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50242发布日期:2021-07-27 15:2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腰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护腰。



背景技术:

护腰常用于围护在腰部,现有护腰常包括软性支撑和硬性支撑两种,软性支撑的护腰常用于在运动时保护腰部以减少损伤,对于腰部已有损伤的情况多采用硬性支撑,用于缓解受压迫导致脊柱损伤的问题。现有护腰的尺寸规格一定,支撑范围固定,同一规格的护腰不能适应同一身高但支撑位置需求不同的使用者,同一规格的护腰也不能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整体而言,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护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护腰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护腰,其包括依次连接的左侧腰支撑件、后背支撑件和右侧腰支撑件,所述左侧腰支撑件与所述右侧腰支撑件可拆卸地连接,以将护腰固定于人体;

所述后背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所述下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左侧腰支撑件和所述右侧腰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上支撑件分别与所述左侧腰支撑件、所述右侧腰支撑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所述上支撑件包括上本体和支撑杆,所述上本体通过所述支撑杆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所述下支撑件。

本申请提供的护腰,包括下支撑件、左侧腰支撑件、右侧腰支撑件构成的固定部分和上支撑件,固定部分围护固定在腰部,起到支撑下部的腰椎的作用,并为上支撑件提供竖向支持力;上支撑件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以调整支撑位置,以便支撑上部的腰椎和/或支撑胸椎。上支撑件通过支撑杆与下支撑件连接为一体,支撑杆能够抵抗水平方向的力,以免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的间隔位置处对应的脊椎弯折而受压迫损伤,还阻止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沿躯干的周向错动,使护腰结构更稳定,以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效果。上支撑件的竖向受力通过支撑杆传递至固定部分,上部的支撑力由固定部分转移至臀部,护腰不容易上下滑移,护腰的竖向承载能力提高。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护腰不仅能够调整支撑范围、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还对脊柱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件包括下本体和驱动件,所述下本体形成有条形槽,所述支撑杆可上下移动地插接于所述条形槽,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驱动件起到方便调节支撑高度的作用,其中支撑杆装配于条形槽,使护腰的结构更稳定;在上支撑件移动过程中,条形槽与支撑杆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上支撑件移动更稳定,以保证上支撑件能够沿脊柱升降,从而准确地支撑在后腰或后背。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件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连接所述下本体并遮蔽所述条形槽,所述盖板上形成有安装通道,所述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驱动件包括操作部和输出部,所述输出部位于所述安装通道靠近所述条形槽的一端以与所述支撑杆传动连接,所述操作部从所述安装通道远离所述条形槽的一端伸出以供人手操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利用盖板遮蔽条形槽,保护支撑杆,以免支撑杆从条形槽的槽口脱出,并防止外物进入条形槽导致卡阻,保证上支撑件稳定移动。

在安装时,能够先装配驱动件于盖板后,再将盖板装配于下本体,在驱动件装配于盖板的过程中,驱动件的操作部和输出部都处于可视状态,便于安装,以免驱动件出现装配问题,提高成品率。

而且,驱动件损坏时,无需拆分整个下支撑件,单独拆下盖板即可,也无需连同整个下支撑件一起更换,将驱动件从盖板上取下并更换即可,或者将驱动件与盖板整体更换即可,有效降低维修难度,减少维修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形成有容置部,所述容置部的内壁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

所述输出部包括齿轮,所述齿轮位于所述容置部内,并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操作部包括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齿轮同轴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部伸入容置部,能够约束支撑杆,防止支撑杆脱出,同时输出部和容置部通过齿轮齿条啮合传动,传动结构紧凑稳定,使得支撑杆稳定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还包括穿设于所述安装通道的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输出部,所述第二传动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的另一端插接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操作部连接第一传动杆,输出部连接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插接配合以使操作部和输出部传动,通过设置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使得驱动件形成分体式结构,便于装配在盖板的两侧,且便于分别更换维修操作部和输出部。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传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沿轴向移动,以使所述操作部具有锁定位置和驱动位置;

