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67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和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外用药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巴布剂是指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无纺布上制成的外用制剂。巴布剂较普通贴膏的载药量大,透气性好,对皮肤的黏着性好。
因巴布剂的基质成分复杂,较难仿制,所以高质量的巴布剂基质配方一般不对外公开,多种巴布剂基质的成分和制备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
一般橡胶膏剂在加入配方药剂后,涂于裱被材料上,其涂层很薄,此种贴膏的基质所载药剂量很低,不能加入中药浸膏制成外用贴剂。而巴布剂的载药量较大,可通过适当工艺将中药浸膏加入其中制成供外用的剂型。

发明内容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药量大、对药物相容性好、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保湿透气、贴着舒服方便,基质材料性能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的止咳巴布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
2.技术方案一种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包括中药浸膏和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为基质两部分组成,其中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基质由下列配比的原料所制成聚丙烯酸钠300~600g、聚乙烯吡咯烷酮1000~1500g、明胶600~1000g、羧甲基纤维素钠150~300g、甘油2000~3000ml、白陶土250~400g、氮酮200~400ml、丙二醇200~400ml、水2000~4000ml及尼泊金乙酯5~15g。中药浸膏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麻黄300~600g、石膏800~1200g、瓜蒌400~600g、法半夏400~650g、干姜500~900g、荆芥500~900g、蝉蜕200~400g、燀苦杏仁400~600g、燀桃仁400~600g、白芍600~900g、甘草200~400g、洋甘菊400~600g。
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取洋甘菊、荆芥、干姜加6~15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3~8小时,所得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提油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5(25~30℃测),加入乙醇调节含醇量至80%,充分搅拌,静置18小时,滤过,得滤液I,备用;
(2)将石膏粉碎,过2号筛,加10~20倍量水煎煮2~4小时,静置,过滤,得滤液II,备用;(3)把洋甘菊、荆芥、干姜提油后的残渣与余下的各味药(石膏除外)加8~12倍量50%~70%乙醇回流提取2~4小时,提取两次,滤过;得滤液III,加入滤液I,减压(0.08Mpa,70~80℃)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滤液II,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80℃测),得稠浸膏,备用;(4)取聚丙烯酸钠、白陶土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混悬液I;(5)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5~15倍量水,50℃~80℃水浴加热,时时搅拌至呈均匀,缓缓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K30,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得混合物II;(6)取明胶加入1~5倍量水,50℃~80℃水浴加热,间歇搅拌至呈均匀半透明状,与混合物II合并,加入稠浸膏,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混悬液I、氮酮、丙二醇、挥发油、尼泊金乙酯(少量乙醇溶解),搅拌均匀,趁热经涂布机涂布,切割,包装。
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具有解表清里,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之功效;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在制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巴布剂是将药物经提取精制成中药浸膏,添加混合于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中,并摊涂于裱被材料上,供贴于皮肤特定部位的外用止咳巴布剂。
本发明公开的中药复方针对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病机特点,适当加用清肺化痰和络之品,采用内病外治的方法,研制成止咳巴布剂。方中以麻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为君药;石膏、瓜蒌清肺化痰,与辛散药同用可外透在肺之里热,法半夏、干姜温化痰饮,与石膏、瓜蒌寒热并用,合而为臣;荆芥疏风解表、蝉蜕散风宣肺,助麻黄辛散表寒,苦杏仁、桃仁,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复能通利血脉,血脉通畅,则有利于肺气宣降,白芍养血敛阴,防麻黄、干姜温燥伤津,均为佐药;甘草缓急止咳,调和诸药,洋甘菊芳香浓郁,既能引药深入病所,更能矫正诸药之味为病家所接受,共为使药。全方集辛温散寒、清化痰热、宣肺止咳为一体,具有散寒解表,宣肃肺气,止咳化痰的功用,用于风寒外袭、肺有郁热、痰涎壅阻之咳嗽病症。
本发明以外贴法给药,通过局部皮肤的吸收以及作用于分布在任脉上的“紫宫”、“玉堂”两穴,有效地调节经络气血运行、疏畅肺部气机,进而发挥良好的止咳作用。此外,该方芳香走窜,敷贴部位近于鼻窍,从巴布剂中释放的药物气味可源源不断通过鼻窍作用于肺部,发挥止咳效用。本发明基于“肺主皮毛”理论,提出了药物可藉皮肤、穴位及鼻三种不同途径入肺进而实现调畅肺气的新观念;内服治嗽之方经合理加减后外用,其疗效仍显著;所用剂型给药方便。
本止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皮肤及破坏皮肤局部作用,观察24、48、72小时,未见红斑和水肿出现,说明该巴布剂对完整皮肤和破坏皮肤均无刺激性。过敏性实验动物皮肤未出现异常反应。
结果表明,该中药巴布剂对皮肤无致敏作用。
3.有益效果本发明止咳巴布剂具有以下优点1、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现象,保湿透气,贴着舒适方便;2、不污染衣物,贴敷期间需要揭下时还可以重新贴着;3、载药量大,对药物相溶性好,药与基质之比可达1∶4~10,因而适宜加入中药浸膏制成中药巴布剂。
4、基质材料性质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且成本低廉;5、剥离强度和持粘力均较理想。
