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41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窥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其使导丝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使用该导丝将处置器具引导至患部来进行处置。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公知有将内窥镜插入体腔内,而且在该内窥镜的插入部设置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中选择性地插入各种处置器具,并使处置器具从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开口突出,从而进行体腔内的各种处置。
在这种内窥镜中,在其插入部的前端配置有用于固定该内窥镜的物镜等的部件(以下称为前端硬质部)。在前端硬质部上以贯通该前端硬质部的形式设置有管状部件,该管状部件用于使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中的处置器具插通。该管状部件的前端部的开口与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开口连通,并且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前端部的内周嵌合固定在管状部件的后端部外周上。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后端部在内窥镜操作部中开口。
近年来,使用在插入部前端的侧面设有摄像光学系统的所谓侧视型内窥镜,来进行对消化管系统和胰胆管系统处患部的处置。在使用该侧视型内窥镜对胰胆管系统等进行的处置中,包括使用内窥镜对胆管和胰管进行造影的诊断处置,以及使用气囊(balloon)和把持处置器具取出存在于总胆管等内的胆结石的治疗性处置。
在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的内窥镜处置时,由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是非常细的管,难以将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插入上述这些管中,因此通常将侧视型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插入到十二指肠乳头附近,从此处开始在X射线透视状态下,将导丝从插入部前端的侧面即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前端设置的开口部插入上述这些管中,并引导该导丝,将导管等处置器具选择性地插入胰管、胆管或者肝管中。
并且,在使导丝或处置器具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前端设置的开口部插入上述这些管中时,通过提升设置于插入部的开口部附近的所谓处置器具提升台,使导丝或处置器具的行进方向从内窥镜插入部内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朝向形成于侧面的开口部的方向。
这样,对于管径较细的胰管、胆管或者肝管,一经将导丝插入,则可以使处置器具在上述管中多次进行插拔。
另外,在使处置器具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拔出时,由于该处置器具与导丝紧密接触,而存在无意间将该导丝和处置器具一起拔出的情况。如上所述,由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管非常之细,对这些管插入导丝的操作困难,因此对操作者而言,将导丝多次插入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需要非常烦杂的劳力。
因此,操作者在将处置器具拔出时,为了避免使导丝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拔出,助手必须将导丝向着上述管一直插入,而这样的作业对于操作者和助手来说非常烦琐。因此在内窥镜诊断治疗中,存在由于人工成本高,而加重医院和患者的费用负担的问题。
针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技术方案,即在将处置器具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拔出时,通过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使处置器具相对于导丝弯曲后的位置从上述管中拔出,然后通过对自由旋转地设置在操作部上的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进行转动操作,在使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使导丝进一步提升,通过使该导丝夹持于处置器具提升台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之间,来固定导丝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处置器具拔出时,导丝的位置固定于处置器具提升台和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之间,因而具有不会使导丝从上述管路拨出的优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905号公报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由于没有考虑导丝位置固定状态的维持方法,因此在对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进行转动操作而使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提升,固定所述导丝位置的状态下,当操作者的手从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离开时,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从固定位置回到转动前的位置,导丝固定被无意地解除,因此可能导致在使处置器具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拔出时,也将导丝从上述这些管中拔出。
另一方面,在内窥镜的前端硬质部中配置的管状部件的内径大于或等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内径的情况下,在使处置器具贯通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使该处置器具从前端部的开口突出时,由于管状部件的内径较大而存在处置器具位置晃动的问题。
另外,在为了避免插入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中的处置器具产生晃动,使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在全长范围内变细的情况下,又导致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与处置器具间的阻力增大,其结果,存在处置器具的插入力量增大而难以插入相关的处置器具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在通过转动操作部的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从而固定导丝位置的状态下,即使手从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离开,也能够维持导丝的位置固定。