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68650发布日期:2020-11-19 21:46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配网现场施工的工作服是纯棉、阻燃、长袖,衣服厚度较一般夏装要厚。在南方夏季漫长,且闷热潮湿。操作人员在酷暑外出作业时,因工作服透气性差,散热不良,操作人员都是汗流浃背,衣服全湿透,不仅操作人员辛苦,而且衣服湿透后,丧失其应有的防护作用。其中,由于操作人员后背出汗多,防护服容易粘贴在背上,使得操作人员体验感差。现有的散热防护工作服一般在后背直接开口进行散热,导致防护性差。此外,操作人员腋下闷热易出汗,使得操作人员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服,操作人员穿着防护工作服工作时,能达到凉爽舒适的效果,以及能达到背部干爽且防护效果好的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护服,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的背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覆盖有速干结构,所述速干结构包括相贴合的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采用网眼面料,所述外层采用非网眼面料;所述本体的腋下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上覆盖有第一透气网;以及

吸热组件,所述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包括相连接的衣袖和主体,所述第一透气网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尺寸为5cm,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高的尺寸为5cm,所述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位于所述衣袖朝向所述主体的一侧,所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衣袖的一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热组件包括:

安装袋,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以及

降温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袋中,包括袋体以及降温介质,所述降温介质设置在所述袋体中。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吸热组件环绕于所述本体的腰部位置,且并排设置有多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护服还包括内胆,所述内胆采用网眼面料,所述内胆沿所述主体的腰围方向延伸,所述内胆的四周固定于所述主体的内侧,所述吸热组件包括:

吸热盒,所述吸热盒位于所述主体与所述内胆之间且固定在所述主体或所述内胆上;

风扇,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吸热盒的内部,所述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口,所述吸热盒上开设有第二口,所述第一口、所述第二口以及所述风扇的进风侧正对设置;

制冷袋,所述制冷袋设置在所述吸热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风扇的出风侧;以及

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位于所述内胆与所述主体形成的空间中,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吸热盒的内部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内胆相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通风孔。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风管道设置有多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层由皮芯复合纤维制成,所述外层由亲水性纤维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本体还包括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遮挡布,其上开设有切口,所述切口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主体开设有第三开口,所述遮挡布覆盖在所述第三开口上;

安装架,包括支撑条以及弹性带,所述支撑条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条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弹性带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条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一条所述弹性带沿所述第一边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边相固定,另一条所述弹性带沿所述第二边延伸且与所述第二边相固定;

第二透气网,所述弹性带与所述支撑条通过所述第二透气网相连接;以及

拉绳,所述弹性带上连接有所述拉绳。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复位件,所述复位件包括磁性相异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所述第一磁铁和所述第二磁铁中的一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条上,另一个设置在所述弹性带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锁边布,呈长条状,所述锁边布的两侧边均与所述遮挡布相连接,所述锁边布与所述遮挡布共同形成安装空间,所述锁边布的一端与所述弹性带相连接,所述锁边布的另一端与所述遮挡布形成出口,至少部分所述拉绳设置在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拉绳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出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服。该防护服在背部设置内层与外层相贴合的速干结构,内层采用网眼面料能够减少内层与背部皮肤接触面积,能够使得操作者的背部干爽舒适,外层采用非网眼面料,能够实现对背部较好的防护效果。其次,通过在腋下设置网状结构,促进腋下通风散热,使操作人员腋下清爽舒适,避免了腋下闷热出汗现象,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再加上设置有吸热组件,使得防护服整体散热性好,给操作人员带来丝丝凉意,保证操作人员凉爽舒适,具有消暑降温、防痱降火等功能,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防护服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防护服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速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透气网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近电报警器的逻辑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吸热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防护服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遮盖布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遮盖布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7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本体;11、速干结构;111、内层;112、外层;12、第一透气网;

2、吸热组件;21、吸热盒;22、风扇;23、制冷袋;24、送风管道;25、通风孔;26、第二口;

3、近电报警器;31、控制模块;32、检测模块;33、报警模块;34、便携式电源;

4、反光涂层;

5、散热组件;51、遮挡布;52、切口;521、第一边;522、第二边;53、安装架;531、支撑条;532、弹性带;54、第二透气网;55、拉绳;56、复位件;561、第一磁铁;562、第二磁铁;57、锁边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包括本体1以及纽扣,其中,本体1包括相连接的衣袖和主体,衣袖位于主体的两侧,主体的正面有两个衣襟,其中一个衣襟上开设有纽扣孔,另一个衣襟上设置有纽扣,每个纽扣都与一个纽扣孔相对应,纽扣安装在纽扣孔中,可以实现本体1的封闭,有效保护操作人员。此外,衣襟的下部位置设置有口袋,能够对物品进行承装,操作者可以在口袋中放置检测工具,从而实现对检测工具的方便携带效果。

