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687发布日期:2019-10-19 02:45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鞋业加工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



背景技术:

在鞋业加工中,热熔胶主跟包头,用于包头和鞋后跟定型作用,使鞋子外观不变形,从而达到美观作用,热熔胶主跟包头在实际使用加工前需要进行烘干,最初由人工进行摆放入烘干机,但效率低,且浪费人力,后改进为通过传送臂进行传送摆放,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传送装置需要长时间运转,传送臂的滑动部件由于摩擦产生产生大量热量,导致传送臂内部发热严重,需要停止运转装置进行冷却,同时长时间的磨损使传送臂的滑动部件损耗严重,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而且由于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灰尘进入装置内部,对装置内部运转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所述的铝合金传送臂移动横梁包括主体、驱动气缸和固定座,所述的主体安装于固定座上,所述的驱动气缸位于主体内部,所述的主体表面设有导板,导板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相对于导板向内倾斜,所述滑道中部设置有储油槽,所述的储油槽两侧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中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所述导板上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套设于导板上,滑块内部形状与导板形状相配合,滑块与滑道相配合的位置设置有加强层,滑块外设置有与驱动气缸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表面设置有缓冲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滑块加强层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主体上端设置有导线管,所述导线管可随滑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导板为铝合金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主体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的导板远离风机一端设置有排风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加强层为镀铬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化为:所述的缓冲垫为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主体两侧滑道设置有加强层,加强层能够增加滑道耐磨性能,加强层中间设置有凹槽,可减少摩擦面积,减少热量产生,同时凹槽内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可对滑道进行散热,大大降低了滑动部件发热,同时,横梁设置有风机,能够对衡量内部鼓风,既可以吹去装置内部的灰尘,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2-导板,3-滑块,4-储油槽,5-固定座,6-加强层,7-风机,8-导线管,9-凹槽,10-散热孔,11-排风孔,12-通孔,13-连接槽,14-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3:一种铝合金传送臂横梁,所述的铝合金传送臂移动横梁包括主体1、驱动气缸和固定座5,所述的主体1安装于固定座5上,所述的驱动气缸位于主体1内部,所述的主体1表面设有导板2,所述导板2上安装有滑块3,所述滑块3套设于导板2上,所述的导板2和滑块3均为铝合金板,采用铝合金结构,可以减少滑动装置自身的重量,减少滑块3和导板2之间的摩擦,所述的导板2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滑道相对于导板2向内倾斜,采用此结构,可使滑道与滑块3之间充分接触,还可以增加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道中部设置有储油槽4,储油槽4内可存储润滑油,进一步减少装置之间的摩擦,所述的储油槽4两侧设置有加强层6,所述的加强层6为镀铬层,镀铬层具有高硬度和高耐磨性,加强层6中间设置有凹槽9,可减少摩擦面积,减少热量产生,所述凹槽9内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散热孔10,散热孔10可对滑道进行散热,大大降低了滑动部件的发热,滑块3内部形状与导板2形状相配合,滑块3与滑道接触的位置也设置有加强层6,滑道和滑块3的加强层6可相互配合滑动,增加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滑块3加强层6两侧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通孔12,通孔12能够导出滑块3产生的热量,通孔12与凹槽9内的散热孔10共同作用,可大大降低装置的温度,达到不需要停止装置进行冷却的目的,滑块3外设置有与驱动气缸配合的连接槽13,所述连接槽13表面设置有缓冲垫14,缓冲垫14可减少驱动气缸对滑块3连接槽13的撞击,减少装置自身的损耗。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体1一端设置有风机7,所述的导板2远离风机7一端设置有排风孔11,风机7和排风孔11配合可排出装置内的热量和灰尘,达到装置的自清洁效果和良好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体1上端设置有导线管8,所述导线管8可随滑块3移动,导线管8能够对装置的导线进行有效的保护,防止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导线受损,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