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剑靶套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8477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剑靶套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剑靶套环。
【背景技术】
[0002]击剑运动是从古代剑术决斗中发展起来的一项体育项目,而无论是花剑、重剑还是佩剑都必须练习刺剑的准确性,而目前常用的平面箭靶无法让击剑者掌握更加高超的刺剑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剑靶套环,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两根竖杆,每个竖杆上安装有同心的外环和内环,击剑者在练习刺剑时需将剑一次穿过两个外环或内环,达到提高刺剑准确性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剑靶套环包括长方体形的底座,底座的四角设有四个螺钉孔,底座上部设有两根长度相同的竖杆,两竖杆均垂直于底座,两竖杆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外环,两外环的中心分别通过细线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内环。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由塑料或木头制造。
[0006]优选的,所述竖杆、外环、内环均由不锈钢制造。
[0007]优选的,所述内环的外径小于外环的内径,且内环与外环同轴。
[0008]优选的,所述细线由金属线制造。
[0009]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剑靶套环的底座的四角设有四个螺钉孔,底座上部设有两根长度相同的竖杆,两竖杆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外环,两外环的中心分别通过细线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内环。使用时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将底座固定在台面或其它合适高度的位置,运动员持剑快速地将剑身穿过两内环或两外环,从而提高运动员刺剑的准确度,该剑靶套环方便好用,可有效提高练习者击剑水平。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剑靶套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剑靶套环的俯视图。
[0013]其中,1 -底座、2-竖杆、3-外环、4-内环、5-细线、6_螺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剑靶套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15]图1和图2出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剑靶套环的【具体实施方式】:该剑靶套环包括长方体形的底座1,底座1的四角设有四个螺钉孔6,底座1上部设有两根长度相同的竖杆2,两竖杆2均垂直于底座1,两竖杆2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外环3,两外环3的中心分别通过细线5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内环4。
[0016]结合图1和图2,底座1由塑料或木头制造,造价便宜。竖杆2、外环3、内环4均由不锈钢制造,竖杆2的韧性好,防止受力变形,外环3和内环4的硬度高,可有效防止被剑刺穿或刺变形。内环4的外径小于外环3的内径,且内环4与外环3同轴,外环3和内环4的设计可有助于逐步提高击剑者的刺剑准确度。细线5由金属线制造,防止被剑刺断。
[0017]使用时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6将底座1固定在台面或其它合适高度的位置,运动员持剑快速地将剑身穿过两内环4或两外环3,从而提高运动员刺剑的准确度,该剑靶套环方便好用,可有效提高练习者击剑水平。
[0018]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剑靶套环包括长方体形的底座(1 ),底座(1)的四角设有四个螺钉孔(6),底座(1)上部设有两根长度相同的竖杆(2),两竖杆(2)均垂直于底座(1),两竖杆(2)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外环(3),两外环(3)的中心分别通过细线(5)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内环(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由塑料或木头制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2)、外环(3)、内环(4)均由不锈钢制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4)的外径小于外环(3)的内径,且内环(4)与外环(3)同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剑靶套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细线(5)由金属线制造。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剑靶套环,涉及体育设备领域,该剑靶套环的底座的四角设有四个螺钉孔,底座上部设有两根长度相同的竖杆,两竖杆顶部分别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外环,两外环的中心分别通过细线固定有两个尺寸相同的环形的内环。使用时通过螺钉穿过螺钉孔将底座固定在台面或其它合适高度的位置,运动员持剑快速地将剑身穿过两内环或两外环,从而提高运动员刺剑的准确度,该剑靶套环方便好用,可有效提高练习者击剑水平。
【IPC分类】A63B69/02
【公开号】CN205108983
【申请号】CN201520888264
【发明人】刘宗瑜
【申请人】新余学院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