此外,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具有能够在将处置器具插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而使其从前端部开口突出时,在抑制处置器具的位置晃动的同时减小处置器具的插通力量的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窥镜的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处置器具提升台,其用于将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引导至所期望的位置;驱动机构,其自由转动地嵌入在被封装部件覆盖的操作部内设置的轴上,驱动上述处置器具提升台;导丝固定单元,其用于固定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导丝的位置;操作所述导丝固定单元的导丝固定操作部件;以及固定单元,其在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导丝固定操作部件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的内窥镜具有处置器具插通用的管状部件,其配设为贯通插入部的前端设置的硬质部,其一端与形成于所述插入部前端的开口连通;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其配设在所述插入部中,一端的开口嵌合固定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端外周上,另一端在操作部中开口,该内窥镜的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件的开口的内径比所述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一端的开口的内径小。
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可以起到如下效果在通过转动操作部的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而固定了导丝位置的状态下,即使手从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离开,也能够维持导丝的位置固定。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内窥镜,可以起到如下效果在将处置器具插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而使其从前端开口突出时,可以在抑制处置器具的位置晃动的同时减小处置器具的插通力。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从前方右斜上侧观察由内窥镜及周边设备构成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
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3的前端硬质部的连接管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嵌合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表示图4的连接管的内径部形状的剖面图。
图6是以连接操作柄的提升台驱动机构为中心来说明图1的内窥镜的操作部内部结构概略的透视主视图。
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图8是表示在固定了图3的导丝的位置时的固定操作柄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
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图。
图10是表示在固定图3的导丝的位置时的固定操作柄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另一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在固定图3的导丝的位置时的固定操作柄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另一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的操作柄的把持部的把持面上形成的防滑部变形例的把持部放大立体图。
图13表示使用者使用图1的监视器识别正在使用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变形例。
标号说明1内窥镜;12内窥镜插入部;13操作部;13g操作部封装部件;13h凹部;13m摩擦发生部件;23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6通道开口部;27处置器具提升台;41提升台驱动机构;48操作柄;48t操作柄的凸部;56导丝;121 O型圈;132 O型圈保持部件;141 O型圈;200操作柄固定部件;200t操作柄固定部件的凸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内窥镜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从前方右斜上侧观察由内窥镜及周边设备构成的内窥镜装置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图1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如图1所示,内窥镜装置100由内窥镜1和周边设备50构成。内窥镜1由操作部13、插入部12和通用线缆14构成主要部分。在连接插入部12和操作部13的位置上设有保护插入部12的插入部保护部件33。
周边装置50由配置在下部安装有脚轮8的架台9上的光源装置2;视频处理器3;电连接光源装置2和视频处理器3的连接电缆73;监视器4;键盘5;吸引泵装置6;送水瓶7构成主要部分。另外,具有该结构的内窥镜1和周边设备50通过连接器18相互连接。
连接器18与周边装置50的光源装置2连接。在连接器18上配置有构成流体管路的端部的未图示的接口;以及构成光导的端部的同样未图示的光导接口和电接点部。
上述光导从通用线缆14穿过内窥镜1的操作部13和插入部12内部而到达该插入部12的后述的前端部17,向后述的前端部17的照明镜头36(参照图2)传送来自光源装置2的照明光,在体腔内进行扩散照射。
在内窥镜1的操作部13上设有弯曲操作柄35;送气送水操作按钮37;吸引操作按钮38;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以下简称为操作柄)48,其作为导丝固定操作部件,进行后述的处置器具提升台27(参照图2)的提升动作;以及处置器具插入口40,其具有用于将处置器具插入设置于内窥镜1的插入部12内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参照图3)的开口40a。
内窥镜1的插入部12由前端部17、弯曲部16、挠性管部15构成。弯曲部16通过操作部13上设置的弯曲操作柄35进行弯曲操作,且设置于前端部17和挠性管部15之间。
如图2所示,在前端部17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对一外周面侧进行切除而得到的凹陷状的切口部19,在该切口部19的一外周面上设有作为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参照图3)的前端部开口的通道开口部26。
另外,在切口部19的一外周面上,在通道开口部26附近,设有内置于前端部17中的未图示的摄像单元的物镜34、以及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镜头36。
此外,在前端部17的切口部19的后端壁面20上突出设置有送气送水用喷嘴53。该喷嘴53通过操作部13的送气送水操作按钮37的按钮操作,对物镜34的外表面吹送水或空气等流体,来清洁物镜34的该镜头表面。
另外,在前端部17的通道开口部26附近,设置有提升处置器具55或者导丝56的处置器具提升台27。处置器具提升台27通过操作柄48的转动操作,经由后述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参照图7)和提升绳30(参照图3),将从处置器具插入口40的开口40a插入到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中的处置器具55或者导丝56的行进方向,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内的行进方向变更为朝向通道开口部26的方向。另外,处置器具提升台27通过最大提升来固定导丝56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处置器具提升台27构成导丝固定单元的一部分。