由于操作人员在夜间工作时,能见度比较低,难以被他人发现识别,所以很容易误撞到操作者。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防护服还包括反光涂层4,反光涂层4设置在本体1的外部,本实施例的反光涂层4可以由长磷光荧光体制成,反光涂层4可以在夜间反光,进而对其他人起到警示的效果。反光涂层4呈条状,从一只衣袖的肩部位置延伸至另一只衣袖的肩部位置,能够更精准地展示出操作人员的宽度以及位置,能够更有效避免其他人或者交通工具撞到操作人员,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体1的正反两面均设置有反光涂层4,无论操作者正对其他人还是背对其他人,都能及时被其他人发现,提高操作者在夜间作业的安全性。

优选的,如图2所示,防护服还包括吸热组件2,吸热组件2设置在本体1上,可以降低操作人员产生的热量,保证操作人员凉爽舒适。

具体的,吸热组件2包括安装袋以及降温结构,安装袋设置在本体1上,降温结构设置在安装袋中,安装袋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两侧布上面设置有魔术贴,能够实现安装袋的打开和锁紧,实现对降温结构的更换,一方面,当降温结构的降温效果变差时,可以对降温结构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当工作服处于非使用状态时,可以将降温结构进行取出,方便收纳,避免降温结构内部材料的泄露。其中,降温结构包括袋体以及降温介质,降温介质设置在袋体中,可以更好地保护降温介质,降温介质可以吸收人体热量,凉爽效果立竿见影,可以给操作人员带来丝丝凉意,提高舒适度。

优选的,降温介质由百分之九十五质量的水和百分之五质量的冰晶混合制成,可以反复使用,不但具有消暑降温,防痱降火等功能,而且对高血压、头昏、腰酸背痛、神经衰弱以及痔疮等疾病防治有辅助疗效,对消除疲劳、清神醒目、集中注意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优选的,如图2所示,吸热组件2环绕于本体1的腰部位置,吸热组件2并排设置有多组,可以吸收腰部位置多个部位的热量,使得吸热面积增大,可以更好地吸收操作人员的身体热量,使操作人员凉爽舒适。

由于操作人员后背出汗多,防护服容易粘贴在背上,使得操作人员体验感差。现有的散热防护工作服一般在后背直接开口进行散热,导致防护性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本体1的背部开设有第一开口,第一开口上覆盖有速干结构11,不仅能够减少本体1与背部皮肤接触面积,使得操作者的背部干爽舒适,而且能够实现对背部较好的防护效果。

为了方便对速干结构11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速干结构11包括相贴合的内层111和外层112,内层111采用网眼面料,能够减少内层111与背部皮肤接触面积,能够使得操作者的背部干爽舒适,外层112采用非网眼面料,能够实现对背部较好的防护效果。

优选的,内层111由皮芯复合纤维制成,其透气以及拒水性能好,质地柔软,使得内层111吸附滞留汗液少,不会粘结在背部,有利于汗液的扩散蒸发,保证操作人员干爽舒适,皮芯复合纤维指的是两种组分聚合物分别沿纤维纵向连续形成皮层和芯层的复合纤维,其中,以聚酯、色母粒和柔软母粒组分组成芯层的纤维,具有不吸水、不存水、速干的特性,以聚合物、亲水母粒和抗菌母粒组分组成皮层的纤维,具有快速导汗功能。外层112由亲水性纤维制成,可以有效吸收汗液,避免汗液滞留在内层111上,大面积扩散和蒸发。

操作人员腋下的汗腺排布密集,导致操作人员腋下极易闷热出汗,使得操作人员舒适度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本体1的腋下开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上覆盖有第一透气网12,可以有效避免腋下热量堆积,闷热出汗现象,促进腋下汗液蒸发,保证腋下凉爽舒适。第一透气网12由纯棉材质制成,纯棉材质吸湿透气性好,进一步提高腋下排汗透气的作用。

优选的,如图4所示,第一透气网12为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的尺寸为5cm,等腰三角形的高的尺寸为5cm,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位于衣袖朝向主体的一侧,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位于主体朝向衣袖的一侧,由于汗腺主要分布在身体侧,第一透气网12在身体侧面积较大,故能较好地对汗腺产生的汗液以及热量进行挥发。此外,等腰三角形的造型美观,当操作人员抬起胳膊时候,等腰三角形的第一透气网12能够起到装饰作用。

优选的,如图1所示,防护服还包括近电报警器3,当操作人员靠近带电物品时,可以有效提醒操作人员谨慎前行和作业,以防发生事故,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近电报警器3设有五档调节,可以适用于不同电压的工作环境,应用更加广泛。

