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雨套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02046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漏雨套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雨套环。
【背景技术】
[0002]伞作为人们日常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其从种类上大致分为折叠伞和直骨伞,其中直骨伞因遮雨效果好而在各类伞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0003]直骨伞的结构已为公知,如中国发明专利CN200910112684.3公开一种环保易拆解的直骨自动伞,包括中棒、固定设置在中棒上端的上巢、滑设在中棒上的中巢与下巢、设置在上巢下方的中棒侧壁上且限制中巢上滑的中巢定位件、设置在中棒下端的弹节、枢接在上巢的主骨、两端分别枢接在主骨和中巢上的支骨、两端分别枢接在支骨和下巢的单钩和与主骨配合的伞布,其特征在于,中巢上固定设置有可沿中棒滑动的套管,套管下端形成有弹节孔,该套管在收伞状态时伸出下巢而通过弹节孔与弹节的卡合而定位在中棒上,该套管套设有主弹簧,该主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中巢和下巢上,该下巢可沿套管滑动,该套管上还配备有拆解伞时限制下巢在套管上的滑动的限位机构;该支骨与主骨的连接处还设置有调节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收伞状态时下巢和弹节孔之间套管壁上的限位槽以及在拆伞时可与该限位槽配合而限制下巢在套管上向下滑动的扣件。该下巢下端还包括可容纳该扣件的容置部。该调节机构包括在主骨上的两个定位块、和滑设在两个定位块之间的主骨上且与支骨枢接的中粒。该调节机构包括双铰链,该双铰链一端与主骨枢接,另一端与支骨枢接。该主骨上还包括固定在主骨上的中粒,该双铰链一端与中粒枢接。该伞布包括设置在周缘的珠尾和设置中部并可套接在主骨上的布环套,该布环套套接在主骨上时位于中粒和珠尾之间。该中巢定位件为与伞中棒垂直的柱状体,伞中棒相应位置内部设有加强±夬,该加强块内设有供中巢定位件在其中滑动的槽,伞中棒侧壁设有对应的孔,该孔的直径小于该槽的内径,所述中巢定位件相应呈外端小、内端大的阶梯状,并且其内端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与加强块的槽之间夹设有第一弹簧。该上巢包括上巢本体、上巢组骨盖片、上巢垫片和垫片螺母,该上巢本体通过其中心孔内侧壁的卡点与伞中棒外侧壁的定位孔的配合而定位于伞中棒上,上巢组骨盖片套接与上巢本体上,其周缘设有扣接槽,所述主骨的向心端扣接于该扣接槽中,上巢垫片通过螺纹配合与上巢本体连接,并扣接于上巢组骨盖片上方,以限制所述主骨向心端滑出该扣接槽。该中棒下端部套接有伞头,该伞头通过伞头定位件与伞中棒连接,伞头定位件为一与伞中棒垂直的柱状体,伞中棒相应位置内部设有加强块,该加强块内设有供伞头定位件在其中滑动的槽,伞中棒侧壁设有对应的孔,该孔的直径小于该槽的内径,所述伞头定位件相应呈外端小、内端大的阶梯状,并且内端部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与加强块的槽之间夹设有一弹簧;所述伞头上端部设有一套接于伞中棒下端部的插槽,该插槽底部与伞中棒下端部之间夹设有一弹簧,并且该插槽的侧壁设有与所述伞头定位件配合的定位孔。
[0004]前述发明专利与市场上其他的直骨伞一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都会有雨水从伞面与伞杆的缝隙处进入伞面下侧,尤其是在风雨交加的雨天,更容易有雨水漏下,漏下的雨水会一直沿着伞杆向下流动,会将持伞的手和衣物弄湿,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并将伞杆及途经的中巢和下巢等金属部件弄湿,造成各金属部件受到雨水的侵蚀,严重影响外观和整个伞的使用寿命。
[0005]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宄,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中巢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冲击损伤的同时,有效防止漏下的雨水继续下流的防漏雨套环,避免弄湿双手和衣物等,避免对各金属部件进行侵蚀,大大延长伞的使用寿命,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防漏雨套环,包括弹性套环主体,所述弹性套环主体的上端口沿形成有圆锥凸沿。