导丝56例如通过在超弹性合金构成的芯线上覆盖特富龙(注册商标)、聚氨酯等柔软的外层表皮树皮而获得。在使用内窥镜1将钳子或导管等处置器具55选择性地插入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非常细的管时,导丝56在所述处置器具55之前插入上述管,并在将处置器具55插入上述管时,对该处置器具55进行引导。
接着,以处置器具提升台27为中心概略表示内窥镜1的前端部17的内部结构。图3是沿着图2的III-III线的剖面图,图4是表示设置于图3的前端硬质部处的连接管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嵌合的变形例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表示图4的连接管的内径部形状的剖面图。
如图3所示,在前端部17上设有作为前端部本体的前端硬质部21;以及通过覆盖该前端硬质部21周围的树工等非导电性部件形成的前端罩22。前端罩22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前端硬质部21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
在前端硬质部21上沿着插入方向形成有长孔21a,在该长孔21a中嵌合有作为处置器具55的插通用引导路径的连接管43。在该连接管43的插入方向的后端的外周上固定有作为处置器具55的插通用引导路径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的插入方向前端。
此时如图4所示,连接管43的内径43r比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的内径23r小,另外也可以形成为比处置器具55的外径稍大。
由此,在将处置器具55从内窥镜1的处置器具插入口40的开口40a插入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并使其从前端部17的通道开口部26突出时,由于连接管43的内径43r形成为比处置器具55的外径稍大,因此能够防止处置器具55的插入晃动。
另外,由于连接管43的内径43r形成为比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的内径23r小(即,内径23r大于内径43r),因此可以在维持由上述连接管43实现的处置器具55的插入晃动防止效果的同时,使处置器具55顺利地通过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内部。从而能够减小处置器具55插通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和连接管43时的处置器具插通力,提高插通性。
此外,如图5所示,如果连接管43的内径的最小直径43m与上述内径43r的条件相同,则连接管43的内径部43n的形状可以形成为具有多个凹部的形状。另外,不限于次,只要满足上述条件,可以使连接管43的内径部43n形成为任意形状。
这样,使内径部43n的形状多用化,则在将进行吸引等的处置器具插通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和连接管43时,能够通过上述多个凹部确保使用处置器具进行吸引时的吸引量。
返回图3,在连接管43的插入方向前端侧,形成有与该连接管43连通的导入引导路径24,其将处置器具55或者导丝56引导至通道开口部26侧。
在导入引导路径24的插入方向前端侧设有收容室25,即由前端硬质部21和前端罩22构成的空间部。在该收容室25上形成有开口,该开口成为构成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的前端开口部的通道开口部26。
在收容室25内设置有处置器具提升台27。该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截面为大致三角形,其一端设置为枢支于提升台转动支点28上,该提升台转动支点28位于一端设于前端硬质部21上的导入引导路径24的前端开口部分的下侧部位,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另一端侧部分可在收容室25内转动。
在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与通道开口部26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导入引导路径24连通的截面大致V字状的槽,即诱导面27a,其将处置器具55诱导至通道开口部26。另外,在诱导面27a的前端,即与通道开口部26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当提升处置器具提升台27时使导丝56嵌入的槽27b。另外,槽27b构成导丝固定单元。
提升绳30的一端与操作部13的后述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参照图7)连接,另一端与处置器具提升台27连接。提升绳30插通于插入部12内,在该提升绳30的外周上覆盖有导管31。并且在该导管31的外周上覆盖有导管套32。处置器具提升台27构成为随着提升绳30的牵引操作,以提升台转动支点28为中心提升。另外,在前端硬质部21的插入方向前端的与处置器具提升台27相对的位置上设有接受部件(以下称为绝缘部件)77。
在绝缘部件77的插入方向前端的面上,在垂直于插入方向的图3中的高度方向上设置有凹状的诱导面77a。诱导面77a在处置器具提升台27处于最大提升状态时,在该诱导面77a和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槽27b之间夹持导丝56,固定导丝56的位置。
图6是以连接了操作柄48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为中心来概略说明图1的内窥镜1的操作部1 3内部结构的透视主视图。图7是沿着图6的VII-VII线的剖面图。
如图6、图7所示,在内窥镜1的操作部13上,以从该操作部13内部向外方突出的方式,设有一端固定于该操作部13内部的主轴130,在从该操作部13突出的主轴130的另一端侧,以覆盖该主轴130的外周以及另一端的方式,嵌合固定有弯曲操作柄35(参照图1)。另外,在主轴130的一端侧外周上转动自由地嵌合有卷绕有未图示的弯曲操作绳的公知的滑轮95,该弯曲操作绳通过接受弯曲操作柄35的转动操作而向4个方向牵引插入部12的弯曲部16,能够朝4个方向弯曲弯曲部16。
另外,在操作部13内部固定有作为轴的筒状部件131,该筒状部件131设置为覆盖主轴130的外周而不与该主轴130接触,在该筒状部件131的外周上设置有作为在外周面上具有嵌入了后述的O型圈121的多个环状槽的轴的O型圈保持部件132。
在形成于O型圈保持部件132外周上的槽中,嵌入有作为固定操作柄48的位置的固定单元的水密部件,例如O型圈121。另外,O型圈121构成为其直径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能够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
O型圈121对O型圈保持部件132的紧固力,成为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紧固力。
在O型圈保持部件132的外周上,隔着O型圈121转动自由地嵌合了短管状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由此,O型圈121装入于O型圈保持部件132和提升台驱动机构41之间。在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侧面上通过螺钉120等固定有构成操作柄48的臂部48b的一端。
在臂部48b的另一端上,例如通过螺钉151固定有构成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把持部48a的外周面成为把持面48am,在该把持面48am上,如图6所示由多个凸起形成防滑部48as。
