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4539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前列腺疾病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属中成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前列腺疾病中,前列腺炎占有重要位置,分为细菌性和非细菌性两大类。慢性前列腺炎常见的症状为排尿不适或排尿困难,可出现膀胱刺激征。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中医认为是败精瘀浊,湿热下注所致。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的难治疾病之一,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几乎所有年过50岁的男性都有某中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排尿梗阻现象是其主要症状。本病属中医“窿闭”范畴,认为本病是因为肾阴、肾阳亏虚,阴阳失调,气化不利,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目前,前列腺炎约占泌尿科门诊病的1/3左右,是轻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者年龄趋前;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慢性病变,50~60岁男性中35~40%有前列腺增大,至60~75岁时则达75%左右。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常用的治疗药物有“前列康”、“癃闭舒”、“前列欣”、“前列舒乐”及其他中药制剂等;但这些药物往往疗程较长,疗效不稳定,临床治愈率低。所以,现在急需一种疗程短、疗效稳定、治愈率高的药物出现。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该药物是在对前列腺上述病症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最新技术和手段进行试验,反复研制形成的,对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疗效明显而稳定,具有普适性。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设计方案主要是通过如下组方配伍来实现以丹参、红花、桃红等活血化淤药物为先导,改善机体的整体循环和前列腺的局部微循环;以金银花、败酱草等清热解毒药物,在短时间内杀灭病原体,消除炎症;以泽兰、泽泻、王不留行等利尿通淋之药,启窿开门,通调水道,加速代谢产物的排泄。诸药合用,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软坚散结之功效。上述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丹参350-450赤芍100-150泽兰50-80红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银花10-50败酱草10-60茯苓10-50泽泻10-50大枣10-50。在上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中,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优选是丹参380-420赤芍110-140泽兰60-70红花20-50桃仁25-50延胡索20-50王不留行115-135金银花20-40败酱草20-50茯苓18-40泽泻20-38大枣20-35。在上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中,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进一步优选是丹参390-400赤芍130-140泽兰65-70红花40-50桃仁40-50延胡索40-50王不留行115-120金银花20-30败酱草40-50茯苓20-30泽泻20-30大枣20-30。在上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中,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最优选是丹参396.3赤芍139泽兰69.8红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银花23.3败酱草46.5茯苓23.3泽泻23.3大枣23.3。在上述配伍组方中丹参,味苦性微寒,功效为活血去瘀,《本草正义》谓其“专入血份,其功在于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并能凉血消痈;赤芍苦寒,清热凉血,并能祛瘀止痛,《本经》言其“主邪气腹痛……破坚积……止痛利小便″,《名医别录》认为其能“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泽兰能行水消肿,并能活血,《本草纲目》说“兰草走气道,故能利水道”,《日华子本草》认为泽兰能“利九窍”。三药共用为主药。桃仁活血祛瘀是治疗瘀阻病证之常用之品,红花乃“行血之要药,“(《本草经疏》),王不留能通利血脉,行而不注,走而不守,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本草经疏》说“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达……理—身上下诸痛”茯苓淡渗利湿,凡小便不利、水肿胀满者无论属寒属热均可用之;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名医别录》谓其能“逐膀胱三焦停水”,直达膀胱;金银花甘寒,败酱草苦寒,二药均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功效。上诸药与主药相伍,彰丹参散瘀之功,全赤芍清热之力,尽泽兰利湿之效,共为辅佐。大枣甘温,方中以之调和药性,使行者勿峻、寒者勿过,以为使药。诸药共奏清热利湿散瘀之功效。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剂型是任何一种中药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其中,上述所说的剂型选择是口服剂型。其中,上述所说的剂型优选是颗粒剂、片剂、胶囊、水丸、滴丸之一。