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健鞋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141发布日期:2020-02-18 12:38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健鞋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人体穿着物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保健鞋垫。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养生和健康的重视,市场上具有药物杀菌功能的鞋垫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鞋垫通常在鞋垫中掺入药物或设置药物层,以防治脚臭、脚气等病症,达到药物杀菌的功能。这些鞋垫的不足之处在于,鞋垫中药物的药效时间短,药效作用不明显,使用寿命不长,并且因为药物的掺入而使得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鞋垫,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药物鞋垫的药效时间短,药效作用不明显,使用寿命不长,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健鞋垫,包括鞋垫本体和设置在所述鞋垫本体上的银制的镶体部件,所述镶体部件包括固定在所述鞋垫本体上的垫片和固定在所述垫片上的抓钉,所述抓钉具有凸起于所述鞋垫本体表面的凸起部和与所述凸起部连接且用于将所述凸起部与垫片连接固定的多个可弯折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抓钉还具有环绕所述凸起部外周设置的环体,所述可弯折部设置在所述环体上,所述可弯折部的自由端与垫片抵接以将所述凸起部安装在所述垫片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凸起部具有凸起于所述鞋垫本体的球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垫片开设有供缝纫线穿过以将垫片缝制在所述鞋垫本体上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环体绕垫片的周向包裹在所述垫片之外,所述垫片的边缘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排气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垫片的边缘开设有供缝纫线穿过以将垫片绑定在所述鞋垫本体上的第一缺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垫片的边缘开设有供所述可弯折部穿过的第二缺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垫本体设置有多个按摩区,每个所述按摩区分别对应于人体器官在脚底的映射区,多个所述按摩区内分别对应地设置有所述镶体部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垫本体朝向鞋底的表面设置有导气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杀菌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对防治脚臭、脚气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其二,对人体的脚底起到保健按摩的作用;其三,镶体部件的结构简单,能够牢固地安装在鞋垫本体上,不易脱落,制作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镶体部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种镶体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镶体部件装配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种镶体部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标记为:

1、鞋垫本体;11、按摩区;2、镶体部件;21、垫片;211、通孔;212、排气口;213、第一缺口;214、第二缺口;22、抓钉;221、凸起部;222、可弯折部;223、环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保健鞋垫,如图1所示,包括鞋垫本体1和多个银制的镶体部件2,镶体部件2固定安装在鞋垫本体1穿着时与人体脚底接触的表面上。

如图2和图3所示,镶体部件2的具体结构包括垫片21和抓钉22。垫片21在整体上大致呈圆形,并固定在鞋垫本体1的表面上;抓钉22安装在垫片21上,抓钉22具有凸起部221和多个可弯折部222,凸起部221凸起于鞋垫本体1的表面,多个可弯折部222一体成型在凸起部221上。由于银具有较好塑性和韧性,因此,通过将可弯折部222进行弯折,使之对垫片21形成抓合,便可将抓钉22安装在垫片21上,从而完成镶体部件2的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保健鞋垫由于采用了银制的镶体部件2而具有明显的杀菌功能,与市场上常见的具有药物杀菌功能的鞋垫相比,其杀菌作用时间长,效果明显,使用寿命长,对防治脚臭、脚气等病症具有显著疗效;镶体部件2具有凸起于鞋垫本体1表面的凸起部221,在鞋垫本体1的表面形成凸起结构,同时,人体的脚底分布着相应的经络,穿着时,凸起于鞋垫本体1表面的镶体部件2作用于人体的脚底经络,对人体的脚底起到保健按摩的作用。

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抓钉22还具有环绕凸起部221的外周设置的环体223,且在本实施例中,可弯折部222的数量设置为四个,四个可弯折部222一体成型地分布在环体223上。安装镶体部件2时,抓钉22的可弯折部222的自由端弯折后与垫片21形成抵接,将凸起部221固定在垫片21上,使镶体部件2安装地更加稳固。

具体的,凸起部221凸起于鞋垫本体1表面的一面可设置呈球面(图中未示出),使鞋垫本体1在穿着时,镶体部件2能够对人体的脚底起到按摩的作用。在其它实施例中,凸起部221凸起于鞋垫本体1表面的一面还可设置呈其它形状,如平面、椭球面等。

