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301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
背景技术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西医一般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主要以解热镇痛为主,辅之以抗菌素以防并发症的发生。中医一般诊断为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并且还有实症或者虚症之分。中医的治疗讲究对症施治,所谓“热”者“冷”之,“凉”者“热”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所以现有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在说明书的禁忌部分往往有“体弱虚寒者忌服”或者“阴虚火旺者忌用”等字样,还有“肺胃有实热者禁用”、“……慎服”、“……不宜”或“遵医嘱”等字样。在众多的禁忌当中,大概只有“孕妇忌服”能够让人明白,其它那些专业性太强的技术术语,让普通患者及其患者家属不知所措。甚至有些医生以及药品的经销人员也很难说得清楚。由于上述原因,使得有些感冒病人延误了治疗时机,有些感冒病人延长了治疗周期,使治疗成本大为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存在禁忌较多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土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原料制成。本发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的制作方法是按重量份数取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分别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粉碎成粒径为50~150目的颗粒,再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的颗粒混合均匀即可,或者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的颗粒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本发明原料中的苍术取其健脾、燥湿、解郁和辟秽的功能;取其藿香快气、和中、辟秽和祛湿的功能;白芷祛风、燥湿、消肿和止痛的功能;大黄泻热毒、破积滞和行淤血的功能;香薷解表、理气和化湿的功能;竹茹清热、凉血、化痰和止吐的功能。本发明的原料其各种功能协同作用,用于治疗各种表征的感冒,没有任何禁忌,适用于治疗热症、寒症、实症和虚症的感冒。为表述本发明的治疗效果,提供以下医学实验综述1、感冒病人的确定采信正规医院确诊的感冒病人,其中男19人,女11人,年龄最大71岁,最小2岁,平均年龄32岁,平均发病1~2天。
2、感冒症状①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发热37.5℃以上,伴有头痛、恶心。②中医诊断瘟病初起、四时不正之气侵邪、感冒风寒、乍冷乍热、头疼恶心、口苦无味、不思饮食、四股酸软、小便赤黄、大便秘结以及症属感冒的各种冷热虚实之症。
3、用药所含成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
4、服药方法每天服药两次,每次10~15克,温开水送服,小儿减半。三天为一个观察周期。
5、治疗标准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症状明显缓解(比如完全退烧)为显效,症状有所缓解(比如发烧38℃已降至37.5℃,头痛减轻)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变为无效。
6、疗效的统计治疗三天后观察,全部30名感冒患者中,治愈22人,治愈率为73.3%;显效为5人,占16.7%;有效为3人,占10%。全部感冒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
通过上述医学实验综述,证明本发明的药物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对冷热虚实之症的感冒没有任何禁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土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原料制成。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的制作方法是按重量份数取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分别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粉碎成粒径为50~150目的颗粒,再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的颗粒混合均匀即可,或者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的颗粒混合均匀后装入胶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二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1~59份、藿香31~49份、白芷41~59份、大黄41~59份、香薷21~39份和竹茹16~34份原料制成。其它组成和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5~55份、藿香35~45份、白芷45~55份、大黄45~55份、香薷25~35份和竹茹20~30份原料制成。其它组成和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50份、藿香40份、白芷50份、大黄50份、香薷30份和竹茹25份原料制成。其它组成和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上述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经临床观察还可用于治疗红白痢疾。请见以下医学实验综述1、痢疾病人的选择采信正规医院确诊的痢疾病人,其中男14人,女16人,年龄最大55岁,最小3岁,平均年龄33岁,平均发病1.5天。
2、痢疾症状一般诊断为大便稀溏、便中带血或浓性便,患者主诉腹痛、肛门有下坠感。中医辨证①白痢湿胜于热,邪伤气分,其症痢下粘腻白物,或如豆汁,腹痛后重,胸腹痞闷,溲行色白或黄,或称湿痢。②赤痢热胜于湿,邪伤血分,其症痢下物为黄赤色,或纯赤色,或如鱼脑,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热,烦渴引饮,或见高热,亦名热痢。③赤白痢湿热蕴积,气血两伤,其症赤白杂下,状如鱼脑,腥臭异常,烦渴,腹痛,脉濡而数,亦名湿热痢。④噤口痢下痢赤白,呕逆,不能纳食,胸脘痞闷,神疲乏力。多因湿热不化,壅塞胃口,或秽浊阻隔胃脘而成。⑤休息痢正虚邪陷,留连肠胃,痢久不愈,屡发屡止,神气疲惫,面色萎黄,形羸无力,脉象细弱。
3、用药所含成分苍术、藿香、白芷、大黄、香薷和竹茹。
4、服药方法每天服药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15克,温开水送服,小儿药量减半或三分之一。
5、治疗标准症状全部消失为治愈,症状明显缓解(比如排便次数减少,腹痛大为减轻)为显效,症状有所缓解(比如排便次数稍有减少,腹痛稍有减轻)为有效,症状没有改变为无效。
6、疗效的统计治疗三天后观察,全部30名痢疾患者中,治愈24人,治愈率为80%;显效为4人,占13.3%;有效为2人,占6.7%。全部痢疾患者在治疗中未发现任何不适症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1~59份、藿香31~49份、白芷41~59份、大黄41~59份、香薷21~39份和竹茹16~34份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5~55份、藿香35~45份、白芷45~55份、大黄45~55份、香薷25~35份和竹茹20~30份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50份、藿香40份、白芷50份、大黄50份、香薷30份和竹茹25份原料制成。
全文摘要
用于治疗感冒的药,它涉及一种药物。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用于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存在禁忌较多的问题。本发明的药按重量份数由苍术40~60份、藿香30~50份、白芷40~60份、大黄40~60份、香薷20~40份和竹茹15~35份制成。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粉碎成粒径为50~150目的颗粒,混合均匀即可,或装入胶囊。本发明原料中的苍术取其健脾、燥湿、解郁和辟秽的功能;取其藿香快气、和中、辟秽和祛湿的功能;白芷祛风、燥湿、消肿和止痛的功能;大黄泻热毒、破积滞和行淤血的功能;香薷解表、理气和化湿的功能;竹茹清热、凉血、化痰和止吐的功能。本发明的原料其各种功能协同作用,用于治疗各种表征的感冒,本发明的药物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对冷热虚实之症的感冒没有任何禁忌。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1015660SQ20071007179
公开日2007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7年2月14日
发明者高华 申请人:高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