所述盖板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操作部移动的限位部,所述操作部在所述锁定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配合,所述操作部在所述驱动位置时与所述限位部分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盖板上设置限位部与操作部配合,上支撑件能够被锁定在适当位置,起到更好的支撑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杆上形成有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将所述凹槽分隔为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轴向排布;

所述第二传动杆上形成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配合于所述第一键槽时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锁定位置,所述第一凸起配合于所述第二键槽时所述操作部位于所述驱动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一凸起的配合,第一凸起挤压并越过第一凸起,以实现第一键槽和第二键槽切换,以免第二传动杆任意移动,使得操作部能够保持在锁定位置或驱动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本体的下边缘局部向上凹进形成凹部,所述下支撑件包括下本体,所述下本体的上边缘局部向上凸出以形成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配合。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凸部和凹部配合限制上支撑件和下支撑件沿腰身的周向错动,减小支撑杆的水平荷载,同时上支撑件相对下支撑件移动时,凸部沿凹部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使上支撑件移动更稳定。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上支撑件包括两个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上本体,所述两个连接杆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左侧腰支撑件和所述右侧腰支撑件分别设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分别套设于两个所述连接杆。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上支撑部和两个侧腰支撑件通过连接杆和滑套连接,结构简单、紧凑。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每个连接杆分别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上本体,所述第二端形成卡接部;

所述上支撑件还包括卡扣,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上本体,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接部配合以固定所述第二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端连接上本体,第二端为自由端,方便滑套从第二端装入和拆卸,安装好后,通过设置卡扣固定第二端,连接杆的两端都受约束,使得连接杆安装稳定,且滑套不容易滑脱,以使上支撑件与左侧腰支撑件和右侧腰支撑件连接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腰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撑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支撑件的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支撑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覆盖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腰的前视示意图;

图8为图2的a部分放大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4的b部分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腰设置垫层后的前视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腰隐去腰带后的侧视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护腰隐去腰带后的俯视示意图。

图标:1-上支撑件;11-上本体;11a-凹部;11b-加强部;111-连接杆;1111-第一端;1112-第二端;1113-卡接部;1114-第一防脱结构;112-卡扣;114-螺钉;12-支撑杆;121-容置部;122-齿条;2-下支撑件;21-下本体;21a-凸部;211-固定杆;2111-第二防脱结构;212-条形槽;22-盖板;221-安装通道;222-第一限位部;23-驱动件;231-操作部;2311-旋钮;2312-第二限位部;232-输出部;2321-齿轮;233-第一传动杆;2331-凹槽;23311-第一键槽;23312-第二键槽;2332-第一凸起;234-第二传动杆;2341-连接臂;2342-第二凸起;3-左侧腰支撑件;31-左侧支撑板;311-左侧过线孔;32-左侧腰带;321-第一子扣;322-第二母扣;323-左侧滑套;324-左侧固定套;4-右侧腰支撑件;41-右侧支撑板;411-右侧过线孔;42-右侧腰带;421-第一母扣;423-右侧滑套;424-右侧固定套;5-腰围调节机构;51-第一滑轮;52-第二滑轮;53-拉绳;54-拉手;6-垫层;61-上垫;62-下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分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现有用于硬性支撑的护腰,尺寸规格一定。常规的护腰一般仅能围设在腰部的局部范围,常用于支撑下部腰椎,如需要支撑上部腰椎或需要腰椎以上的胸椎,则需要更换尺寸规格较大的护腰,或者让使用者在围设护腰的情况下,再围设一个胸椎支撑装置。尤其对于身高较高的使用者而言,一般都需要特制的规格较大的护腰,或再另外围设一胸椎支撑装置。

现有的护腰适用性较差,更换使用常为使用者带来不便。而另外围设胸椎支撑装置,虽便于根据支撑范围需要选择性使用,但胸椎支撑装置和护腰能够沿腰身的周向错动,对于脊柱的保护有限。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护腰,该护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且支撑效果和保护效果较好。

如图1所示,图1为护腰的主视图,该视角可见护腰远离人体的一面,护腰包括后背支撑件、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分别连接于后背支撑件的左右两侧。