其中,上述所说的剂型进一步优选是颗粒剂、片剂、胶囊之一。其中,上述所说的剂型最优选是片剂。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常用的制备方法进行操作,如下述方法,但不仅限于此法(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丹参、泽兰、桃仁、金银花、红花五味药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赤芍、王不留行、败酱草、泽泻、茯苓、大枣六味药材与醇提药渣混合加水提取。(3)浓缩将醇提、水提后的药液减压浓缩。(4)混料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混合均匀。(5)制剂依据制备的剂型要求,加入所需各种常规辅料,如崩解剂、润滑剂、粘合剂等,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口服剂型。上述口服剂型最优选是片剂,可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及辅料混合均匀,湿法制粒,压制成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经临床应用及观察,结果表明,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为91.7%,显效率为66.7%,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48.8%。下面结合具体临床对照观察试验对本发明所述药物及其试验结果作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命名为“前列金丹片”将其与已知的有效药物“前列康片”进行临床对照观察试验,着重验查一下前列金丹片对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人体的安全性,以此来对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的临床效果作进一步论证。按照临床观察研究方案的要求,本试验共观察慢性前列腺炎121例,其中试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前列腺增生症83例,其中试验组43例,对照组40例。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病例选择标准(一)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内外妇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一辑(试行)](1)淋证①起病缓慢,反复发作,小便频急,滴沥涩痛,尿液混浊、或黄赤,或夜尿频数。②腰部隐痛,小腹坠胀或疼痛。③膀胱俞、肾俞、命门等穴可有压痛。(2)癃闭①尿意频急,反复用力排尿,但小便难出,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②小腹膨满、胀痛;③排尿虽然困难,但不伴有尿道涩痛。④经检查,膀胱有残余尿液。2、中医辩证湿热瘀阻膀胱证小便短少、频急、尿液混浊或尿细如线或点滴不通、小腹胀满或会阴部坠胀疼痛、病程缠延、舌质暗,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滑数。3、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三版及《实用男性疾病诊断治疗学》)。(1)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①临床症状a、可有尿频、排尿时尿道内有烧灼感及尿意不尽感。b、可有腰骶、会阴、下腹、腹股沟、尿道、睾丸不适或胀痛,并可并发虹膜炎、关节炎、神经炎。c、尿道外口可有乳白色粘性分泌物,多出现在尿末或大便时,量多少不等。d、可有性功能异常如性欲减退、早泄、遗精、阳萎或不育。②前列腺指诊可正常、亦可表面不平,硬度不均匀或有结节。可有局部压痛。长期慢性炎症可使前列腺体积缩小,质硬。③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每高倍视野超过10个或见脓细胞,卵磷脂小体减少。④尿液和前列腺液分段定位培养和菌落计数,有助于感染的定性定位。本项研究,具备部分临床症状,结合(2)、(3)项,即可诊断。(2)前列腺增生症诊断标准①多见于老年患者,以夜尿次数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或充盈性尿失禁,合并有感染时,可有尿痛、血尿。②直肠指诊检查,前列腺两侧叶增大,中央沟消失,硬度中等、均匀,中叶增生者,直肠指诊前列腺增生不显著。③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增大,形态饱满,排尿后观察可见有残余尿。④残余尿量测定,多少不一,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功能异常及肾盂积水。⑤膀胱镜检查,可见前列腺中叶或侧叶向膀胱内突出,膀胱壁可有小梁,小凹或憩室等。⑥或尿流率测定显示排尿迟缓。4、主要临床资料轻重分级(1)会阴(下腰、少腹)胀痛重(3分)胀痛持续,两者兼见,或难以忍受。中(2分)多数时间胀痛并存,但可以忍受。轻(1分)偶感轻微胀痛,单独发生。(2)尿频(或夜尿频数)重(3分)夜尿4-5次或更多。中(2分)夜尿2-3次。轻(1分)夜尿2次。(3)尿急重(3分)尿意急迫,急于入厕,排出短促。中(2分)介于两者之间。轻(1分)偶有尿急迫感,但不急于入厕。(4)尿痛重(3分)排尿时灼痛,尿后不减(发生率占十之八、九)中(2分)排尿时疼痛,尿后渐减(发生率十有五次)轻(1分)偶感尿时微痛,尿后消失(发生率占十之一、二)。(5)排尿状况重(3分)尿流滴沥而下不成线。中(2分)尿流继续成线。轻(1分)尿细成线状。(6)前列腺指诊;①慢性前列腺炎②前列腺增生症重(3分)重度压痛重(3分)鸭蛋大或更大中(2分)中度压痛中(2分)鸡蛋大轻(1分)轻度压痛轻(1分)鸽蛋大(7)前列腺液或残余尿①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重(3分)WBC>20个/HR或见脓细胞RBC,卵磷脂小体减少。中(2分)WBC15-20个/HR,卵磷脂小体减少。轻(1分)WBC10一15个/HR,无脓细胞,小体减少或正常。②前列腺增生症残余尿量重(3分)>100ml中(2分)51-100ml轻(1分)<50ml或尿流率测定显示排尿迟缓(二)试验病例标准1、纳入病例标准凡符合中医淋证、癃闭诊断及湿热瘀阻膀胱证,并确诊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症患者。