磁加热的形式,使得其具有节能、环保、耐用以及高效率的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