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换气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033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655来源:国知局
可换气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体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换气防护服。



背景技术:

当医护工作人员在进行有危险传染作业时,尤其当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时,防护服作为工作人员的必需物品,工作人员特别是女医护人员在工作时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口罩,容易闷热出汗造成体力透支;戴护目镜工作时容易水汽遮挡视线,戴久了容易皮肤损伤;同时,针对在粉尘环境以及实验隔离的环境中工作的工作人员,防护服同样作为上述工作人员的必需物品。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防护服的安全性,正压防护技术被用于研制高安全性的生物防护服,目前正压防护服已经成为高危生物污染环境下作业人员防护的重要装备。正压生物防护服也称送气式防护服,是将防护头部、面部、身体、手、脚、和呼吸系统等功能集于一体的特殊防护服,其主要特点是防护服内气体压力高于环境大气压力,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达到对病菌的高防护水平,是阻断人员暴漏于气溶胶、生物气溶胶、放射性尘埃、粉尘、喷溅物以及意外接触等危险的直接物理屏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正压防护服由于需要背储气罐和防毒面罩,防护服的密闭性会导致出汗的缺点;当工作人员长时间穿防护服进行工作时,会出现疲劳的情况,影响工作效率;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防护服的透明面罩,当工作人员呼吸产生水汽时,水汽会附着在透明面罩内,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换气防护服,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服由于需要背储气罐造成穿戴者负重大,防护服内密闭性导致出汗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水汽附着在透明面罩上,影响工作人员视线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换气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换气装置、移动装置和正负压输气管道;

所述换气装置通过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连通,所述换气装置用于与所述防护服本体内部换气,所述换气装置通过所述移动装置放置于地面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服本体包括防护服主体和面罩部,所述面罩部与所述防护服主体连接,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的端口位于所述面罩部内。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气装置包括空气输送机构;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包括第一进气管;

所述第一进气管通过所述防护服主体伸入所述面罩部内,且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防护服主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端口固定于所述面罩部靠近额头的位置,所述空气输送机构通过所述第一进气管与所述面罩部内部连通;

所述空气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换气装置还包括排气机和单向排气阀;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还包括第一出气管;

所述第一出气管通过所述防护服主体伸入所述面罩部内,且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防护服主体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端口固定于所述面罩部靠近口腔的位置,所述排气机通过所述单向排气阀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一出气管与所述面罩部内部连通;

所述排气机和所述单向排气阀均设置于所述移动装置上。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还包括第二进气管;

在所述防护服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所述第二进气管的数量与所述进气口的数量对应设置,每一个所述进气口与一个所述第二进气管连通,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所述第一进气管用于向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分流。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分路器;

所述分路器设置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且所述分路器与所述防护服主体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所述第一出气管均与所述分路器连接,所述分路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进气口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用于与防护服主体内的四肢出气位置连通;

所述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出气管连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分路器包括分路器主体以及布置于所述分路器主体上的正压进气口、负压出气口、第一进气口、第一出气口、躯干负压出气口、左手传输口、右手传输口、左脚传输口和右脚传输口;

所述正压进气口和所述负压出气口之间通过异型隔离筋分流;

所述正压进气口与所述空气输送机构伸出的第一进气管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与延伸至所述面罩部内部的第一进气管连接;

所述负压出气口和所述躯干负压出气口分别与所述排气机伸出的第一出气管连接,所述第一出气口与延伸至所述面罩部内部的第一出气管连接,所述躯干负压出气口用于将躯干内的废气排出;

所述左手传输口、右手传输口、左脚传输口和右脚传输口分别与对应的左手、右手、左脚和右脚的第二进气管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进气管、第一出气管和所述第二进气管均采用伸缩管;

所述伸缩管与所述分路器主体的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一出气口的接触面位置处设置有台阶结构,所述分路器主体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和第一出气口对应位设置有凹槽,所述伸缩管用于通过台阶结构伸入分路器主体内的凹槽连接,且所述凹槽位置设置有粘接层,所述凹槽与所述台阶结构粘接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固定部;

所述橡胶固定部设置于所述防护服主体内,且所述橡胶固定部与所述防护服主体粘接,且所述分路器与所述橡胶固定部粘接,所述橡胶固定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第一固定孔和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出气管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进气管穿管所述第一固定孔后与所述空气输送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出气管穿过所述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排气机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异型口罩;

所述面罩部位于口部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异型口罩的卡槽,所述面罩部位于口部位置的台阶与所述异型口罩边缘之间通过密封圈隔离,所述异型口罩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槽缺口,所述异型口罩通过所述卡槽缺口与所述面罩部的卡槽可拆卸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和变频调速器;