其中,后背支撑件包括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下支撑件2分别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固定连接,上支撑件1分别与左侧腰支撑件3、右侧腰支撑件4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

请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上支撑件1包括上本体11和支撑杆12,上本体11通过支撑杆12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于下支撑件2。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使用护腰时,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位于使用者的后方,左侧腰支撑件3位于使用者的左侧,右侧腰支撑件4位于使用者的右侧,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可拆卸的连接,以将护腰固定于人体。

下支撑件2、左侧腰支撑件3、右侧腰支撑件4构成的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固定在腰部,并至少围护下部腰椎,起到支撑下部腰椎的作用,上支撑件1沿上下方向调整,以调整支撑位置,从而支撑上部腰椎,及支撑胸椎,使得护腰能够适用于多种支撑范围的需求,即,需要支撑的范围小则使上支撑件1下降,需要支撑的范围大则使上支撑件1上升。

支撑杆12不仅在上支撑件1移动过程中起到导向的作用,还将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连接为整体,以免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相对错动,以免脊柱过度扭转,保证脊柱周向稳定,及使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的间隔位置处对应的脊椎不容易弯折受伤,保证脊柱竖向稳定,从而避免在两个被支撑位置之间出现不被支撑位置,提高护腰的保护效果。

另外,上支撑件1的竖向受力通过支撑杆12传递至固定部分,并通过固定部分转移至使用者的臀部,也即,将脊柱的受力转移给人体的臀部,在人体的臀部的支持下,护腰不容易沿上下方向滑移,护腰的稳定性提高、承载能力提高,能够起到更好的支撑和保护效果。

为提高上本体11的结构强度,如图2所示,上本体11形成有加强部11b,加强部11b靠近上本体11的上边缘,加强部11b大致呈等腰三角形,且顶角朝上。顶角可用于指示脊柱的位置,从而保证护腰在周向上的穿戴位置准确,同时加强部11b增大上本体11承受竖向力的能力,以免上本体11沿水平方向折弯变形,提高支撑和保护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支撑件1的上本体11形成凹部11a,即上本体11的下边缘局部向上凹进形成凹部11a;下支撑件2包括下本体21,下本体21的边缘局部向上凸出以形成凸部21a,凸部21a配合于凹部11a。通过凹部11a和凸部21a相互配合,使得上本体11和下本体21的直接地相互制约,进一步限制上本体11和下本体21沿腰身的周向错动,并减小支撑杆12的水平荷载,缓解支撑杆12受力过大而破坏的情况,提高护腰的支撑和保护效果。在上支撑件1上下移动时,凸部21a沿凹部11a移动,起到导向作用,以使上支撑件1移动更稳定。

凹部11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相应地,凸部21a的数量为一个或多个,凹部11a与凸部21a一一对应。

本实施例中,上本体11设有一个凹部11a,下本体21设有一个凸部21a,其中,凹部11a位于上本体11的水平方向的中部位置,凸部21a位于下本体21的水平方向的中部位置,以使上本体11和下本体21左右受力均衡。

可选地,前述的支撑杆12连接在上本体11的水平方向的中部位置,以使支撑杆12左右两侧受力更均衡,以减少支撑杆12受力不均而损坏的情况。

请结合图1和图2,支撑杆12连接于凹部11a,并从凹部11a延伸至凸部21a,并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在下本体21的凸部21a。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本体11与支撑杆12插接上本体11上形成有安装孔(图中未示出),安装孔的开口向下,支撑杆12的一端由下向上插接于安装孔,另一端用于连接下支撑件2。安装孔保护支撑杆12和上本体11的连接部位,以免支撑杆12沿水平方向脱离上本体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2通过粘结、热熔等方式与上本体11固定,此时支撑杆12可以固定在上本体11的表面,也可以插接于安装孔后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2通过螺钉114、铆钉等锚固件可拆卸地与上本体11固定,此时支撑杆12可以固定在上本体11的表面,也可以插接于安装孔后固定。如图3中所示,使用螺钉114从上本体11的一个表面贯穿安装孔的一侧内壁,并穿过支撑杆12,然后连接于安装孔的另一侧内壁,从而将支撑杆12与上本体11固定。

