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输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5579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简易输液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液架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简易输液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院、诊所输液的病人,所用的输液架包括输液架外管、输液架内管、输液瓶挂钩、调节固定螺栓、底盘及行走轮构成,这种输液架在病人进厕所大、小便时,需护理人员手举输液瓶,于病人同行,此过程返回时间可较长,使护理人员手臂酸痛,有的难以坚持,容易造成输液针回血或鼓针等,对于行走困难的输液病人,进厕所大、小便更为困难,需人背起或搀扶,同时也得用人手举输液瓶,用人多,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输液架上设行走车,输液病人可乘车进厕所大、小便,是一种既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保证输液不受影响的简易输液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简易输液车,由输液架外管、输液架内管、输液瓶挂钩、调节固定螺栓、行走轮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架外管的下端固定在行走车的车靠背上,这样,输液病人可坐在车上,一边移动,一边输液。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行走车由车靠背、车座、车身、车底盘、扶手、推车把手构成,输液架外管的下端固定在车靠背的中间位置,车身上端与车靠背和车座连接,下端固定在车底盘上,扶手固定在车靠背的前端两侧,行走轮固定在车底盘底侧,推车把手设在车靠背上端。使用本实用新型时,输液病人坐在车座上,手放在扶手上,输液瓶吊在输液架的输液瓶挂钩上,由护理人员推动行走车的推车把手,送输液病人进厕所大、小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输液架相比,由于输液架可固定在行走车上,与行走车为一体,故病人可乘车去厕所大、小便,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保证了正常输液。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简易输液车,由输液架外管1、输液架内管2、输液瓶挂钩3、调节固定螺栓4、行走轮5构成,输液架外管1的下端固定在行走车6的车靠背6a上。所述的行走车6,由车靠背6a、车座6b、车身6c、车底盘6d、扶手6e、6′e、推车把手6f构成,输液架外管1固定在车靠背6a的中间位置,车身6c上端与车靠背6a和车座6b连接,下端固定在车底盘6d上,扶手6e、6′e固定在车靠背6a的前端两侧,行走轮5固定在车底盘6d底侧,推车把手6f设在车靠背6a上端。
权利要求1.一种简易输液车,由输液架外管(1)、输液架内管(2)、输液瓶挂钩(3)、调节固定螺栓(4)、行走轮(5)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架外管(1)的下端固定在行走车(6)的车靠背(6a)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输液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车(6),由车靠背(6a)、车座(6b)、车身(6c)、车底盘(6d)、扶手(6e、6′e)、推车把手(6f)构成,输液架外管(1)固定在车靠背(6a)的中间位置,车身(6c)上端与车靠背(6a)和车座(6b)连接,下端固定在车底盘(6d)上,扶手(6e、6′e)固定在车靠背(6a)的前端两侧,行走轮(5)固定在车底盘(6d)底侧,推车把手(6f)设在车靠背(6a)上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易输液车,由输液架外管1、输液架内管2、输液瓶挂钩3、调节固定螺栓4、行走轮5构成,其特征在于输液架外管1的下端固定在行走车6的车靠背6a上。该简易输液车,由于输液架可固定在行走车上,与行走车为一体,故病人可乘车去厕所大、小便,既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又保证了正常输液。
文档编号A61M5/14GK2683153SQ20042003933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
发明者朱俊玲, 宛春, 段长青, 刘 英 申请人:朱俊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