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917410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所述的上链条(8)以及下链条(9)闭合时,每个左上链扣(12)与一个右上链扣(14)啮合连接,将左上链条(10)与右上链条(11)闭合在一起;每个左下链扣(18)与一个右下链扣(20)啮合连接,将左下链条(16)以及右下链条(17)闭合在一起;每个左下链扣(18)非正对着每个左上链扣(12),每个左下链扣(18)与每个左上链扣(12)的位置相互错开,每个左上链扣(12)位于每个左下链扣(18)的左上方,或者,每个左上链扣(12)位于每个左下链扣(18)的右上方;每个右下链扣(20)非正对着每个右上链扣(14),每个右下链扣(20)与每个右上链扣(14)的位置相互错开,每个右上链扣(14)位于每个右下链扣(20)的左上方,或者,每个右上链扣(14)位于每个右下链扣(20)的右上方;每个左下链扣(18)的左下防插件(26)位于每个相邻左下链扣(18)之间的左下间隙(30)位置,每个右下链扣(20)的右下防插件(27)位于每个相邻右下链扣(20)之间的右下间隙(31)位置;左上链扣(12)和右上链扣(14)的啮合口与左下链扣(18)和右下链扣(20)的啮合口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左上链扣(12)和右上链扣(14)的啮合口与左下链扣(18)和右下链扣(20)的啮合口相互错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下链扣(18)包括有第一左下链扣(45)、第二左下链扣(46)以及第三左下链扣(47),左下防插件(26)包括有第一左下防插件(48)、第二左下防插件(49)以及第三左下防插件(50),第一左下链扣(45)与第一左下防插件(48)由一体的材料构成,第二左下链扣(46)与第二左下防插件(49)由一体材料构成,第三左下链扣(47)与第三左下防插件(50)由一体的材料构成;右下链扣(20)包括有第一右下链扣(51)、第二右下链扣(52)以及第三右下链扣(53),右下防插件(27)包括有第一右下防插件(54)、第二右下防插件(55)以及第三右下防插件(56),第一右下链扣(51)与第一右下防插件(54)由一体的材料构成,第二右下链扣(52)与第二右下防插件(55)由一体的材料构成,第三右下链扣(53)与第三右下防插件(56)由一体的材料构成;第一左上链扣(33)与第一左下链扣(45)、第二左上链扣(34)与第二左下链扣(46)、第三左上链扣(35)与第三左下链扣(47)、第一右上链扣(39)与第一右下链扣(51)、第二右上链扣(40)与第二右下链扣(52)以及第三右上链扣(41)与第三右下链扣(53)不在同一垂直线上;第一左上链扣(33)与第一左下链扣(45)、第二左上链扣(34)与第二左下链扣(46)、第三左上链扣(35)与第三左下链扣(47)、第一右上链扣(39)与第一右下链扣(51)、第二右上链扣(40)与第二右下链扣(52)以及第三右上链扣(41)与第三右下链扣(53)的位置相互错开;第一左上链扣(33)与第一左下链扣(45)、第二左上链扣(34)与第二左下链扣(46)、第三左上链扣(35)与第三左下链扣(47)、第一右上链扣(39)与第一右下链扣(51)、第二右上链扣(40)与第二右下链扣(52)以及第三右上链扣(41)与第三右下链扣(53)的水平距离为3毫米至6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上链扣(33)与第一右上链扣(39)啮合连接,第二左上链扣(34)与第二右上链扣(40)啮合连接,第三左上链扣(35)与第三右上链扣(41)啮合连接;第一左下链扣(45)与第一右下链扣(51)啮合连接,第二左下链扣(46)与第二右下链扣(52)啮合连接,第三左下链扣(46)与第三右下链扣(53)啮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下防插件(48)位于有第一左下链扣(45)与第二左下链扣(46)之间,第二左下防插件(49)位于第二左下链扣(46)与第三左下链扣(47)之间;第二右下防插件(55)位于第一右下链扣(51)与第二右下链扣(52)之间,第三右下防插件(56)位于第二右下链扣(52)与第三右下链扣(53)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座(I)设有左上链槽(57),左上链槽(57)由上链板(3)、上合链柱(4)的左边以及中链板(5 )构成,左上链槽(57)位于上合链柱(4)的左边;链座(I)设有右上链槽(58),右上链槽(58)由上链板(3)、上合链柱(4 )的右边以及中链板(5 )构成,右上链槽(5 )位于上合链柱(4 )的右边;链座(I)设有左下链槽(59),左下链槽(59)由中链板(5)、下合链柱(6)的左边以及下链板(7)构成,左下链槽(59)位于下合链柱(6 )的左边;链座(I)设有右下链槽(60 ),右下链槽(60 )由中链板(5)、下合链柱(6)的右边以及下链板(7)构成,右下链槽(60)位于下合链柱(6)的右边;左上链槽(57 )与左下链槽(59 )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左上链槽(57 )与左下链槽(59 )的位置相互错开,左上链槽(57)位于左下链槽(59)的左上方,或者,左上链槽(57)位于左下链槽(59)的右上方,左上链槽(57)与左下链槽(59)的水平距离为3毫米至6毫米;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不在同一垂直线上,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的位置相互错开,右上链槽(58)位于右下链槽(60)的左上方,或者,右上链槽(58)位于右下链槽(60)的右上方,右上链槽(58)与右下链槽(60)的水平距离为3毫米至6毫米。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左上链扣(33)与第一左下链扣(45)、第二左上链扣(34)与第二左下链扣(46)、第三左上链扣(35)与第三左下链扣(47)、第一右上链扣(39)与第一右下链扣(51)、第二右上链扣(40)与第二右下链扣(52)以及第三右上链扣(41)与第三右下链扣(53)的水平距离为3毫米至6毫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个左下链扣(18)与另一个左下链扣(18)之间的左下间隙(63)大于或者等于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一个右下链扣(20)与另一个右下链扣(20)之间的右下间隙(64)大于或者等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上链扣(12)的宽度与右上链扣(14)的宽度相等,左下链扣(18)的宽度与右下链扣(20)的宽度相等,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相等。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下链扣(18)的宽度与左下防插件(26)的宽度相等,右下链扣(20)的宽度与右下防插件(27)的宽度相等。
【专利摘要】双层错开下防插拉链,包括有链座以及链条,链座包括有上链板、上合链柱、中链板、下合链柱以及下链板,链条包括有上链条和下链条;上链条包括有左上链条和右上链条,左上链条由左上链扣与左上链布构成,右上链条由右上链扣与右上链布构成;下链条包括有左下链条和右下链条,左下链条由左下链扣与左下链布构成,右下链条由右下链扣与右下链布构成;左上链扣设有左上防插件,右上链扣设有右上防插件,左下链扣设有左下防插件,右下链扣设有右下防插件;使用时,将其安装于行李箱或者行李袋上,利用错开的双层拉链以及左上防插件和上防插件或者左下防插件和右下防插件挡住链条的间隙,增加不法分子用利器插开拉链的难度。
【IPC分类】A44B19/30, A44B19/34, A44B19/24
【公开号】CN105686244
【申请号】CN201610139948
【发明人】郑运婷
【申请人】郑运婷
【公开日】2016年6月2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3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