图4和图5示出了下本体21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下本体21上形成有条形槽212,条形槽212的一端延伸至下本体21的上边缘,以使条形槽212的一端具有开口,支撑杆12从该开口插接于条形槽212,并能够在条形槽212中上下移动。在上支撑件1移动过程中,条形槽212与支撑杆12配合起到导向作用,使得上支撑件1移动更稳定,以保证上支撑件1能够沿脊柱升降,从而准确地支撑在后腰或后背。

下支撑件2还包括驱动件23和盖板22。驱动件23用于驱动支撑杆12上下移动。盖板22用于遮蔽条形槽212。

盖板22连接于下本体21,并遮蔽条形槽212的槽口(即条形槽212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使条形槽212仅露出位于下本体21的上边缘的开口。盖板22防止支撑杆12从条形槽212的槽口脱出,并防止外物进入条形槽212导致支撑杆12卡阻而无法移动。

盖板22上形成有安装通道221,安装通道221贯穿盖板22,以连通外界和条形槽212,驱动件23安装于安装通道221并传动连接支撑杆12。

驱动件23包括操作部231和输出部232,输出部232位于安装通道221靠近条形槽212的一端以与支撑杆12传动连接,操作部231从安装通道221远离条形槽212的一端伸出以供人手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杆12上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齿条122,操作部231包括旋钮2311,输出部232包括齿轮2321,齿轮2321与齿条122啮合。旋钮2311驱动齿轮2321同轴转动,从而通过齿条122驱动支撑杆12上下移动。

支撑杆12形成有容置部121,齿条122形成在容置部121的内壁,齿轮2321设置在容置部121内,以与齿条122啮合。在容置部121的限制下,齿轮2321不容易脱离齿条122,并且齿轮2321还限制容置部121,以免支撑杆12向上脱出,保证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连接稳定。

齿条122的长度被构造为小于凸部21a和凹部11a在上下方向上配合的长度,从而上支撑件1移动过程中,凸部21a和凹部11a始终配合,保证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连接稳定,及保证较好的保护效果。

驱动件23和支撑杆1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连接,例如,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通道221被构造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条形通道,操作部231包括第一拨块,输出部232包括第二拨块,第二拨块固定连接于支撑杆12,从而拨动第一拨块使驱动件23整体沿条形通道移动,实现通过第二拨块驱动支撑杆12上下移动。

驱动件23还可以是电动驱动件23,如电机,通过电机正转或反转驱动齿轮2321,实现支撑杆12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件23还包括第一传动杆233和第二传动杆234,第一传动杆233和第二传动杆234穿设于安装通道221,其中第一传动杆233的一端连接输出部232,第二传动杆234的一端连接操作部231,第一传动杆233的另一端与第二传动杆234的另一端插接配合。装配时,输出部232和第二传动杆234从盖板22的一侧安装,操作部231和第一传动杆233从盖板22的另一侧安装,以便于分别装配和维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杆233和第二传动杆234除了能够同步周向转动外,第二传动杆234还能够相对于第一传动杆233沿轴向移动,以使操作部231具有锁定位置和驱动位置,例如操作部231靠近支撑杆12时处于锁定位置,操作部231远离支撑杆12时处于驱动位置。

如图6,第一传动杆233上形成有凹槽2331和第一凸起2332,第一凸起2332位于凹槽2331内,并将凹槽2331分隔为第一键槽23311和第二键槽23312。第一凸起2332沿第一传动杆233的周向延伸以分隔凹槽2331,故第一键槽23311和第二键槽23312沿第一传动杆233的轴向排布,其中第一键槽23311靠近支撑杆12(或者说靠近齿轮2321),第二键槽23312远离支撑杆12(或者说远离齿轮2321)。

第二传动杆234包括连接臂2341,连接臂2341上形成第二凸起2342,第二凸起2342能够挤压并越过第一凸起2332,从而在第一键槽23311和第二键槽23312之间切换。