2、排除病例标准(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排尿困难经检查证实为膀胱颈纤维化增生、前列腺癌、膀胱肿瘤和神经性膀胱功能障碍、尿道狭窄、急慢性肾衰所致者。(3)合并有心血管、肝、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4)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或过敏体质者。(5)凡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3、疾病轻重分级标准,根据以上症状轻重记分,轻度≤7分,中度8~10分,重度≥11分。二、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计204例,其中慢性前列腺炎试验组61例,对照组60例,前列腺增生症试验组43例,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人,一经确诊即随机服药观察。(一)年龄分布1、慢性前列腺炎两组年龄分布(见表1-1)表1-1慢性前列腺炎两组患者年龄分布<tablesid="table1"num="001"><tablewidth="835">18~30岁31~40岁41岁以上最小年龄最大年龄试验组n=6116182718岁65岁对照组n=601319282064</table></tables>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2、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年龄分布(见表1-2)表1-2前列腺增生症两组患者年龄分布<tablesid="table2"num="002"><tablewidth="835"><50岁51~60岁61~70岁试验组n=4331525对照组n=4021325</table></tables>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年龄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二)病程分布(见表2)表2两组患者病程分布<tablesid="table3"num="003"><tablewidth="837"><6个月~1年~2年2~4年>4年前列试验组3016843腺炎对照组2519646前列腺试验组2671117增生症对照组169816</table></tables>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病程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三)两组主要临床资料分析表3表3-1前列腺炎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分析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临床资料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表3-2前列腺增生症两组患者主要临床资料分析经统计学处理,除试验组前列腺增生症尿痛症状病情程度重于对照组外(P<0.01),其余症状轻重分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四)两组病情轻重比较(见表4)表4两组病情轻重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病情轻重分布差异无显著意义。综合上述临床资料,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两组一般情况相比,均分布均衡[除实验组前列腺增生症尿痛症状病情程度重于对照组外(P<0.01)],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三、试验方法采用随机表分组(一)用药方法1、试验组;口服前列金丹片(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制药厂监制),每次6片,每日3次,饭前服。2、对照组口服前列康片(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生产,市售),每次6片,每日3次,饭前服。试验期间停用其它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与疗法。(二)疗程慢性前列腺炎服药3周为一疗程,即结束观察,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服两个疗程后判定疗效。(三)观测指标1、安全性观测(1)一般体格检查项目(2)血、尿常规化验(3)肝、肾功能(Scr)检查2、疗效性观测(1)中医症状、舌、脉变化观察(2)前列腺直肠指诊(3)前列腺液常规检测或B超观测前列腺大小与残余尿量情况。四、试验结果(一)临床效果评定标准1、慢性前列腺炎临床效果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质地恢复正常或改善,压痛消失,前列腺液镜检,连续2次恢复正常。(2)显效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质地改善,压痛明显减轻,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正常。(3)有效症状和前列腺质地改善,压痛减轻,但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未恢复正常。(4)无效症状、体征、前列腺指诊无改善,前列腺液镜检无改善。2、前列腺增和症临床效果评定标准(1)临床痊愈主症消失、症状总积分≤2分;膀胱残余尿量小于20ml,停药后无复发,前列腺体大小、质地、形态均恢复正常。(2)显效主症明显减轻,症状总积分下降≥2/3;残余尿量仍在20-30ml;前列腺大小,质地、形态接近正常。(3)有效主症改善,症状总积分下降≥1/3;但残余尿量在40-60ml;前列腺体大小、质地、形态未恢复正常。(4)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反加重者。(二)结果1、总疗效见表5表5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慢性前列腺炎组P<0.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前列腺增生症组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说明前列金丹片对慢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明显好于前列康片。