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直杆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937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自动直杆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中的伞,特别是一种全自动直杆伞。
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伞,就其自动化程度而言,只能达到自开的半自动程度,关伞时需要双手操作。这样的伞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不足,例如当人们一手拿物品或抱小孩时,就需要另一只手既能开伞又能关伞。但是目前的半自动伞还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一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开和合只须单手操作的全自动直杆伞。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蓄能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
图1中的主簧外管12的A向示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开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合伞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从附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其中包括有一根伞杆19,其顶端设置有伞帽1及顶盘2,顶盘2的下部伞杆上套置有上盘3和下盘4。顶盘2的周围设置有伞骨20,上盘3与伞骨20之间由伞撑21相连。伞撑21与下盘4之间由小伞撑22相连。伞骨20的上表面设置有伞衣。本实用新型的独特之处在于在伞杆19上的下盘4下部从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助开簧6、助开簧阻档7、滑管阻档10、滑管11及主簧外管12。在主簧外管12内的伞杆上还设置有关伞牵引15、主簧阻档16及主簧17。在主簧外管1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底盖18(二者结合在一起可兼作手柄之用)。在上盘3与下盘4之间的伞杆19上还设置有助关簧5。在下盘4与关伞牵引15之间由关伞钢丝9相连。在上盘3与滑管11之间由开伞钢丝8相连。在主簧外管12的上端与滑管11之间由关伞卡13扣接。在伞杆19与关伞牵引15之间由开伞卡14扣接。主簧17的弹力明显大于助关簧5及助开簧6的弹力,这样才能保证开或合有足够的力量。小伞撑22的长度与上盘3到两伞撑21、22交点的距离BC相等或仅稍短(见
图1),这样才能保证下盘4在开伞的全过程中从始到终一直沿伞杆上行,保证在关伞的全过程中从始到终一直沿伞杆下行。如果小伞撑22的长度长于BC间的距离,那么下盘4在开伞过程中的最初阶段会沿伞杆下行,而在关伞过程中的最初阶段会沿伞杆上行。这样一来,特别是在关伞过程的最初阶段,下盘4的运行路线显然与主簧的弹力相反,使得关伞不易实现,或使伞张开不充分。因此,小伞撑22的长度应等于或仅稍短于伞撑21上的BC长度。为了实现关伞卡13与滑管11之间的准确对位以及手握伞柄(即主簧外管12)时伞的抗风能力,主簧阻挡16以及关伞牵引15的横截面应制成椭圆形。主簧外管12的内径也应制成椭圆形,这样主簧外管12在风力作用下就不会绕伞杆转动。
另外,为了方便伞的张开,在主簧外管12上的开伞卡14的滑动轨迹上开有一个“I”形通槽(见图2),通槽的上下两端的大小大于开伞卡14按钮的大小,而通槽的中部纵向滑道槽的宽窄小于开伞卡14按钮的大小。为了加强伞的抗风能力,不致使伞杆上的有关部件绕杆转动,可将伞杆19的横截面也制成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能单手操作伞的开合。在倒拿伞及再次蓄能的过程中伞都能保持在合拢的状态。具有方便、灵活、切实可行等特点。
下面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部件与现有技术相似。其伞杆19、伞骨20、伞撑21、小伞撑22及弹簧部件均为全属件。其顶盘2、上盘3、下盘4、关伞牵引15、滑管11、主簧外管12及底盖18等部件均为塑料件。主管外管12与底盖18之间可以采取铆接或螺纹结构连接。顶盘2的外径大于上盘3及下盘4的外径。在三个弹簧中,主簧17的弹力明显大于助开簧6及助关簧5的弹力。主簧17的钢丝直径可采用1.2~1.4mm,另外两簧钢丝的直径可采用0.5~0.8mm。
