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领域,尤其是用于临床的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
背景技术:
骨盆骨折多由直接暴力所造成的,临床上多采用骨盆吊带捆扎进行牵引治疗,但骨盆吊带多采用人造革内衬海绵制作,不但价格昂贵,且透气性差,容易引起病人皮肤感染,引发褥疮。且操作性差,病人大便时,需要托起病人臀部,从而引起骨盆骨折对位位置改变,影响治疗效果。托起时需要二人从两侧同时托起,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该布兜支架结构简单,病人需要大便时无需外力帮助,自行即可将臀部抬高、放入便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上端固定有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固定有一根横梁,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滑轮,每个滑轮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每根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条形布兜的一端连接,拉线的另一端则连接有坠物,条形布兜的中部设有开口。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滑轮与横梁滑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两个支杆固定在床上,病人躺在条形布兜上,需要大便时无需外力帮助,用手拉住拉线,借助坠物的重量,病人的臀部即可抬高,将便盆放置在条形布兜的开口下方,病人即可大便,并且骨盆的功能位不改变,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减少了护理人员的负担,两个滑轮可沿横杆方向移动,便于调节条形布兜两端向中间部位的挤压力,使骨折部位对位良好。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支杆,2.框架,3.左滑轮,4.横梁,5.右滑轮,6.后支杆,7.拉线,8.右铁环,9.右坠物,10.条形布兜,11.开口,12.左铁环,13.左坠物,14.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在
图1中,本实用新型设有前支杆1、后支杆6,前支杆1、后支杆6的上端垂直固定有一个矩形框架2,矩形框架2的中部固定有一根横梁4,横梁3的两侧分别安装有左滑轮3及右滑轮5,左滑轮3及右滑轮5可沿横梁4左右移动,左滑轮3及右滑轮5上分别缠绕有拉线14及拉线7,拉线7的一端经三角形的右铁环8与条形布兜10的右端连接,拉线14的一端经三角形的左铁环12与条形布兜10的左端连接,拉线7及拉线14的另一端则分别连接有坠物9及坠物13,条形布兜10的中部设有开口11。
权利要求1.一种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设有两个支杆,其特征是两个支杆上端固定有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固定有一根横梁,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滑轮,每个滑轮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每根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条形布兜的一端连接,拉线的另一端则连接有坠物,条形布兜的中部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其特在于所说的滑轮与横梁滑动配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骨盆牵引用布兜支架,属于医用器具领域,其技术特征是设有两个支杆,两个支杆上端固定有一个矩形框架,矩形框架的中部固定有一根横梁,横梁的两侧分别固定有一个滑轮,每个滑轮上缠绕有一根拉线,每根拉线的一端分别与条形布兜的一端连接,拉线的另一端则连接有坠物,条形布兜的中部设有开口。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病人需要大便时无需外力帮助,自行即可将臀部抬高、放入便盆。
文档编号A61F5/04GK2832082SQ20052008456
公开日2006年11月1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3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3日
发明者张爱霞, 王永珍, 王爱玉, 邵俊惠, 纪磊, 赵丽君 申请人:张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