盖板22设有用于限制操作部231移动的第一限位部222,操作部231在锁定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部222配合,操作部231在驱动位置时与第一限位部222分离。

请再参见图5,第一限位部222为形成在盖板22上的限位槽,可选地,限位槽形成在安装通到的内壁;请再参见图6,操作部231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2312,可选地,第二限位部2312为形成在旋钮2311上的限位块。

向前按压操作件,第二传动杆234上的第二凸起2342越过第一凸起2332进入第一键槽23311,第二限位部2312配合于第一限位部222,使得旋钮2311无法转动,驱动件23及支撑杆12被锁定。

向后拉拔操作件,第二传动杆234上的第二凸起2342越过第一凸起2332进入第二键槽23312,第二限位部2312脱离第一限位部222,旋钮2311能够转动并带动齿轮2321,从而驱动支撑杆12上下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凸起2342靠近齿轮2321的一面形成斜面,第二凸起2342远离齿轮2321的一面为平面。第二凸起2342在第二键槽23312时,按压第二凸起2342,第二凸起2342的斜面抵触第一凸起2332,能够更为顺利地通过第一凸起2332进入第一键槽23311,以使操作件到达锁定位置,使得操作件便于锁定。而第二凸起2342在第一键槽23311时,拉拔第二凸起2342,第二凸起2342的平面抵触第一凸起2332,使得第二凸起2342不容易越过第一凸起2332,保证操作件锁定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凸起2332高于凹槽2331的底面且低于第一传动杆233的外周面。第二凸起2342抵触于凹槽2331的内壁时能够稳定传动,不能越过较高的凹槽2331的内壁,但第二凸起2342能够挤压越过高度较低的第一凸起2332,便于操作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第一凸起2332而拔出。

如图6所示,第一传动杆233上的凹槽2331及凹槽2331中的第一凸起233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第二传动杆234的连接臂2341的数量为对应的至少两个。从而第二传动杆234通过至少两个夹臂夹持第一传动杆233,二者连接稳定。

第二凸起2342设置在连接臂2341远离旋钮2311的一端,拔操作件时,第二凸起2342受到第一凸起2332的反作用力,连接臂2341远离旋钮2311的一端沿径向微张,以进一步便于操作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第一凸起2332而拔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键槽23311沿第一传动杆233的周向上的宽度大于第二凸起2342的宽度。操作件锁定时,第二凸起2342与第一键槽23311具有相对活动的限定空间,使得输出部232具有一定的转动余量,支撑杆1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上下错动。当使用者站立、坐下或进行其他活动身体的动作时,脊柱的长度会有微量变动,身体表面的肌肉也会活动,通过使支撑杆12能够上下错动,以免支撑杆12在身体活动时受到过大的压力而损坏,提高护腰的保护效果和耐久性,由于支撑杆12及其相连的上支撑件1能够跟随肌肉活动,还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图7示出了上支撑件1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的连接结构,上支撑件1还包括两个连接杆111,两个连接杆111分别连接于上本体11的左右两侧,以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对应。

两个连接杆111均沿上下方向延伸,左侧腰支撑件3设有左侧滑套323,右侧腰支撑件4设有右侧滑套423,左侧滑套323套设于上支撑件1左侧的连接杆111,右侧滑套423套设于上支撑件1右侧的连接杆111。

两个连接杆111的长度大于左侧滑套323和右侧滑套423的长度,两个滑套能够沿两个连接杆111上下移动,从而允许上支撑件1相对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上下移动。

请结合图8所示,每个连接杆111均包括第一端1111和第二端1112,其中,第一端1111连接上本体11,第二端1112为自由端,以便于相应的滑套从第二端1112套设于连接杆111,第二端1112形成第一防脱结构1114,以免滑套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防脱结构1114为形成在第二端1112的凸起结构,滑套采用弹性材料做成,滑套能够被弹性拉伸而扩大内径,从而使第一防脱结构1114能够通过滑套,以使滑套套设于连接杆111。在使用过程中,滑套沿连接杆111上下移动,在第一防脱结构1114的阻挡下,不容易从第二端1112脱出。

