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086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宫颈扩张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是一种宫颈扩张器。
背景技术
妇产科临床上使用的宫颈扩张器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宫颈扩张棒,它由一组直径由细到粗的扩张棒组成,使用时,直径由较细的扩张棒开始,不断更换直至达到要求为止,这种器械的不足在于反复插入操作,患者痛苦较大;另一类是靠扩张材料本身的扩张度达到扩张宫颈的目的,这种器械的不足在于使用时,需要先将扩张材料置入宫颈内,需要数小时后才能操作,膨胀不均匀,不易取出,可靠性差等,目前未得到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宫颈扩张器,采用可以一次性更换部分器具扩张宫颈,使患者无痛苦,操作可靠性高、安全、卫生等。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宫颈扩张器,它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活塞杆,外壳一端与螺帽连接,外壳另一端与杆芯连接,杆芯外周安装胶套,活塞杆与螺帽配合处是螺纹连接。外壳内设置第一储液腔。杆芯1上部开设第二储液腔,第二储液腔的一端开设出液孔。第二储液腔与膨胀腔相通。杆芯上设置刻度标记。杆芯上部外周上设置环形凸台。胶套上设置轴向加强纤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它直接将宫颈扩张器置入宫颈内,一次性插入,然后采用液体使胶套慢慢膨胀,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患者无痛苦,操作准确可靠,膨胀均匀,使用一次性胶套,可杜绝任何疾病传染等。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7是外壳,外壳7内安装活塞杆6,外壳7一端与螺帽8连接,外壳7另一端与杆芯1连接,杆芯1外周安装胶套3,活塞杆6与螺帽8配合处是螺纹连接。外壳7内设置第一储液腔5。杆芯1上部开设第二储液腔10,第二储液腔10的一端开设出液孔4。第二储液腔10与膨胀腔2相通。杆芯1上设置刻度标记11。杆芯1上部外周上设置环形凸台12。胶套3上设置轴向加强纤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胶套3上设置轴向加强纤维的目的主要保证胶套轴向不变形,只产生径向膨胀变形,胶套3为一次性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杆芯1可采用金属制作,它与外壳7采用螺纹连接,连接的同时,将胶套3压紧。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第一储液腔5和第二储液腔10内注入硅油,将带有胶套3的杆芯1插入宫颈内,然后拧动旋钮9带动活塞杆6旋转推入硅油通过出液孔4进入膨胀腔2内,使胶套3产生径向膨胀变形,使胶套3处的外径增大,进入硅油膨胀腔2内的量由刻度标记11显示。由于活塞杆6与螺帽8之间是螺纹连接,所以可达到缓慢推入硅油进入量的目的。反向旋转旋钮9,使活塞杆6向外端旋出,膨胀腔2内的硅油被抽回至储液腔内,胶套3的外径缩回,抽出扩张器即可。本实用新型所述环形凸台12用于固定导向。
权利要求1.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7),外壳(7)内安装活塞杆(6),外壳(7)一端与螺帽(8)连接,外壳(7)另一端与杆芯(1)连接,杆芯(1)外周安装胶套(3),活塞杆(6)与螺帽(8)配合处是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外壳(7)内设置第一储液腔(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杆芯(1)上部开设第二储液腔(10),第二储液腔(10)的一端开设出液孔(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储液腔(10)与膨胀腔(2)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杆芯(1)上设置刻度标记(11)。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杆芯(1)上部外周上设置环形凸台(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宫颈扩张器,其特征在于胶套(3)上设置轴向加强纤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宫颈扩张器,它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活塞杆,外壳一端与螺帽连接,外壳另一端与杆芯连接,杆芯外周安装胶套,活塞杆与螺帽配合处是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宫颈扩张器置入宫颈内,一次性插入,然后采用液体使胶套慢慢膨胀,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患者无痛苦,操作准确可靠,膨胀均匀,使用一次性胶套,可杜绝任何疾病传染等。
文档编号A61M29/02GK2860512SQ20062007990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6日
发明者张颖颖, 赵瑞 申请人:张颖颖, 赵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