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灭音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3004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睡眠灭音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抑制打鼾的装置,特别是于打鼾患者口中含入一特定构造设计的睡眠灭音器,而能令其于睡眠中维持呼吸道的畅通,从而有效降低打鼾现象。
背景技术
打鼾是一种慢性缺氧的症候状态,严重甚至会造成睡眠中暂停呼吸导致死亡,即所谓猝死症。若打鼾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伤害倒还无所谓,但事实上医界里乃至于WHO都承认打鼾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造成身体危害。换言的,就是不正常呼吸。人们把氧气吸收到体内,作为能量来燃烧,以供养人体所需的动力与活力。而打鼾正是处于慢性的缺氧状态,若情况严重者,会产生无呼吸症候群的状态,一般俗称暂停呼吸,假若刚好是高龄者,则可能导致死亡(即猝死症),乃最常见的问题。
打鼾是危险信号的开始,除了给身边亲密爱人带来困扰之外,最重要的是会引起并发症。因大多数打鼾的人大都会有不正常的呼吸,所谓不正常呼吸代表无法充份供应身体所需的氧气,当缺氧的身体在运作时,第一冲击最大的莫过于脑部,脑部若长时间持续缺氧,所有机能可能会全面罢工,并因缺乏氧气而有危及生命的可能。第二冲击为高血压的主因,因打鼾引发高血压症状,而须靠药物长期控制,由于高血压的主因在于慢性缺氧所致,故血压高即最明显易知;盖人体血压是血液在动脉的血管内所加上的压力,亦即是血液若强力挤压血管,产生氧气不定状态下的血液要把少量的血液输送到各细胞,血液就必须使用更大的力量流动,高血压因此自然形成。第三男性则会造成睪丸素的分泌失调,性功能低落。第四是自律神经失调症、慢性疲劳症候群等。以上均是打鼾所引起的不良症状。另比较容易打鼾的人为具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以及体胖、粗颈、下巴短小的体型者。
一般人认为打鼾是由鼻部所引起的,如图1所示,人体鼻部1构造大体上由外至内包括有鼻腔10、鼻骨11、额窦12、上鼻甲骨13、中鼻甲骨14、下鼻甲骨15及蝶骨窦16等,而口部2构造则包含软颚20、舌头21、咽头壁22、舌颚弓23、悬雍垂24、声带25、气管26及食道27等,其实正确的是由喉咙深处的悬雍垂24,即软颚末端)及舌颚宫23(即咽喉壁表面)的周边及内部所引起为主要因素。如扁桃腺、舌头下降、或呼吸道黏膜下垂等情形促使呼吸道变窄或阻塞时,空气信道自然就无法畅通;当呼吸时空气会从鼻子或喉咙深处往前推挤,当黏膜和呼吸道产生摩擦即造成声音,因空气的摩擦或其产生的力量,不但会使呼吸道的黏膜或外围组织产生震动,亦会震动其分泌的物质,所以睡眠时才会发出声音,即所谓的打鼾。而打鼾就是此种呼吸道黏膜组织摩擦下所产生的。由于打鼾导致夜晚睡眠品质变白天自然容易打嗑睡,注意力不集中,轻者影响工作表现,重者容易发生意外,而打鼾者发生交通意外事故的比率亦比一般人高出许多。而目前一般消除恼人打鼾的方法不外乎如下所述一、开刀、电刀、激光又称“悬雍垂软颚喉咙整形术”,医学上称UPPP,也就是开刀切除喉咙软颚(月颚)与悬雍垂。此种治疗造成严重疼痛和不适,也有很大的出血、脱水、体重下降的机率,尤其令患者困扰的是,切除后口鼻相通,当喝可乐时鼻孔会冒泡,嘴巴喝水亦会从鼻孔流出,病人需忍受极大痛苦,且开完刀后连吞咽口水都困难及喉部总觉得湿湿又水答答的,除了对手术产生恐惧外,改善程度亦无法达到百分之百,病人完全复约需两个星期的时间。
二、电波手术虽较开刀出血量小,因手术时疼痛也需局部麻醉执行,治疗后几天内才可恢复正常活动,三至八周期间,扁桃腺体积缩小后,使气道增大减低阻塞,但依旧无法根治,还是会有再复发的可能。
三、电子辅助器睡觉时不定时以小电击或摇晃,微刺痛感的电击刺激或摇动作用,让患者变换睡姿,但影响睡眠品质,而有部分使用者中途醒后无法再入睡,或因个人体质无法承受长期的电击作用。
四、牙套(矫正器)类似齿模,需依照个人牙床形状在牙床上装置,时时间拢长费时又昂贵,亦造成患者极不舒适,如牙齿酸痛、下颚关节、脸部肌肉产生问题等。又因无法确实咬合,可能导致异物进入喉部,反而造成不卫生及危险。
综观以上有关习知针对打鼾所衍生的改良方式来看,似乎仍有未尽周全完善的处;且根据人体喉部结构可知,人在非睡眠状态时,呼吸道会扩大,使空气容易流通,故不会发声。若于睡眠时亦能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将更不容易引起打鼾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睡眠灭音器,其使用简单方便,只需在睡眠前放入嘴中,类似婴儿奶嘴般含着即可令使用者安稳地睡眠且不再发出令枕边人困扰的鼾声。
