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器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6083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拔罐器结构改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罐器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请配合图6、7所示,目前的拔罐器结构,多半的本体(60)及底部的各种形态为一体成型,而各种形态的本体也需不同形态的模具,如此结构有下列缺点1.使用范围有限因其弧度一定,欲在其它部位使用则需另选择不同的拔罐器。
2.使用者易感觉不舒适其为一坚硬的材质,使用者在使用时易产生不舒适的现象。
若欲使使用者有一较柔软的触感,请配合图8、9所示,在本体的底部另加上一软质体,而如此的结构也有缺点1.配合不确实因本体(60)为一固定形态,而使用一圆形的软质体(70)与其配合,所形成的结构实有不适。
2.功能局限如图9仅能使用在平口的本体(60)上,若在环形处则无法使用。
综上所述,两者也有诸多的共同缺点1.价格昂贵因每个拔罐器是利用不同形态的模具所制成,故成本所需也较高,若在底部另加上一软质体则价格实为昂贵。
2.成本浪费因其为一体成型,而不同形态的拔罐器也用于不同的部位,若在放血后则需将整个拔罐器丢掉,而造成成本浪费。
3.有泄气的现象产生在本体(60)的顶部为一直桶式的气管(61)结构,而使用气体控制栓(80)的封口环(81)及软质封止元件(90)控制空气的泄放,封口环直接压贴于本体(60)顶部,为一直角开口的形态与封止元件(90)进行,其开口与封止元件(90)顶压接触面积十分有限而不确实,故其有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为使其价格减低并增加拔罐器的实用性,开发出一种符合上述条件的拔罐器结构改良。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拔罐器结构改良,在本体的开口端套合有一弧形的软质体,可配合身体多处的弧形部位,在本体的顶部穿设一气体控制栓,在气体控制栓的顶部套有一封止环,系可与本体的锥口状封止部紧密配合,其系用以降低成本并可增加收放气体的稳定性。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它目的,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习用系统分解图;图7为习用剖面示意图;图8为习用系统分解图;
图9为习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 本体(11) 气管(12) 穿栓部 (13) 抵止部(14) 卡制部 (15) 封止部(20) 软质体 (21) 套合部(30) 气体控制栓 (31) 拿取部(32) 凹槽(33) 止动部(34) 迫紧部 (40) 封止环(50) 软质封止元件(51) 定位部(52) 穿入部 (60) 本体(61) 气管(70) 软质体(80) 气体控制栓 (81) 封口环(90) 软质封止元件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考图1、2、3、4、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一习知的圆弧形本体(10),在其底部并套合一有弧度的软质体(20)可配合使用于身体的弧形部位;在本体(10)的中间部位并穿入一气体控制栓(30),在气体控制栓(30)的顶部套合有封止环(40),封止环(40)可与本体(10)的结构相配合,而在其底部另套合一软质封止元件(50)。
本体(10)为一圆弧外形,在其底部为一圆形开口,在中间部位设有一气管(11),气管(11)的中间部位为一圆形的穿栓部(12),可穿设气体控制栓(30),而在穿栓部(12)的底部为一抵止部(13),而穿栓部(12)的中间部位另设有两凸出的卡制部,穿栓部(12)的顶部另设有一圆形向内斜向的封止部(15)。
本体(10)的底部为圆形开口,可将软质体(20)的套合部(21)与其套合,软质体(20)为一有多弧度的形态,并可配合多种身体曲线使用。
气体控制拴(30)为一长形圆柱体并穿设于本体(10)的穿栓部(12),气体控制拴(30)的顶部有一内凹的拿取部(31),系为增加拿取的方便性,在拿取部(31)的下方另设有一凹槽(32),系于穿过穿栓部(12)可将封止环(40)套于其中,止动部(33)则卡制于卡制部(15),而使气体控制拴(30)可定位,气体控制栓(30)的底部并设有迫紧部(34)与软质封止元件(50)相配合。
气体控制拴(30)的顶部凹槽(32)套合有一封止环(40),欲堵住气体时,封止环(40)可确实卡制于封止部(15),使本体与外界供气体流动的通道得以完全封住。
软质封止元件(50)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其系穿设于穿栓部(12),并利用定位部(51)与抵止部(13)相配合使软质封止元件(50)可定位,在其顶部并有一穿入部(52)可使气体控制栓(30)的迫紧部(34)穿入其中,而使气体的调整更为确实。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诸多的优点,例如1.价格较低因系利用相同的本体(10),而使用不同的软质体(20)替换,故只需一个模具制作本体即可,以配合不同的软质体(20),也不至于产生成本的浪费。
2.软质体(20)的弧度配合性多因软质体(20)为软性的材质,具有弹性,可适用于身体各部。
3.使用者较为舒适软质体(20)可使使用者在使用时有舒适的触感。
4.可确实封住气体因气体控制栓(30)套合有封止环(40)并紧密配合锥状的封止部(15),使气密的配合度系以较大的面积紧配而成,且当本体内外的压力差越大时,其紧密度越高,以达到高紧密度不产生气体外泄的现象。
权利要求1.一种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由本体底部套合有底部具有弧度的软质体可配合使用于身体的弧形部位;于本体的中间部位穿入气体控制拴,在气体控制拴的顶部套合有封止环,本体相对于封止环处设有锥状开口的封止部,而于本体中间部位的底部另套合有软质封止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底部为圆形开口,在中间部位设有气管,气管的中间部位为圆形的穿栓部,可穿设气体控制栓,而在穿栓部的底部为抵止部,而穿栓部的中间部位另设有两凸出的卡制部,穿栓部的顶部另设有向内斜向的封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底部可将软质体的套合部与其套合,软质体为有多弧度的形态,并可配合多种身体曲线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本体的底部可将软质体的套合部与其套合,软质体为有多弧度的形态,并可配合多种身体曲线使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气体控制拴穿设于本体的穿栓部,气体控制拴的顶部有内凹的拿取部,在拿取部的下方另设有凹槽,系于穿过穿栓部可将封止环套于其中,止动部则卡制于卡制部,气体控制拴的底部并设有迫紧部与软质封止元件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罐器结构改良,其特征在于,气体控制拴的凹槽套合有封止环,欲堵住气体时封止环可确实卡制于封止部。
专利摘要拔罐器结构改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拔罐器,其结构主要是利用一固定形态的本体,在本体的底部另套合一包含有多种形态的软质体,在本体的中间部位另穿设有一气体控制栓,并配合封止环及软质封止元件使空气的调整更为确实,此结构的本体为固定形态,而底部系套合多种形态的软质体,成为一较节省成本且高实用性的器具。
文档编号A61H7/00GK2536234SQ02207468
公开日2003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3月14日
发明者陈振安 申请人:陈振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