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矫步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55110发布日期:2020-02-18 12:3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矫步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矫步鞋底。



背景技术:

儿童行走时脚部呈内旋状态为步态八字脚。步态八字脚成因是正常幼童足踝关节轻微向内旋,因此出现八字脚,而内旋情况一般会在4岁后改善。在3-12岁年龄段,足弓骨骼正处于发育期,是足弓形成的黄金时期,如果穿鞋不当或过于肥胖和坐姿不良,影响肌肉、韧带和骨骼的正常发育,最终导致扁平足、内八字、后足内外翻、x腿等足部疾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0956837.2公开了一种智能儿童步态矫正鞋,包括儿童鞋,所述儿童鞋包括鞋面、标准鞋垫、鞋底,所述鞋面和鞋底利用常见的制鞋工艺连接,所述标准鞋垫是配制在鞋底上,所述标准鞋垫上还设置有矫正鞋垫,所述鞋底包括鞋底上层和鞋底下层,所述鞋底上层与鞋底下层是通过贴合工艺防水密封连接,所述鞋底下层设置有压力传动器阵列、充电电池和主板,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安布置在鞋底下层,所述压力传感器阵列至少包含四个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至少设置在鞋底前端和鞋底后端脚跟位置,其中三个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鞋底前端,鞋底后端脚跟位置设置一个,所述充电电池为主板和传感器阵列提供电源,所述主板上设置有mcu、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存储器、通讯模块和指示灯,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用于采集用户数据,结合mcu内置算法判断用户步伐,所述压力传动器阵列将采集到压力信号ad转换之后通过通讯模块将实时数据传递到移动端,压力传感器阵列与mcu连接,所述储存器与mcu连接,配合mcu工作,所述指示灯用于警示用户,接收mcu控制。该新型通过在儿童鞋的底部布置一套分布式压力传感器阵列,对儿童行走时足底各部位承压数据进行采集,通过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步态检测分析,当超过算法检测到不合格数据时进行报警,并通过采集的数据指导用户选择对应的矫形鞋垫,及时干预儿童的步态和形态;但是,该矫正鞋是通过鞋底设置压力传感器收集数据,进行步态检查分析并及时报警,再通过采用的数据使用相对应的鞋垫,等于是量身定做,增加了使用成本,并且不能预防性的防止儿童步态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童矫步鞋底,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儿童矫步鞋的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童矫步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定义沿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定义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中底以及设于中底下表面上的耐磨下底,所述中底的下表面上位于人体的脚掌部和脚跟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至少两条凹槽,所述耐磨下底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各凹槽相对应的凸条,该凸条嵌入到所述凹槽内,所述耐磨下底的周沿位于凸条的横向两端分别横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所述耐磨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条,所述中底包括中部的内中底以及环绕内中底四周的环形的外中底,所述内中底与外中底一体连接,所述外中底的硬度大于内中底的硬度,所述内中底的上表面上位于人体的足弓部处设置有足弓支撑块。

进一步的,所述耐磨下底的下表面的周沿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支撑部与环形凸条一体连接,且支撑部的下表面与环形凸条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横穿所述耐磨下底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条,其两端分别与环形凸条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环形凸条的下表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凸起。

进一步的,环绕所述内中底的侧壁横向延伸设置有凸块,所述外中底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儿童矫步鞋底,通过设置耐磨下底提高鞋底本体的耐磨性能,并且中底的下表面设置的凹槽与耐磨下底的上表面设置的凸条相嵌套设置,从而提高中底与耐磨下底连接的牢固性,有利于提高鞋底本体的耐用性,通过设置内中底和外中底,外中底的硬度大于内中底的硬度以及设置的足弓支撑块,使得在行走过程中较低产出的下压力均匀作用在内中底、外中底和足弓支撑块上,当步态发生变化,脚部的受力不均匀,作用在内中底、外中底和足弓支撑块的压力发生变化,硬度不同的内中底和外中底产生压缩不同,从而使得脚部的舒适性降低,有利于起到提示作用,能够预防性的防止儿童步态的缺陷,使用效果好,降低了使用成本,设置的支撑部起到侧向支撑作用,提高鞋底本体的使用性能,并且提高美观性;进一步的,设置的环形凸条和连接条,使得鞋底本体在使用时能够很好产生形变,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并且提升舒适性;进一步的,环形凸条的下表面上均匀分布设置的凸起,增加鞋底本体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以及鞋底本体被踩踏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增加减震性能;进一步的,设置内中底设置的凸块与外中底的定位槽配合复合,使得内中底和外中底的复合连接牢固,且复合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参考图1至图4,一种儿童矫步鞋底,包括鞋底本体1,定义沿鞋底本体1的长度方向为纵向方向,定义沿其宽度方向为横向方向,所述鞋底本体1包括中底11以及设于中底11下表面上的耐磨下底12,所述中底11的下表面上位于人体的脚掌部和脚跟部沿横向方向设置有五条凹槽2,其中三条凹槽2位于人体的脚掌部,两条凹槽2位于人体的脚跟部,所述耐磨下底12的上表面设置有与各凹槽2相对应的凸条3,该凸条3嵌入到所述凹槽2内,所述耐磨下底12的周沿位于凸条3的横向两端分别横向向外延伸设置有支撑部4,所述耐磨下底12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条5,所述耐磨下底12的下表面的周沿设置有环形凸条6,所述支撑部4与环形凸条6一体连接,且支撑部4的下表面与环形凸条6的下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环形凸条6的下表面上均匀分布设置有凸起7,横穿所述耐磨下底12的下表面设置有连接条8,其两端分别与环形凸条6一体连接,所述中底11包括中部的内中底111以及环绕内中底111四周的环形的外中底112,所述内中底111与外中底112一体连接,所述外中底112的硬度大于内中底111的硬度,所述内中底111的上表面上位于人体的足弓部处设置有足弓支撑块9,环绕所述内中底111的侧壁横向延伸设置有凸块10,所述外中底112的侧壁上设置有与凸块10相配合的定位槽2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是:本儿童矫步鞋底,通过设置耐磨下底12提高鞋底本体1的耐磨性能,并且中底11的下表面设置的凹槽2与耐磨下底12的上表面设置的凸条3相嵌套设置,从而提高中底11与耐磨下底12连接的牢固性,有利于提高鞋底本体1的耐用性,通过设置内中底111和外中底112,外中底112的硬度大于内中底111的硬度以及设置的足弓支撑块9,使得在行走过程中较低产出的下压力均匀作用在内中底111、外中底112和足弓支撑块9上,当步态发生变化,脚部的受力不均匀,作用在内中底111、外中底112和足弓支撑块9的压力发生变化,硬度不同的内中底111和外中底112产生压缩不同,从而使得脚部的舒适性降低,有利于起到提示作用,能够预防性的防止儿童步态的缺陷,使用效果好,降低了使用成本,设置的支撑部4起到侧向支撑作用,提高鞋底本体1的使用性能,并且提高美观性;设置的环形凸条6和连接条8,使得鞋底本体1在使用时能够很好产生形变,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并且提升舒适性;环形凸条6的下表面上均匀分布设置的凸起7,增加鞋底本体1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以及鞋底本体1被踩踏时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增加减震性能;设置内中底111设置的凸块10与外中底112的定位槽20配合复合,使得内中底111和外中底112的复合连接牢固,且复合效果好。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