2、试验组的两组不同病情疗效比较见表6表6试验组不同病情疗效比较试验组的两组不同病情疗效相比,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3、两组主要临床资料改善分析(表7)表7-1前列腺炎主要临床资料改善分析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分析,经统计学处理,试验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P<0.001),差异有显著意义。表7-2前列腺增生症两组主要临床资料改善分析两组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分析,经统计学处理,除尿痛、B超改善情况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其余症状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P<0.01)。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前列金丹片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前列康片。五、不良反应1、本组慢性前列腺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BPH患者,出现不良反应1例,服药后有恶心,食少等胃肠道反应,改为饭后服消失。未出现其它不良反应。2、服药前后检测血、尿常规、肝功、肾功,经统计表明前列金丹片对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无损害。六、典型病例下面以典型病例来进一步说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前列金丹片在临床治疗中的突出效果。例1姓名牛某某,男,年龄28岁,编号B124。工作单位轻骑磁电机厂工人。因尿痛、排尿不净感反复发作2年来诊。发病前无不洁性交史,诱因不明。尿疼以排尿未为明显,伴排尿不净感,无尿血发热等。白天尿频明显,轻度尿急,无尿道口滴白。既往无重要病史可载,无药物过敏史。查体青年男性,外生殖器无异常。直肠指诊前列腺约3×3cm,表面光滑,无结节感,中间沟存在,压痛中等。舌红,苔黄腻,脉弦滑,EPSRT检查WBC++,卵磷脂小体+,脓细胞-。血尿、肝功、Cr均未见异常。诊断为中医淋证(湿热瘀阻膀胱)。西医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前列金丹片6片,日3次,饭前服。3周后复查症状消失,连续2次前列腺液检查恢复正常;故临床痊愈。嘱其戒烟酒,每晚热水浴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提供)例2姓名宋某某,男,年龄58岁,观察编号(15),工作单位济南市玉涵路90号。患者夜尿频、尿急、尿少二余年,逐渐加重,近2个月来上述症状加重,夜尿3-4次/晚,尿急,每次尿少,伴有少腹坠胀痛感。门诊就诊时,舌质暗红苔白腻,脉弦细,内科腹部B超检查示前列腺5.5×3.1×2.2cm,回声尚均匀,排尿后残余尿量为24ml。提示,前列腺增生,轻度尿潴留。给予前列金丹片,每次6片,每日3次,饭前服,连服二个疗程(42天)。患者于两月后复查,尿频、尿急、尿少症状基本消失,少腹坠胀疼痛消失,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内科腹部B超复查示前列腺4.3×2.7×2.6cm,排尿后残余尿量约12ml,提示为前列腺大致正常。临床效果判定显效。(齐鲁医院提供)例3姓名王大力,男,51岁,住址济南张庄2号楼。因尿频,尿痛4个月加重5天来诊,患者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曾于某医院治疗(药物不详)效果一般,现患者时有下腹胀痛,夜尿约2次/晚,尿意急迫,排尿时灼痛,尿后不减,尿细如线。查舌质红,苔薄黄,舌底脉络无迂曲,脉滑数。直肠指诊,前列饱满、质软,轻压痛。实验室检查前列腺液常规WBCl6/HR、磷脂体减少。诊断中医淋证(湿热瘀阻)、西医;慢性前列腺炎。给予前列金丹片口服,每次6片,每日3次,饭前服,用药一周后,患者下腹胀痛消失,余症减轻,继续给予前列金丹片口服,2月后患者前来复查,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消失,排尿通畅,直肠指诊前列腺无压痛。实验室检查(1)前列腺液RtWBC镜检正常,磷脂体正常(2)血Rt、尿Rt、肝功、肾功未见异常,临床效果评定,临床痊愈。(济南市中医医院提供)病例4×××,江苏省大丰市质监局干部,患慢性前列腺炎3年,性功能减退,曾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治愈后急易复发,每于饮酒后即复发,平均不超过2~3个月。给予服用前列金丹片治疗。服药前20天,每次10片,每日三次,每晚温热水坐浴20~30分钟,服药4盒,临床治愈,症状消失。继服2盒巩固治疗成果,并嘱其戒除烟酒,至今未再复发。性功能已恢复正常。(齐鲁医院提供)七、结论通过上述的临床对照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前列金丹片经对照观察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为91.7%,显效率为66.7%,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48.8%。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较同类药物具有以下优点(1)对于湿热瘀阻膀胱证的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症,能明显改善症状,消除前列腺的炎症,消除病人排尿困难,具有良好的康复作用和显著的临床效果。(2)该药服用后未见明显毒副作用(实验组中仅有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经改变服药方法后消失,且未影响疗效),且服用方便,病人易接受。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单位以公斤计)丹参400赤芍125泽兰65红花30桃仁35延胡索30王不留行130金银花35败酱草30茯苓30泽泻30大枣28制备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丹参、泽兰、桃仁、金银花、红花五味药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赤芍、王不留行、败酱草、泽泻、茯苓、大枣六味药材与醇提药渣混合加水提取。