具体的,如图5所示,近电报警器3包括控制模块31、检测模块32、报警模块33以及便携式电源34,控制模块31分别与检测模块32以及报警模块33电连接,便携式电源34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31、检测模块32以及报警模块33相连接,控制模块31预设有多个针对不同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范围,可以针对不同电压等级输出相对应的安全距离范围,检测模块32用来检测作业人员与带电物品之间的距离并将检测结果转换为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31,检测模块32在相同距离检测不同电压等级的带电物品时,产生的检测信号具有不同等级,控制模块31根据检测模块32发出的不同等级的检测信号自动选择对应电压等级的安全距离范围,当超过对应电压的安全距离范围时,控制模块31向报警模块33发送开启信号,报警模块33发出连续的长叫声,用来警示操作人员,避免操作人员进一步靠近带电物品,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便携式电源34通过导线为控制模块31、检测模块32以及报警模块33供电,避免近电报警器3处于没电状态,有效保证近电报警器3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吸热组件2的结构不同。

如图6所示,防护服还包括内胆,内胆采用网眼面料,主体的腰部位置沿着腰围方向设置有内胆,内胆的四周固定于主体的内侧,内胆与主体形成空间,便于将吸热组件2放置在形成的空间中。

吸热组件2包括吸热盒21、风扇22、制冷袋23以及送风管道24,吸热盒21位于主体与内胆之间且固定在主体上,风扇22设置在吸热盒21的内部,主体上开设有第一口,吸热盒21上开设有第二口26,第一口、第二口26以及风扇22的进风侧正对设置,制冷袋23设置在吸热盒21的内部,且位于风扇22的出风侧,送风管道24位于内胆与主体形成的空间中,送风管道24的一端与吸热盒21的内部相连通,送风管道24的另一端与内胆相连接,送风管道24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通风孔25。风扇22工作时,位于主体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第一口、第二口26进入吸热盒21内部,风扇22转动将产生的风吹过制冷袋23,进而将风变成冷风,产生的冷风可以经送风管道24由各个通风孔25排出,排出的冷风经过内胆,可以给腰部位置以及沿腰围方向带来清凉,有效带走人体热量,提高操作人员的舒适度。

优选的,送风管道24设置有多个,多个送风管道24沿主体的腰围方向分布,使得送风管道24的排布面积更加广泛,增大吸热组件2的制冷面积,可以更好的提高腰部各个位置的散热,给操作人员带来丝丝凉意。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护服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本体1还包括散热组件5,可以更好地提高防护服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如图8所示,散热组件5包括遮挡布51,遮挡布51上开设有切口52,当操作人员工作时,由于拉伸作用,可以打开切口52,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如图9所示,当切口52被打开时,切口52包括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521和第二边522,主体开设有第三开口。

如图10所示,散热组件5还包括安装架53、第二透气网54以及拉绳55,遮挡布51覆盖在第三开口上,安装架53包括支撑条531以及弹性带532,支撑条531的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带532,弹性带532的一端与支撑条531的一端相连接,弹性带532的另一端与支撑条531的另一端相连接,其中一条弹性带532沿第一边521延伸且与第一边521相固定,另一条弹性带532沿第二边522延伸且与第二边522相固定,弹性带532与支撑条531通过第二透气网54相连接,当切口52打开时,人体的热量可以通过第二透气网54排出,避免闷热现象,保证通风散热。弹性带532上连接有拉绳55,当操作人员工作时,拽动拉绳55并将两条拉绳55互相系住,拉绳55拉动两条弹性带532,使得切口52打开,实现通风散热,当拉绳55失去拉伸作用时,拉绳55放松,弹性带532恢复,切口52闭合,从而起到对身体较好保护作用。

优选的,散热组件5还包括复位件56,支撑条531和弹性带532通过复位件56相连接,从而达到切口52闭合的效果。复位件56包括磁性相异的第一磁铁561和第二磁铁562,第一磁铁561和第二磁铁562中的一个设置在支撑条531上,另一个设置在弹性带532上,当弹性带532失去拉力时,第一磁铁561和第二磁铁562由于磁性相异吸附在一起,可以闭合切口52,避免切口52闭合不充分现象,有效保证防护服的防护性能。

优选的,散热组件5还包括锁边布57,其呈长条状,锁边布57的两侧边均与遮挡布51相连接,锁边布57与遮挡布51共同形成安装空间,锁边布57的一端与弹性带532相连接,锁边布57的另一端与遮挡布51形成出口,至少部分拉绳55设置在安装空间中,安装空间对拉绳55起到较好导向作用,避免拉绳55在拉拽的过程中发生偏斜。此外,锁边布57可以避免拉绳55完全裸露在本体1外面,影响美观,拉绳55的自由端伸出所述出口,便于操作人员将拉绳55系在身体上。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