另外,提升台驱动机构41具有臂部41u,在该臂部41u上通过螺钉142等转动自由地固定有提升绳30的一端,该提升绳30的另一端固定于处置器具提升台27上。
在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嵌入了O型圈141的环状槽,在该槽中嵌入有作为固定单元的水密部件,例如O型圈141。另外,O型圈141也构成为其直径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能够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
另外,O型圈141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紧固力,与O型圈121同样地,成为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紧固力。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O型圈141和O型圈121的线径设定为相同。另外,对O型圈141和O型圈121进行比较,O型圈141与提升台驱动机构41接触的部位,相比于O型圈121与提升台驱动机构41接触的部位,位于以主轴130为中心的径向外侧。由此,即使在采用相同线径的O型圈的情况下,O型圈141对操作柄48施加的紧固力也设定为比O型圈121对操作柄48施加的紧固力大。从而能够极力避免使O型圈121和O型圈141各自的线径增大,且能够对操作柄48施加充分的紧固力,并实现小型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O型圈141和O型圈121的线径设定为相同,但是也可以使O型圈141、121的线径不同,例如使O型圈141的线径比O型圈121的线径细,以使它们各自对操作柄48施加的紧固力大致相等。
在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外周上,隔着O型圈141设置有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由此,O型圈141装入于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之间。
另外,这样对操作柄48的位置进行固定的状态包含通过所述O型圈121和O型圈141的滑动阻力可滑动地制止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转动,而不需要通过操作者对操作柄48施加预定的力地来维持该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状态。
下面对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1的作用进行说明,具体而言是对使用操作柄48的导丝56固定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当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朝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操作时,该旋转力传递至固定有操作柄48的臂部48b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该提升台驱动机构41开始朝一个方向旋转。于是,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臂部41u开始牵引提升绳30。
当对提升绳30进行牵引操作时,下端位于前端罩22的与通道开口部26相对的面附近的处置器具提升台27,以提升台转动支点28为中心,朝一个方向,例如图3中以顺时针方向旋转。
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插通于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诱导面27a中的导丝56朝通道开口部26的方向提升。然后,通过在一个方向上进一步对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进行转动操作而使插通于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诱导面27a中的导丝56进一步提升时,该导丝56在某个提升位置处嵌入于诱导面27a上形成的槽27a中而进一步被提升。
然后,使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进一步朝一个方向进行旋转操作,从而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上升至与未图示的挡块部抵接。此时,嵌入槽27b中的导丝56被夹持于绝缘部件77和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槽27b之间,该导丝56的位置被固定。
这里,如上所述,装入于O型圈保持部件132和提升台驱动机构41之间的O型圈121,以及装入于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操作部件13的封装部件13g之间的O型圈141,构成为具有当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使导丝56的位置固定时,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直径。
另外,如上所述,O型圈121对O型圈保持部件132的紧固力和O型圈141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紧固力成为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的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紧固力。
因此,在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处,即使操作者从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放开手,通过O型圈121和O型圈141的滑动阻力,提升台驱动机构41也不会从使提升台27提升时旋转的一个方向转动到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换言之,只要操作者不对操作柄48施力,提升台驱动机构41就不会从操作柄48提升提升台27时旋转的一个方向转动到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即,不会在无意中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
然后,在该导丝56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可以对导丝56进行引导,从而将处置器具55从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23中拔出,进而可将下一处置器具55插入到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槽27b的位置。
在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时,首先,在与提升台27提升时旋转的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上,以超过所述滑动阻力的力,对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进行旋转操作,则所述旋转力传递至固定有操作柄48的臂部48b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该提升台驱动机构41开始朝另一个方向旋转。随着该旋转,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臂部41u开始放松提升绳30。
当进行放松提升绳30的操作时,与绝缘部件77抵接的处置器具提升台27以提升台转动支点28为中心,朝另一方向,例如与图3中顺时针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
