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箱及其云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9499发布日期:2021-01-12 07:49阅读:89来源:国知局
旅行箱及其云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旅行箱及其云台结构。



背景技术:

旅行箱是人们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通常旅行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但是,人们如果坐长途火车或者在旅行途中休息想放置一些食品等东西时,往往无处可放,经常只能放在地上或者找有椅子或者桌子的地方,这对于旅行者来说很不方便。但是现有旅行箱普遍缺少可以展开的云台,不便于人们外出时临时放置物品。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申请公布号为cn106666968a的发明公开了旅行箱,由外袋、可伸缩提拉杆、提把、密码锁、拉链窗、活动隔板组成,外袋与拉链窗通过拉链进行密封连接,形成旅行箱的外壳,提拉杆插接在外袋的背面,密码锁位于外袋的上表面,活动隔板插接在旅行箱内部空间内,拉链窗、活动隔板,二者相互配合使得旅行箱内部空间得以合理分配,活动隔板可调节位置,使得内部空间隔断为上下两层,同时配合拉链窗正表面上的拉链来形成两个窗口,也可以将活动隔板收起隐藏。但是这种旅行箱没有云台结构,不方便使用者休息时放置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旅行箱及其云台结构。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旅行箱云台结构,包括第一支架、面板和支撑组件,所述面板包括置物面和安装面,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面板安装面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面板安装面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安装于旅行箱后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三转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通过第二转轴与所述面板安装面的第一端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安装有减震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两个,使用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也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云台结构还包括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面板的安装面活动连接,在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一支架上使所述第二支架处于斜撑状态;在非使用状态时,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通过限位结构卡在所述面板的安装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安装面的第二端具有转动轴,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两侧设有轴孔,所述转动轴的两端穿过所述轴孔后通过两个第三压条限位,所述第三压条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压条的一面设有限位槽用于对所述转动轴限位,所述第三压条上还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旅行箱后壳上设有凹槽,所述第一支架嵌设在所述凹槽中并通过第一压条和第二压条安装于旅行箱后壳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条为t形,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与所述旅行箱后壳的上部固定,所述第一压条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形状匹配,将所述第一支架的底端包覆后与所述旅行箱后壳的下部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旅行箱,包括上述所述的旅行箱云台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云台结构,通过采用旅行箱平台面板,解决了人们出行临时休息工作放置物品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云台结构,通过采用两个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二支撑杆和两个减震套的结构,解决了旅行箱滑动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云台结构,通过采用第二支架,解决了平台承重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旅行箱云台结构,出差、旅途中使用安装在旅行箱上的云台面板的结构,进行临时休息、办公,方便又实用。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爆炸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爆炸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使用状态图一(第二支架未打开);

图5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旅行箱云台结构的折叠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6所示,接下来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旅行箱云台结构,包括第一支架105、面板106和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杆110和两个第二支撑杆112(使用状态时,两个第一支撑杆110之间平行设置,两个第二支撑杆112之间也平行设置),第二支撑杆112与第一支撑杆110之间通过第三转轴111活动连接,面板106包括置物面1063和安装面1064,第一支撑杆110通过第二转轴109与面板106安装面的第一端转动连接,面板106安装面的第二端具有转动轴1062,第一支架105的上端两侧设有轴孔,转动轴1062的两端穿过轴孔后通过两个第三压条104限位,优选地,第三压条104的一面设有限位槽1041用于对转动轴1062限位,第三压条104上还设有供紧固件穿过的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后将第三压条104与第一支架105的上端固定。

旅行箱后壳103上设有凹槽1031,第一支架105嵌设在凹槽1031中并通过第一压条101和第二压条102安装于旅行箱后壳103上。优选地,第二压条102为t形,将第一支架105的上部与旅行箱后壳103的上部固定,第一压条101(设置有多个减重孔)的形状与第一支架105的底端形状匹配,将第一支架105的底端包覆后与旅行箱后壳103的下部固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5的表面和面板106的安装面均做成多孔结构,以减轻云台结构重量。

实施例2

实施例2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做的优选例。

在实施例2中,第二支撑杆112的底端安装有减震套113。两个第一支撑杆110、两个第二支撑杆112和两个减震套113的结构,解决了旅行箱滑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面板106的承重问题,旅行箱的云台结构中还设置了第二支架108,第二支架108的一端通过第一转轴107与面板106的安装面活动连接,在使用状态时,第二支架108的另一端支撑在第一支架105上使第二支架108处于斜撑状态;在非使用状态时,第二支架108的另一端通过限位结构1061(具体可以设置成两排限位块)卡在面板106的安装面上。

旅行箱云台结构的使用方法如下:

云台结构闭合状态下,两个第二支撑杆112通过两个第三转轴111转动折叠至两个第一支撑杆110的容纳槽中,然后两个第一支撑杆110通过两个第二转轴109折叠卡在面板106和第一支架105之间的空隙中,第二支架108卡在面板106的安装面上,面板106卡在第一支架105内。

使用时,打开面板106,面板106其本身的轴在第一支架105和两个第三压条104间转动,拨动第二支架108,使第二支架108绕两个第一转轴107转动,第二支架108支撑在第一支架105上部的支撑槽1051中形成斜撑解决面板的承重问题,拨动两个第一支撑杆110,两个第一支撑杆110绕两个第二转轴109转动,拨动两个第二支撑杆112,两个第二支撑杆112绕两个第三转轴111转动,两个减震器113接触地面,面板106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3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的结构基础上做的变化例。

在实施例3中,可以将实施例1的两个第一支撑杆110和两个第二支撑杆112形成支撑组件用两个可伸缩的支撑杆代替,这样还能调节面板106的高度,如果面板不够高,可以将旅行箱底部垫高,同时调节可伸缩的支撑杆,使面板106处于水平状态。

实施例4

实施例3是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应用例。

在实施例4中,提供一种旅行箱,包括旅行箱后壳,在旅行箱后壳103上设有凹槽1031,凹槽1031中嵌入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描述的旅行箱云台结构,该旅行箱云台结构嵌入后通过第一压条101和第二压条102与旅行箱后壳103固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