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及旅游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93316发布日期:2019-11-25 21:2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

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前脚掌部和后脚掌部;

第一u形防滑贴片,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沿所述前脚掌部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靠外的一侧具有第一防滑组,所述第一防滑组包括依次间隔凸设的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三防滑部、第四防滑部和第五防滑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形成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二防滑部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形成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三防滑部与所述第四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形成第三排水槽,所述第四防滑部与所述第五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四间隙形成第四排水槽;以及

第二u形防滑贴片,所述第二u形防滑贴片沿所述后脚掌部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二u形防滑贴片靠外的一侧具有第二防滑组,所述第二防滑组包括依次间隔凸设的第六防滑部、第七防滑部、第八防滑部、第九防滑部和第十防滑部,所述第六防滑部与所述第七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形成第五排水槽,所述第七防滑部与所述第八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六间隙,所述第六间隙形成第六排水槽,所述第八防滑部与所述第九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七间隙,所述第七间隙形成第七排水槽,所述第九防滑部与所述第十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八间隙,所述第八间隙形成第八排水槽,

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五防滑部、所述第六防滑部、所述第七防滑部、所述第九防滑部和所述第十防滑部上均凸设有多个棱锥型防滑纹,

所述第三防滑部位于所述前脚掌部的前端,所述第三防滑部上设有第一阶梯型防滑纹,所述第八防滑部位于所述后脚掌部的尾端,所述第八防滑部上设有第二阶梯型防滑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所述第二防滑部、所述第四防滑部和所述第五防滑部均为一横截面形状呈梯形或扇形的凸起,所述第六防滑部、所述第七防滑部、所述第九防滑部和所述第十防滑部均为一横截面形状呈m形的凸起,

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两个第一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一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九间隙,所述第九间隙形成第九排水槽,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两个第二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二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间隙,所述第十间隙形成第十排水槽,所述第四防滑部包括两个第四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四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一间隙,所述第十一间隙形成第十一排水槽,所述第五防滑部包括两个第五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五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二间隙,所述第十二间隙形成第十二排水槽,所述第六防滑部包括两个第六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六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三间隙,所述第十三间隙形成第十三排水槽,所述第十防滑部包括两个第十子防滑部,两个所述第十子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四间隙,所述第十四间隙形成第十四排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梯型防滑纹的延伸方向和所述第二阶梯型防滑纹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靠内的一侧具有第三防滑组,所述第三防滑组与所述第一防滑组之间具有第十五间隙,所述第十五间隙形成第十五排水槽,所述第三防滑组包括第十一防滑部,所述第二u形防滑贴片靠内的一侧具有第四防滑组,所述第四防滑组与所述第二防滑组之间具有第十六间隙,所述第十六间隙形成第十六排水槽,所述第四防滑组包括第十二防滑部,

其中,所述第十一防滑部和所述第十二防滑部均包括多个依次间隔凸设的三角形防滑纹,所述第十五排水槽与所述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三排水槽和所述第四排水槽均连通,所述第十六排水槽与所述第五排水槽、所述第六排水槽、所述第七排水槽和所述第八排水槽均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还包括葫芦形防滑贴片,所述葫芦形防滑贴片的边缘轮廓与所述鞋底本体的边缘轮廓相似,所述葫芦形防滑贴片沿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内侧和所述第二u形防滑贴片内侧的边缘设置,所述葫芦形防滑贴片具有第五防滑组,所述第五防滑组包括第十三防滑部和第十四防滑部,

其中,所述第十三防滑部位于所述葫芦形防滑贴片的边缘,所述第十三防滑部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矩形防滑纹,多个所述矩形防滑纹围合形成封闭环形结构,所述第十四防滑部位于所述葫芦形防滑贴片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围合形成的半包围结构之间,所述第十四防滑纹包括多个依次间隔凸设的多边形防滑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还包括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前脚掌部与所述后脚掌部之间,且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前脚掌部和所述后脚掌部均连接;

