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81987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止泻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备成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腹泻是伴随人类诞生而存在的常见多发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包括中国),全世界每年有10亿人腹泻。其中5亿发生在第三世界,导致每年5百万小儿死亡,腹泻病为第三世界小儿第一位死因。腹泻是我国小儿中属第二位常见多发病(仅次于呼吸道感染)。据调查我国每年约有8.63亿人次腹泻(包括成人)。其中5岁以下小儿发病率平均为2.5次/人,推算5岁以下小儿每年有2.945亿人次患腹泻,可见危害之大。
腹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证的疾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以2岁以下婴幼儿更为多见。多为急性起病,也可由于盲目使用抗菌素药物,导致菌群紊乱,甚至二重感染。若病程迁延,长期或反复腹泻,轻则影响营养吸收,重则引起生长发育障碍。同时,因营养不良还导致诸如反复呼吸道感染、佝偻病、贫血等,是严重危害婴幼儿身体健康的合并症。
腹泻的治疗原则为1、预防脱水;2、纠正脱水;3、继续饮食;4、合理用药。1998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提出了要开拓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包括1、大力开发利用中医中药;2、大力开发利用微生态制剂;3、要注意保护肠粘膜,充分利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在以往治疗腹泻用药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滥用抗生素,许多腹泻采用抗生素不但无治疗效果,而且可杀死体内正常菌群,破坏微生态平衡,削弱患儿抵抗力,成为医源性疾病的重要原因。微生态制剂主要纠正肠需氧菌与厌氧菌的比例,但如何使微生态制剂中保存足够的双歧杆菌、乳酸菌及粪链球菌,是值得研究的一项工作。蒙脱石制剂是近几年发展的消化道粘膜保护剂,是一种物理吸附剂。而中医中药作为祖国医药学的宝库,历经几千年的临床使用,从整体调节出发,调理脾胃,治疗泄泻为基本法则,利尿止泻常为临床使用,是值得推崇的腹泻治疗方法。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多发病之一,多病种、多种细菌、多种非感染因素皆能引起消化失常,大便增多造成腹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与感染、气候以及免疫低下有关,各种因素共同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这种水分停留肠内发生腹泻的观点与祖国医学所谓“脾胃功能失调,运化不健”水湿内滞致泻的机理一致。中医认为泄泻的病因有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脾胃虚弱、六淫外邪均可乘虚而入,损伤脾胃而发生泄泻“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湿盛则濡泄露(《素问.阴阳应承大论》)。正如《景岳全书·泄泻》所说“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慎,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作矣”。所以历代医家治泄泻无不从调理脾胃立法,脾主运化,脾健则水自去,《幼科全书》日“凡泄泻皆属于湿”,古人还有“无湿不成泻”,“湿多成五泄”,等记述,说明小儿泄泻的病因病机主要责之于湿,而脾常不足则是泄泻的内在因素。
小儿腹泻,病型证型较多,其中以脾虚泄泻最为突出,西医药对有明显胃肠道感染因素的小儿腹泻疗效较好,但对中医辩证属于脾虚泻者疗效较差。而婴幼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乳食不能自制,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中医药治疗此类迁延性腹泻疗效较好。煎煮法制备汤剂口服是我国用药的传统方法,但“良药苦口”,要取得幼儿患者配合较困难,往往采用灌服等强制措施,给患儿造成痛苦,剂量也难以准确,常影响临床疗效。
虽然市场上已有小儿泻停颗粒、小儿泻速停颗粒、泻定胶囊、小儿腹泻宁袋泡剂、小儿止泻膏、脾可欣颗粒,但因剂型原因,不易被患儿接受,市场销量一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合小儿生理病理特点,辩证组方,疗效可靠,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口味较好的治疗脾虚泄泻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根据祖国医学理论,以临床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小儿脾虚腹泻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进行研究,筛选出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车前子、葛根、木瓜等入药,方中白术“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去脾胃中湿,强脾胃进饮食”(《医学启源》),《本草汇言》曰“白术,及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茯苓《本草衍义》云其“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二药共奏健脾益气,淡渗利湿之功效为君药,辅以泽泻、猪苓、车前子增强渗湿下行作用,正如《药品化义》云“凡属泻病,小水必短数,以此(泽泻)清润肺气,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主治水泻湿泻,使大便得实,则脾气自健。”《本草述》“方书有云,湿在脾胃者,必用猪苓、泽泻,以分理之也,按猪苓从阴中而阴,洽古所谓升而微降者是阳也,泽泻从阴达阳,洽古所谓沉而降者是也,阴也,二味乃合为分理阴阳”,“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取车前子恰恰“利小便实大便”。葛根升阳止泻,“为治脾胃虚弱泄泻圣药也”,与木瓜共为佐使,奏健脾渗湿,利水止泻之功,使湿无所生,乳食得化,纳运如常,如此“水谷分则泻自止”。
一种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术3.8-4.2份 泽泻2.8-3.2份 茯苓3.8-4.2份 猪苓1.8-2.2份 车前子1.8-2.2份 葛根1.8-2.2份 木瓜0.8-1.2份所述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原料最佳重量配比是白术4份 泽泻3份 茯苓4份 猪苓2份 车前子2份 葛根2份 木瓜1份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工艺是按所述重量配比取白术、泽泻、茯苓、猪苓、车前子、葛根、木瓜七味中药饮片,加6倍量水浸泡0.5-1小时,加热煎煮1-2小时,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9-1.11(60℃热测),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相对密度1.09-1.11(55℃热测),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0.01-0.03份,搅拌使溶解,冷藏24小时后高速离心,清液调节pH为6.4-6.6,并加水至1升,搅拌均匀,灌装、灭菌,即得。
所述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中调节pH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I、动物药效学实验