现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进一步介绍有关问题开伞时(见图3),首先按下开伞卡14的按钮,则主簧17向下伸展,从而依次带动主簧外管12、关伞卡13、滑管11以及开伞钢丝8,最后牵引上盘3下移,同时,小伞撑22及助开簧6推动下盘4上移,二向力量配合将伞撑开(此时助关簧5被压缩)。此时关伞牵引15受下盘4及关伞钢丝9的牵引上移,主簧外管12的内空顶面也下移与关伞牵引15相遇。开伞14按钮直径大于主簧外管12上的“I”形通槽中的纵向滑道槽的宽窄,则开伞卡14就被压在主簧外管12内,使开伞卡14的卡子的顶点低于伞杆19的外表面,以便关伞时关伞牵引15能顺利无阻地下行到开伞卡14的卡子以下。
合伞时(见图4),首先按下关伞卡13,滑管11与主簧外管12脱离。主簧17的弹力通过关伞牵引15及关伞钢丝9牵引下盘4下移,助关簧5推动上盘3上移以及下盘4下移,二向力量配合,再加上伞骨20及伞衣的合伞张力,使伞顺利合拢(此时助开簧6被压缩)。此时关伞牵引15被推下移到开伞卡14的卡子以下,开伞卡14的按钮从主簧外管12上的“I”形通槽上端的横槽中顶出,开伞卡14的卡子将关伞牵引15卡住(不能上行)。关伞状态下人们通常将伞倒拿(即伞帽朝地面,伞柄朝上),此时由于主簧17的弹力以及开伞卡14的作用,使下盘4不能上移,伞就不会因重力作用而自然张开(散开)。
再次蓄能(见
图1)只要将伞帽随意顶住一固定处(如地面),推压主簧外管12使关伞卡14与滑管11扣接即可。该过程中主簧17被压缩蓄能,以备再次开、合伞。此时由于关伞牵引15被开伞卡14卡住不能上行(从而下盘4也不能上行),伞仍处于合拢状态(不因蓄能而使伞张开)。完成蓄能后即可进入下一次开合伞过程。
权利要求1.一种全自动直杆伞,其中包括有一根伞杆19,其顶端设置有伞帽1及顶盘2,顶盘2下部的伞杆上套置有上盘3和下盘4,顶盘2的周围设置有伞骨20,上盘3与伞骨20之间连接有伞撑21,伞撑21与下盘4之间连接有小伞撑22,伞骨20的上表面设置有伞衣,其特征在于在伞杆19上的下盘4下部从上至下还依次设置有助开簧6、助开簧阻挡7、滑管阻档10、滑管11及主簧外管12,在主簧外管12内的伞杆上设置有关伞牵引15、主簧阻档16及主簧17,主簧外管1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底盖18;在上盘3与下盘4之间的伞杆19上还设置有助关簧5,在下盘4与关伞牵引15之间由关伞钢丝9相联,在上盘3与滑管11之间由开伞钢丝8相连;在主簧外管12的上端与滑管11之间由关伞卡13扣接,在伞杆19与关伞牵引15之间由开伞卡14扣接;主簧17的弹力明显大于助开簧6及助关簧5的弹力;小伞撑22的长度与上盘3到两伞撑21、22交点的距离BC相等或仅稍短;主簧外管12的内径和主簧阻档16及关伞牵引15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直杆伞,其特征在于在主簧外管12上的开伞卡14的滑动轨迹上开有一个“I”形通槽,通槽的上下两端横槽的大小大于开伞卡14按钮的大小,而通槽中部的纵向滑道槽的宽窄小于开伞卡14按钮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直杆伞,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伞杆19的横截面为椭圆形。
专利摘要一种全自动直杆伞,在伞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上盘、助关簧、下盘、助开簧、助开簧阻挡、滑管阻挡、滑管及主簧外管。在主簧外管内的伞杆上还设置有关伞牵引、主簧阻挡及主簧,主簧外管的下端还设置一个底盖。下盘与关伞牵引由关伞钢丝相连,上盘与滑管由开伞钢丝相连。主簧外管与滑管由关伞卡扣接,伞杆与关伞牵引由开伞卡扣接,本实用新型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们能单手操作伞的开合。
文档编号A45B19/00GK2094244SQ9120794
公开日1992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1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1991年5月13日
发明者刘民强 申请人:刘民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