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0154发布日期:2020-12-08 15:02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智能行李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早期的行李箱是以木材或其他重的材料制成,随着航空旅行的普及,行李箱的材料趋向更为轻便的硬塑胶或布质。大部分的型号亦附有内置小轮,可用拉杆方便拉动,2010年后亦出现有4个小轮的行李箱,除了可作360度的旋转外,在平地更可以不费力轻易推动。此外,行李箱也可以根据外壳分为硬壳行李箱与软壳行李箱。硬壳行李箱较为耐摔,适合需要给予较多保护的行李。软壳行李箱重量通常较硬壳行李箱为轻,容量亦较有弹性。可是,软壳行李箱的拉链位置较有可能因为里面物件过多而爆开。

目前,市场上的现有的行李箱难以针对存放物件的量,对行李箱内部空间进行调节,导致其适应性较差,为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通过第一“回”字型框体、顶部组件、底部组件和伸缩组件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行李箱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包括第一“回”字型框体,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顶部组件,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底部组件,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和顶部组件之间通过伸缩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和底部组件之间也通过伸缩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拉杆机构;

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t”形槽,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第一导向孔和四个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的一侧面嵌有一控制器;

所述顶部组件包括一第二“回”字型框体,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位于第一“回”字型框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顶板,所述顶板的内部通过拉链连接有一盖板,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与“t”形槽相匹配的第一“t”形滑块,所述第一“t”形滑块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板,所述第一齿板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底部组件包括一第三“回”字型框体,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底板,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与“t”形槽相匹配的第二“t”形滑块,所述第二“t”形滑块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齿板,所述第二齿板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一外波纹板和一内波纹板,所述外波纹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和第二“回”字型框体的外壁上,所述内波纹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和第二“回”字型框体的内壁上;

所述拉杆机构包括一调节组件和一拉杆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侧板,两所述侧板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的一表面上,两所述侧板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反向螺纹杆,所述反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齿环,一所述侧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齿环啮合连接,所述反向螺纹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两滑板,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表面上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板,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一滑板上,另一所述连接板的一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另一滑板上,所述连接块远离连接板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立板,两所述立板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转轴,所述连接块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贯穿有一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一挡环,所述滑动柱的周侧面且位于固定板和挡环之间套接有一弹簧,所述滑动柱的一端贯穿一立板,所述拉杆组件包括一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凸块,所述凸块位于两立板之间,所述凸块的中部开设有一与转轴相匹配的轴孔,所述凸块上还开设有一第一调节孔和一第二调节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t”形滑块穿过一“t”形槽的内部且与一“t”形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二“t”形滑块穿过另一“t”形槽且与另一“t”形槽滑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孔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穿过第二导向孔,所述第一导向杆的直径与第二导向孔的内径相同,且第一导向杆的周侧面和第二导向孔的内壁均光滑,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穿过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杆的直径与第一导向孔的内径相同,且第二导向杆的周侧面和第一导向孔的内壁均光滑。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第一滚轮,所述底板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第二滚轮,四个所述滚轮呈矩形排列,且每个所述滚轮上均设有一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滑板的内部开设有与反向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滑动柱靠近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拉环,所述拉环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直径和轴孔的内径相同,且转轴的周侧面与轴孔的内壁接触。

优选的,所述杆体远离凸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横杆,所述横杆与杆体垂直。

优选的,所述横杆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圈,所述防滑圈为橡胶材质的构件。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均与处理器连接。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顶部组件上的第一滚轮和底部组件上的第二滚轮将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上的刹车片对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设置滚轮,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灵活性。

2、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此时第一驱动电机将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均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因此当第一齿轮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齿板和第二齿板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从而使顶部组件和底部组件相互靠近或是远离,从而完成对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内部空间的调节,使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能够针对存放物件的量,对其内部空间进行调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易于推向市场。

3、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的控制开关,此时第二驱动电机将会带动第二齿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齿轮和齿环啮合连接,因此齿环将会随着第二齿轮的转动而转动,齿环的转动将会带动反向螺纹杆转动,反向螺纹杆的转动能够使其外侧套接的两滑板相互远离,从而使连接块靠近反向螺纹杆,之后拉动拉环,此时弹簧将会收缩变短,同时滑动柱远离拉环的一端将会从第一调节孔的内部脱离,之后将拉杆组件转动90度,然后再松开拉环,从而使滑动柱远离拉环的一端插接到第二调节孔的内部,即完成对拉杆组件的折叠,本发明通过设置拉杆机构,能够将拉杆机构收起来,从而大大较少了拉杆机构的占用空间,使本发明便于运输。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除去伸缩组件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回”字型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回”字型框体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顶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底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拉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本发明拉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回”字型框体;101、“t”形槽;102、第一驱动电机;103、第一齿轮;104、第一导向孔;105、第二导向孔;106、控制器;2、顶部组件;201、第二“回”字型框体;202、顶板;203、盖板;204、拉链;205、第一“t”形滑块;206、第一齿板;207、第一导向杆;208、第一滚轮;3、底部组件;301、第三“回”字型框体;302、底板;303、第二“t”形滑块;304、第二齿板;305、第二导向杆;306、第二滚轮;4、伸缩组件;401、外波纹板;402、内波纹板;5、拉杆机构;6、调节组件;601、侧板;602、反向螺纹杆;603、齿环;604、第二驱动电机;605、第二齿轮;606、滑板;607、连接块;608、连接板;609、立板;610、转轴;611、固定板;612、滑动柱;613、挡环;614、弹簧;615、拉环;7、拉杆组件;701、杆体;702、凸块;703、轴孔;704、第一调节孔;705、第二调节孔;706、横杆;707、防滑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2,本发明为一种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包括第一“回”字型框体1,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一顶部组件2,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底部滑动连接有一底部组件3,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和顶部组件2之间通过伸缩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和底部组件3之间也通过伸缩组件4连接,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拉杆机构5;