本实施例提供两种镶体部件2的结构,第一种镶体部件2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垫片21通过缝制的方法固定在鞋垫本体1的表面。具体的,在结构上,垫片21开有四个通孔211,缝纫线来回地穿过四个通孔211,将垫片21缝制固定在鞋垫本体1上。

进一步地,环体223绕垫片21的周向包裹在垫片21之外,且垫片21的边缘沿其周向均匀地开设有十二个排气口212。由于抓钉22和垫片21形成的内部空间容易藏匿细菌或污垢,因此,水能够更容易通过垫片21的排气口212流入和流出该内部空间,进而使镶体部件2的内部结构更容易清洗,不易滋生细菌或污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健鞋垫,通孔211的数量和形状、以及排气口212的数量和形状,并不限于图2和图3所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对通孔211、排气口212的数量和形状进行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第二种镶体部件2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其中,垫片21通过绑定的方法固定在鞋垫本体1的表面。具体的,在结构上,垫片21的边缘开设有第一缺口213,第一缺口213的数量可设置为两个,而且两个第一缺口213在垫片21上呈对称分布。安装垫片21时,先将缝纫线从垫片21的其中一个第一缺口213穿过鞋垫本体1,再从鞋垫本体1穿回垫片21的另一个第一缺口213,依次重复上述两个步骤多次,便可将垫片21绑定在鞋垫本体1上。

由于垫片21的结构尺寸通常较小,因此,相比于垫片21通过通孔211的结构缝制在鞋垫本体1上,垫片21通过在其边缘设置第一缺口213的结构绑定在鞋垫本体1上,还具有以下好处:第一,当鞋垫本体1较厚或较硬时,垫片21采用第一缺口213的结构更有利于较粗的缝纫线和较粗的缝纫针通过第一缺口213,更加适应于将垫片21固定在较厚或较硬的鞋垫本体1上;第二,第一缺口213开设在垫片21的边缘,能够具有较大的尺寸,镶体部件2安装后,垫片21与抓钉22形成的空腔通过垫片21的第一缺口213与外界连通,使鞋垫本体1在清洗时,水能够更容易通过垫片21的第一缺口213流入和流出该空腔,进而使镶体部件2的内部结构更容易清洗,不易滋生细菌或污垢。

进一步的,如图4和图5所示,垫片21的边缘开设有供抓钉22的可弯折部222穿过的第二缺口214。安装镶体部件2时,先将垫片21通过绑定的方法固定在鞋垫本体1上,再将抓钉22覆盖在垫片21上,并使抓钉22的可弯折部222穿过垫片21的第二缺口214;然后将可弯折部222进行弯折,使其自由端与垫片21形成抵接,将凸起部221固定在垫片21上。由于抓钉22的可弯折部222穿过垫片21的第二缺口214,因此,可防止抓钉22相对于垫片21产生转动,使抓钉22和垫片21能够保持相对固定,镶体部件2不易从鞋垫本体1上脱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保健鞋垫,第一缺口213的数量和形状、以及第二缺口214的数量和形状,并不限于图4和图5所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对第一缺口213、第二缺口214的数量和形状进行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回看图1,为了使镶体部件2的保健按摩作用更加明显,在本实施例中,鞋垫本体1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区11,每个按摩区11分别对应于人体器官在脚底的映射区,而上述的两种镶体部件2可分别对应地安装在鞋垫本体1的各个按摩区11内。由于鞋垫本体1上的按摩区11分别与人体器官在脚底的映射区相对应,因此,镶体部件2在鞋垫本体1的分布与人体器官在脚底的映射区的分布相对应,在穿着时,人体器官在脚底的映射区能够更加明显地感受到镶体部件2的按摩作用,具有更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进一步地,鞋垫本体1在穿着时朝向鞋底的表面开设有导气槽(图中未示出),能够加快鞋垫本体1和鞋底之间的汗水和气体向外排出,保持鞋内的干爽。

本实施例在应用于运动鞋、休闲鞋时,鞋垫本体1可以包括鞋垫顶层、鞋垫底层以及设置在鞋垫顶层和鞋垫底层之间的弹性层;鞋垫顶层和鞋垫底层可分别设置为无纺布层,使鞋垫本体1具有较佳的防滑耐磨性,弹性层则由弹性材料制成,使鞋垫本体1具有较佳的弹性。而在应用于皮鞋时,鞋垫本体1则可以设置为牛皮垫。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