6、制备方法简单,只需将中药稠膏于本巴布剂基质搅拌均匀,然后涂布切割即得。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包括中药浸膏和水溶性膏分子化合物基质的部分,其中中药浸膏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麻黄400g、石膏800g、瓜蒌400g、半夏400g、干姜600g、荆芥600g、蝉蜕240g、燀苦杏仁400g、燀桃仁400g、白芍600g、甘草240g、洋甘菊400g;其中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基质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所制成聚丙烯酸钠400.00g、聚乙烯吡咯烷酮1000.00g、明胶720g、羧甲基纤维素钠175.00g、甘油2000.00ml、白陶土250.00g、氮酮240ml、丙二醇240ml、水2200ml及尼泊金乙酯10g。
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取洋甘菊、荆芥、干姜加12倍量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提取时间6小时,所得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提油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5(室温测),加入乙醇调节含醇量至80%,充分搅拌,静置18小时,滤过,得滤液I,备用;
(2)将石膏粉碎,过2号筛,加16倍量水煎煮3小时,静置,过滤,得滤液II,备用;(3)把洋甘菊、荆芥、干姜提油后的残渣与余下的各味药(石膏除外)加10倍量70%乙醇回流提取3小时,提取两次,滤过;得滤液III,加入滤液I,减压(0.08Mpa,80℃)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滤液II,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测),得稠浸膏,备用;(4)取聚丙烯酸钠、白陶土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混悬液I;(5)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10倍量水,80℃水浴加热,时时搅拌至呈均匀,缓缓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得混合物II;(6)将明胶加入4倍量水,80℃水浴加热,间歇搅拌至呈均匀半透明状,与混合物II合并,加入稠浸膏,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混悬液I、氮酮、丙二醇、挥发油、尼泊金乙酯(少量乙醇溶解),搅拌均匀,趁热经涂布机涂布,切割,包装。
实施例2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包括中药浸膏和水溶性膏分子化合物基质的部分,其中中药浸膏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麻黄500g、石膏1000g、瓜蒌500g、半夏500g、干姜750g、荆芥750g、蝉蜕300g、苦杏仁(燀)500g、桃仁(燀)500g、白芍750g、甘草300g、洋甘菊500g。
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基质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所制成聚丙烯酸钠500.00g、聚乙烯吡咯烷酮1250.00g、明胶900g、羧甲基纤维素钠220.00g、甘油2500.00ml、白陶土313.00g、氮酮300ml、丙二醇300ml、水2800ml及尼泊金乙酯12g。
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步骤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包括中药浸膏和水溶性基质两部分,其特征在于中药浸膏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所制成麻黄300~600g、石膏800~1200g、瓜蒌400~600g、法半夏400~650g、干姜500~900g、荆芥500~900g、蝉蜕200~400g、燀苦杏仁400~600g、燀桃仁400~600g、白芍600~900g、甘草200~400g、洋甘菊400~600g;水溶性基质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所制成聚丙烯酸钠300~600g、聚乙烯吡咯烷酮1000~1500g、明胶600~1000g、羧甲基纤维素钠150~300g、甘油2000~3000ml、白陶土250~400g、氮酮200~400ml、丙二醇200~400ml、水2000~4000ml及尼泊金乙酯5~15g。
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方法,其制备步骤如下(1)取洋甘菊、荆芥、干姜加水,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所得挥发油另器保存,备用;提油后药液浓缩加入乙醇,充分搅拌,静置18小时,滤过,得滤液I,备用;(2)将石膏粉碎,过筛,加水煎煮,静置,过滤,得滤液II,备用;(3)把洋甘菊、荆芥、干姜提油后的残渣与余下的各味药,除石膏外,加乙醇回流提取,滤过,得滤液III,加入滤液I,在0.08Mpa,70~80℃下减压回收乙醇至无醇味,加入滤液II,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0~1.40,80℃测,得稠浸膏,备用;(4)取聚丙烯酸钠、白陶土加入甘油搅拌均匀,得混悬液I;(5)取羧甲基纤维素钠加水,加热,时时搅拌至呈均匀,缓缓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边加边搅拌,直至均匀,得混合物II;(6)将明胶加水,加热,搅拌至呈均匀半透明状,与混合物II合并,加入稠浸膏,搅拌均匀,再依次加入混悬液I、氮酮、丙二醇、挥发油、尼泊金乙酯,搅拌均匀,趁热经涂布机涂布,切割,包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取洋甘菊、荆芥、干姜加6~1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3-8小时,提油后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00-1.15,25-30℃测,加入乙醇调节含醇量至8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将石膏粉碎过2号筛,加10~20倍量水煎煮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加8~12倍量50%~70%的乙醇回流2-4小时,提取2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加入5~15倍量水,在50℃~80℃水浴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将明胶加入1-5倍量水,50℃~80℃水浴加热。
8.权利要求1所述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在制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复方止咳巴布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巴布剂包括中药浸膏和水溶性基质两部分,其中中药浸膏由麻黄、石膏、瓜蒌、法半夏、干姜、荆芥、蝉蜕、燀苦杏仁、燀桃仁、白芍、甘草、洋甘菊制成;其中可溶性基质由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甘油、白陶土、氮酮、丙二醇和水制成。该止咳巴布剂具有载药量大、对药物相容性好、基质材料性能稳定,不与主药发生反应,且成本低廉、对皮肤无刺激、无过敏反应、保湿透气、贴着舒服方便、剥离强度和持粘力好,制备方法简单等优点,具有解表清里,宣肃肺气,化痰止咳之功效;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的良药。
文档编号A61P11/00GK1814269SQ20051009568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28日
发明者郭立玮, 吴逊, 潘林梅, 袁铸人, 沈静, 文红梅, 卞慧敏, 杨惠松, 倪超 申请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