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移动装置连接,所述变频调速器和换气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正负压输气管道通过所述变频调速器与所述换气装置连接;

所述支撑架远离所述移动装置的一端设置有存储隔板和推手,所述推手与所述存储隔板连接。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低压声光报警装置、压力传感器、继电器、显示装置和充电电源;

所述充电电源通过所述继电器分别与所述换气装置、压力传感器、继电器、显示装置和所述低压声光报警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换气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所述换气装置内部气体压力,并在气体压力低于阈值后向所述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所述继电器对应控制所述低压声光报警装置发出声光警报,所述显示装置与所述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所述换气装置的内部气压和所述充电电源的使用情况,且所述充电电源具有低电量预警模块。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可换气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换气装置、移动装置和正负压输气管道;当工作人员穿戴后防护服本体之后,将换气装置利用移动装置放置于地面上,当工作人员需要移动时,可以推动移动装置带动换气装置进行移动即可;并且换气装置能够利用正负压输气管道与防护服本体内部换气,实现了防护服本体内部的空气流通,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服由于需要背储气罐造成穿戴者负重大,防护服内密闭性导致出汗闷热,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水汽附着在透明面罩上,影响工作人员视线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的内部正负压输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的正负压输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的面罩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的分路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防护服本体;101-防护服主体;102-面罩部;200-换气装置;201-空气输送机构;202-排气机;300-移动装置;400-正负压输气管道;401-第一进气管;402-第一出气管;403-第二进气管;500-分路器;501-分路器主体;502-正压进气口;503-负压出气口;504-第一进气口;505-第一出气口;506-左手传输口;507-右手传输口;508-左脚传输口;509-右脚传输口;510-异型隔离筋;511-躯干负压出气口;600-橡胶固定部;601-第一固定孔;602-第二固定孔;603-紧急放气口;700-异型口罩;800-支撑架;900-推手;110-存储隔板;120-低压声光报警装置;130-显示装置;140-充电电源;150-变频调速器;160-单向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换气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00、换气装置200、移动装置300和正负压输气管道400;换气装置200通过正负压输气管道400与防护服本体100内部连通,换气装置200用于与防护服本体100内部换气,换气装置200通过移动装置300放置于地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换气防护服可以在工作人员需要携带医护药品、对各个病房巡视以及在手术室内或者有污染的实验室、法医殡仪馆以及粉尘车间方便移动装置300进行移动的场景中进行使用;其中,移动装置300作为换气装置200的承载主体,利用移动装置300能够在减轻工作人员负重负担时,可以更好的保证换气装置200的储气量,从而能够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进行工作操作。

使用时,为保证防护服本体100内部的密封性,在防护服本体100的袖口处与手套之间通过袖口密闭件密闭连接,其中,袖口密闭件的原理为双层螺纹卡圈,在作业者佩戴或更换手套后,将密封卡圈旋紧,不仅方便实用,也保证了手套与防护服本体100整体的气密性;在防护服本体100的裤腿与胶靴连接处采用裤腿密闭件密闭连接,进一步确保整体气密性;防护服本体100的背部设置有齿牙在内侧的气密型拉链,在方便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本体100同时,具有良好的气密性与防水性。

可选地,移动装置300可以采用手动推动轮和电动驱动轮,当移动装置300采用手动推动轮时,此时工作人员在穿戴好防护服本体100后,能够手动推动移动装置300进行移动,手动推动轮可以采用万向轮;当移动装置300采用电动驱动轮时,此时工作人员在穿戴好防护服本体100后,能够利用遥控器等方式驱动移动装置300,其中电动推动轮可以采用麦克纳姆轮;其中,麦克纳姆轮具有结构紧凑,运动灵活,是很成功的一种全方位轮,由4个这种新型轮子进行组合,可以更灵活方便的实现全方位移动功能。

另外,当在外部环境利用移动装置不方便的情况下,移动装置可以采用手提式结构,从而可以将换气装置设置在手提结构上。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部工作环境处于固定位置时,此时可以将换气装置200设置为固定结构,进而能够利用正负压输气管道400与固定结构的换气装置200进行连接;当外部工作环境处于需要进行移动时,可以利用移动装置300和换气装置200连接;另外,换气装置200可以采用可快速更换的气源容器结构。