图8中可见第一防脱结构1114,第一防脱结构1114为钩体,钩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连接于连接杆111并水平延伸,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远离连接杆111的端部向上延伸。第一部分阻挡滑套沿上下方向脱出连接杆111,滑套移动至第二部分和连接杆111之间时,第二部分阻止滑套沿径向弹性扩张内径,以进一步阻止滑套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本体11开设通孔或凹槽2331,连接杆111位于通孔或凹槽2331中,以免连接杆111凸出上本体11的表面,减小护腰的厚度,使护腰的结构更紧凑、更轻便。另外,由于连接杆111设置在通孔或凹槽2331内,第二端1112与通孔或凹槽2331的内壁之间仅余一间隙,该间隙沿上下方向的宽度能够被设置得较小,如被构造为略大于用于制作滑套的材料的厚度,以容许滑套通过间隙并套设于连接杆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支撑件1还包括卡扣112,请结合图8和图9,卡扣112设置于上本体11,第二端1112形成卡接部1113,卡扣112与卡接部1113可拆卸连接,二者配合约束连接杆111的第二端1112,以免第二端1112受牵拉而使连接杆111变形,提高连接杆111的结构稳定性。并且,卡扣112与卡接部1113配合封闭第二端1112,进一步防止滑套滑脱,确保上支撑件1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连接稳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支撑件1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分别与左侧腰支撑件3、右侧腰支撑件4沿上下方向可移动地连接。例如,上本体11上设置两个滑轨,左侧腰支撑件3、右侧腰支撑件4分别对应一个滑轨,并设置用于与所对应的滑轨配合的滑块。

请在参见图7,图7还示出了下支撑件2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的连接结构,下支撑件2还包括两个固定杆211,两个固定杆211分别连接于下本体21的左右两侧,以与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对应。

左侧腰支撑件3设有左侧固定套324,右侧腰支撑件4设有右侧固定套424,左侧固定套324套设于下支撑件2左侧的固定杆211,右侧固定套424套设于下支撑件2右侧的固定杆211。

请结合图10所示,每个固定杆211一端连接上本体11,另一端为自由端,以便于相应的固定套套设于固定杆211,自由端形成第二防脱结构2111,以免固定套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防脱结构2111为形成在自由端的凸起结构,固定套采用弹性材料做成,固定套能够被弹性拉伸而扩大内径,从而使第二防脱结构2111能够通过固定套,以使固定套套设于固定杆211。在第二防脱结构2111的阻挡下,固定套不容易从自由端脱出。

图10中可见第二防脱结构2111,第二防脱结构2111为钩体,钩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连接于固定杆211并水平延伸,第二部分从第一部分远离固定杆211的端部向上延伸。第一部分阻挡固定套沿上下方向脱出固定杆211,第二部分阻止固定套沿径向弹性扩张内径,以进一步阻止固定套脱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本体21开设通孔或凹槽2331,固定杆211位于通孔或凹槽2331中,以免固定杆211凸出下本体21的表面,从而减小护腰的厚度,使护腰的结构更紧凑、更轻便。另外,由于固定杆211设置在通孔或凹槽2331内,固定杆211的自由端与通孔或凹槽2331的内壁之间仅余一间隙,该间隙沿上下方向的宽度能够被设置得较小,如被构造为略大于用于制作固定套的材料的厚度,以容许固定套通过间隙并套设于固定杆211。在固定杆211的自由端与下本体21之间仅具有一间隙的情况下,由于固定杆211的长度较小,不容易受拉形变,固定套套设于固定杆211后,故无需固定自由端,固定套也不容易脱出,因此固定杆211具有便于装配固定套、且装配稳定性好的效果。并且还便于拆卸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便于维修和更换。

在其他实施例中,左侧腰支撑件3和右侧腰支撑件4还可以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下本体21,如通过如铆钉、螺钉等锚固件固定于下本体21。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腰还包括垫层6,如图11,垫层6覆盖在上本体11靠近人体的一面,以提高人体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垫层6采用乳胶、硅胶等柔性材料制成,或者垫层6采用布料缝制并填充棉花、乳胶、硅胶等柔性填充料。