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与顺时针方向相反方向的旋转,与绝缘部件77抵接的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另一端倾倒,使该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下端与前端罩22的图3中的下表面接近。由此,解除导丝56的固定,可将该导丝56从胰管、胆管或者肝管等中插入或拔出。
这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装入于O型圈保持部件132和提升台驱动机构41之间的O型圈121,以及装入于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之间的O型圈141,构成为具有当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直径。
另外,如上所述,O型圈121对O型圈保持部件1 32的紧固力和O型圈141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紧固力,成为在通过处置器具提升台27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保持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紧固力,从而能够使O型圈121嵌入于O型圈保持部件132中,并使O型圈141嵌入于提升台驱动机构41中。
由此,能够提高O型圈121对O型圈保持部件132和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推压力,并且能够提高O型圈141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的推压力,从而提高O型圈121对O型圈保持部件132和提升台驱动机构41的滑动阻力,并提高O型圈141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的滑动阻力。
因此,在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处,即使操作者从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放手,固定在操作柄48上的提升台驱动机构41也不会从旋转的一个方向向与该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进行旋转。换言之,操作柄48从旋转的一个方向保持在该一个方向。即,不会无意间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
因此,在导丝56的位置固定的状态下,即使手离开操作柄48,也能够可靠地维持导丝的位置固定。进而由于不需要按住操作柄48,使操作者的手的自由度增加,并且能够提高处置性以及其他处置器具的操作性。
另外,在导丝56的固定中,仅改变O型圈121、141的直径,或者仅改变O型圈121、141对所嵌入部件的紧固力即可,从而能够廉价且容易地进行导丝56的位置固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水密部件使用可比较廉价地得到的O型圈,但不限于此。
另外,与在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上新设固定单元的情况相比,不改变外观形状,因此能够维持现有的洗涤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对操作部13追加用于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新的固定机构,因此能够抑制装置规模的大型化,并且易于进行使用操作柄48的各种操作,例如导丝56的提升操作及其提升状态的维持操作,或者导丝56的固定操作和固定解除操作。
以下表示变形例。图8是表示在固定图2的导丝56的位置时,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图9是沿着图8的IX-IX线的图。
在本实施例中示出了通过改变O型圈121、141的直径,或者改变O型圈121、141对所嵌入部件的紧固力,从而防止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转动。
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设置在操作部13上的固定部件来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的操作柄48的固定。
具体地如图8、图9所示,在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的任意侧面13s上的、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的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上,设置凹部13h。另外,在操作部13的任意侧面13s上,例如通过螺钉201转动自由地固定有作为固定单元的操作柄固定部件200,其具有能够与操作部13的凹部13h自由地卡合或分离的凸部200t。
因此,在未转动操作柄48时,即没有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固定部件200处于不和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抵接的位置。此时,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的凸部200t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分离。
接着,转动操作柄48,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固定部件200朝一个方向旋转,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的一个侧面200s和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一个侧面48az抵接,如图9所示,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的凸部200t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卡合。由此固定了操作柄48的转动。
然后,在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时,操作柄固定部件200朝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的一个侧面200s从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一个侧面48az分离,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的凸部200t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分离。因此,操作柄48朝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从而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
这样,可利用操作部13上设置的操作柄固定部件200,简单可靠地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的操作柄48的转动。另外,不需要对操作柄48、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提升绳30设置用于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的单元,即能够进行操作柄48的转动固定,因此无需改变使操作柄48转动的力,即能够提升处置器具提升台27。
另外,其他效果与前述本实施方式相同。当然,如果忽略转动操作柄48的力,除了操作柄固定部件200之外还使用O型圈121、141来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把守48的转动固定,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固定的效果。