本实施例中,换气装置200作为防护服本体100从外部环境得到空气的换气装置200,利用在防护服本体100内部布置正负压输气管道400,利用正负压输气管道400的传输作用能够实现换气装置200与防护服本体100内部的空气流通,进而能够保证穿戴者在防护服本体100内部的空气流通,实现了工作人员在长期穿防护服的工作中也能时刻获取洁净舒适的空气,保持防护服本体100内部良好的空气流通,带走作业者长期工作中产生的汗湿空气和呼出的废气。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防护服本体100包括防护服主体101和面罩部102,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连接,正负压输气管道400的端口位于面罩部102内。

其中,防护服主体101可以采用轻质面料,提供给使用者更高的舒适性;在防护服主体101的表面封塑聚氯乙烯薄膜,进一步加强防护服主体101的耐酸防腐性。

可选地,在防护服主体101的大腿内侧位置可以设置有紧急放气口603,以防止防护服主体101出现胀气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放气。

面罩部102作为工作人员的头部防护结构,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可拆卸连接,优选地,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面罩部102可以通过卡接或者系绳的方式固定在防护服主体101上,另外面罩部的内部可以设置有面罩支撑;可选地,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之间的结合位置可以设置有橡胶密封结构,在保证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卡接的基础上,还能够更好的保证面罩部102与防护服主体101之间的密封性能。可选地,面罩部102顶部可以设置有垫子,进而能够将面罩部102的大部份重量受力在垫子上,使得穿戴者更加舒适。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换气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00、换气装置200、移动装置300和正负压输气管道400;当工作人员穿戴后防护服本体100之后,将换气装置200利用移动装置300放置于地面上,当工作人员需要移动时,可以推动移动装置300带动换气装置200进行移动即可;并且换气装置200能够利用正负压输气管道400与防护服本体100内部换气,实现了防护服本体100内部的空气流通,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服由于需要背储气罐造成穿戴者负重大,防护服内密闭性导致出汗闷热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水汽附着在透明面罩上,影响工作人员视线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换气装置200包括空气输送机构201;正负压输气管道400包括第一进气管401;第一进气管401通过防护服主体101伸入面罩部102内,且第一进气管401与防护服主体101密封连接,第一进气管401的端口固定于面罩部102靠近额头的位置,通过利用空气吹向眼睛对应的面罩部位置以吹走湿气,空气输送机构201通过第一进气管401与面罩部102内部连通;空气输送机构201设置于移动装置300上。

可选地,空气输送机构201可以采用空气压缩瓶或者氧气瓶等,优选地,空气输送机构201采用空气压缩瓶,空气压缩瓶内填充有压缩空气,同时空气压缩瓶利用第一进气管401伸入防护服主体101内,其中第一进气管401和防护服主体101的连接处采用密封连接;当第一进气管401伸入到面罩部102内时,将第一进气管401的出气端布置于面罩部102靠近额头的位置,进而能够从面罩部102的顶部向下传输新鲜空气;同时,由于工作人员呼吸产生水汽时,水汽会附着在透明面罩内,影响工作人员的视线,利用第一进气管401将新鲜空气在额头的位置进行传输,可以吹散面罩部102眼镜部位的水汽,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另外,空气压缩瓶还可以连通有空气净化器,通过空气净化器将进入到空气压缩瓶内的空气进行净化,从而使得空气压缩瓶向防护服主体101内提供的空气更加洁净。

其中,第一进气管401采用柔性伸缩管路,可选地,可以采用以tpu为材料的伸缩管。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换气装置200还包括排气机202和单向排气阀160;正负压输气管道400还包括第一出气管402;第一出气管402通过防护服主体101伸入面罩部102内,且第一出气管402与防护服主体101密封连接,第一出气管402的端口固定于面罩部102靠近口腔的位置,排气机202通过单向排气阀160与第一出气管402连接,以通过第一出气管402与面罩部102内部连通;排气机202设置于移动装置300上。

可选地,排气机202可以采用小型排风机,排气机202和稳压阀连接,利用第一出气管402伸入防护服主体101内,其中第一出气管402和防护服主体101的连接处采用密封连接;当第一出气管402伸入到面罩部102内时,将第一出气管402的进气端布置于面罩部102靠近口腔的位置,进而能够将人体呼出的气体直接利用第一出气管402和排气机202排到外界环境中,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其中,第一出气管402采用柔性管路,可选地,可以采用以tpu为材料的伸缩管。

另外,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一出气管402均可以利用快速接口分别与空气输送机构201和排气机202连接;同时,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一出气管402的快速接口不连接时,快速接口用卡扣固定于腰带;此时可以用套子套住快速接口,以免污染;可选地,当空气输送机构需要进行充气时,此时设置于推手反方向的快速接口与充气机构连接,当充气完成需要进行工作时,此时可以用套子套住快速接口,以免污染,快速接口用卡扣固定于移动装置300;同时,还可以在快速接口位置设置有放水气开关,通过开关能够实现放水气功能。

