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具洗涤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72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餐具洗涤消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洗涤消毒技术,主要提出一种餐具洗涤消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完成其发明任务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其主要包括餐具洗涤清洁和高温消毒两部分,洗涤清洁部分中主要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上、下指状洗刷器,上、下环形喷淋管、供水机构和洗涤剂容器、管路;上、下指状洗刷器分别由电机和主轴驱动,指状洗刷器主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带刷毛的指状洗刷杆,多根洗刷杆以其主轴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设置,上、下环形喷淋管分别对应上、下洗刷器设置,设置的洗涤剂管连通洗涤剂容器并对应上、下指状洗刷器开置洗涤剂出孔;餐具高温消毒部分中主要由壳体、传送辊道和辊道的驱动机构、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和保洁柜组成,传送辊道由多个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的传送辊组成,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设置在传送辊道的下部位置,以对扣放在传送辊道上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在壳体后端表面开置有散热孔,并在散热孔上部设置餐具保洁柜,用以将经消毒处理的餐具放置在保洁柜内,使餐具在一定温度下保洁。
本实用新型餐具洗涤和消毒装置采用上、下指状洗刷器对餐具进行揉搓洗涤并设置洗涤剂点喷和洗涤水喷淋,利用传送辊道下部红外线高温管对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处理并利用高温对餐具加以保洁,具有洗涤、消毒效果好的特点,适合于酒店、餐馆及职工食堂对餐具洗涤清洁、消毒使用。
附图
2为指状洗刷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温消毒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电机,2—洗涤剂容器、管路,3—壳体,4—取碗口,5—上、下横梁,6—下主轴,7—排水孔,8—下电机,9—下部喷淋管,10—下部指状洗刷器,11—送碗口,12—上部指状洗刷器,13—上部喷淋管,14—上主轴,15—复位弹簧,16—活塞杆,17—气缸,18—指状洗刷杆,19—电机,20—链条,21—传送辊,22—挡热帘,23—壳体,24—红外线高温管,25—散热孔,26—保洁柜,27—餐具出口。
如附图2所示,餐具消毒部分中主要具有壳体23、传送辊道和辊道的驱动机构、一组多个红外高温管24和餐具保洁柜26;传送辊道前端设置挡热帘22,以不使热量散失。传送辊道由多根并排设置的传送辊21组成,传送辊21一端为链轮结构,设置电机19(包括减速器)带动的链条并由链条20驱动链轮转动,从而使辊子旋转,构成传送辊道驱动机构,并设置调整支架,用以调整链条的松紧度。在传送辊道的下部设置有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24,用以对扣放在传送辊道上的餐具进行高温消毒,在消毒装置前端的壳体表面开置有多个散热孔25,在散热孔上部设置保洁柜26,经过高温消毒的餐具从后端出口27取出后直接放入保洁柜26内,使餐具继续存放在高温环境中进行保洁。
权利要求1.一种餐具洗涤消毒装置,其特征是主要包括餐具洗涤清洁和高温消毒两部分,洗涤清洁部分中主要包括设置在壳体(3)内的上、下部指状洗刷器(12)(10),上、下部环形喷淋管(13)(9)、供水机构和洗涤剂容器、管路(2);上、下部指状洗刷器(12)(10)分别由电机(1)(8)和主轴(14)(6)驱动,指状洗刷器主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带刷毛的指状洗刷杆(18),多根洗刷杆(18)以其主轴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设置,上、下部环形喷淋管(13)(9)分别对应上、下指状洗刷器(12)(10)设置,设置的洗涤剂管路对应上、下指状洗刷器开置洗涤剂出孔;餐具高温消毒部分中主要由壳体(23)、传送辊道和辊道的驱动机构、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24)和保洁柜(26)组成,传送辊道由多个在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的传送辊(21)组成,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24)设置在传送辊道的下部位置,在壳体(23)后端表面开置有散热孔(25),并在散热孔上部设置餐具保洁柜(2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餐具清洁消毒技术。提出的餐具洗涤消毒装置主要包括餐具洗涤清洁和高温消毒两部分,洗涤清洁部分中主要包括上、下部指状洗刷器,上、下部环形喷淋管、供水机构和洗涤剂容器、管路;指状洗刷器主体为柔性材料制成的带刷毛的指状洗刷杆,多根洗刷杆以其主轴为中心向四周呈辐射状设置,上、下环形喷淋管分别对应上、下指状洗刷器设置;餐具高温消毒部分中主要由壳体、传送辊道、一组多个红外线高温管和保洁柜组成,红外线高温管设置在传送辊道的下部,在壳体表面开置的散热孔上部设置餐具保洁柜。本实用新型对餐具进行揉搓洗涤、并加以保洁,具有洗涤、消毒效果好的特点,适合于酒店、餐馆及职工食堂对餐具洗涤清洁、消毒使用。
文档编号A61L2/04GK2503840SQ01261690
公开日2002年8月7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15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15日
发明者许栋五 申请人:许栋五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