所述鞋底还包括第一弧形防滑贴片和第二弧形防滑贴片,所述第一弧形防滑贴片和所述第二弧形防滑贴片均沿所述连接部的边缘设置,所述第一弧形防滑贴片靠外的一侧具有第六防滑组,所述第六防滑组包括依次间隔凸设的第十五防滑部、第十六防滑部和第十七防滑部,所述第二弧形防滑贴片靠外的一侧具有第七防滑组,所述第七防滑组包括依次间隔凸设的第十八防滑部、第十九防滑部和第二十防滑部,

其中,所述第十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十八防滑部靠近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的一侧,所述第十七防滑部和所述第二十防滑部靠近所述第二u形防滑贴片的一侧,所述第十六防滑部位于所述第十五防滑部和所述第十七防滑部之间,所述第十九防滑部位于所述第十八防滑部和所述第二十防滑部之间,

所述第十五防滑部与所述第一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七间隙,所述第十七间隙形成第十七排水槽,所述第十八防滑部与所述第五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八间隙,所述第十八间隙形成第十八排水槽,所述第二十防滑部与所述第六防滑部之间具有第十九间隙,所述第十九间隙形成第十九排水槽,所述第十七防滑部与所述第十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十间隙,所述第二十间隙形成第二十排水槽,所述第十五防滑部与所述第十六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十一间隙,所述第二十一间隙形成第二十一排水槽,所述第十六防滑部与所述第十七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十二间隙,所述第二十二间隙形成第二十二排水槽,所述第十八防滑部与所述第十九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十三间隙,所述第二十三间隙形成第二十三排水槽,所述第十九防滑部与所述第二十防滑部之间具有第二十四间隙,所述第二十四间隙形成第二十四排水槽,

其中,所述第十五防滑部、所述第十七防滑部、所述第十八防滑部和所述第二十防滑部均为一横截面形状均呈梯形或扇形的凸起,且所述第十五防滑部、所述第十七防滑部、所述第十八防滑部和所述第二十防滑部上均凸设有多个所述棱锥型防滑纹,所述第十六防滑部和所述第十九防滑部均包括多个呈间隔凸设的椭圆形防滑纹,

所述第十七排水槽、所述第二十排水槽、所述第二十一排水槽和所述第二十二排水槽均相互连通,所述第十八排水槽、所述第十九排水槽、所述第二十三排水槽和所述第二十四排水槽均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脚掌部包括第一减震支撑垫,所述第一减震支撑垫包括一体成型的矩形减震支撑垫和三角形减震支撑垫,所述三角形减震支撑垫相对于所述矩形减震支撑垫靠近所述前脚掌部的前端,且所述三角形减震支撑垫用于与大脚拇趾对应;

所述后脚掌部上设置有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孔段和第二孔段,所述第二孔段相对于所述第一孔段靠近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所述第一孔段的截面和所述第二孔段的截面均为椭圆形,所述第一孔段的中心与所述第二孔段的中心的连线垂直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底面,且所述第一孔段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孔段的横截面面积,

所述后脚掌部包括第二减震支撑垫,所述第二减震支撑垫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椭圆形减震支撑垫和第二椭圆形减震支撑垫,所述第一椭圆形减震支撑垫和所述第二椭圆形减震支撑垫同圆心设置,且所述第一椭圆形减震支撑垫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所述第二椭圆形减震支撑垫的横截面面积,所述第二椭圆形减震支撑垫为蜂窝型镂空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椭圆形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一孔段内且与所述第一孔段适配,所述第二椭圆形支撑垫位于所述第二孔段内且与所述第二孔段适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还包括围壁,所述围壁与所述鞋底本体连接,且所述围壁位于所述鞋底本体的边缘,所述围壁与所述鞋底本体围合形成容纳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还包括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三防滑部连接,所述鞋底本体远离所述第一u形防滑贴片的一侧为第一侧,所述延伸部从所述第三防滑部向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倾斜向外延伸。

10.一种旅游鞋,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鞋底。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