本实用新型的消除鼾声的原理是,于患者口中含有一灭音器,该灭音器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如硅胶等,经成型并形成中空管状型态,并于一端设有突出的安全装置避免使用者误吞及一拉环,当患者入眠时,本实用新型“睡眠灭音器”便会将人体口腔不经意撑开,带动阔颈肌、下颚舌骨肌、嚼肌、二腹肌/前肌、二腹肌/后肌等等产生自然张力,因舌头肌肉主要是连接下颚骨前方内侧(舌颚弓、喉咙肌肉、咽头壁),睡觉时会将下颚肌拉紧,连带呼吸道黏膜组织上升紧缩,舌头自然向前,呼吸道因此畅通无阻,鼾声便消声灭音。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睡眠灭音器,于使用时置入口中,以改善使用者睡眠时的打鼾现象,并有效抑制打鼾声及保持喉咙湿润;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灭音器为中空管状型态,其周面形成阶层状以将其区分成前、后管,后管开口周缘朝外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安全装置,并于该安全装置上跨设有一拉环;另于前管管状内设有一半球形的挡止部,并于该挡止部朝内的管内两侧壁设扰流装置,形成缓冲气流效应。
以下结合附图以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表示人体鼻部与口部的构造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睡眠灭音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睡眠灭音器的上视暨正视平面结构透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睡眠灭音器的平面结构暨空气流动示意图;图5A、图5B是分别表示未使用睡眠灭音器及使用睡眠灭音器的人体口部构造变化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鼻部1;鼻腔10;鼻骨11;额窦12;上鼻甲骨13;中鼻甲骨14;下鼻甲骨15;蝶骨窦16;口部2;软颚20;舌头21;咽头壁22;舌颚弓23;悬雍垂24;声带25;气管26;食道27;睡眠灭音器3;前、后管301、302;环形滚边303;安全装置30;拉环31;挡止部32;扰流装置33;弧形边S。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阅图2、图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睡眠灭音器主要是用以改善使用者睡眠时的打鼾现象,藉以有效抑制打鼾声;其中该睡眠灭音器3形成有一呈中空管状型态,而在材质的选用上是采用软质具弹性材料如硅胶等(因成型的硅胶无毒性足以使该睡眠灭音器兼具安全、卫生及舒适效果),于管状睡眠灭音器1的周面形成阶层状以将其区分成前、后管301、302两部分,该前、后管301、302的适当处均形成有略为突起原管直径的环形滚边303,以提高其弹性回复力,并增加将舌头下压的力量,以将舌头稳住于管缘外下方,同时达到保护舌头的效果,并使舌头不会下垂,有助于下颚、软颚等肌肉被撑开,且亦能提供患者含于口中时不易掉出;于前管301一端的开口周缘形成略向内凹陷的弧形边S设计,以达使用上符合人体工学的舒适性,又于后管302一端开口周缘朝外延伸形成有一环状的安全装置30挡住,使被人体口腔含住的睡眠灭音器1的深度适中,并能避免误吞,并于该安全装置30上跨设有一拉环31,除利于使用者不使用时的取下,亦可提供绑扎绳索而令使用者于睡眠时配戴于身上,达使用方便的效;另于前管301的一端开口内的中央位置设有一半球形的挡止部32,可避免舌头不慎伸入致阻塞满管口,又半球形的挡止部32内亦可盛装液体,可湿润喉咙,并于该挡止部32朝内的中空短状两侧较弯曲的内壁上形成有错位的扰流装置33相对,藉此得以令空气在流经中空管时产生适当的弯曲扰流效果,以达缓冲气流效应,如图4所示。
上述的挡止部32及扰流装置33在直径与长度的设计上,采用各取椭圆形短管其长直径的三分的一为考量,以避免空气直接流过椭圆形短管内部;且其形态设计除了图面所揭示外,尚可采用如翼型、蜂巢型、网格型、弯曲S型、流苏型或螺旋型等。
又上述睡眠灭音器3之所以采用软质具弹性材料如硅胶的最大原因在于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时因处于无意识状态下,全身肌肉含脸部及下颚肌肉会完全放松,此时若于口中含着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灭音器,便能藉由其本身具有极佳的弹性将人体口腔不经意撑开,带动阔颈肌、下颚舌骨肌、嚼肌、二腹肌/前肌、二腹肌/后肌等等产生自然张力,因舌头肌肉主要是连接下颚骨前方内侧(舌颚弓、喉咙肌肉、咽头壁),并促使下颚肌拉紧,连带使呼吸道黏膜组织上升紧缩,舌头自然向前,呼吸道自然得以永保畅通无阻,亦即,该硅胶的弹性回复张力须大于人体入睡后下颚各部肌肉等松弛后的张力,且剩余的张力可转化成稳住舌头的回缩力,使舌头不会下垂而挡住呼吸道,而鼾声便可消声灭音。
