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的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23362阅读:410来源:国知局
拉链的拉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构成拉链的拉头的一部分的拉片。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使拉头沿着一对拉链牙链带的相向的左右侧缘部移动来开合一对拉链牙链带的部件。更详细而言,在一对拉链牙链带的相向的左右侧缘部固定有一对链牙列。而且,拉头具有与一对链牙列卡合的拉头主体和与拉头主体连接的拉片。
[0003]然而,拉片通常由不能变形的硬质的部件形成,不过除此以外还存在如下拉片:拉片中与拉头主体连接的部分由硬质的连接部件形成,拉片中用手指握持的部分由革等软质的握持部件形成。更具体而言,作为以往的一种拉片存在如下结构,其包括:称为拉片的硬质的连接部件;称为拉带(belt)的软质的握持部件,其插通在连接部件的孔中,并且折返成U形而重合;以及扣紧件及铆钉,其将握持部件的重合部分从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夹紧(专利文献I)。此外,该专利文献I的拉片通过相对于在拉头主体的上表面所具有的拉片安装部插通连接部件的另一个孔来进行连接。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9-22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然而,专利文献I的拉片中,为了将握持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在连接部件之外还需要扣紧件及铆钉这2个部件,而为了提高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拉片的一体性,期望与现状相比减少用于将握持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所需要的部件数。而且,握持部件为了安装在连接部件上而需要连接部件的孔,并以从形成该孔的周围的部分吊垂的形态被支承,因此拉片的外观缺乏握持部件与连接部件的一体性。此外,由于握持部件为了与连接部件连接而采用折返成U形的结构,所以从侧面观察拉片的外观为包含该折返部分的形状,这也削弱了拉片的一体性。
[0007]此外,由于将握持部件折返而重合成两片的部分从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夹紧,所以包含该被夹紧的部分在内的整体厚度往往变厚,难以通过使拉片变薄来实现外观的改善。
[0008]而且,每次开合一对拉链牙链带时,握持部件与连接部件的形成孔的周围的部分发生摩擦而磨损,因此最终会被扯掉。更详细而言,如果拉拽握持部件,则仅握持部件的折返部分的内表面呈圆弧线状地与连接部的孔的内表面接触而磨损。因此,期望将握持部件以尽可能难以磨损的方式安装于连接部件。
[000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至少能够提高由多个部件构成的拉片的一体性的技术。
[0010]本发明的拉链的拉片,包括:硬质的连接部件;用手指握持的软质的板状握持部件;以及硬质的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通过与连接部件的协同作用,限制握持部件在该握持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并将该握持部件固定于连接部件。而且,固定部件具备与握持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的一面侧相向的第一相向部。此外,连接部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一个方向具备与拉头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并且在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方向具备与握持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的另一面侧相向的第二相向部。而且,在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和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中的一方,形成有突出到贯穿握持部件为止的凸部,在另一方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凸部的顶部来进行连接的凹部。
[0011]作为通过固定部件与连接部件的协同作用来限制握持部件在该握持部件的厚度方向上的移动的结构,除了在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与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之间隔着间隙在握持部件的厚度方向上夹紧握持部件的结构之外,还有在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与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之间将握持部件以在其厚度方向上不能移动的方式夹紧的结构。
[0012]此外,对于握持部件侧的面,无论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与第二相向部是否构成同一个平面皆可,而为了使固定握持部件的部分的厚度变薄并由此实现外观的提高,优选如下结构。
[0013]S卩,对于握持部件侧的面,连接部件使第二相向部形成得比连接部下凹。