1、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黄脾虚泄泻小鼠的止泻作用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和受试药治疗组灌胃1g/ml的生大黄水浸液0.4ml/10g,连续8天,造成脾虚模型。同时每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灌胃小儿泻速停8g/kg灌服,受试药I、II、III组分别按4,8,16g/Kg剂量灌胃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第八天给药后开始禁食(24h),次日以碳末为标志物用10%阿拉伯胶(对照组及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给药组以药物代替生理盐水配置的)配制成5%的碳末混悬液,每鼠按0.2ml/10g灌胃,2h后测定碳末排出时间。自碳末灌胃开始至粪便内出现黑色碳末止,为碳末排出时间。结果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使脾虚小鼠排便时间延迟,排便数和稀便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大剂量组和阳性药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1。
表1.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黄所致小鼠实验性脾虚模型的止泻作(n=10,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12、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黄脾虚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取小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20ml/kg,受试药治疗I、II、III组分别灌胃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和16g/Kg/d。阳性药组用小儿泻速停8g/kg灌服。除对照组外,同时均灌服1g/ml大黄水浸液0.4ml/10g 8天。给药10天,实验前禁食24h。实验时以碳末为标志物,用10%阿拉伯胶配制成5%的混悬液,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组用不同浓度的药物代替,阳性对照组用小儿泻速成停配制。按0.2ml/10g给小鼠灌胃,20min后处死小鼠,剖腹取出胃肠,平铺于玻璃上,测量碳末在肠管内的移动距离和小肠全长,按公式计算肠推进百分率,结果显示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16g/Kg/d组可减慢脾虚小鼠的肠推进速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果见表2。
碳末推进%=碳末前端与幽门的距离/小肠全长×100%表2.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小鼠小肠碳末推进的影响(n=10,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3、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实验性脾虚大鼠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取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6组,每8只。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0ml/kg,阳性对照组灌胃小儿泻速成停5.6g/100g,受试药I、II、III组分别以2.7,5.4,10.8g/100g灌胃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同时,给药后1h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其它各组灌胃1g/ml的生大黄水浸液1ml/100g,连续七天造成脾虚模型。给药至第10天。末次给药后1h,各组大鼠灌胃3%的木糖溶液1ml/100g,1h后取血,制备血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于630nm波长比色,按下列公式计算血清中木糖浓度,结果显示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能明显增加脾虚大鼠小肠吸收功能。结果见表3。
木糖含量(mg/L)=测定管光密度/K×1000/2表3.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鼠木糖吸收试验的影响(n=8,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4、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取小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20只。对照组(灌胃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灌胃小儿泻泄停8g/kg),受试药I、II、III组每日分别灌胃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16g/Kg。次日给药后各鼠腹腔注射0.6%醋酸0.1ml/10g。记录给予醋酸后10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结果显示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可抑制小鼠的扭体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4。
表4.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鼠扭体反应的影响(n=20,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15、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胸、脾指数的影响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只。受试药I、II、III组每日分别灌胃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16g/Kg,阳性对照灌胃小儿泻速停8g/10g,空白对照组(正常小鼠)和模型组每日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8天。给药的第一天同时腹腔注射0.1mg/kg利血平,连续14天造成小鼠脾虚模型。末次给药后1小时拉颈处死小鼠分别取胸腺和脾脏,并按器官重量mg/10g体重表示脏器系数。结果显示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可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脏器系数,与模型组比较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5。
表5.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小鼠免疫器官脏器系数的影响(n=10,x±SD)


与模型组比较**P<0.016、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祛湿利尿作用取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各鼠轻压下腹部使膀胱排空。然后对照组以5ml/100g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以5.6g/kg的小儿泻速停(生理盐水稀释成5ml/100g)灌胃,受试药I、II、III组以2.7,5.4,10.8g/100g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同法、同容积灌胃给药。立即将大鼠放入代谢笼内,收集各组动物的尿量,按大鼠每100g体重计算尿量,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II、III组在给药后4-6小时尿量显著增加,I组亦有增加的趋势但无显著性,结果见表6。