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组“t”形槽101,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两第一驱动电机102,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轮103,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第一导向孔104和四个第二导向孔105,所述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一侧面嵌有一控制器106;

所述顶部组件2包括一第二“回”字型框体201,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201位于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2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一顶板202,所述顶板202的内部通过拉链204连接有一盖板203,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2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与“t”形槽101相匹配的第一“t”形滑块205,所述第一“t”形滑块205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一齿板206,所述第一齿板206与第一齿轮103啮合连接;

所述底部组件3包括一第三“回”字型框体301,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3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一底板302,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3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与“t”形槽101相匹配的第二“t”形滑块303,所述第二“t”形滑块303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齿板304,所述第二齿板304与第一齿轮103啮合连接;

所述伸缩组件4包括一外波纹板401和一内波纹板402,所述外波纹板401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1和第二“回”字型框体201的外壁上,所述内波纹板402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1和第二“回”字型框体201的内壁上;

所述拉杆机构5包括一调节组件6和一拉杆组件7,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两侧板601,两所述侧板601均固定安装在第一“回”字型框体1的一表面上,两所述侧板601之间转动连接有一反向螺纹杆602,所述反向螺纹杆6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齿环603,一所述侧板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驱动电机60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604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一第二齿轮605,所述第二齿轮605和齿环603啮合连接,所述反向螺纹杆602的外侧滑动连接有两滑板606,所述调节组件6还包括一连接块607,所述连接块607的一表面上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板608,一所述连接板608的一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一滑板606上,另一所述连接板608的一端通过铰座转动连接在另一滑板606上,所述连接块607远离连接板608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立板609,两所述立板609之间固定安装有一转轴610,所述连接块607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一固定板611,所述固定板611的内部贯穿有一滑动柱612,所述滑动柱612的中部固定套接有一挡环613,所述滑动柱612的周侧面且位于固定板611和挡环613之间套接有一弹簧614,所述滑动柱612的一端贯穿一立板609,所述拉杆组件7包括一杆体701,所述杆体7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凸块702,所述凸块702位于两立板609之间,所述凸块702的中部开设有一与转轴610相匹配的轴孔703,所述凸块702上还开设有一第一调节孔704和一第二调节孔70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t”形滑块205穿过一“t”形槽101的内部且与一“t”形槽10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t”形滑块303穿过另一“t”形槽101且与另一“t”形槽101滑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回”字型框体201的下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孔105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杆207,所述第一导向杆207穿过第二导向孔105,所述第一导向杆207的直径与第二导向孔105的内径相同,且第一导向杆207的周侧面和第二导向孔105的内壁均光滑,所述第三“回”字型框体30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四个第二导向杆305,所述第二导向杆305穿过第一导向孔104,所述第二导向杆305的直径与第一导向孔104的内径相同,且第二导向杆305的周侧面和第一导向孔104的内壁均光滑。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202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第一滚轮208,所述底板302的一表面上固定安装有两第二滚轮306,四个所述滚轮呈矩形排列,且每个所述滚轮上均设有一刹车片。

进一步地,所述滑板606的内部开设有与反向螺纹杆602相匹配的螺纹槽。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柱612靠近固定板6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拉环615,所述拉环615为钢合金材质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610的直径和轴孔703的内径相同,且转轴610的周侧面与轴孔703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杆体701远离凸块70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横杆706,所述横杆706与杆体701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706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圈707,所述防滑圈707为橡胶材质的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106包括处理器和控制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2和第二驱动电机604均与处理器连接。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时,首先工作人员通过顶部组件2上的第一滚轮208和底部组件3上的第二滚轮306将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推到合适的位置,之后通过第一滚轮208和第二滚轮306上的刹车片对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进行固定,当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固定好之后,将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放到,然后拉开拉链204,将盖板203掀开,之后将需要存放的物件放置到行李箱的内部,当放置完成后,通过控制器106启动第一驱动电机102的控制开关,此时第一驱动电机102将会带动第一齿轮103进行转动,由于第一齿板206和第二齿板304均与第一齿轮103啮合连接,因此当第一齿轮103转动的同时能够带动第一齿板206和第二齿板304相互靠近或是相互远离,从而使顶部组件2和底部组件3相互靠近或是远离,从而完成对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内部空间的调节,使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能够针对存放物件的量,对其内部空间进行调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本发明的适用性,易于推向市场,当调节好本发明的自适应性智能行李箱的内部空间之后,之后通过控制器106启动第二驱动电机604的控制开关,此时第二驱动电机604将会带动第二齿轮605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齿轮605和齿环603啮合连接,因此齿环603将会随着第二齿轮605的转动而转动,齿环603的转动将会带动反向螺纹杆602转动,反向螺纹杆602的转动能够使其外侧套接的两滑板606相互远离,从而使连接块607靠近反向螺纹杆602,之后拉动拉环615,此时弹簧614将会收缩变短,同时滑动柱612远离拉环615的一端将会从第一调节孔704的内部脱离,之后将拉杆组件7转动90度,然后再松开拉环615,从而使滑动柱612远离拉环615的一端插接到第二调节孔705的内部,即完成对拉杆组件7的折叠,本发明通过设置拉杆机构5,能够将拉杆机构5收起来,从而大大较少了拉杆机构5的占用空间,使本发明便于运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