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17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第一右上链扣39与第二右上链扣40的第二右上防插件43动配合连接,第二右上链扣40与第三右上链扣41的第三右上防插件44动配合连接;第一左下链扣45的第一左下防插件48与第二左下链扣46动配合连接,第二左下链扣45的第二左下防插件49与第三左下链扣53动配合连接;第一右下链扣51与第二右下链扣52的第二右下防插件55动配合连接,第二右下链扣52与第三右下链扣52的第三右下防插件56动配合连接。
[0015]为了利用链座I移动实施上链条8以及下链条9的闭合以及分开,链座I设有左上链槽57,左上链槽57由上链板3、上合链柱4的左边以及中链板5构成,左上链槽57位于上合链柱4的左边;链座I设有右上链槽58,右上链槽58由上链板3、上合链柱4的右边以及中链板5构成,右上链槽5位于上合链柱4的右边;链座I设有左下链槽59,左下链槽59由中链板5、下合链柱6的左边以及下链板7构成,左下链槽59位于下合链柱6的左边;链座I设有右下链槽60,右下链槽60由中链板5、下合链柱6的右边以及下链板7构成,右下链槽60位于下合链柱6的右边;左上链槽57与左下链槽59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左上链槽57与左下链槽59的位置相互错开,左上链槽57位于左下链槽59的左上方,或者,左上链槽57位于左下链槽59的右上方,左上链槽57与左下链槽59的水平距尚为3晕米至6晕米;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的位置相互错开,右上链槽58位于右下链槽60的左上方,或者,右上链槽58位于右下链槽60的右上方,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的水平距离为3毫米至6毫米。
[0016]为了牵引链座I移动,所述的链座I设有拉手32,拉手32与链座I动配合连接,安全拉链封闭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时,手抓拉手32牵引链座I移动,左上链条10由链座I的左上链槽57导入,右上链条11由链座I的右上链槽58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上链槽57以及右上链槽58移动使左上链条10与右上链条11闭合连接;同时,左下链条16由链座I的左下链槽59导入,右下链条17由链座I的右下链槽60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下链槽59以及右下链槽60移动使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闭合连接;使左上链条10与左下链条16位于不同的垂直面上,以及使右上链条11与右下链条17位于不同的垂直面上。
[0017]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打开时,手抓拉手32牵引链座I反方向移动,左上链条10由左上链槽57反方向导入,右上链条11由右上链槽58反方向导入,利用左上链槽57以及右上链槽58反方向移动使左上链条10与右上链条11分开;同时,左下链条16由链座I的左下链槽59反方向导入,右下链条17由链座I的右下链槽60反方向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下链槽59以及右下链槽60反方向移动使左下链条16与右下链条17分开。
[0018]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封闭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时,手抓拉手32牵引链座I移动,左上链扣12以及左上防插件24由链座I的左上链槽57导入,右上链扣14以及右上防插件25由右上链槽58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上链槽57以及右上链槽58移动使左上链条10的左上链扣12与右上链条11的右上链扣14啮合连接;左下链扣18以及左下防插件26由链座I的左下链槽59导入,右下链扣20以及右下防插件27由右下链槽60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下链槽59以及右下链槽60移动使左下链条16的左下链扣18与右下链条17的右下链扣20啮合连接;利用错开的左上链槽57、右上链槽58、左下链槽59以及右下链槽60牵引左上链扣12与右上链扣14啮合,以及牵引左下链扣18与右下链扣20啮合,使左上链扣12与左下链扣18以及右上链扣14与右下链扣20不在同一垂直线上。
[0019]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打开时,手抓拉手32牵引链座I反方向移动,左上链扣12以及左上防插件24由链座I的左上链槽57反方向导入,右上链扣14以及右上防插件58由右上链槽58反方向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上链槽57以及右上链槽58反方向移动使左上链条10的左上链扣12与右上链条11的右上链扣14分开;左下链扣18以及左下防插件26由链座I的左下链槽59反方向导入,右下链扣20以及右下防插件27由右下链槽60反方向导入,利用链座I的左下链槽59以及右下链槽60反方向移动使左下链条16的左下链扣18与右下链条17的右下链扣20分开。
[0020]为了保证上链条8以及下链条9的打开以及闭合连接,一个左上链扣12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2之间的左上间隙61大于或者等于左上防插件24的宽度;一个右上链扣14与另一个右上链扣14之间的右上间隙62大于或者等于右上防插件25的宽度;一个左下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下链扣18之间的左下间隙63大于或者等于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一个右下链扣2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20之间的右下间隙64大于或者等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
[0021]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封闭行李箱或者行李袋时,手抓拉手32牵引链座I移动,左上防插件24跟随一个左上链扣12移动到与另一个左上链扣12接触的位置;右上防插件25跟随一个右上链扣14移动到与另一个右上链扣14接触的位置;左下防插件26跟随一个左下链扣18移动到与另一个左下链扣18接触的位置;右下防插件27跟随一个右下链扣20移动到与另一个右下链扣20接触的位置;左上链扣12的宽度与右上链扣14的宽度相等,左上防插件24的宽度与右上防插件25的宽度相等;左下链扣18的宽度与右下链扣20的宽度相等,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相等;左上链扣12的宽度与左上防插件24的宽度相等,右上链扣14的宽度与右上防插件25的宽度相等;左下链扣18的宽度与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相等,右下链扣20的宽度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相等。
[0022]为了利用锁具将链座I锁住,链座I设有动锁孔65,链尾封口件23设有定锁孔66。
【主权项】
1.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I)以及链条(2),链座(I)包括有上链板(3)、上合链柱(4)、中链板(5)、下合链柱(6)以及下链板(7 ),上链板(3 )与上合链柱(4 )连接,上合链柱(4 )与中链板(5 )连接,中链板(5 )与下合链柱(6)连接,下合链柱(6)与下链板(7)连接;链条(2)包括有上链条(8)以及下链条(9);上链条(8)包括有左上链条(10)以及右上链条(11),左上链条(10)由多个左上链扣(12)与左上链布(13)连接构成,右上链条(11)由多个右上链扣(14)与右上链布(15)连接构成;下链条(9)包括有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左下链条(16)由多个左下链扣(18)与左下链布(19)连接构成,右下链条(17)由多个右下链扣(20)与右下链布(21)连接构成;左上链扣(12)与右上链扣(14)啮合连接,左下链扣(18)与右下链扣(20)啮合连接;下链条(9)非正对着上链条(8),下链条(9)与上链条(8)相互错开,上链条(8)位于下链条(9)的左上方,或者,上链条(8)位于下链条(9)的右上方,上链条(8)与下链条(9)在不同的垂直面上;左上链布(13)、右上链布(15)、左下链布(19)以及右下链布(21)与链头封口件(22)以及链尾封口件(23)连接;左下链扣(18)设有左下防插件(26),左下链扣(18)与左下防插件(26)固定连接,右下链扣(20)设有右下防插件(27),右下链扣(20)与右下防插件(27)固定连接;左下防插件(26)位于每个左下链扣(18)之间的位置,右下防插件(27)位于每个右下链扣(20)之间的位置,利用左下防插件(26)以及右下防插件(27)封住左下链扣(18)以及右下链扣(20)之间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插开链条(2)的难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