下面表示另一变形例。图10是表示在固定图3的导丝56位置时,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另一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
可利用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上设置的突起来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固定。
具体地如图10所示,在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的任意侧面13s上的、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上,设置凹部13h。另外,在与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与操作部13的侧面13s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作为固定单元的凸部48t。
因此,在未转动操作柄48时,即没有使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凸部48t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分离。
接着,在转动操作柄48,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如图10所示,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凸部48t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卡合。由此,固定了操作柄48的转动。
然后,在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时,操作柄48朝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凸部48t从操作部13的凹部13h分离。从而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
这样,使用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上设置的凸部48t,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容易可靠地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固定。另外,不需要对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提升绳30设置用于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的单元,即能够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因此不改变使操作柄48转动的力,即可提升处置器具提升台27。
另外,其他效果与前述本实施方式相同。当然,如果忽略转动操作柄48的力,除了操作柄48的突起之外还使用上述操作柄固定部件200和O型圈121、141来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转动,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固定的效果。
下面表示另一变形例。图11是表示在固定图3的导丝56位置时,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的固定单元的另一变形例的操作部主视图。
使用操作部13上设置的摩擦产生部件进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固定。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在操作部13的封装部件13g的任意侧面13s上的、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上,设有由多个凹凸构成的作为固定单元的摩擦发生部件13m。
因此,在未转动操作柄48时,即没有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与操作部13的摩擦发生部件13m分离。
接着,在使操作柄48转动,使提升台27的提升程度最大而固定了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由于该把持部48a与操作部13的摩擦发生部件13m之间的摩擦力而卡定。从而,固定了操作柄48的转动。
之后,在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时,操作柄48朝与一个方向相反的另一方向旋转,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与操作部13的摩擦发生部件13m分离。从而解除导丝56的位置固定。
这样,利用操作部13的任意侧面13s上设置的摩擦发生部件13m的摩擦力,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方便可靠地进行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固定。
另外,不需要对操作柄48、提升台驱动机构41和提升绳30设置用于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的单元,即能够固定操作柄48的转动,因此无需改变使操作柄48转动的力,即可提升处置器具提升台27。
设置摩擦发生部件13m的位置不限于本实施方式的位置,只要是在对导丝56进行位置固定时能够使操作柄48的转动位置固定的位置即可。
另外,其他效果与前述本实施方式相同。当然,如果忽略转动操作柄48的力,除了摩擦发生部件13m之外还使用上述操作柄48的凸部48t、操作柄固定部件200和O型圈121、141来进行固定导丝56的位置时操作柄48的转动,则能够进一步提高转动固定的效果。
下面表示另一变形例。图12是表示在图1的操作柄的把持部的把持面上形成的防滑部的变形例的把持部放大立体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把持部48a的外周面成为使用者进行操作时的把持面48am,该把持面48am的防滑部48as,如图6所示由多个凸起形成。
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如图12所示,可以除多个凸起外,还由凸起构成的文字,例如表示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V”那样的文字148,来形成防滑部48as。这样,如果在把持面48am上形成表示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V”那样的文字148,使用者即使不观察内窥镜也可通过手指触摸而获知所使用的内窥镜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
另外,形成于把持面48am上的文字148也不限于“V”,例如可以是例如表示导丝的“GW”,或者是能够令使用者认识到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任意文字。另外,文字148也可以表示能够使处置器具提升台27的槽27b卡定导丝56的导丝尺寸(inch),例如“0.035”或“0.025”。
而且,通过在把持部48a的把持面48am上设置文字148,使用者在进行导丝56的位置固定操作时,能够识别出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从而避免使用者把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错误地当作以往的内窥镜来使用,以及操作其它操作柄而误认为固定了导丝的情况。