[0009]上述弹性套环主体的上端边缘形成有由下至上逐渐外扩的外扩凸沿,所述外扩凸沿的内侧面与上述圆锥凸沿的根部形成V形夹角。
[0010]上述外扩凸沿的外侧面与上述弹性套环主体的主体周面形成钝角。
[0011]上述外扩凸沿的外侧面与内侧面之间的距离由下至上逐渐变小,并形成夹角。
[0012]上述圆锥凸沿的顶角角度为60-160° ;上述V形夹角的角度为60-120° ;上述钝角的角度为120-180°。
[0013]上述圆锥凸沿的顶角角度为90-120° ;上述V形夹角的角度为90-100° ;上述钝角的角度为145-160°。
[0014]上述圆锥凸沿的外锥面形成有沿母线方向延伸的凸条。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雨套环,突破传统直骨伞的构造形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两个弹性套环主体分别为第一弹性套环主体和第二弹性套环主体,第一弹性套环主体处于限位套与上巢之间,上巢的下端口沿形成有与第一弹性套环主体的第一圆锥凸沿相匹配的第一扩孔部,且第一圆锥凸沿的根部外径大于第一扩孔部的最大直径,第二弹性套环主体处于限位套与中巢之间,且第二弹性套环主体的第二圆锥凸沿的根部外径大于第二扩孔部的最大直径。当伞打开时,在撑伞动力压簧的张力作用下,中巢的上端向上抵顶第二弹性套环主体,上巢与第一弹性套环主体之间,第一弹性套环主体与限位套之间,以及限位套与第二弹性套环主体之间均产生挤压力,第一圆锥凸沿受到第一扩孔部的挤压后顺势产生朝伞杆方向的弹性变形,对中巢的冲撞进行缓冲,并与伞杆的周面压紧在一起形成第一密封面,第二圆锥凸沿受到第二扩孔部的挤压后顺势产生朝伞杆方向的弹性变形,对中巢的冲撞进行缓冲,并与伞杆的周面压紧在一起形成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可将从伞面和上巢漏下的雨水封挡,避免雨水沿伞杆向下流动,即使有少量雨水从第一密封面漏下,第二密封面也可进行弥补性封挡,彻底避免雨水沿伞杆继续向下流动,克服传统直骨伞经常有漏下的雨水沿伞杆向下流动,进而弄湿双手和衣物等,且易造成中巢、下巢及其他各金属部件受到雨水侵蚀,严重影响伞的使用寿命的缺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漏雨套环,其可对中巢进行有效缓冲,避免冲击损伤的同时,有效防止漏下的雨水继续下流,避免弄湿双手和衣物等,避免对各金属部件进行侵蚀,大大延长伞的使用寿命,结构新颖合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伞骨11-主伞骨
[0020]12-支撑骨121-第一支撑骨
[0021]122-第二支撑骨
[0022]2-伞杆
[0023]3-上巢31-第一扩孔部
[0024]4-中巢5-下巢
[0025]6-撑伞动力压簧
[0026]7-限位套71-第二扩孔部
[0027]8-第一弹性套环主体81-第一圆锥凸沿
[0028]82-第一外扩凸沿83-第一 V形夹角
[0029]84-第一钝角85-第一夹角
[0030]9-第二弹性套环主体91-第二圆锥凸沿
[0031]92-第二外扩凸沿93-第二 V形夹角
[0032]94-第二纯角95-第二夹角
[0033]10-第一凸条100-第二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本实用新型适用的直骨伞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003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漏雨套环,如图1和2所示,包括伞面(图中未示出),支撑伞面的伞骨1,承载伞面、伞骨I的伞杆2,和设于伞杆2下端的把手,以及固定设于伞杆2上端的上巢3,由上至下依次滑动设于伞杆2上的中巢4和下巢5,中巢4和下巢5之间张设有撑伞动力压簧6 ;伞骨I包括多个绕伞杆呈环形分布的主伞骨11,和与各主伞骨11 一一对应的支撑骨12 ;支撑骨12包括一端与主伞骨11的两端之间枢接、另一端与中巢4枢接的第一支撑骨121,和一端与第一支撑骨121的两端之间枢接、另一端与下巢5枢接的第二支撑骨122 ;伞杆2外活动套设有处于上巢3和中巢4之间对中巢4向上运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套7 ;限位套7配设有处于限位套7与上巢3之间的第一弹性套环主体8,和处于限位套7与中巢4之间的第二弹性套环主体9 ;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