[0014]而且,在连接部件的上述长度方向,无论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周缘位于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的周缘的内侧还是位于其外侧皆可。但是,如上所述,在采用使固定握持部件的部分的厚度变薄的结构时,也可能存在在关于上述长度方向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周缘位于连接部的第二相向部的周缘的外侧的情况下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一部分与连接部件的连接部重叠的结构,在成为这种结构时,由于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与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一部分重合,所以拉片的厚度在连接部件的连接部的部分只能变厚。因此,为了使拉片的厚度在连接部件的连接部的部分变薄并由此实现外观的提高,优选如下结构。
[0015]即,在上述长度方向,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周缘配置在与连接部件的上述第二相向部的周缘相同的位置或配置在连接部件的上述第二相向部的周缘的内侧。
[0016]此外,连接部件无论第二相向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后端侧的形状如何皆可,为了使握持部件难以因磨损而产生损伤,优选如下结构。
[0017]S卩,连接部件形成有使第二相向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后端侧呈圆弧状地突起的形状。
[0018]而且,凹部只要是收容凸部的顶部进行连接的结构即可,例如是贯通孔部,该贯通孔部的形状可以是一般的圆筒形(无论在哪个深度位置上内径都相同的圆筒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凸部的中心与凹部的中心不几乎一致时,则凸部难以进入到凹部中,并且为了防止凸部的脱离而需要使凸部的顶端部在贯通孔部的外侧形成直径比贯通孔部大的膨大部,容易使固定握持部件的部分的厚度变厚。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优选如下结构。
[0019]即,凹部是供凸部的顶部铆接的贯通孔部,在该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握持部件侧具备直径随着远离握持部件而减小的缩径部,并且在该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握持部件侧的相反侧具备直径比缩径部的最小直径部分大的扩径部。
[0020]此外,在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与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分别具备用于按压握持部件的面,但无论这些面是否是平面皆可。但是为了使夹紧握持部件的力更加牢固,优选如下结构。
[0021]即,在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和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中的至少一方,具备包括用于按压握持部件的多个突起部的突起部组,并且突起部组通过在以凸部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突起部而形成。
[0022]根据本发明的拉片,由于使与拉头主体连接的连接部和与握持部件在厚度方向上的一个面侧相向的第二相向部形成为I个部件的连接部件,所以能够将软质的握持部件以通过硬质的连接部件和固定部件这2个部件夹紧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就是说,为了将握持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所需要的部件仅仅是固定部件,能够使部件数量少于以往的2个,提高拉片的一体性。此外,既不需要为了将握持部件安装于连接部件而如以往那样在连接部件上设有较大的孔,也不需要如以往那样折返成U形,能够进一步提高拉片的一体性。
[0023]此外,对于握持部件侧的面,连接部件如果使第二相向部形成得比连接部下凹,由此能够对应于该下凹的量而使第二相向部的厚度变薄,并且能够使固定握持部件的部分的厚度变薄,能够提高拉片的外观。
[0024]而且,在连接部件的长度方向上,将固定部件的第一相向部的周缘配置在与连接部件的第二相向部的周缘相同的位置或配置在其内侧,由此能够使拉片整体的厚度变薄,能够提尚拉片的外观。
[0025]此外,连接部件使第二相向部在上述长度方向上的后端侧呈圆弧状地突起的形状,由此能够抑制在用手指握住握持部件来操作拉片时握持部件因连接部件的圆弧状部分而发生磨损。
[0026]此外,以铆接凸部的顶部的贯通孔部为凹部,在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握持部件侧具备直径随着远离握持部件而减小的缩径部,并且在凹部的深度方向上的握持部件侧的相反侧具备直径比缩径部的最小直径部分大的扩径部,由此凸部可容易地进入到凹部,因此安装作业变得容易,而且凸部的顶部在被铆接时发生变形且其一部分进入到凹部的扩径部中,所以与一般的圆筒形的贯通孔部相比,能够使固定握持部件的部分的厚度变薄。
[0027]而且,在第一和第二相向部的至少一方,在以凸部为中心的圆周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突出有用于按压握持部件的突起部,由此可将握持部件牢固地夹于第一和第二相向部之间,提高握持部件的安装强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表示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拉链的俯视图。
[0029]图2(a)、(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分解立体图和组装立体图。
[0030]图3(a)、(b)是构成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连接部件和A-A线截面图。
[0031]图4(a)、(b)、(C)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组装步骤的说明图。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