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腈胶乳磨砂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28816发布日期:2019-11-27 17:21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丁腈胶乳磨砂手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劳保手套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丁腈胶乳磨砂手套。



背景技术:

丁腈胶乳磨砂手套是劳保手套其中的一种,以避免手部与物体直接接触,起到保护手部的作用。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4763563u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丁腈磨砂手套,其包括手套本体,手套本体的内侧壁设置有手套内层,手套本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手套外层;在使用的过程中,手套内层直接与人体手部接触,手套外层直接与物体接触。

但是,现有丁腈磨砂手套的层数较多,大大加厚手套本体的厚度;导致手部处的空气流通不畅,其透气性较差;手部处的汗液不能及时的挥发,造成使用者手部的不适,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丁腈胶乳磨砂手套,其具有有效提高手套本体内部的透气性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丁腈胶乳磨砂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乳胶凸起,所述手套本体位于乳胶凸起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手套本体拿取物体时,乳胶凸起快速被压缩,从而加速手套本体内的空气经透气孔排出;当释放物体后,乳胶凸起恢复弹性形变,从而将手套本体与操作人员的手部拉开间隙,手套本体外部的空气快速进入手套本体的内部,以有效实现提高手套本体的透气性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乳胶凸起的外侧壁呈半球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是乳胶凸起与操作人员的手部更好的贴合,提高操作人员手部的舒适度。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手套内衬层;全部所述乳胶凸起均位于手套内衬层和手套本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微小颗粒物经透气孔进入手套本体内部时,手套内衬层能够阻隔微小颗粒物与操作人员手部的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包括手套口,所述手套本体内侧壁位于手套口处设置有尼龙绒带,所述手套内衬层外侧壁设置有可与尼龙绒带相固定的尼龙钩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相固定,以快速将手套内衬层固定在手套本体的内部;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相分离,以快速将手套内衬层从手套本体上拆除,以便于对手套内衬层进行清洗。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外侧壁设置有若干橡胶凸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的静摩擦力较大,以有效提高对物体的抓握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凸起的内部设置有空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的设置,有效提高橡胶凸起的柔软性,使橡胶凸起与物体更加充分的接触,提高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拿取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外侧壁设置有柔性挂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挂带用于将手套本体挂在晾晒绳上,以便于对手套本体进行晾晒。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挂带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磁性件和与磁性件磁性相吸的吸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磁性件与吸附件磁性相吸,以快速将柔性挂带固定在晾晒绳上。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挂带外侧壁且位于磁性件和吸附件之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加厚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柔性挂带位于磁性件和吸附件之间中部位置经常弯折和磨损,加厚层的设置,能够大大提高柔性挂带位于位于磁性件和吸附件之间中部位置的耐摩擦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乳胶凸起的压缩和弹性恢复,从而使手套本体内外的空气孔透气孔快速通过,从而提高手套本体的透气性效果;

2、手套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手套内衬层,且通过尼龙钩带与尼龙绒带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手套本体的内部,以便于对手套内衬层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丁腈胶乳磨砂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丁腈胶乳磨砂手套位于手套口处的局部剖示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手套本体;11、乳胶凸起;12、透气孔;13、手套口;14、尼龙绒带;15、橡胶凸起;151、空腔;2、柔性挂带;21、磁性件;22、吸附件;23、加厚层;3、手套内衬层;31、尼龙钩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丁腈胶乳磨砂手套,参照图1和图2,其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乳胶凸起11,乳胶凸起11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且具有较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乳胶凸起11的外侧壁呈半球状结构,以提高对操作人员手部的舒适度。

参照图1和图2,手套本体1位于乳胶凸起11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气孔12,以使手套本体1内外的空气流通;当使用手套本体1拿取物体时,乳胶凸起11被压缩至扁平状,手套本体1位于乳胶凸起11处的空气经透气孔12排出手套本体1的外部;当释放物体后,乳胶凸起11弹性恢复,从而使手套本体1与操作人员手部之间留出间隙,外部的空气快速经透气孔12进入手套本体1的内部,以提高手套本体1的透气性。

参照图2,手套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手套内衬层3,手套内衬层3由聚酯纤维面料制成;全部乳胶凸起11均位于手套内衬层3和手套本体1之间,以避免经透气孔12进入的微小颗粒直接与操作者的手部接触。

参照图2,手套本体1包括手套口13,手套本体1内侧壁位于手套口13处通过缝制设置有尼龙绒带14;手套内衬层3外侧壁通过缝制设置有尼龙钩带31,尼龙钩带31与尼龙绒带14相固定,以实现将手套内衬层3固定在手套本体1上。

参照图1和图2,手套本体1外侧壁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设置有柔性挂带2,柔性挂带2由布料制成;柔性挂带2与晾晒绳系紧,以便于对手套本体1进行晾晒。柔性挂带2外侧壁分别设置有磁铁和铁片,磁铁作为磁性件21,铁片作为吸附件22;磁铁和铁片均通过缝制的方式固定在柔性挂带2上;磁铁与铁片磁性相吸,无需系紧柔性挂带2,从而将手套快速固定在晾晒绳上。

参照图1和图2,柔性挂带2外侧壁通过缝制设置有加厚层23,加厚层23与柔性挂带2的材质相同;加厚层23位于磁铁和铁片之间的中部位置,由于柔性挂带2位于磁铁和铁片之间的中部位置经常弯折与磨损,故能够有效延长其耐磨能力。

参照图2和图3,手套本体1外侧壁粘固有若干个橡胶凸起15,以提高手套本体1对物体的摩擦力,即提高对物体的抓握效果。橡胶凸起15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51,以使橡胶凸起15更为柔软,提高橡胶凸起15与物体的接触面积。

工作原理如下:

当通过手套本体1拿取物体时,乳胶凸起11被快速压缩,从而使手套本体1内部的空气经透气孔12排出;当释放物体后,乳胶凸起11快速恢复弹性形变,从而使手套本体1与操作人员的手部之间拉开一定的间隙,手套本体1外部的空气快速经透气孔12流至手套本体1的内部,实现手套本体1内部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实现提高手套本体1透气性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