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2100阅读:1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材料的生产工艺,特别是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早期的蛋白酶处理方法和化学修饰法制备的球蛋白,都只注意了消除减少抗补体活性及保持抗体活性,而很少注意到其本身的生物学效应。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新的生产工艺,其内在成份IgG保持了其分子结构的完性、天然构型和生物活性,而又大大降低了制品的抗补体活性,由于该生产工艺采用巴氏灭活法不是针对最终制品,因而其病毒灭活后的制品仍存在有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产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工艺,其制品不仅具有低的抗补体活性和高的生物学效应,而且病毒灭活更充分,使用更安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它包括以下步骤将FII+III的沉淀物溶解、加乙醇并调PH值到5.15、在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取其上清液、加乙醇并调PH值到7.25并降温到-6.5℃在离心机离心分离,取沉淀物,将上步沉淀物溶解并在溶解液中加入甘氨酸保护剂后在60℃下保持16小时进行病毒灭活。加乙醇并调PH值到6.9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加乙醇并调PH值到7.25并降温至-8℃并进行离心分离,取沉淀物,将上述沉淀物溶解并调PH值到4.1±0.3,用0.2um孔径的膜进行过滤除菌并分装和密封,其特征在于将分装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置于24℃的环境中放置21天,再次进行低PH病毒灭活。本发明由于在制品分装密封的条件下又对其进行了低PH孵放灭活处理,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制品具有病毒灭活更充分,使用更安全的显著优点。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工艺步骤为(1)取FII+III的沉淀物4千克,加入115L水溶解后加乙醇16.6L,调PH值至5.15,降温至-3℃,(2)将上述溶液放入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得到上清液120L,弃去沉淀物,(3)加入乙醇22L调PH值至7.25,温度为-6.5℃进行离心分离,弃去上清液,得沉淀物2.5千克,(4)在沉淀物中加水进行溶解,溶解液为15L,加入保护剂甘氨酸1.5千克在60℃保持10小时进行巴氏灭活病毒,灭活后体积为15.5L,(5)加注射用水稀释一倍后,加乙醇7.8L调PH值至6.9进行离心分离,得上清液37L,弃沉淀物,(6)加乙醇3.2L调PH值至7.25,温度为-8℃进行离心分离,得沉淀物1.2千克,弃上清液,(7)在沉淀物中加水溶解,溶解后体积为6L进行超滤,得体积为5L,其蛋白浓度为5.5%,(8)调PH值至4.2,并加入保护剂麦芽糖500克,用孔径为0.2um的膜过滤除菌后分装,分装的规格为25mL/瓶、50mL/瓶、100mL/瓶,并密封,(9)将上述密封的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置于24℃的环境中存放21天,即得到静脉注射用人血免疫球蛋白的成品,由于对现有的工艺实施了低PH孵放灭活技术,使制品的去除灭活能力大于2410g,提高了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
1.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将FII+III的沉淀物溶解、加乙醇并调PH值到5.15、在离心机中离心分离,取其上清液、加乙醇并调PH值到7.25并降温到-6.5℃在离心机离心分离,取沉淀物,将上步沉淀物溶解并在溶解液中加入甘氨酸保护剂后在60℃下保持10小时进行病毒灭活、加乙醇并调PH值到6.9后离心分离,取上清液、加乙醇调PH值到7.25并降温至-8℃并进行离心分离,取沉淀物,将上述沉淀物溶解并调PH值到4.1±0.3,用0.2um孔径的膜进行过滤除菌并分装和密封,其特征在于将分装的免疫球蛋白置于23-25℃的环境中放置21天,进行低PH病毒灭活。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以F
文档编号A61K39/395GK1448407SQ0210382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29日
发明者安康, 马小伟, 潘若文, 刘文芳, 范蓓 申请人: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