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66347发布日期:2022-02-19 14:26阅读:75来源:国知局
电吹风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发干燥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电吹风。


背景技术:

2.传统的电吹风依靠前后外壳来密封电吹风的风道,是两个硬质塑料的装配,存在装配间隙,无法完全杜绝漏风问题,同时,由于前后装配的结合线较长,漏风问题不易控制。
3.专利文献cn111838935a提出一种电吹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形成有进风风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速罩,所述风速罩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设有所述出风口的一端,所述风速罩内形成有出风风道,所述风速罩还设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气流入口和气流出口,所述气流入口与所述出风口连通设置,所述气流出口为环形出风口。
4.专利文献cn104905532a提供一种电吹风,包括握柄、吹风壳体、开关,所述握柄水平设置,握柄为渐粗的圆柱台结构,握柄上表面设置有开关,握柄下表面设置有平台面,用于电吹风竖直放置于水平面;所述吹风壳体设置为渐粗的圆柱台结构,所述吹风壳体弯曲呈弧形,粗端与握柄自由端同一垂直方向,细端与握柄另一端相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吹风。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吹风,包括:前套筒、隔热桶、右壳体、左壳体、后套筒、电机、电机硅胶套、发热组件和控制组件;
7.所述隔热桶安装在所述前套筒内部,所述发热组件安装在所述隔热桶内部,所述隔热桶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电机硅胶套,所述电机硅胶套内部仿形配合安装所述电机,所述电机和所述发热组件之间安装所述按键组件;
8.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配合连接成筒体,所述筒体内部安装所述电机硅胶套和所述控制组件,所述筒体一端连接所述前套筒一端,所述筒体另一端导入所述后套筒一端。
9.优选地,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架和发热架固定座;
10.所述发热架一端导入所述隔热桶内部,所述发热架另一端设置云母片凹槽,所述发热架固定座安装在所述云母片凹槽中。
11.优选地,所述按键组件包括:pcb板、冷风按键、冷风按键弹簧、电源按键弹簧、电源按键、导光柱、调节按键弹簧、风力调节按键和热力调节按键;
12.所述pcb板设置为长直板,所述长直板颈部一侧设置第一凹槽,所述长直板颈部另一侧设置第二凹槽,所述长直板通过所述颈部分为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
13.所述第一凹槽安装所述冷风按键,所述冷风按键和所述第一凹槽之间设置所述冷风按键弹簧;
14.所述第二凹槽安装所述电源按键,所述电源按键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设置所述电源按键弹簧,所述电源按键外侧安装电源按键装饰框;
15.所述第一板面一侧平面安装所述风力调节按键和所述热力调节按键,所述风力调节按键和所述热力调节按键连接所述第一板面之间分别安装所述调节按键弹簧;
16.所述导光柱包括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所述风力调节按键一侧放置第一导光柱,所述热力调节按键一侧放置所述第二导光柱,所述导光柱安装在所述第一板面上。
17.优选地,所述发热架固定座背离所述发热架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电机硅胶套靠近所述前套筒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板面垂直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所述pcb板通过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限制沿所述前套筒轴向方向自由度。
18.优选地,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设置为第一半圆壳体一端垂直连接第二半圆壳体一端,所述左壳体设置为第三半圆壳体一端垂直连接第四半圆壳体一端,所述第一半圆壳体内部和所述第三半圆壳体设置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半圆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一螺丝柱,所述第二半圆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二螺丝柱,所述第三半圆壳体连接所述第四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三螺丝柱,所述第四半圆壳体远离所述第三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四螺丝柱。