由于防护服主体101的密闭性,导致穿戴者在防护服主体101内部很容易出现汗蒸的问题,进而会导致穿戴者穿戴时间较长之后会出现闷热的不适感;为了缓解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正负压输气管道400还包括第二进气管403;在防护服主体101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进气口,第二进气管403的数量与进气口的数量对应设置,每一个进气口与一个第二进气管403连通,多个第二进气管403分别与第一进气管401连通,第一进气管401用于向多个第二进气管403分流。

其中,在防护服主体101的四肢以及身体内部可以设置有多个进气口,每一个进气口与一个第二进气管403连通,其中第二进气管403作为第一进气管401的分支管路,可以利用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二进气管403向身体各个部分输送新鲜的空气,进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护服主体101汗蒸的问题,让穿戴者可以长期处于一个微大于外界气压、清洁、流动的空气环境中。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分路器500;分路器500设置于防护服主体101内,且分路器500与防护服主体101通过橡胶固定部600粘接,第一进气管401、第二进气管403和第一出气管402均与分路器500连接,分路器500上设置有用于与进气口连通的出气口;出气口用于与防护服主体101内的四肢出气位置连通,出气口与第一出气管402连通。

其中,分路器500位于防护服主体101的内层中,分路器500上设置有与防护服主体101内部连通的出气口,利用出气口能够将防护服主体101内部的所有流动的气体输送至到分路器500中,而分路器500与第一出气管402连通,从而将防护服主体101内部的所有气体集中到第一出气管402,以使防护服主体101内部与外部环境能够实现局部连通;可选地,空气输送机构201通过第一进气管401进入分路器500,分路器500利用第一进气管401以及第二进气管403将气体分流至面罩部102和防护服主体101的四肢位置;同时分路器500利用第一出气管402和出气口、躯干负压出气口511与排气机连通。

其中,为了保证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一出气管402的位置保持不动,因此需要保证第二进气管403上的线长能够具有充分的余量,从而能够使得穿戴者在较大的活动范围内自由地移动,利用分路器500能够将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二进气管403进行连通,以及分路器500还能够将第一出气管402和出气口进行连通;躯干负压出气口511将躯干的废气和头部的大部分废气排出,以免影响呼吸。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分路器500包括分路器主体501以及布置于分路器主体上的正压进气口502、负压出气口503、第一进气口504、第一出气口505、躯干负压出气口511、左手传输口506、右手传输口507、左脚传输口508和右脚传输口509;正压进气口502和负压出气口503之间通过异型隔离筋510分流;正压进气口502与空气输送机构201伸出的第一进气管401连接,第一进气口504与延伸至面罩部102内部的第一进气管401连接;负压出气口503与排气机202伸出的第一出气管402连接,第一出气口505与延伸至面罩部102内部的第一出气管402连接,躯干负压出气口511能够与排气机202连通,躯干负压出气口511用于将躯干内的废气排出;左手传输口506、右手传输口507、左脚传输口508和右脚传输口509分别与对应的左手、右手、左脚和右脚的第二进气管403连接。

其中,分路器主体501作为换气装置200与防护服本体100的分流结构,当空气输送机构201通过第一进气管401进入分路器500内时,此时空气输送机构201通过第一进气管401与正压进气口502连接,并且正压进气口502通过第一进气管401与防护服主体101内的第一进气管401连接,进而能够将空气输送机构201输入的空气准确分流至面罩部102内;同时,位于防护服主体101内的第一出气管402通过与第一出气口505连接,利用负压出气口503以及外部的第一出气管402与排气机202连接。

可选地,为了保证防护服主体101四肢位置的空气流通,利用左手传输口506、右手传输口507、左脚传输口508和右脚传输口509分别连接对应位置的第二进气管403,使得将气体分流至防护服主体101的四肢位置。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进气管401、第一出气管402和第二进气管403均采用伸缩管;

伸缩管与分路器主体501的第一进气口504和第一出气口505的接触面位置处设置有台阶结构,分路器主体501靠近第一进气口504和第一出气口505对应位设置有凹槽,伸缩管用于通过台阶结构伸入分路器主体501内的凹槽连接,且凹槽位置设置有粘接层,凹槽与台阶结构粘接固定。

