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7848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胸腔穿刺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胸腔积液、关节腔积液、气胸等患者,特别是肝腹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大多采用穿孔引流术,一是病人痛苦大,二是手术安全性不高,易刺上肺脏形成气胸,三是手术难度大,需进行专门培训,四是抽出的积液暴露空气中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胸腔穿刺针,利用该针直接穿刺引流,简化操作,减轻病人痛苦,提供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穿刺针主要由针体、联结体、注射器、输液器和引流袋连接组成,三通的联结体各端分别连接针体、注射器和输液器,引流袋连接输液器另一端软管上。
各部件连接形成新型胸腔穿刺针,然后将针尖进入皮下组织后调整相应各部件开关即可以进行积液引流。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体、2联结体、3注射器、4输液器、5引流袋、6针体开关、7、8单向球形开关、9弹簧、10针栓、11滴速控制开关、12引流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穿刺针主要由针体1、联结体2、注射器3、输液器4和引流袋5连接组成,三通的联结体2各端分别连接针体1、注射器3和输液器4、带引流开关12的引流袋5连接输液器4的另一端软管上,其中,所述的针体1上设针体开关6,联结体与针体和输液器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球形开关7、8,由密度接近水的球体构成单向球形开关7、8,其直径略小于联结体管腔直径,通过球体的运动控制液体的流动方向;输液器的滴速控制开关11位于软管上端,注射器3的针栓口上设弹簧9产生使针栓向外运动的力。
使用时,按如下步骤操作1、检查穿刺针是否过期,包装是否完好。
2、检查是否漏气(1)注射器除外,将穿刺针连接好,排空引流袋中气体,并拧紧引流袋开关。
(2)关紧输液器滴速控制开关及针头开关。
(3)排空注射器适量气体与联结体连接好,若针栓回复到复位,则须重新检查连接或更换穿刺针。
3、穿刺针尖进入皮下组织,打开针头开关,然后,继续进针,针尖穿过胸膜壁层时会有突破感,这时,液体会由于注射器的负压作用被吸引。
4、打开输液器控制开关,控制液体流速,以防胸腔内压力过高,聚然下降后引起患者不适。
5、抽吸推动针栓,单向球形开关7关,单向球形开关8开,液体从注射器中流进引流袋,松开针栓后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针筒内形成负压,开关7开,开关8关,液体从胸腔中流进注射器中。
6、若胸腔中注射药物,关闭针头开关,保留针头,拔除其余部件,接上注药的注射器打开针头开关,注射所需药物,然后常规拔除针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形成负压,针尖进入胸腔即可吸引液体,不一定要体会出突破感,以及担心刺上肺脏,形成气胸,安全性好。(2)易懂好学,一教即会,特别适用于初学穿刺者。(3)适用范围广,可用于胸腔积液,腹水、关节腔积液、气胸等患者。(4)抽出的液体未暴露于空气中,可密闭消毒,对环境无污染。
权利要求1.新型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该穿刺针主要由针体(1)、联结体(2)、注射器(3)、输液器(4)和引流袋(5)连接组成,三通的联结体(2)各端分别连接针体(1)、注射器(3)和输液器(4)、带引流开关(12)的引流袋(5)连接输液器(4)的另一端软管上,其中,所述的针体(1)上设针体开关(6),联结体与针体和输液器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球形开关(7、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输液器的滴速控制开关(11)位于软管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胸腔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注射器(3)的针柱口上设弹簧(9)。
专利摘要新型胸腔穿刺针,该穿刺针主要由针体(1)、联结体(2)、注射器(3)、输液器(4)和引流袋(5)连接组成,三通的联结体(2)各端分别连接针体(1)、注射器(3)和输液器(4)、带引流开关(12)的引流袋(5)连接输液器(4)的另一端软管上,其中,所述的针体(1)上设针体开关(6),联结体与针体和输液器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单向球形开关(7、8)。本实用新型由于弹簧的弹力作用形成负压,针尖进入胸腔即可吸引液体,不必担心刺上肺脏,形成气胸,安全性好。再者。适用范围广,可用于胸腔积液,腹水、关节腔积液、气胸等患者。另外抽出的液体未暴露于空气中,可密闭消毒,对环境无污染。
文档编号A61M1/04GK2621686SQ03222028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20日
发明者唐传飞 申请人:唐传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