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9138阅读:2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是一种专用于治疗腮腺炎(痄腮)的外用膏药。
背景技术
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流行于冬春两季,学龄儿童多见。传染初期,头痛、恶心,食欲不振,发病急剧,一两天后,耳根部的一侧或两侧逐渐肿大、变硬,虽不化脓但咀嚼时疼痛,发热不退,对于男性患者严重时可并发睾丸炎。传统治疗方法为打针吃药进行消炎,但疗效缓慢,花钱较多,也有采用一些土办法如仙人掌片外敷消炎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适用和针对性差。另经检索,虽有一些中草药制品的药物公开,并有比较接近的如申请号为02109154.4的专治腮腺炎的外用药物,但相对本发明来说,且不去涉及疗效和费用,明显的是选料不同,敷贴的部位也不同。而本发明,是在继承了父辈遗志的基础上,经多年潜心研究和使用总结而得,是一种疗效好、速度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并费用极低的外敷膏药,经多年临床实践,其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8%,克服了现知的治疗腮腺炎药物所有显见的相对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一种方便、快速,专用于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贴于患处后,消肿快、退热快、疗效好、花钱少。
本发明是以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选用易取、便宜的蒲公英、追风草和杏仁作为主料,以蒲公英1~4、追风草0.5~2、杏仁0.05~0.2的重量份比,按照通常膏药的制备方法做成膏状药物后,或装于铝管小袋散抹使用,或制作成膏药敷贴,使用时涂抹或敷贴于患处,1~2日一换,用2~3贴即可痊愈。
本发明的临床俗名为“炎风膏”,其主要作用在于祛风活血、消肿止痛,散瘀除热。与现行所有治疗腮腺炎的药物比较,具有下述几方面的优点①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涂抹或敷贴于脸部肿胀处,无任何毒副作用;②效果显著,肿胀消退快,热度下降快;③花钱少,无任何不适之感和痛苦。
本发明对于扁桃体炎、淋巴炎、关节炎也有一定疗效,使用时同样也是涂抹或敷贴于患处即可。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原料选取自采或者直接从中药加工厂购入。
有效重量组分比蒲公英1~4、追风草0.5~2、杏仁0.05~0.2。
优选重量组分比蒲公英1.5~3、追风草0.8~1.5、杏仁0.08~0.15。
制备方法采用传统做法,将上述原料一起放锅熬煮去渣后,添加适量蜂蜜和胡麻油制成膏性药剂,以铝管或贴片包装出厂。
本发明在制膏时可添掺适量的黄酒,其治疗效果更佳。
本发明的使用对于铝管性散抹药膏,直接涂抹在患处,用一块纱布或净纸盖上以免被蹭掉,对于敷贴片,直接贴于患处即可,1~2天一换,一般有两贴即可见效,重者最多3贴。
本发明从1967年开始做统计至2003年,共医治患有腮腺炎的病人约8万多人次,基本都是贴抹两次即获痊愈,其中,患者最小的为1岁,最大的为86岁,1997年5月,集宁地区某自然村有72名儿童被传染上腮腺炎后,采用本膏药进行抹治,基本都是经3天左右的时间全部治愈,未再复发。
典型病例介绍1、张某某,男,14岁,其父主诉高烧,左侧耳根开始疼痛,一天后肿大,右侧随之也开始肿大疼痛,食欲不振,头疼发热。经察,双侧腮腺肿大,边缘不清,颈下淋巴轻度发炎,印象为双侧腮腺炎和淋巴炎。随即用本发明“炎风膏”抹贴于双侧腮腺肿大处和淋巴处,很快患者就言已不疼痛,当晚退烧到36.5度,隔日来换药时诉说头已不疼,开始进食,但腮腺处按压时还有轻微疼痛感,其肿减弱,便作二次抹涂回家,第3天其12岁的弟弟被染患同样炎症来诊治时,告知说他哥的药膏自掉,炎症已全部消退痊愈,其弟也采用本药膏涂抹了两次便也痊愈。
2、韩某某,女,86岁,2004年8月由其女儿陪同来就诊。经察左侧腮腺肿大,耳根处疼痛有2天,不能进食,印象流行性腮腺炎,单侧发作。采用本发明药膏进行了一次涂抹,因其行动不便,二次嘱其女儿回家后于次日自行换药涂抹,忌嘴,几天后电话告知说病已治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是一种利用中草药按照通常膏药的制备方法制成的膏状药物,其特征在于,有效重量组分比为蒲公英1~4、追风草0.5~2、 杏仁0.05~0.2。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其特征在于,优选重量组分比为蒲公英1.5~3、 追风草0.8~1.5、 杏仁0.08~0.15。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其特征在于,制膏时可添掺适量的黄酒。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腮腺炎的外用膏药发明,涉及中草药制剂领域,是一种利用中草药按照通常膏药的制备方法制取的膏状药物,专用于外用抹贴治疗腮腺炎(痄腮)。其特征在于,有效重量组分比为蒲公英1~4、追风草0.5~2、杏仁0.05~0.2。本发明,是在继承父辈遗志的基础上,经多年潜心研究和使用总结而得,是一种疗效好、速度快、治愈率高,无任何毒副作用,而费用极低的外敷膏药,多年临床实践,其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8%,克服了现知的治疗腮腺炎药物所有显见的相对不足之处。
文档编号A61P31/12GK1742843SQ20041007536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刘进义 申请人:刘进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