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0895发布日期:2022-01-26 17:5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的制作方法
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手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可穿戴手环大多数是基于anroid系统或者其他封闭系统实现的智能手表,是将手机的部分功能转移至手环实现娱乐或检测身体特征的集合体。
3.目前的可穿戴智能手环多停留在智能手表的理念中,现有的技术存在的问题在于多为小而窄的屏幕手环套环,可供观看的面积很小,并且对人身体的声音、人脸、日常行为等数据信息没有大规模的收集,并不能达到ai仿生的硬件条件,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以解决目前的智能手环,显示区域过小,不能进行多项人体数据信息收集,无法实现ai仿生学习交互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包括两个边卡环,两个所述边卡环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两个所述边卡环之间设置有拉块,所述拉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所述卡接机构与两个边卡环相配合,所述拉块的底部铰接有柔性屏,所述柔性屏的底部铰接有连接套的外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个l形卡杆、弹簧和限位套,两个所述l形卡杆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拉块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l形卡杆相背的一端分别插接至两个边卡环相对的一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l 形卡杆相对的一侧,所述l形卡杆的外侧滑动连接至拉块的内部,所述l形卡杆的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拉块的顶部。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拉块的顶部设置有豁口,所述豁口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两个所述l 形卡杆的顶端穿过矩形槽并延伸至豁口的内部。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左侧所述边卡环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控板,左侧所述边卡环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所述拉块的顶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扬声器和麦克风。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主控板包括ai仿生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语音互动模块,所述ai 仿生处理器的输入端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i仿生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网络与在线云数据库通信连接,所述ai仿
生处理器通过网络与在线云数据库通信连接。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柔性屏的内部内置指纹模块,所述指纹模块的输出端与ai仿生处理器电性连接。
1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8.(1)本方案通过两个边卡环和连接套组成手环穿戴主体,使用时,使用拉块,将环绕在连接套外侧的柔性屏拉伸使其展开,使得显示区域在需要时变大,再使用指纹模块解锁使用,使用完毕后拉块拉动柔性屏环绕覆盖在连接套的外侧,并将拉块卡接在边卡环之间,实现固定,变为正常手环,并且,通过主控板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可以对人体的脉搏、体温、作息习惯、行动范围和路线以及步数等信息进行收录,并且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可以对,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进行记录和识别,然后数据采集模块将信息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在线云数据库储存,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激活语音互动模块,用以解锁和使用设备,并且通过ai仿生处理器接收语音指令,并同时连接云数据库进行分析学习,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显示区域可折叠和放大,收集人体数据信息,实时学习并可进行智能学习交流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智能手环,显示区域过小,不能进行多项人体数据信息收集,无法实现ai仿生学习交互的问题。
19.(2)本方案通过两个l形卡杆、弹簧和限位套,使得卡接机构可以方便拉块的固定和取下,方便用户拉伸和收回柔性屏,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20.(3)本方案通过豁口和矩形槽的配合,使得用户需要拉起拉块时,只需将豁口内部的两个l形卡杆向相对的一侧推动,即可完成卡接机构与边卡环的分离,从而使得卡接机构可以实现对拉块的固定和释放,使得装置结构更加合理,方便收放屏幕。
21.(4)本方案通过主控板和人脸识别摄像头、扬声器和麦克风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可以实现人脸和声纹信息识别,并且通过麦克风和扬声器完成人机智能语音交互。
22.(5)本方案通过ai仿生处理器、数据采集模块和语音互动模块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具备实时记忆和学习的能,从而使得装置的信息采集和交互过程越来越流畅和智能。
23.(6)本方案通过内置指纹模块方便用户对设备进行指纹解锁,并且节约装置空间,更轻便。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打开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示意框图。
28.图中标号说明:
