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0243阅读:12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生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的晴雨伞,特别是一种仿生伞,不但适合人们晴、雨使用,还是一种工艺品。
目前市售的伞,有两大缺陷其一是容易损坏,主要是结构不合理,几乎所有的伞都是用铁丝为心轴进行折转,如自动伞有8根辐条、8根斜撑、8根拉筋,使其多达40个折转点,只要一处坏损伞就报废,据申请人所知几乎各家各户都有几把残缺不全的伞,给人们带来不便和烦恼。其二是一成不变外观,最多在伞面的材质和颜色上有所改变,且斜撑、拉筋、弹簧等传动件都暴露在外,造成易锈蚀和不雅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代伞的两大毛病,据仿生学原理,设计出一种耐用度高且美观的仿生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传动件均安装在伞包、伞杆和伞柄内。支撑件由上、下伞包代替。伞包由上下伞包组成。下伞包下端粘接在伞杆上、上端通过其开口槽与羽根、羽管、羽毛组成的伞面活动配合,可在伞杆滑动的上伞包通过调节螺钉粘接在伞杆头部的内孔中,其上用螺帽和压簧压紧,伞尖旋拧在上伞包上端。在上、下伞包内的伞杆上套装有下咬圈、其上部螺纹连接有上咬圈及紧固螺帽,上、下咬圈之间具有与羽根尾端配合的牙口。伞杆内装有压杆、压杆的上端通过伞杆滑槽及下咬圈、压杆的孔用螺栓固定。伞柄座粘接在伞杆上,其上的压杆手柄套装在伞杆上并通过伞杆上的滑槽及压杆孔用螺钉固定在压杆上。
伞柄座下螺纹连接有伞柄套筒、其底部螺纹连接有伞柄盖,伞柄套筒内装有压簧的压杆尾端粘接有压杆座、在压杆座底部装有弹簧片、其一端用螺钉与压杆紧固、具触头的弹簧片的另一端通过压簧及按钮与伞柄套筒的孔配合。
在压杆手柄下套装上伞杆护套。
伞面为在羽管上粘接的连续重叠排列的人造羽毛。
伞面为在羽管上粘接的连续重叠排列的人造树叶。
本实用新型由于传动件采用内藏式以及伞的开启折转点只旋转85°(采用动物骨关节吻合原理,而铁丝心轴伞折转点是360°旋转原理),从而提高了伞的耐用性,并具有如孔雀开屏伞、天鹅展翅伞、树叶遮阳伞等的美观造型,一伞在握实为实用的工艺品。
以下结合附图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视图。
图2是
图1中与伞杆12为一体件的下部主视剖视图。
图3是
图1中A-A向撑开状态仰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自动按钮部份放大图。
图5是
图1中下伞包25开口槽30俯视示意图。
图6是
图1中羽管连接,以及羽毛粘接线示意图。
图7是伞面(孔雀开屏)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示意图。
实施例一参照
图1-图8,传动件均安装在伞包(5、25)、伞杆12及伞柄套筒18内。伞包由上伞包5和下伞包25组成。下伞包25下端粘接在伞杆12上、上端通过其开口槽30与羽根6、羽管7和人造羽毛(或人造树叶)29组成的伞面活动配合;可在伞杆12上滑动的上伞包5其上的调节螺钉4粘接在伞杆12的内孔中,其上用压簧3、调节螺帽2压紧,伞尖1旋拧在上伞包5的上端。在上、下伞包(5、25)内的伞杆12上套装有下咬圈10、其上部螺纹连接有上咬圈9及紧固螺帽8,以固定上、下咬圈(9、10)的相对位置不变。上下咬圈(9、10)之间具有与羽根6尾端配合的牙口31。伞杆12内装有压杆11、压杆11的上端通过伞杆12的滑槽及下咬圈10、压杆11的孔用螺栓13固定,这样下咬圈10可以在压杆11的带动下作上、下滑动。伞柄座16粘接在伞杆12上、其上的压杆手柄14套装在伞杆12上、并通过伞杆12上的滑槽及压杆孔用螺钉15固定在压杆11上,使压杆手柄14可以带动压杆11作上、下滑动。伞柄座16下螺纹连接有伞柄套筒18、其底部螺纹连接有伞柄盖21,伞柄套筒18内装有压簧17的压杆11的尾端粘接有压杆座20、在压杆座20底部装有弹簧片19一端用螺钉22与压杆11紧固、具触头的弹簧片19的另一端通过压簧17及按钮23、压簧24与伞柄套筒18的孔32配合。伞面是由一片一片的人造羽毛或人造树叶29粘接在羽管7上、呈连续重叠状排列的人造羽毛或树叶面。羽毛29可以沿26线向上折叠,其背面的折叠线与羽管7粘结,线27与上一片羽毛相粘结其背面的线28与下一片羽毛粘结。本实用新型仿生伞,可根据需要制成高、中、低档伞具,如伞杆、压杆、上下咬圈、羽根、上下伞包均可采用不锈钢,伞杆12可为Φ8mm不锈钢管、壁厚0.5mm。