可选地,在分路器主体501的第一进气口504、第一出气口505以及左手传输口506、右手传输口507、左脚传输口508和右脚传输口509的接触面位置处同样可以设置为台阶形状,在分路器主体501相应处凹进,利用圆柱面伸入分路器主体501内,并用胶水粘接伸缩管,防止伸缩管脱落。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橡胶固定部600;橡胶固定部600设置于防护服主体101内,且橡胶固定部600与防护服主体101粘接,橡胶固定部60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进气管401的第一固定孔601和用于固定第一出气管402的第二固定孔602,第一进气管401穿管第一固定孔601后与空气输送机构201连接,第一出气管402穿过第二固定孔602后与排气机202连接。

可选地,橡胶固定部600可以采用防护服主体101的腰带固定,其中,分路器500可以利用橡胶固定部600进行位置固定,同时将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一出气管402利用腰带作为橡胶固定部600,当第一进气管401通过第一固定孔601进入到防护服主体101内部后,此时第一进气管401与第一固定孔601之间相对固定,进而能够保证第一进气管401的稳定性;同样地,当第一出气管402通过第二固定孔602进入到防护服主体101内部后,此时第一出气管402与第二固定孔602之间相对固定,进而能够保证第一出气管402的稳定性,可选地,橡胶固定部600、分路器500以及防护服主体101和腰带内层通过粘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异型口罩700;

面罩部102位于口部位置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异型口罩700的卡槽,面罩部102位于口部位置的台阶与异型口罩700边缘之间通过密封圈隔离,异型口罩700的边缘位置设置有卡槽缺口,异型口罩700通过卡槽缺口与面罩部102的卡槽可拆卸连接。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面罩部102设置有异型口罩700,利用异型口罩700能够解决穿戴者之间的语音交流,方便声音输送,使得设计更加合理。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架800;支撑架800与移动装置300连接,变频调速器150和换气装置200设置于支撑架800内,正负压输气管道400通过变频调速器150与换气装置200连接;支撑架800远离移动装置300的一端设置有存储隔板110和推手900,推手900与存储隔板110连接。

其中,支撑架800作为工作人员的整体需要移动的结构,其中空气输送机构201和排气机202能够全部设置在支撑架800的内部,并且支撑架可以在空气输送机构201和排气机202的上部设置有存储隔板110,利用存储隔板110可以存储需要携带的工作用品、器械或者药品等,其中,存储隔板110内可以设置有多层隔板进行区分放置;利用推手900的作用,推动移动装置300以及空气输送机构201、排气机202和存储隔板110等,解决了防护服肩抗氧气瓶的技术问题,利用支撑架800和推车结合,使得使用场景更加广泛,更加适合推广使用。

可选地,利用变频调速器150分别与第一进气管401与第一出气管402连通,从而可以更好的调节第一进气管401和第一出气管402的气体流量稳定性。

可选地,在固定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穿戴防护服本体100后,设置与防护服本体100的进出气管快速接口与有稳压阀的正负压管道的快速接口连接,可以更加经济方便。

在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低压声光报警装置120、压力传感器、继电器、显示装置130和充电电源140;充电电源140通过继电器分别与换气装置200、压力传感器、继电器、显示装置130和低压声光报警装置120电性连接,压力传感器与换气装置200连接,用于检测换气装置200内部气体压力,并在气体压力低于阈值后向继电器发送控制信号,继电器对应控制低压声光报警装置120发出声光警报,显示装置130与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用于显示换气装置200的内部气压和充电电源140的使用情况,且充电电源140具有低电量预警模块。

由于空气输送机构201内部的储存量有限,当空气输送机构201内部的压缩空气的量使用完之后,对于穿戴者而言,存在空气无法完全流通的情况,其中压力传感器和继电器位于支撑架800内部,因此利用压力传感器对空气输送机构201进行气压检测,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空气输送机构201的气压低于预先设置的阈值后,会激活警报器开启进而发出声光警报,从而及时穿戴者充气空气输送机构201;同时利用充电电源140内部具有低电量预警模块,当充电电源140的电量低于阈值时,此时充电电源140同样能够发出声光预警。

可选地,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防护服主体101压力过小或过大时,压力传感器利用继电器将信号传递给排气机202,排气机202通过转速调节排气来达到防护服内压力。

可选地,由于空气输送装置和排气机202均布置于支撑架800内部,为了方便了解充电电源以及空气输送机构201的使用情况,可以利用显示装置130能够更加直观对空气输送机构201和充电电源140的情况进行显示;其中,显示装置130可以采用显示屏、触控屏或者采用压力表和充电电源140显示表的结合等;可选地,充电电源140可以采用能够充电的蓄电池或者锂电池等;另外,充电电源140可以通过电源开关进行控制启闭,充电电源140在使用后电源不足时可更换新电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