19.优选地,所述第二板面通过所述第一螺丝柱、所述第三螺丝柱和pcb固定螺丝固定,所述pcb固定螺丝外侧安装螺丝塞;
20.所述电机硅胶套外侧设置多个固定槽,所述电机硅胶套通过所述固定槽和所述加强筋固定并限制沿所述前套筒轴向及周向方向自由度;
21.所述前套筒靠近所述电机硅胶套侧设置挂耳,所述左壳体靠近所述前套筒处设置凸台,所述挂耳套装在所述凸台上;
22.所述隔热桶靠近所述电机硅胶套一侧设置隔热桶法兰边,所述隔热桶通过所述桶法兰边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壳体和所述第三半圆壳体一端固定并限制周向与轴向自由度。
23.优选地,所述后套筒内壁设置第一卡扣,所述后套筒通过所述第一卡扣套装在所述筒体外壁一侧;
24.所述后套筒末端导入进风筒,所述进风筒和所述电机硅胶套之间安装进风口压缩弹簧,所述进风筒外侧设置第二卡扣,所述进风筒通过所述第二卡扣和所述加强筋配合限制沿所述前套筒轴向方向自由度;
25.所述后套筒末端安装后盖,所述后盖外壁安装第三卡扣,所述后盖通过所述第三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后套筒。
26.优选地,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左壳体之间安装调节按键支架,所述调节按键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一板面一侧连接;
27.所述第一导光柱和所述风力调节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架中,所述第二导光柱和所述热力调节按键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架中;
28.所述左壳体对应所述调节按键支架处设置第一按键槽和第二按键槽,所述第一支架放置在所述第一按键槽中,所述第二支架放置在所述第二按键槽中,所述调节按键支架通过所述第一按键槽和所述第二按键槽限制沿所述第二半圆壳体轴线方向自由度。
29.优选地,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末端之间安装电源线护线套,所述电源线护线套连接所述第一板面末端,所述电源线护线套设置螺纹孔,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末端通过所述第二螺丝柱、所述第四螺丝柱和壳体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电源线护线套;
30.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末端外侧安装底部装饰环,所述底部装饰环内壁设置第四卡扣,所述底部装饰环通过所述第四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右壳体和所述左壳体末端。
31.优选地,所述隔热桶背离所述电机一侧嵌套磁铁。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33.1、通过隔热桶和电机硅胶套过盈连接,解决拆分电吹风壳体接触面大漏风的问题。
34.2、本装置提供一种电吹风结构,结构简单,易组装拆分。
附图说明
3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36.图1为电吹风爆炸结构图;
37.图2为电吹风俯视剖视图;
38.图3为电吹风内部核心组件结构图;
39.图4为隔热桶立体结构图;
40.图中所示:
41.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43.实施例1
4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吹风,包括:前套筒2、隔热桶3、右壳体7、左壳体25、后套筒13、电机10、电机硅胶套11、发热组件和控制组件;隔热桶3安装在前套筒2内部,发热组件安装在隔热桶3内部,隔热桶3一端过盈连接电机硅胶套11,电机硅胶套11内部仿形配合安装电机10,电机10和发热组件之间安装按键组件;右壳体7和左壳体25配合连接成筒体,筒体内部安装电机硅胶套11和控制组件,筒体一端连接前套筒2一端,筒体另一端导入后套筒13一端。发热组件包括:发热架4和发热架固定座8;发热架4一端导入隔热桶3内部,发热架4