表6.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对大鼠的利尿作(n=8,x±SD)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实验结论1、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16k/kg/d灌服脾虚小鼠,显示出止泻作用大、中剂量组开始排便时间延长,排出粪便数减少,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小剂量组有改善作用但无显著性差异。
2、对脾虚模型小鼠,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高剂量组使小肠推进速率减慢,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这有助于缓解或减轻小儿腹泻。
3、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2.8g/kg/d灌服脾虚模型大鼠,有促进对木糖的的吸收作用,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均有显著性差异;4、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16g/kg/d连续灌服利血平脾虚小鼠18天,能增加小鼠免疫器官的重量,与模型组比较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有增加的趋势。
5、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4.8.16k/kg/d灌服小鼠,能抑制小鼠扭体反应,表明具有镇痛作用。
6、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给药后前三小时尿量小剂量、中剂量组有轻度增加的趋势,大剂量组可能浓度较高因渗透压关系使水份吸收减慢,故开始排尿增加不明显,后3小时内尿量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显示出利尿作用温和而持久的特点。
II、动物长期毒性试验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大鼠长期毒性试验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分别按72g/kg、24g/kg、8g/kg灌服,连续给药30天后,所有动物的一般状况、血液常规、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系数及组织形态学,均未出现明显异常变化,说明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长期使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III、临床观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由白术、泽泻、猪苓、车前子、葛根等组成,具有健脾止泻、淡渗利湿的功效。为观察其确切疗效和安全性,按照《中国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的有关要求,临床用其治疗小儿脾虚泄泻20例,现报告如下。
本组20例病人均来自于我院儿科门诊。
一、年龄表一.患儿年龄情况组别 <6个月 6个月~1岁 1岁~3岁3岁~6岁 平均年龄(岁)治疗组5 10 3 2 1.81±1.14
二、性别表二.患儿性别情况组别 男女男∶女治疗组9 111∶1.2三、病程表三.患儿病程情况组别1周内 1周~1个月 1个月以上 平均病程(天)治疗组 3 13 4 16.48±10.23四、腹泻情况表四.患儿平均每日腹泻次数与大便情况组别 水样便 蛋花样便 糊状便 完谷不化 平均每日腹泻次数治疗组 7 64 3 7.4±1.70五、伴随症状20例病人中伴有腹胀者7例,伴呕吐者16例,伴纳差者18例。
病例选择及治疗方法一、病例选择(一)诊断标准1、泄泻中医诊断标准(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或更多,呈淡黄色,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可有少量粘液。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的病史;(3)重者腹泻每日在20次左右,大便呈水状或蛋花汤状,呕吐较频,小便短少,体升温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囱门凹陷,目眶下陷,啼哭无泪,口唇樱红,呼吸深长,亦可有腹胀等症。
具备上述(1)或(3)项,结合(2)项,即可诊断。
2、中医辩证标准脾虚失运证时泻时止,或久泻不愈,便稀或完谷不化,每于食后作泻,面色萎黄或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而沉,指纹暗淡。
(二)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符合本病诊断和中医辩证标准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2、排除病例标准(包括不适应症或剔除标准)(1)重度营养不良,或伴有其他全身性疾患者,对本药过敏者。
(2)各类痢疾。
(3)重度脱水;(4)合并有心、肝、肾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5)不符合纳入标准,未坚持服药,中途换药或加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二、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采用口服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一日三次,1岁者,5ml/次,1~3岁者8ml/次,4-7岁者10ml/次。用药期间,不加用其他药物,有脱水时,予以补充、电解质,连服7天为一疗程。
治疗结果一、疗效标准1、临床痊愈7日内腹泻停止,症状体征消失,异常理化指标恢复正常,积分减少90%以上;2、显效7日内腹泻明显减少(次数减少2/3以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积分减少75%以上;3、有效7日内腹泻减少(次数减少1/2以上)性状改善,积分减少50%以上;4、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或加重者。
二、疗效观察1、止泻起效时间表五 止泻起效时间组别 X±S(小时)18例 36.5±12.62
2、临床止泻时间表六 临床止泻时间组别X±S(小时)10例83.22±27.293、总疗效20例患儿经治疗后,除2例因症状继续加重,脱水严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外,有效9例,显效5例,治愈4例,总有效率90%。
该药口味较好,小儿易于接受,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是疗效较确切的纯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取白术(炒)300g 泽泻(炒)225g 茯苓300g 猪苓150g 车前子(炒)150g 葛根150g 木瓜75g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白术等七味中药饮片,加6倍量(重量比)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1小时,使用300目筛网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300目筛网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6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热测),得清膏约1升,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板框过滤,滤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60℃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并加水赶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5℃热测)的流浸膏,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1.5g,搅拌使溶解,在4℃条件下冷藏24小时后,以每分钟10,000转高速离心,除去沉淀,清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并加水至全量。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成品口服液1000ml,制成口服液100支,每支10ml,相当于生药13.5g。