以上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灭音器的结构特征的概述;至于其实际运用情况,则一并参照图5A、图5B作一详述如下如图5A所示,显示人体睡眠时未使用该睡眠灭音器3的状态;由图中可清楚看出,于口腔内的组织结构中包含软颚20、舌头21、咽头壁22、舌颚弓23、悬雍垂24等部位均因人体处于睡眠状态下而呈现松弛下垂的现象,导致呼吸道变窄或阻塞的情形,此时所吸入的空气便无法畅通,当人体呼吸时空气会经由鼻部1或喉咙深处往前推挤,而呼吸道和黏膜间产生的摩擦便造成声音,同时因为空气的摩擦或其产生的力量,不但会促使呼吸道的黏膜或外围组织产生震动,亦会震动其分泌的物质,如此便造成打鼾的现象。
再如图5B所示,显示了人体口中含有该睡眠灭音器3的睡眠状态;由图中所显示可知,当人体口部2置入睡眠灭音器3时,下颚肌肉会被撑开,使舌头21下垂阻力加大,同时将连带口腔内呼吸道和黏膜组织上升紧缩,令软颚20、舌头21、咽头壁22、舌颚弓23、悬雍垂24等部位向前,并带动口腔内相关部位如阔颈肌、下颚舌骨肌、嚼肌、二腹肌/前肌、二腹肌/后肌等等产生自然张力,因舌头肌肉主要是连接下颚骨前方内侧(舌颚弓、喉咙肌肉、咽头壁),呼吸道自然形成畅通无阻,此时打鼾的声响亦立刻消声灭音。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灭音器3还可进一步针对打鼾患者的打鼾情况的轻重程度作不同方式的使用,以彻底改善打鼾情形。若打鼾患者为轻度时,只须于睡眠时将该睡眠灭音器3的前管301部分含入即可,藉由具弹性回复力的中空管体及其开口端缘的环形滚边303使舌头21得确实稳住于管缘外下方,同时达到保护舌头的效果,并使舌头不会下垂;若为中度打鼾程度,则须于口中含至后管302部分,因后管302较前管301高,且弹性回复力亦较大;同理,若患者为重度打鼾程度者,此时可将该睡眠灭音器3旋转九十度后再置入口中,同时仅含入前管301部分;若为极重度打鼾程度时,则必须含至后管302处,便能达到有效抑制打鼾的效用。
归纳上述说明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的睡眠灭音器乃经发明人巧思运用一般学理所设计,不仅能摒除已知须藉由开刀、打针、吃药方式来改善的作法,甚至完全避免利用电子辅助器等可能产生副作用的弊病,此一革命性的突破远较习用方式更加安全、可靠;又,该睡眠灭音器在使用上,只需放入口中含住的方式即可,既简单又方便,不仅不会令使用者有任何不舒适的感受,亦能彻底地改善并抑制打鼾情况,令使用者不再为此苦恼,实为一相当实用又符合人性化设计理念的优异创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的实施例,故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权利要求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睡眠灭音器,于使用时置入口中,以改善使用者睡眠时的打鼾现象,并有效抑制打鼾声及保持喉咙湿润;其特征在于该睡眠灭音器为中空管状型态,其周面形成阶层状以将其区分成前、后管,后管开口周缘朝外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安全装置,并于该安全装置上跨设有一拉环;于前管管状内设有一半球形的挡止部,并于该挡止部朝内的管内两侧壁设扰流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睡眠灭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灭音器为软质具弹性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睡眠灭音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材料是硅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睡眠灭音器,其特征在于挡止部及扰流装置为翼型、蜂巢型、网格型、弯曲S型、流苏型或螺旋型之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睡眠灭音器,其特征在于前管与后管的适当处形成有略为突起原管直径的环形滚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睡眠灭音器,该睡眠灭音器为一中空管状型态,其周面形成阶层状,以将其区分成前、后管两部分,于前、后管适当处形成有略为突起原管直径的环形滚边,以提高其弹性回复力,并增加将舌头下压的力量,以将舌头稳住于管缘外下方,同时达到保护舌头的效果,并使舌头不会下垂,后管周缘朝外延伸形成有一环状安全装置,避免使用者误吞,并于安全装置上跨设有一拉环,供使用或取下便利;另于前管管内可设有一半球形的挡止部,并于该挡止部朝内的管内两侧内壁可设有扰流装置,藉此避免空气直接进入喉咙产生不适感,又半球形的挡止部内亦可盛装液体,可湿润喉咙;如此在使用上是令该睡眠灭音器含于使用者口中,以改善使用者睡眠时的打鼾现象,以达到有效抑制打鼾声及喉咙保湿的效用。
文档编号A61F5/56GK2681715SQ20042000016
公开日2005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6日
发明者何荣华, 何秋婵 申请人:何荣华, 何秋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