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622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颈椎手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
背景技术
微创脊柱外科是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大力支持和发展。但颈椎的微创外科仅限于使用内窥镜完成椎间盘摘除和植骨融合,由于条件所限无法完成内固定手术,使患者术后的颈椎需要长时间的外固定并可能引起融合失败,因此极大限制了颈椎微创手术的发展,如何通过微创植入内固定成为需要解决的重要瓶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颈椎微创手术遇到的问题,将脊柱微创内固定手术的工作管道进行重新设计,在不增加管道直径的情况下,使得内固定得以进入并在微创条件下完成内固定手术,加强了手术节段的颈椎的稳定性,避免融合失败和术后长期外固定保护,提高手术疗效。解决了限制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难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微创脊柱手术的设备,将其工作管道进行重新设计,该工作管道为圆筒形,对其入口的单侧设纵向开口直至出口,这样在不增加管道直径的情况下,局部管道直径由18mm增加到20mm,使得内固定物可以通过管道进入手术区。
另外工作管道出口处与纵向开口平行对称设有短开口,短开口深度8-12cm,便于内固定物的翻转放入。工作管道的上部采用双臂固定,双臂之间的角度可调。工作管道的底端设计为弧型,其弧度与椎体前缘相配合,使管道与手术区贴合密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管道入口的单侧开口使得内固定物得以通过管道进入手术区。
2、管道出口的双侧开口使得进入手术区的内固定物可以调整位置,与椎体贴合。
3、管道上部双臂固定增强了管道的稳定程度。
4、管道底端的弧型设计使得管道与椎体更贴和严密,便于手术观察和进行。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管道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图1管道部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该工作管道1为圆筒形,其入口的单侧设纵向开口4直至出口,另外工作管道1出口处与纵向开口4平行对称设有短开口3,短开口3深度8-12cm。工作管道1的上部有两个固定臂2,双臂之间的角度可调。工作管道1的底端设计为弧型5,其弧度与椎体前缘相配合,使管道与手术区贴合密切。
目前采用该方式进行微创颈椎手术20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权利要求1.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为圆筒状,管道单侧从入口至出口设纵向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其特征在于在管道出口处与纵向开口对称设有短开口,短开口深度8-12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其特征在于工作管道的上部具有可调固定臂,并为双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其特征在于管道的出口端设计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微创内固定手术工作管道,它是利用微创脊柱手术的设备,将其工作管道进行重新设计,该工作管道为圆筒形,对其入口的单侧设纵向开口直至出口,工作管道出口处与纵向开口平行对称设有短开口,短开口深度8-12cm,工作管道的上部采用双臂固定,双臂之间的角度可调。工作管道的底端设计为弧型,其弧度与椎体前缘相配合。本结构的优点是在不增加管道直径的情况下,局部管道直径由18mm增加到20mm,使得内固定得以进入并在微创条件下完成内固定手术,加强了手术节段的颈椎的稳定性,避免融合失败和术后长期外固定保护,提高手术疗效,解决了限制微创脊柱外科发展的重要难题。
文档编号A61B17/70GK2568133SQ02276580
公开日2003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0日
发明者周跃 申请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