实施例2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
取白术(炒)285g 泽泻(炒)210g 茯苓315g 猪苓135g 车前子(炒)150g 葛根165g 木瓜90g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白术等七味中药饮片,加6倍量(重量比)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1小时,使用300目筛网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300目筛网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7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9(60℃热测),得清膏约1升,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板框过滤,滤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6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并加水赶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1.09(55℃热测)的流浸膏,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0.75g,搅拌使溶解,在4℃条件下冷藏24小时后,以每分钟10,000转高速离心,除去沉淀,清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6,并加水至全量。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成品口服液1000ml,制成口服液100支,每支10ml,相当于生药13.5g。
实施例3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取白术(炒)315g 泽泻(炒)240g 茯苓300g 猪苓135g 车前子(炒)150g 葛根135g 木瓜75g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白术等七味中药饮片,加6倍量(重量比)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1小时,使用300目筛网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300目筛网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8MPa,温度为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1(60℃热测),得清膏约1升,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板框过滤,滤液在真空度为0.08Mpa,温度为5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并加水赶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1.11(55℃热测)的流浸膏,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2.25g,拌使溶解,在4℃条件下冷藏24小时后,以每分钟10,000转高速离心,除去沉淀,清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4,并加水至全量。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成品口服液1000ml,制成口服液100支,每支10ml,相当于生药13.5g。
实施例4
按下述配比称取原料取白术(炒)315g 泽泻(炒)240g 茯苓285g 猪苓165g 车前子(炒)135g 葛根150g 木瓜60g制备工艺如下将上述白术等七味中药饮片,加6倍量(重量比)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1小时,使用300目筛网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300目筛网滤过,合并三次提取液,在真空度为0.08MPa,温度为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热测),得清膏约1升,放冷,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板框过滤,滤液在真空度为0.09Mpa,温度为55℃条件下减压回收乙醇,并加水赶至无醇味,浓缩至相对密度1.10(55℃热测)的流浸膏,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1.5g,拌使溶解,在4℃条件下冷藏24小时后,以每分钟10,000转高速离心,除去沉淀,清液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6.5,并加水至全量。100℃流通蒸气灭菌30分钟,即得成品口服液1000ml,制成口服液100支,每支10m1,相当于生药13.5g。
权利要求
1.一种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白术3.8-4.2份 泽泻2.8-3.2份 茯苓3.8-4.2份 猪苓1.8-2.2份 车前子1.8-2.2份 葛根1.8-2.2份 木瓜0.8-1.2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的重量配比为白术4份 泽泻3份 茯苓4份 猪苓2份 车前子2份 葛根2份 木瓜1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重量配比中,再加入甜菊苷0.01-0.03份。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按所述的重量配比取原料,加6倍量水浸泡0.5小时,加热煎煮1小时,滤过,再用同样量水重复煎煮药渣两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60℃时测相对密度为1.09-1.11,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55℃时测相对密度为1.09-1.11,加水至1升,煮沸30分钟,加入甜菊苷0.01-0.03份,搅拌使溶解,冷藏24小时后高速离心,清液调节pH为6.4-6.6,并加水至1升,搅拌均匀,灌装、灭菌,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调节pH用4mol/L氢氧化钠溶液。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止泻药物,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制备成的小儿健脾肠泰口服液。以白术、泽泻、猪苓、茯苓、车前子、葛根等七味中草药为原料,加水浸泡、煎煮、滤过,重复煎煮两次、合并煎液、减压浓缩、醇沉静置过夜、滤过、加水煮沸加入甜菊苷、冷藏离心、调节pH、灌装、灭菌即得。该药口味较好,小儿易于接受,临床使用过程中,未发生不良反应,是疗效较确切的纯中药制剂。
文档编号A61P1/00GK1490042SQ0315299
公开日2004年4月21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12日
发明者陈小霞, 彭素琴, 殷晓进, 刘武, 吴海峰 申请人:陈小霞, 彭素琴, 殷晓进, 刘武, 吴海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