29.1、边卡环;2、连接套;3、拉块;31、豁口;32、矩形槽;4、卡接机构;41、l形卡杆;42、弹簧;43、限位套;5、柔性屏;51、指纹模块;6、主控板;61、ai仿生处理器;62、数据采集模块;63、语音互动模块;7、人脸识别摄像头;8、扬声器;9、麦克风。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以卷曲式折叠屏为载体的ai虚拟人可穿戴手环,包括两个边卡环1,两个边卡环1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两个边卡环1之间设置有拉块3,拉块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卡接机构4,卡接机构4与两个边卡环1相配合,拉块3的底部铰接有柔性屏5,柔性屏5的底部铰接有连接套2的外侧,
3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边卡环1和连接套2组成手环穿戴主体,使用时,使用拉块3,将环绕在连接套2外侧的柔性屏5拉伸使其展开,使得显示区域在需要时变大,再使用指纹模块51解锁使用,使用完毕后拉块3拉动柔性屏5环绕覆盖在连接套2的外侧,并将拉块3卡接在边卡环1之间,实现固定,变为正常手环,并且,通过主控板6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62可以对人体的脉搏、体温、作息习惯、行动范围和路线以及步数等信息进行收录,并且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7可以对,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进行记录和识别,然后数据采集模块62将信息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在线云数据库储存,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9激活语音互动模块63,用以解锁和使用设备,并且通过ai仿生处理器61接收语音指令,并同时连接云数据库进行分析学习,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显示区域可折叠和放大,收集人体数据信息,实时学习并可进行智能学习交流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智能手环,显示区域过小,不能进行多项人体数据信息收集,无法实现ai仿生学习交互的问题。
33.请参阅图3,其中:卡接机构4包括两个l形卡杆41、弹簧42和限位套 43,两个l形卡杆41相背的一端均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拉块3的左右两侧,两个l形卡杆41相背的一端分别插接至两个边卡环1相对的一侧,弹簧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两个l形卡杆41相对的一侧,l形卡杆41的外侧滑动连接至拉块3的内部,l形卡杆41的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拉块3的顶部。
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两个l形卡杆41、弹簧42和限位套43,使得卡接机构4可以方便拉块3的固定和取下,方便用户拉伸和收回柔性屏5,使得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
35.请参阅图3,其中:拉块3的顶部设置有豁口31,豁口31的底部开设有矩形槽32,两个l形卡杆41的顶端穿过矩形槽32并延伸至豁口31的内部。
3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豁口31和矩形槽32的配合,使得用户需要拉起拉块3时,只需将豁口31内部的两个l形卡杆41向相对的一侧推动,即可完成卡接机构4与边卡环1的分离,从而使得卡接机构4可以实现对拉块3的固定和释放,使得装置结构更加合理,方便收放屏幕。
37.请参阅图1~3,其中:左侧边卡环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主控板6,左侧边卡环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摄像头7,拉块3的顶内部由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扬声器8和麦克风9。
3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控板6和人脸识别摄像头7、扬声器8和麦克风9 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可以实现人脸和声纹信息识别,并且通过麦克风9和扬声器8完成人机智能语音交互。
39.请参阅图3与图4,其中:主控板6包括ai仿生处理器61、数据采集模块62和语音互动模块63,ai仿生处理器61的输入端与人脸识别摄像头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ai仿生处理器
61的输出端与数据采集模块6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采集模块62通过网络与在线云数据库通信连接,ai仿生处理器 61通过网络与在线云数据库通信连接。
40.本实用新型中,通过ai仿生处理器61、数据采集模块62和语音互动模块63的配合使用,使得装置具备实时记忆和学习的能,从而使得装置的信息采集和交互过程越来越流畅和智能。
41.请参阅图2,其中:柔性屏5的内部内置指纹模块51,指纹模块51的输出端与ai仿生处理器电性连接。
4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内置指纹模块51方便用户对设备进行指纹解锁,并且节约装置空间,更轻便。
43.工作原理:使用时,使用拉块3,将环绕在连接套2外侧的柔性屏5拉伸使其展开,使得显示区域在需要时变大,再使用指纹模块51解锁使用,使用完毕后拉块3拉动柔性屏5环绕覆盖在连接套2的外侧,并将拉块3卡接在边卡环1之间,实现固定,变为正常手环,并且,通过主控板6内部的数据采集模块62可以对人体的脉搏、体温、作息习惯、行动范围和路线以及步数等信息进行收录,并且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7可以对,使用者的面部信息进行记录和识别,然后数据采集模块62将信息进行分类并上传至在线云数据库储存,用户可以通过麦克风9激活语音互动模块63,用以解锁和使用设备,并且通过ai仿生处理器61接收语音指令,并同时连接云数据库进行分析学习,然后以对话的方式对用户进行反馈,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显示区域可折叠和放大,收集人体数据信息,实时学习并可进行智能学习交流的优点,解决了目前的智能手环,显示区域过小,不能进行多项人体数据信息收集,无法实现ai仿生学习交互的问题。
4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