当然,该文字并不限于对具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也可以是能够区别其它不具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文字。
另外,为了让使用者识别出是具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当然也可以不仅在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a的把持面48am上形成凸状的文字148,还将操作柄48的把持部48如图12所示,形成为与弯曲操作柄35的颜色不同,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加容易识别。
例如,通常弯曲操作柄35大多形成为黑色,此时若将操作柄48形成为荧光色等,则使用者即使在较暗的检查室内也易于识别出本内窥镜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当然,该把持部48a的颜色也不限于具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也可以是识别其它不具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颜色。
另外,为了使用者识别出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也可以如图13所示,例如在监视器4的监控画面4a的下方,点亮表示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V”字400,使得使用者在视觉上识别。另外,“V”字400不限于点亮方式,也可进行闪烁。
图13是表示使用图1的监视器4使得使用者识别出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的图。
并且在该情况下同样,监视器4中点亮的文字只要是能够让使用者识别出是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即可,不限于哪种文字。并且文字400的点亮位置也不限于监视器4的下方,也可以是在监视画面4a上,只要是在监视器4上,什么位置都可以。当然,也不限于带有导丝固定功能的内窥镜,也可以是识别其它内窥镜的显示。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处置器具提升台27具有导丝固定单元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分别地设置导丝固定单元和处置器具提升台27。此时,对导丝固定单元进行操作的导丝固定操作部件也可以与操作柄48分别设置,来固定导丝固定操作部件的操作位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内窥镜适用于对消化管和胰胆管系统等进行医疗行为的内窥镜,特别适用于可将在胰胆管系统内部引导处置器具的导丝固定于所期望的位置的内窥镜。
权利要求
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处置器具提升台,其用于将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引导至所期望的位置;驱动机构,其转动自由地嵌入在由封装部件覆盖的操作部内设置的轴上,驱动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导丝固定单元,其固定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导丝的位置;操作所述导丝固定单元的导丝固定操作部件;以及固定单元,其在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所述导丝固定操作部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丝固定单元设置在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上,并且所述导丝固定操作部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导丝固定操作部件是经由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转动来操作所述处置器具提升台的驱动,从而固定所述导丝的位置的操作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是设于所述轴、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封装部件之间的水密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部件是至少安装在所述轴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以及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封装部件之间的任意一方的O型圈,该O型圈具有保持通过所述导丝固定单元固定所述导丝的位置时所述操作柄的转动位置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部件是至少安装在所述轴和所述驱动机构之间、以及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封装部件之间的任意一方的O型圈,该O型圈对所述轴或所述驱动机构的紧固力是保持通过所述导丝固定单元固定所述导丝的位置时所述操作柄的转动位置的紧固力。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封装部件上的、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时所述操作柄的转动位置上还设有凹部,所述固定单元是具有能够自由地与所述凹部卡合或分离的凸部的设置在所述操作部上的操作柄固定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还具有凸部,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封装部件上的、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时所述操作柄的转动位置上还设有凹部,所述固定单元是可自由地与所述凹部卡合或分离的所述操作柄的凸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是在所述操作部的所述封装部件上的、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时所述操作柄的转动位置上设置的摩擦发生部件。
9.一种内窥镜,其具有管状部件,其配设为贯通插入部的前端设置的硬质部,其一端与形成于所述插入部前端的开口连通;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其配设在所述插入部上,一端的开口嵌合固定在所述管状部件的另一端的外周上,而另一端在操作部上开口,该内窥镜的特征在于,所述管状部件的开口的内径比所述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的一端的开口的内径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其通过转动操作部的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从而在固定了导丝位置的状态下即使手离开处置器具提升台操作柄,也能够维持导丝的位置固定。该内窥镜具有用于将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处置器具的前端引导至所期望位置的处置器具提升台;驱动上述处置器具提升台的提升台驱动机构,其转动自由地嵌入在设于由封装部件覆盖的操作部内的O型圈保持部件上;用于固定从插入部的处置器具插通用通道上设置的前端开口部突出的导丝的位置的导丝固定单元;操作该导丝固定单元的操作柄;以及在固定了所述导丝的位置的状态下固定所述操作柄的位置的O型圈。
文档编号A61B17/00GK101018499SQ20058002182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日
发明者大田原崇 申请人: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