(3)浓缩将醇提、水提后的药液减压浓缩。(4)混料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及常规片剂辅料混合均匀。(5)制粒湿法制粒,压制成片(每片相当于原料药1克)。上述片剂服用方法前10天,每次10-12片,每日三次;第10-20天,每次8-10片,每日三次;20天之后,前列腺炎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前列腺增生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40天之后,每次6片,每日三次。实施例2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单位以公斤计)丹参450赤芍150泽兰80红花60桃仁60延胡索60王不留行150金银花50败酱草60茯苓50泽泻50大枣50制备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丹参、泽兰、桃仁、金银花、红花五味药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赤芍、王不留行、败酱草、泽泻、茯苓、大枣六味药材与醇提药渣混合加水提取。(3)浓缩将醇提、水提后的药液减压浓缩。(4)混料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混合均匀。(5)制粒加入乙醇作黏合剂,加入淀粉作填充剂,制成颗粒剂。实施例3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单位以公斤计)丹参350赤芍100泽兰50红花10桃仁10延胡索10王不留行100金银花10败酱草10茯苓10泽泻10大枣10制备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丹参、泽兰、桃仁、金银花、红花五味药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赤芍、王不留行、败酱草、泽泻、茯苓、大枣六味药材与醇提药渣混合加水提取。(3)浓缩将醇提、水提后的药液减压浓缩。(4)混料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混合均匀。(5)制胶囊常规方法干燥,将其粉碎成粉,装入明胶硬胶囊。实施例4按下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药(单位以公斤计)丹参396.3赤芍139泽兰69.8红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银花23.3败酱草46.5茯苓23.3泽泻23.3大枣23.3。制备方法如下(1)醇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丹参、泽兰、桃仁、金银花、红花五味药材用75%乙醇回流提取。(2)水提以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将赤芍、王不留行、败酱草、泽泻、茯苓、大枣六味药材与醇提药渣混合加水提取。(3)浓缩将醇提、水提后的药液减压浓缩。(4)混料将减压浓缩后的浸膏与延胡索粉及常规片剂辅料混合均匀。(5)制粒湿法制粒,压制成片(每片相当于原料药1克)。上述片剂服用方法前10天,每次10-12片,每日三次;第10-20天,每次8-10片,每日三次;20天之后,前列腺炎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前列腺增生患者,每次6-8片,每日三次,40天之后,每次6片,每日三次。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丹参350-450赤芍100-150泽兰50-80红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银花10-50败酱草10-60茯苓10-50泽泻10-50大枣10-5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丹参380-420赤芍110-140泽兰60-70红花20-50桃仁25-50延胡索20-50王不留行115-135金银花20-40败酱草20-50茯苓18-40泽泻20-38大枣20-3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丹参390-400赤芍130-140泽兰65-70红花40-50桃仁40-50延胡索40-50王不留行115-120金银花20-30败酱草40-50茯苓20-30泽泻20-30大枣20-3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配比是丹参396.3赤芍139泽兰69.8红花46.5桃仁46.5延胡索46.5王不留行115.7金银花23.3败酱草46.5茯苓23.3泽泻23.3大枣23.3。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药剂是任何一种中药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剂型是口服剂型。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剂型是颗粒剂、片剂、胶囊、水丸、滴丸之一。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剂型是颗粒剂、片剂、胶囊之一。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剂型是片剂。全文摘要本发明开了一种治疗湿热瘀阻型的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药剂,丹参350-450、赤芍100150、泽兰50-80、红花10-60、桃仁10-60、延胡索10-60、王不留行100-150、金银花10-50、败酱草10-60、茯苓10-50、泽泻10-50、大枣10-50。本发明的药物的剂型优选口服剂型,以常规方法制备,其对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为91.7%,显效率为66.7%,对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率为88.3%,显效率为48.8%。文档编号A61K9/20GK1814074SQ20051004532公开日2006年8月9日申请日期2005年12月9日优先权日2005年12月9日发明者王洪涛,胡乃合,刘占东申请人:山东鲁信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