羽根6是宽4mm厚0.8mm的不锈钢片,尾部型线是根据羽根6在上下转动时的轨迹确定,羽根6一端被上、下咬圈(9、10)咬住(即在牙口31处),另一端粘在羽管7内孔中。羽管7(相当于伞的辐条)采用轻质高强度中空管,如ABS塑料、尼龙或碳纤维,这样即使特大狂风倒灌伞腹、辐条弯曲180°也不会折断。上下伞包(5、25)采用不锈钢冲压件,手柄、伞座、柄盖等可采用铸塑件。在下伞包25上部开有三十二条开口槽30,三十二片羽根6可在槽中活动。调节螺钉4是粘接在伞杆12头部的内部中,伞柄座16是粘接在伞杆12下部,压杆座20也是粘结在压杆11尾端的。经计算和试验,制作过程有以下技术要求羽根力点与支点的距离为25mm,即伞包(5、25)的直径为Φ80mm,每片羽毛重量不超过3g,手柄内的弹簧17、其弹力以2kg为宜。
图1中是伞撑开状态,虚线是收扰状态。
要撑开伞时,只要按一下按钮23,按钮23受压后往右移动,将弹簧片19上的触头推脱,此时压力弹簧17迅速推动压杆11往下运动,上下咬圈(9、10)也随之向下移动,羽根6尾端也立刻转到最低位置,伞即自动撑开。收拢过程是将压杆手柄14往上推,此时压杆11往上移动、压杆座20逐步压缩压簧17、这时弹簧片19也随着往上升,在压杆11往上升时,下咬圈10和上咬圈9也同时往上升,羽根6也随着转动[转动的支点是下伞包25上面的开口槽30、力点是在上下咬圈(9、10)的牙口31上,羽根6尾端在牙口31中只能转动不能左右移动,所以在支点上有伸缩过程],当弹簧片(可用黄铜制作)19上的触头上升到与伞柄套筒18上的孔32相接触并压入到孔32时,伞即收拢。
实施例二参照
图1、图2,在压杆手柄14下方直接在伞杆12或压杆11上套装上塑料护套,取销压簧17、弹簧片19、按钮23及套筒18等,变自动伞为手动伞。其余技术要求同前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以制作成美观的仿生自动伞,也可制作成美观的仿生手动伞。
权利要求1.一种仿生伞,包括由伞杆、伞面、支撑件及传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1)传动件均安装在伞包、伞杆和伞柄内,(2)伞包由上、下伞包组成,下伞包下端粘接在伞杆上、上端通过其开口槽与羽根、羽管、羽毛组成的伞面活动配合;可在伞杆上滑动的上伞包,其上的调节螺钉粘接在伞杆头部的内孔中,其上有压簧、调节螺帽压紧,伞尖旋拧在上伞包上端,(3)在上、下伞包的伞杆上套装有下咬圈,其上部螺纹连接有上咬圈及紧固螺帽,上、下咬圈之间具有与羽根尾端配合的牙口,(4)伞杆内装有压杆、压杆上端通过伞杆的滑槽及下咬圈、压杆的孔用螺钉固定,(5)伞柄座粘结在伞杆上,其上的压杆手柄套装在伞杆上,并通过伞杆上的滑槽及压杆孔用螺钉固定在压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伞,其特征在于伞柄座下螺纹连接有伞柄套筒、其底部螺纹连接有伞柄盖,伞柄套筒内装有压簧的压杆尾端粘结有压杆座、在压杆座底部有弹簧片、其一端用螺钉与压杆紧固、弹簧片的另一端具触头、通过压簧及按钮与伞柄套筒的孔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伞,其特征在于在压杆手柄下端套装上伞杆,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伞,其特征在于伞面为在羽管上粘结的连续重叠排列的人造羽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伞,其特征在于伞面为在羽管上粘结的连续重叠排列的人造树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生伞。它是将传动件安装在伞包、伞杆和伞柄内。伞包由上、下伞包组成,下伞包一端粘接在伞杆上,另一端通过槽口与羽根、羽管、羽毛组成的伞面活动连接,可在伞杆上滑动的上伞包其上的调节螺钉粘接在伞杆头部的内孔中,螺钉上套有压簧通过调节螺帽将压簧压紧、压簧压住上伞包上端,其上旋拧有伞尖。伞包内设有上、下咬圈咬合机构,将羽根尾端拖动进行伞的开合。伞杆内装有压杆,压杆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下咬圈上,下部通过螺钉连接在压杆手柄上,压杆尾端用螺钉与压杆座连接。伞面可作成孔雀开屏、天鹅展翅等美观造型,并由于其结构提高了耐用性。
文档编号A45B25/18GK2285980SQ9622411
公开日1998年7月15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张桐安 申请人:张桐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