另一端设置云母片凹槽,发热架固定座8安装在云母片凹槽中。按键组件包括:pcb板9、冷风按键17、冷风按键弹簧18、电源按键弹簧19、电源按键20、导光柱22、调节按键弹簧27、风力调节按键28和热力调节按键29;pcb板9设置为长直板,长直板颈部一侧设置第一凹槽,长直板颈部另一侧设置第二凹槽,长直板通过颈部分为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凹槽安装冷风按键17,冷风按键17和第一凹槽之间设置冷风按键弹簧18;第二凹槽安装电源按键20,电源按键20和第二凹槽之间设置电源按键弹簧19,电源按键20外侧安装电源按键装饰框21;第一板面一侧平面安装风力调节按键28和热力调节按键29,风力调节按键28和热力调节按键29连接第一板面之间分别安装调节按键弹簧27;导光柱22包括第一导光柱和第二导光柱,风力调节按键28一侧放置第一导光柱,热力调节按键29一侧放置第二导光柱,导光柱22安装在第一板面上。
45.发热架固定座8背离发热架4一侧设置有第一卡槽,电机硅胶套11靠近前套筒2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槽,第二板面垂直安装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之间,pcb板9通过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限制沿前套筒2轴向方向自由度。右壳体7设置为第一半圆壳体一端垂直连接第二半圆壳体一端,左壳体25设置为第三半圆壳体一端垂直连接第四半圆壳体一端,第一半圆壳体和第三半圆壳体内部设置多个加强筋,第一半圆壳体连接第二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一螺丝柱,第二半圆壳体远离第一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二螺丝柱,第三半圆壳体连接第四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三螺丝柱,第四半圆壳体远离第三半圆壳体一端设置第四螺丝柱。第二板面通过第一螺丝柱、第三螺丝柱和pcb固定螺丝6固定,pcb固定螺丝6外侧安装螺丝塞5;电机硅胶套11外侧设置多个固定槽,电机硅胶套11通过固定槽和加强筋固定并限制沿前套筒2轴向及周向方向自由度;前套筒2靠近电机硅胶套11侧设置挂耳,左壳体25靠近前套筒2处设置凸台,挂耳套装在凸台上;隔热桶3靠近电机硅胶套11一侧设置隔热桶法兰边30,隔热桶3通过桶法兰边30连接第一半圆壳体和第三半圆壳体一端固定并限制周向与轴向自由度。后套筒13内壁设置第一卡扣,后套筒13通过第一卡扣套装在筒体外壁一侧;后套筒13末端导入进风筒14,进风筒14和电机硅胶套11之间安装进风口压缩弹簧12,进风筒14外侧设置第二卡扣,进风筒14通过第二卡扣和加强筋配合限制沿前套筒2轴向方向自由度;后套筒13末端安装后盖15,后盖15外壁安装第三卡扣,后盖15通过第三卡扣固定连接后套筒13。第一板面和左壳体25之间安装调节按键支架26,调节按键支架26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靠近第一板面一侧连接;第一导光柱和风力调节按键28安装在第一支架中,第二导光柱和热力调节按键29安装在第二支架中;左壳体25对应调节按键支架26处设置第一按键槽和第二按键槽,第一支架放置在第一按键槽中,第二支架放置在第二按键槽中,调节按键支架26通过第一按键槽和第二按键槽限制沿第二半圆壳体轴线方向自由度。右壳体7和左壳体25末端之间安装电源线护线套23,电源线护线套23连接第一板面末端,电源线护线套23设置螺纹孔,右壳体7和左壳体25末端通过所述第二螺丝柱、所述第四螺丝柱和壳体固定螺丝16固定连接电源线护线套23;右壳体7和左壳体25末端外侧安装底部装饰环24,底部装饰环24内壁设置第四卡扣,底部装饰环24通过第四卡扣固定连接右壳体7和左壳体25末端;隔热桶3背离电机10一侧嵌套磁铁1。
46.实施例2
47.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优选例。
48.电机10通过仿形配合装在电机硅胶套11内,pcb板9固定在电机硅胶套11的第二卡
槽内,同时,磁铁1和隔热桶3嵌套为一个整体,发热架固定座8装入发热架4云母片凹槽中,并一起装入隔热桶3内,隔热桶3外层套上前套筒2,隔热桶3和电机硅胶套11过盈连接,同时固定住了pcb板9前后和上下的自由度。同时导光柱22、调节按键弹簧27、风力调节按键28、热力调节按键29装入调节按键支架26内并整体装入左壳体25第一按键槽和第二按键槽内,限制了前后上下四个方向的自由度。
49.将图4所示内部核心组件固定在筒体上,此时,前套筒2挂耳套在左壳体25边缘凸台上,隔热桶法兰边30固定在筒体5内,限制了前后上下四个方向方向的自由度;同时,电机硅胶套11外表面固定槽固定在筒体内部加强筋处,限制了前后的自由度;pcb板9固定在左壳体25的螺丝柱上,限制了整个内部核心组件的上下自由度。进风口压缩弹簧12和进风筒14装配在筒体内,通过内部的加强筋限制了前后方向的自由度;冷风按键17、冷风按键弹簧18装配在pcb板9第一凹槽内、电源按键弹簧19、电源按键20、电源按键装饰框21装配在pcb板9第二凹槽内,电源线护线套23固定左壳体25和右壳体7末端内,限制了上下的自由度;通过pcb固定螺丝6、壳体固定螺丝16固定住左壳体25和右壳体7,此时所有内部零件的左右自由度全部固定。塞上螺丝塞5到右壳体7安装pcb固定螺丝(6)处;通过第四卡扣旋上底部装饰环24于左壳体25和右壳体7上;后套筒13通过第一卡扣固定在左壳体25和右壳体7上;后盖15通过第三卡扣合在后套筒13上。
5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