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鞋底及鞋子与流程

文档序号:20775075发布日期:2020-05-19 20:41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鞋底及鞋子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健身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鞋底及鞋子。



背景技术:

牵力鞋,即负重运动鞋,利用铁、铜、铅等比重较大的金属制成配重块,经过抛光打磨、浸塑、喷涂、包胶等表面工艺处理,放置于鞋底上表面以增加鞋子重量,达到负重健身或特殊集训以增加脚力及筋骨力的目的。

申请公布号为cn10815811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跑步训练鞋,包括鞋面、鞋垫及鞋底,所述跑步训练鞋还包含多个大小一致,材质不同的配重块,所述鞋底的上表面设置有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大小与配重块的大小相匹配;能根据不同的训练强度,在鞋底的收容槽内放置不同的重量的配重块,从而改变跑步鞋的重量,进而适合当前的训练强度,不需要准备多双训练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上述方案是在鞋底上表面开设收容槽用于放置大小匹配的配重块,在行走或跑步的过程中,必然导致配重块上下震动,从而给脚部带来异物感,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另外,上述方案虽然在鞋垫与鞋底之间,采用了尼龙搭扣来连接从而把配重块限制在收容槽中,但配重块还是存在上下震动的情况,并不能有效消除异物感的问题;同时,当配重块只有一块时,要达到一定量的重量,其长度势必会很长,此时又存在一个问题,就是配重块会影响鞋底在行走或跑步过程中的自然形变,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鞋底及鞋子。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中底材料送入模具成型,得到中底,其中,所述中底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

s02: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凹槽分别相匹配的至少两个配重块放入对应的凹槽中;

s03:取大底材料送入模具成型,得到大底;

s04:将所述大底粘贴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配重块,得到鞋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配重块的凹槽开设在中底下表面,而中底上表面还是一体成型的平整表面,不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并且将放置配重块的槽体通过大底粘接密封覆盖,有效防止配重块上下震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01具体为:将中底材料送入模具发泡成型,得到中底,其中,所述中底下表面设置有六个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采用多块设置,降低配重块对中底形变的影响,提升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底材料为eva、phylon或pu。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可以采用eva中底、phylon中底或pu中底,选择更加灵活。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02具体为:将与所述六个凹槽分别相匹配的六个配重块放入形状、大小对应的凹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块采用多块设置,降低配重块对中底形变的影响,提升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底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均完全覆盖对应的所述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底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均完全覆盖对应的所述配重块,每一部分的大底可以制作成不同形状,更加个性化,满足使用者的个性追求。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底为一体成型,完全覆盖所述中底的下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底为一体成型,完全覆盖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大底一体成型有利于提高工厂制作效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底材料为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或工业胶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底是鞋与地面接触部分,大底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或工业胶水,选择更加灵活,其中,工业胶水通过搅拌机的搅拌,再罐进模具加热成型,其特点是柔软而且非常防滑。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03具体为:取胶料进行压延或挤出、送入模具成型和硫化,得到大底。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由所述的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制成的鞋底,包括中底和大底,所述中底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且所述至少两个凹槽内分别放置有相匹配的至少两个配重块,所述大底粘贴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配重块的凹槽开设在中底下表面,而中底上表面还是一体成型的平整表面,不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三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负重健身鞋子,包括鞋帮,所述鞋帮下端部胶贴有所述的鞋底。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放置配重块的凹槽开设在中底下表面,而中底上表面还是一体成型的平整表面,不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放置配重块的凹槽开设在中底下表面,而中底上表面还是一体成型的平整表面,不影响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2.将放置配重块的槽体通过大底粘接密封覆盖,有效防止配重块上下震动;

3.配重块采用多块设置,降低配重块对中底形变的影响,提升使用者的穿戴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鞋底制作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鞋底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底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底皮面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底仰视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中底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鞋子示意图。

图中,1、中底,2、大底,3、凹槽,4、鞋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将中底材料送入模具成型,得到中底,其中,所述中底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

s02:将与所述至少两个凹槽分别相匹配的至少两个配重块放入对应的凹槽中;

s03:取大底材料送入模具成型,得到大底;

s04:将所述大底粘贴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配重块,得到鞋底。其中,所述大底与所述中底采用粘合、缝合、粘合并缝合连接均可。

优选的,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01具体为:将中底材料送入模具发泡成型,得到中底,其中,所述中底下表面设置有六个凹槽;所述步骤s02具体为:将与所述六个凹槽分别相匹配的六个配重块放入形状、大小、高度对应的凹槽中,配重块的厚度在1-100mm之间;所述步骤s03具体为:取胶料进行压延或挤出、送入模具成型和硫化,得到大底。所述中底的制作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eva、phylon或pu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大底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均完全覆盖对应的所述配重块;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大底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并且完全覆盖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的制作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或工业胶水,其中,尤其以tpu效果更好,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主要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它硬度范围宽(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

所述配重块也可以是不同材质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颗粒状、块状、片状、粉末状和/或液状。填充物可选自但不限于金属颗粒、小金属块等形态和材质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腰孔形、三角形、五角形或不规则形状;所述凹槽大小和厚度不限,只要配重块(或填充物)能与凹槽相匹配就行。

参照图2,一种由所述的负重健身鞋底制作方法制成的鞋底,包括中底1和大底2,所述中底1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3,且所述至少两个凹槽3内分别放置有相匹配的至少两个配重块,所述大底2粘贴在所述中底1的下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配重块。

参照图3、图4和图5,所述中底1下表面设置有六个凹槽3,所述六个凹槽3中分别放置有形状、大小、高度相匹配的配重块。

所述中底的制作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eva、phylon或pu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所述大底分为六部分,每一部分均完全覆盖对应的所述配重块;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大底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并且完全覆盖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的制作材料可以选自但不限于天然橡胶、人工合成橡胶或工业胶水,其中,尤其以tpu效果更好,tpu(thermoplasticpolyurethanes)名称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主要分为聚酯型和聚醚型,它硬度范围宽(60ha-85hd)、耐磨、耐油,透明,弹性好。

所述配重块也可以是不同材质的填充物,所述填充物包括颗粒状、块状、片状、粉末状和/或液状。填充物可选自但不限于金属颗粒、小金属块等形态和材质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参照图6,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所述凹槽3形状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腰孔形、三角形、五角形或不规则形状;所述凹槽3大小和厚度不限,只要配重块(或填充物)能与凹槽相匹配就行。

参照图7,一种负重健身鞋子,包括鞋帮4和鞋底,所述鞋底包括中底1和大底2,所述中底1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3,且所述至少两个凹槽3内分别放置有相匹配的至少两个配重块,所述大底2粘贴在所述中底1的下表面并完全覆盖所述配重块,所述鞋帮4和鞋底的粘贴处进行涂覆硫化胶、粘贴,制成半成品鞋子,将半成品鞋子送入烘箱加热硫化,使中底1与鞋帮4帮面粘贴牢固,最后进行定型,得到成品鞋子。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