垫层6包括上垫61和下垫62,其中,上垫61连接于上本体11,下垫62连接于下本体21,从而保证垫层6的稳定,且保证上支撑件1和下支撑件2可相对上下移动,还使得上本体11、下本体21各自与其所在的支撑位置的身体表面保持贴合,确保支撑效果和保护效果。

结合图1和图11可知,左侧支撑件包括左侧支撑板31和左侧腰带32,右侧支撑件包括右侧支撑板41和右侧腰带42。

左侧支撑板31连接在左侧腰带32远离人体的一面,右侧支撑板41连接在右侧腰带42远离人体的一面,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用于提高支撑强度。

如图11所示,左侧腰带32靠近人体的一面设有第一子扣321;如图1所示,右侧腰带42未被右侧支撑板41所覆盖的表面设有第一母扣421。穿戴护腰时,将左侧腰带32覆盖在右侧腰带42上,第一子扣321和第一母扣421粘贴即可固定。当使用者的腰围大小不同时,调整左侧腰带32在右侧腰带42上的覆盖长度,即可实现稳定固定于不同大小的腰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护腰还设有腰围调节机构5,腰围调节机构5包括两条拉绳53。

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分别固定一条拉绳53的一端,左侧支撑板31上设有左侧过线孔311,右侧支撑板41上设有右侧过线孔411。连接于左侧支撑板31的拉绳53的另一端跨过后背支撑板从右侧过线孔411穿过,连接于右侧支撑板41的拉绳53的另一端跨过后背支撑板从左侧过线孔311穿过。

护腰的左侧腰带32和右侧腰带42固定后,将两条拉绳53的另一端拉紧,以使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进一步向身体收紧,从而提高固定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腰围调节机构5还包括两个拉手54,每条拉绳53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个拉手54。拉手54防止拉绳53从其所穿过的过线孔脱出。

结合图1和图11所示,左侧腰带32未被左侧支撑板31所覆盖的表面还设有第二母扣322。在两个拉手54上分别设置第二子扣,从而可将两个拉手54通过第二子扣粘结于第一母扣421或第二母扣322,实现拉绳53固定。两个拉手54可以是固定在其拉绳53所穿过的过线孔所在的侧腰支撑件上,两个拉手54也可以交叉后固定,具体固定位置视使用者的腰围大小调整,适用性广。

腰围调节机构5还包括多个第一滑轮51和多个第二滑轮52,多个第一滑轮51设置与拉绳53的固定的一端设置在同一侧支撑板上,多个第二滑轮52设置在另一侧支撑板上,拉绳53沿s型路径交替绕过多个第二滑轮52和多个第一滑轮51后,再穿过过线孔。通过上述设置,增加拉绳53的受力点,缓解拉绳53松动的问题,提高收紧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支撑板31、右侧支撑板41、上本体11和下本体21均采用硬质且具有韧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从而能够起到较好的硬性支撑效果,同时能够随身体活动而轻微弹性变形,提高舒适度。

如图12和图13所示,左侧支撑板31、右侧支撑板41均呈弧形。当后背支撑件置于身体后方时,左侧支撑板31、右侧支撑板41能够分别向前延伸而位于身体的左侧和右侧,以方便穿戴。对于手臂活动不便的老人,该设置能够使其方便独立穿戴护腰。

在一些实施例中,左侧支撑板31、右侧支撑板41的宽度由连接后背支撑件的位置向远离后背支撑件的位置逐渐减小,轮廓线为弧线。以免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抵触腹部处的肋骨导致使用者的上半身不便于前倾,通过上述设置,在保护脊柱的情况下,减小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对身体活动的限制,提高舒适度。

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上形成有沿腰身的周向延伸的条形孔,相邻的条形孔之间通过筋条连接。以使得左侧支撑板31和右侧支撑板41能够在身体表面的肌肉活动时,更容易产生韧性变形,且能够挤压条形孔而轻微压缩,进一步在保护脊柱的情况下,提高舒适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